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將由四個垂字輩的孔家近親來為衍聖公抬棺,這就已經到了下葬的時間。”孔維風戰戰兢兢地說著,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
“我來抬棺。”
“我也來!”
程敬和張挺幾乎是同時說出這句話的,他們在孔垂信臨死時什麽事情都沒來得及做,而孔垂信下葬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孔垂信在地麵上最後的一件事了。
不管是出於愧疚還是出於兄弟情,程敬和張挺都執意要為孔垂信抬棺,他們決定要送孔垂信最後一程。
“這是我們家自己的事……還是由我們孔家人來做吧……”孔維風如此說道。
雖然關於誰來抬棺並沒有具體的規定,但是孔維風不想讓程敬和張挺再涉足到孔家的任何事務,他的直覺告訴自己程敬和張挺所涉足的越多便越是對自己不利。
“我不想跟你廢話太多,我們抬棺就是我們抬棺,我無意要把垂信的葬禮攪得一團亂,但是希望你最好給麵子。”程敬如此說道,語氣不容置疑也不容反駁。
“你……”孔維風指著程敬氣得說不出話來。
這時候曾家的曾維智和孟家的孟令台也說:“反正程敬和張挺之前也是衍聖公的男禦,就讓他們來抬棺也沒什麽不好。”
既然曾家和孟家都支持了,那麽孔維風也不好意思反駁,現在所有人最關注的就是讓孔垂信趕緊入土為安,也好讓一切都結束,使得生活可以迴歸到常態。
也沒有再等孔維風同意。程敬和張挺便一前一後將孔垂信的棺木抬起。雖然說棺木很沉。但是二人沒有任何怨言。
程敬在棺材的前方,按照人指引的方向朝著孔林方向走去,孔林是孔家曆代家主衍聖公的墓地所在,當然還有一些孔氏的名人墓地,諸如孔融、孔尚任等等,能有資格葬在孔林的孔氏子弟莫不是血統高貴或者揚名立萬之輩。
不管從哪個方麵來看,孔垂信都有資格在這裏下葬,他的血統和生前的所作所為都是得以讓孔家驕傲的地方。
一路上。程敬在迴想著他們之間的點點滴滴,程敬為孔垂信抬棺並不是因為孔垂信的血統高貴,而是因為他們是兄弟。
曾經在那個早餐攤前,孔垂信不遺餘力地散發著宣傳漢服的傳單,還有他在城管麵前為攤販求情的樣子都出現在程敬的腦海中。
還有在夜市裏孔垂信對每一個普通人彈琴來啟發他們的悟性,以及他每晚都會用一百塊給那個烤紅薯的老大爺一百塊,接著便有他開槍打爛殺手的槍管。
鑽石中學裏孔垂信那個認真地學習的模樣,遊泳館裏他的戲水打鬧的笑容,還有在夜總會之前他憑借自己三寸之舌讓那些原本要進攻的軍人們都退卻。
還有太多太多,孔垂信的婚禮時對巧妍發的誓言。他騎馬身穿紅裝時英姿颯爽的模樣,他腰懸紋龍佩繼任衍聖公的模樣。
這些場景伴隨著後來孔垂信在電視上聲音和畫麵都夾雜在程敬的腦袋裏。程敬每一步都走得特別沉重。
“垂信,後山上喝酒時你說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哲學,可偏偏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科技,雖然我對了,然而我們卻錯了,科技永遠都找不到真理的出路,而真正的真理隻能從哲學當中找出來。”程敬一邊走一邊落淚,一邊說著這些話。
‘你就算是博愛也分人吧,對這種人沒必要博愛,他明天還得偷,你信嗎?’
‘信,可下次再遇到他,我還得這樣。’
‘為什麽?’
‘因為仁者、仁道、仁心。’
這還是程敬的第一次遇見孔垂信時所聽到的那句話,當時孔垂信給了那個偷自己錢包的小偷五百塊錢。
“垂信,有空教教我槍法吧……”
“不教,你有保鏢,而且你和張挺我都不教,你們槍法提高後一定會去殺人的。”
迴想起剛看到孔垂信那精湛的槍法時,程敬又不免落淚,孔垂信總是這樣,他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去做任何壞事,哪怕是好兄弟也一樣。
“今天是孔子誕辰日,我要去為每一位老師送一套精裝版的《論語》。”
“世界是仁德的……一切都是仁道。”
“如果你所熟知的曆史都在欺騙你,你會怎樣?”
“我要做偉人,我要做偉大的人。”
“能與最有骨氣的皇帝與最具反抗精神的科學家並肩,這是我的榮幸。”
“儒學的真諦我才剛剛學會,錯的不是孔子,是孔家……”
“我宣布……”
“我宣布……”
“我宣布……”
這些聲音都已經成為了遺音,就如同孔垂信最喜歡的那把名叫太古遺音的琴一樣,可是這些聲音卻縈繞在程敬耳邊久久不能抹去。
棺木抬到了孔林,程敬和張挺一人一個鐵鏟開始鏟土將孔垂信的棺木埋葬,淚水再一次奪目而出,大概這幾天他們二人所流下的淚水比之前十幾年所掉落的還要多。
張挺鏟土的時候口中突然說起了孔垂信最後的遺言:“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程敬也跟著接了下來,同時鏟土繼續埋葬。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棺木終於完全掩埋在墓穴之下,孔垂信此後便要永遠與大地長眠,程敬為他立好墓碑後說道:“你的遺言並不會因為你去世而被埋葬,除了要為你報仇以外,我以後還會盡可能地讓更多人聽到這句話,讓你的仁德被更多的人所感受到。”
“安息吧垂信,地上還有我們,你的理想不會被忘掉。”張挺撫摸了一下孔垂信的墓碑。
隻要我的聲音,全天下都聽得到。
隻要我的夢想,永遠不會被忘掉。
隻要你們,用你們的雙眼替我看清這江山的結局。
孔垂信終於被埋葬,但是事情永遠不會結束,程敬和張挺收拾了一下心情之後便要去迎接新的戰鬥。
當孔垂信安葬完後,他們便聽到了一名孔家子弟說:“請二位前去孔府參加信任衍聖公的繼任典禮。”</dd>
“將由四個垂字輩的孔家近親來為衍聖公抬棺,這就已經到了下葬的時間。”孔維風戰戰兢兢地說著,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
“我來抬棺。”
“我也來!”
程敬和張挺幾乎是同時說出這句話的,他們在孔垂信臨死時什麽事情都沒來得及做,而孔垂信下葬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孔垂信在地麵上最後的一件事了。
不管是出於愧疚還是出於兄弟情,程敬和張挺都執意要為孔垂信抬棺,他們決定要送孔垂信最後一程。
“這是我們家自己的事……還是由我們孔家人來做吧……”孔維風如此說道。
雖然關於誰來抬棺並沒有具體的規定,但是孔維風不想讓程敬和張挺再涉足到孔家的任何事務,他的直覺告訴自己程敬和張挺所涉足的越多便越是對自己不利。
“我不想跟你廢話太多,我們抬棺就是我們抬棺,我無意要把垂信的葬禮攪得一團亂,但是希望你最好給麵子。”程敬如此說道,語氣不容置疑也不容反駁。
“你……”孔維風指著程敬氣得說不出話來。
這時候曾家的曾維智和孟家的孟令台也說:“反正程敬和張挺之前也是衍聖公的男禦,就讓他們來抬棺也沒什麽不好。”
既然曾家和孟家都支持了,那麽孔維風也不好意思反駁,現在所有人最關注的就是讓孔垂信趕緊入土為安,也好讓一切都結束,使得生活可以迴歸到常態。
也沒有再等孔維風同意。程敬和張挺便一前一後將孔垂信的棺木抬起。雖然說棺木很沉。但是二人沒有任何怨言。
程敬在棺材的前方,按照人指引的方向朝著孔林方向走去,孔林是孔家曆代家主衍聖公的墓地所在,當然還有一些孔氏的名人墓地,諸如孔融、孔尚任等等,能有資格葬在孔林的孔氏子弟莫不是血統高貴或者揚名立萬之輩。
不管從哪個方麵來看,孔垂信都有資格在這裏下葬,他的血統和生前的所作所為都是得以讓孔家驕傲的地方。
一路上。程敬在迴想著他們之間的點點滴滴,程敬為孔垂信抬棺並不是因為孔垂信的血統高貴,而是因為他們是兄弟。
曾經在那個早餐攤前,孔垂信不遺餘力地散發著宣傳漢服的傳單,還有他在城管麵前為攤販求情的樣子都出現在程敬的腦海中。
還有在夜市裏孔垂信對每一個普通人彈琴來啟發他們的悟性,以及他每晚都會用一百塊給那個烤紅薯的老大爺一百塊,接著便有他開槍打爛殺手的槍管。
鑽石中學裏孔垂信那個認真地學習的模樣,遊泳館裏他的戲水打鬧的笑容,還有在夜總會之前他憑借自己三寸之舌讓那些原本要進攻的軍人們都退卻。
還有太多太多,孔垂信的婚禮時對巧妍發的誓言。他騎馬身穿紅裝時英姿颯爽的模樣,他腰懸紋龍佩繼任衍聖公的模樣。
這些場景伴隨著後來孔垂信在電視上聲音和畫麵都夾雜在程敬的腦袋裏。程敬每一步都走得特別沉重。
“垂信,後山上喝酒時你說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哲學,可偏偏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科技,雖然我對了,然而我們卻錯了,科技永遠都找不到真理的出路,而真正的真理隻能從哲學當中找出來。”程敬一邊走一邊落淚,一邊說著這些話。
‘你就算是博愛也分人吧,對這種人沒必要博愛,他明天還得偷,你信嗎?’
‘信,可下次再遇到他,我還得這樣。’
‘為什麽?’
‘因為仁者、仁道、仁心。’
這還是程敬的第一次遇見孔垂信時所聽到的那句話,當時孔垂信給了那個偷自己錢包的小偷五百塊錢。
“垂信,有空教教我槍法吧……”
“不教,你有保鏢,而且你和張挺我都不教,你們槍法提高後一定會去殺人的。”
迴想起剛看到孔垂信那精湛的槍法時,程敬又不免落淚,孔垂信總是這樣,他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去做任何壞事,哪怕是好兄弟也一樣。
“今天是孔子誕辰日,我要去為每一位老師送一套精裝版的《論語》。”
“世界是仁德的……一切都是仁道。”
“如果你所熟知的曆史都在欺騙你,你會怎樣?”
“我要做偉人,我要做偉大的人。”
“能與最有骨氣的皇帝與最具反抗精神的科學家並肩,這是我的榮幸。”
“儒學的真諦我才剛剛學會,錯的不是孔子,是孔家……”
“我宣布……”
“我宣布……”
“我宣布……”
這些聲音都已經成為了遺音,就如同孔垂信最喜歡的那把名叫太古遺音的琴一樣,可是這些聲音卻縈繞在程敬耳邊久久不能抹去。
棺木抬到了孔林,程敬和張挺一人一個鐵鏟開始鏟土將孔垂信的棺木埋葬,淚水再一次奪目而出,大概這幾天他們二人所流下的淚水比之前十幾年所掉落的還要多。
張挺鏟土的時候口中突然說起了孔垂信最後的遺言:“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程敬也跟著接了下來,同時鏟土繼續埋葬。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棺木終於完全掩埋在墓穴之下,孔垂信此後便要永遠與大地長眠,程敬為他立好墓碑後說道:“你的遺言並不會因為你去世而被埋葬,除了要為你報仇以外,我以後還會盡可能地讓更多人聽到這句話,讓你的仁德被更多的人所感受到。”
“安息吧垂信,地上還有我們,你的理想不會被忘掉。”張挺撫摸了一下孔垂信的墓碑。
隻要我的聲音,全天下都聽得到。
隻要我的夢想,永遠不會被忘掉。
隻要你們,用你們的雙眼替我看清這江山的結局。
孔垂信終於被埋葬,但是事情永遠不會結束,程敬和張挺收拾了一下心情之後便要去迎接新的戰鬥。
當孔垂信安葬完後,他們便聽到了一名孔家子弟說:“請二位前去孔府參加信任衍聖公的繼任典禮。”</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