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妹的話玄之又玄,司徒無名雖然不敢盡信舞妹的話,但舞妹的話無疑給他未來替玉知風治病指引了一個方向,司徒無名心想不管舞妹的指引是否有用,他都一定要帶玉知風到那舞妹說的蝴蝶穀去看看。
司徒無名正想著,那玉知風在他懷裏,好像看到了什麽東西,突然叫道:“你想幹什麽?”
司徒無名朝玉知風看去,卻什麽異常都沒有看見,便問道:“你剛才是跟誰說話呢?”
玉知風說:“真是奇怪,我剛才看到有一個黑影突然出現在麵前,被我這一叫,又突地消失了。”
司徒無名想,難道是玉知風處於生死界之間,有了看見死靈的本領?
同類看見同類,生靈看見生靈,鬼魂看見鬼魂,玉知風處於生死兩界之間,所以才能活的也看見,死的也看見。
如此想著,司徒無名安慰玉知風道:“可能是一個對我們這些人感到好奇的鬼魂,在這戰亂的年代,有幾個鬼魂也沒什麽奇怪的,你別往心上去,包括以後你遇到其他類似的情況,也不必放在心上。”
玉知風點了點頭,追問道:“那別人看不見鬼魂,我怎麽就能看見鬼魂呢?”
司徒無名一時不知如何給玉知風說,他總不能告訴玉知風,玉知風其實已經死了,便謊稱道:“每個人都有陰魂眼,剛才師父用法術幫你療傷的時候,順便打開了你的陰陽眼,所以你就能看到鬼魂了。”
司徒無名這話是撒謊的,那個時候的人,還沒有像淩峰所處的修真時代的人一樣,有那麽完善的修真體係,他們根本就不會什麽陰陽眼,就算是鄰天界的通靈者,也必須得先施展通靈術,才能看見在大地上漂蕩的鬼魂。
一旁的司徒無極一直都在想著妖屍的事,朝著司徒無名問道:“無名,你說那群亂兵帶走妖屍到底有何用意?如果真像舞妹說的,有什麽鬼魂軍想要統治大地,而且,搶走這妖屍的就是那鬼魂軍,他們吸食妖屍體內的元氣,會不會一夕之間就能壯大起來了?”
司徒無界也插嘴道:“這的確是個惱火的問題,我們在鬼魂界見到的那鬼王,明明就是無邪,無邪在鄰天界的時候,雖然不是咱們的對手,但他想必從他父親那裏,學到了不少有關鬼魂的知識,有司徒無邪帶領,那鬼魂軍還真的有可能成大氣侯。”
司徒無名聽著司徒無極和司徒無界的話,也很擔憂,但他此刻治療玉知風要緊,也沒心思管這事情。
他對司徒無極和司徒無界說道:“我要帶知風去蝴蝶穀看看,沒空去管這事,但你們兩個可以先帶著七子後人去追查那些妖屍的下落,盡量把那些妖屍毀了,這樣鬼魂統治世界的風險就會減少許多!”
於是,埋葬好司徒無邊與幾個玉族人的屍體後,一行人便兵分兩路,司徒無名帶著玉知風去那蝴蝶穀,司徒無極司徒無界則帶著玉族人去查那些被亂兵們帶走的妖屍下落。
就這樣,司徒無名帶著玉知風一直朝北邊千裏之外啟程出發,千裏雖遠,但好在司徒無名不是常人,快速前行下,倒也用不了太長的時間,隻是司徒無名自己命元接近枯竭,必然地便也會影響到了前行之速。
當進入九州中部一個小鎮上時,司徒無名累了,便把玉知風放下準備休息,適時剛好看見有幾個大地之人在那裏聽經辯誦,辯誦的題目,是如何才能尋得心安彼岸,抵達佛陀天國。
一個人說,佛陀天國在遙遠的世界上,必須要虔心去求,曆盡千山萬水,經曆層層險阻,才能抵達那真實存在的佛陀天國。
另一個人卻說,佛陀天國就在自己各人的心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靈山”,“佛在靈山莫遠求”,“人人有座靈山塔”,“人身本是菩提樹”,“人心即為明鏡台”,隻需要在心中靜靜地參悟著自己的靈山,在靈山塔下虔心修煉,觀樹照鏡,就可見佛。
司徒無名來自鄰天界,其實也算得上是比普通人類更高一個層次的得道者了,但他卻發現,他對於這些普通人類所辯及的“靈山”、“靈山塔”,“明鏡台”、“菩提樹”等等之類的東西,一點認識都沒有。
可雖然如此,他卻依舊能夠從那些普通人對這些辯論的探究中,看到一種“善”,這種“善”也有可能不能持久,也有可能“善”得不夠徹底,可當人們討論這些的時候,人們的表情,還有人們的追求,都是朝好的“善”的一麵在發展著。
從這一點上,他深有感觸,發現雖然地球世界從人類退化時代起,就一直處在一種“水深火熱”的狀態中,但是某一部位人在精神思想上的追求,卻不但沒有因為物質的匱乏,以及整個大環境的肮髒而同化,反而比之鄰天界的人,顯得要更加地堅定執著。
也許是他們更加地缺乏“善”,所以他們才會比鄰天界以及內天界那些高一個層次的人,更彌足珍貴於“善”。
就在他發出這些感慨時,一旁的玉知風突然道:“師父,你是不是覺得那些靈山、靈山塔、明鏡台、菩提樹什麽的,都很神奇啊?那些其實都是我的前輩們跟大地上的普通人共同辯證,共同發揮想象力創造出來的東西,我們七子後代們,在大地上做的事情就是宣揚這些向善的道,你說,我們是不是做得很好?”
司徒無名聽著原來如此,朝著玉知風道:“你的先輩們的確做得很好,內天界的七子下到地界間後雖然都死在了地界,但他們為地界眾生留下了寶貴的思想財富,並與地界眾生一起將這些財富發揚光大,這些實在讓人敬佩,隻是你年紀尚小,怎麽會知道這些的?”
玉知風得意地道:“因為我是七子後代,是唯一留在大地上的的玉族人中的一員啊,我從出生起,就被我自己族內的長輩教育著這些東西,他們告訴我,我的生命,就是要為大地上的人服務,與他們一起尋求這天地間的真道,尋求這天地間的幸福,所以我自然知道!”
玉知風的話,算得上是七子後代們的宣告,未來也許大地會變得更黑暗,人心會變得更墜落,但總有那麽一群人,努力地在黑暗之中保持著一線光明,引領著向善者的道路,他們就是下到地界的“玉族人”,或者也叫做“知風族人”。
司徒無名正想著,那玉知風在他懷裏,好像看到了什麽東西,突然叫道:“你想幹什麽?”
司徒無名朝玉知風看去,卻什麽異常都沒有看見,便問道:“你剛才是跟誰說話呢?”
玉知風說:“真是奇怪,我剛才看到有一個黑影突然出現在麵前,被我這一叫,又突地消失了。”
司徒無名想,難道是玉知風處於生死界之間,有了看見死靈的本領?
同類看見同類,生靈看見生靈,鬼魂看見鬼魂,玉知風處於生死兩界之間,所以才能活的也看見,死的也看見。
如此想著,司徒無名安慰玉知風道:“可能是一個對我們這些人感到好奇的鬼魂,在這戰亂的年代,有幾個鬼魂也沒什麽奇怪的,你別往心上去,包括以後你遇到其他類似的情況,也不必放在心上。”
玉知風點了點頭,追問道:“那別人看不見鬼魂,我怎麽就能看見鬼魂呢?”
司徒無名一時不知如何給玉知風說,他總不能告訴玉知風,玉知風其實已經死了,便謊稱道:“每個人都有陰魂眼,剛才師父用法術幫你療傷的時候,順便打開了你的陰陽眼,所以你就能看到鬼魂了。”
司徒無名這話是撒謊的,那個時候的人,還沒有像淩峰所處的修真時代的人一樣,有那麽完善的修真體係,他們根本就不會什麽陰陽眼,就算是鄰天界的通靈者,也必須得先施展通靈術,才能看見在大地上漂蕩的鬼魂。
一旁的司徒無極一直都在想著妖屍的事,朝著司徒無名問道:“無名,你說那群亂兵帶走妖屍到底有何用意?如果真像舞妹說的,有什麽鬼魂軍想要統治大地,而且,搶走這妖屍的就是那鬼魂軍,他們吸食妖屍體內的元氣,會不會一夕之間就能壯大起來了?”
司徒無界也插嘴道:“這的確是個惱火的問題,我們在鬼魂界見到的那鬼王,明明就是無邪,無邪在鄰天界的時候,雖然不是咱們的對手,但他想必從他父親那裏,學到了不少有關鬼魂的知識,有司徒無邪帶領,那鬼魂軍還真的有可能成大氣侯。”
司徒無名聽著司徒無極和司徒無界的話,也很擔憂,但他此刻治療玉知風要緊,也沒心思管這事情。
他對司徒無極和司徒無界說道:“我要帶知風去蝴蝶穀看看,沒空去管這事,但你們兩個可以先帶著七子後人去追查那些妖屍的下落,盡量把那些妖屍毀了,這樣鬼魂統治世界的風險就會減少許多!”
於是,埋葬好司徒無邊與幾個玉族人的屍體後,一行人便兵分兩路,司徒無名帶著玉知風去那蝴蝶穀,司徒無極司徒無界則帶著玉族人去查那些被亂兵們帶走的妖屍下落。
就這樣,司徒無名帶著玉知風一直朝北邊千裏之外啟程出發,千裏雖遠,但好在司徒無名不是常人,快速前行下,倒也用不了太長的時間,隻是司徒無名自己命元接近枯竭,必然地便也會影響到了前行之速。
當進入九州中部一個小鎮上時,司徒無名累了,便把玉知風放下準備休息,適時剛好看見有幾個大地之人在那裏聽經辯誦,辯誦的題目,是如何才能尋得心安彼岸,抵達佛陀天國。
一個人說,佛陀天國在遙遠的世界上,必須要虔心去求,曆盡千山萬水,經曆層層險阻,才能抵達那真實存在的佛陀天國。
另一個人卻說,佛陀天國就在自己各人的心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靈山”,“佛在靈山莫遠求”,“人人有座靈山塔”,“人身本是菩提樹”,“人心即為明鏡台”,隻需要在心中靜靜地參悟著自己的靈山,在靈山塔下虔心修煉,觀樹照鏡,就可見佛。
司徒無名來自鄰天界,其實也算得上是比普通人類更高一個層次的得道者了,但他卻發現,他對於這些普通人類所辯及的“靈山”、“靈山塔”,“明鏡台”、“菩提樹”等等之類的東西,一點認識都沒有。
可雖然如此,他卻依舊能夠從那些普通人對這些辯論的探究中,看到一種“善”,這種“善”也有可能不能持久,也有可能“善”得不夠徹底,可當人們討論這些的時候,人們的表情,還有人們的追求,都是朝好的“善”的一麵在發展著。
從這一點上,他深有感觸,發現雖然地球世界從人類退化時代起,就一直處在一種“水深火熱”的狀態中,但是某一部位人在精神思想上的追求,卻不但沒有因為物質的匱乏,以及整個大環境的肮髒而同化,反而比之鄰天界的人,顯得要更加地堅定執著。
也許是他們更加地缺乏“善”,所以他們才會比鄰天界以及內天界那些高一個層次的人,更彌足珍貴於“善”。
就在他發出這些感慨時,一旁的玉知風突然道:“師父,你是不是覺得那些靈山、靈山塔、明鏡台、菩提樹什麽的,都很神奇啊?那些其實都是我的前輩們跟大地上的普通人共同辯證,共同發揮想象力創造出來的東西,我們七子後代們,在大地上做的事情就是宣揚這些向善的道,你說,我們是不是做得很好?”
司徒無名聽著原來如此,朝著玉知風道:“你的先輩們的確做得很好,內天界的七子下到地界間後雖然都死在了地界,但他們為地界眾生留下了寶貴的思想財富,並與地界眾生一起將這些財富發揚光大,這些實在讓人敬佩,隻是你年紀尚小,怎麽會知道這些的?”
玉知風得意地道:“因為我是七子後代,是唯一留在大地上的的玉族人中的一員啊,我從出生起,就被我自己族內的長輩教育著這些東西,他們告訴我,我的生命,就是要為大地上的人服務,與他們一起尋求這天地間的真道,尋求這天地間的幸福,所以我自然知道!”
玉知風的話,算得上是七子後代們的宣告,未來也許大地會變得更黑暗,人心會變得更墜落,但總有那麽一群人,努力地在黑暗之中保持著一線光明,引領著向善者的道路,他們就是下到地界的“玉族人”,或者也叫做“知風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