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刷分大作戰----行動開始!
菜鳥主神的二次元之旅 作者:壞笑的薩摩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比當初的謀劃遲了兩天,但這點延遲絲毫都沒有影響到計劃的正常展開,在外圍設備布置完畢之前,台場所需應急發電機與充足燃油就已經準備完畢,可以保證充足的電能供給。
至於說準備發電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在病毒爆發後第三十二天也就是兩千零八年七月十九號這一天,床主市內唯一的發電廠因為補給斷絕的緣故罷工了,床主市的夜晚徹底陷入了黑暗之中,被三個(算上第六台場的話就是四個)聚集點以為夜戰防禦利器的探照燈有兩個變成了擺設,隻能依靠蠟燭和火堆進行照明。
盡管吳良有“先見之明”預料到了這種情況,在建設第七台場的時候就擴建了潮汐發電站,並且還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加裝了太陽能發電板與風能發電風車,但那點可憐的電量也隻夠讓台場上的重要設備(冷庫、港口吊車、監控設備等等!)正常運轉之餘、保證其餘民用設備半功率運轉而已。
也就是說,第七台場上電視、微波爐這種需要靠電能驅動的設備有一多半都可以放進倉庫去休息、當備用件了,就連最基礎的照明用電量都被砍掉了一半,餘額補貼給了廚房那些耗電大件。
不管怎麽樣日子還得一天一天過,飯也要一口一口吃,冷庫跟廚房在眼下就是重中之重,虧了什麽地方都不能少了廚房的電,不然全台場炸鍋就是唯一可能發生的事情。
別看日子艱難成這樣,但一天三遍的廣播體操還是要照跳不誤的,畢竟目前留在台場上的有一半以上都是藤美學園的初高中生,在保持正常教育之餘體育鍛煉也是不能少的,隻不過音量被調低到隻有原來的五分之一而已。
正所謂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說眼下各種資源都有,(學生老師管夠!)咋也得把知識傳承下去,如此才算是對得起自己頭上的這個“救世主”頭銜。
這樣一來,再想要啟動刷分計劃就隻能靠應急發電機才行了。
想要一次性帶起百多個改裝擴音器,並且還要達到一定的聲音效果,小型汽/柴油發電機功率是絕對不夠的。不過,看在豐厚的預期收獲上,一切都難不倒吳良。
按照現有情況稍微修改了一下計劃,將總控室由貨輪甲板挪到了第五台場,利用機場候機樓地下的大型應急發電機為動力源就輕鬆解決了用電問題,讓計劃的可控性提高了不少,付出代價不過是再次出動大量兵力將海上機場清理幹淨,再加上多準備幾千米線纜接進市區而已。
正好第二批、總人數六百名的警備隊成員已經結束了為期四十餘天的短期訓練,也是時候讓其外出見見世麵了。
從警備隊老兵裏挑選了十幾個表現突出的隊員加入行動隊,補齊了因為被越南幫突襲以及因為意外遇襲所造成的人員缺口,將行動隊隊員人數穩定在了200人。
用三倍數量的警備隊新兵從第六台場上換迴來了兩中隊行動隊精英,另外又從新訓練好的警備隊裏調撥了兩個中隊加強基地防禦,剩下七個中隊總共280名警備隊新兵被送上了觀光艇,跟行動隊員們一起外出去清繳海上機場,在兩座跨海大橋橋頭各建立一條防線並且一直堅守到計劃順利展開為止。
盡管本次行動以毫無實戰經驗的新兵居多,不過機場畢竟已經被清繳過一遍,即便這段時間可能會有零星死體順著大橋跑過來數量也絕對不會太多,哪怕是再加上上次清繳的漏網之魚也翻不起浪花來。(在機場這種地勢開闊的地方,基本就不存在會被包圍的可能,清繳航站樓等邊角地方倒是有出現傷亡的機會。)
人多力量大,原本預定一天時間的壓製工作隻花了四小時就宣告結束,就算加上工人改裝發電機並連通線路的時間也沒有超過八小時,將機場監控室裏發現的一台三十二路專業調音台順了出來,取代原本從台場帶出來的簡陋四路調音台。
最後的準備工作也已經靠人力完成,四千多米的線纜通過跨海大橋一直連到了市內,隨著電源接通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
吹了一白天濕熱的海風,外帶著被大太陽曬得頭昏腦漲的吳良一刻也不想再等下去,電源接通第一時間就命令手下火速展開計劃,這沒有空調、沒有冷飲、就連陰涼地方都不好找的破機場,吳良實在是不想再待下去了。
代表著電源接通的按鈕隨著線頭挨個插在調音台上一個個亮了起來,代表著總音量控製的推杆被推上去之後,已經標注好編號的擴音器就在市區裏響了起來,從高城家大宅再到第三小學防線,整個市區內到處都能聽到第八套廣播體操的bgm聲,全市範圍內所有能夠自由活動的死體都被這突然響起的音樂聲吸引到了大街上。
讓bgm先在全市範圍內響了大約半小時,把所有能夠自由活動的死體全都聚集到街上,隨後才開始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讓擴音器依次響起,這些頭腦隻剩一根弦得死體就乖乖按照聲音的提示被引著往斷橋方向走了過來。
至於說吳良原先搞不明白死體為何會出現在斷橋上的事,在布設擴音器時也已經找到了答案。
原來在自己用雜物將橋麵阻擋起來以後,某些無良商家就把那裏當成了傾倒大型垃圾的絕佳場所,附近居民也把壞掉的家用電器扔到了這裏,(在霓虹大型廢舊家電是不能隨便亂扔的,不但要向當地垃圾迴收部門提前報告,等和固定的日子再進行迴收,還要繳納一定的處理費用,所以有些人為了圖方便,或者幹脆是為了省錢就會把廢舊家電丟到沒人注意的地方。)久而久之斷橋入口處就被堆成了一座垃圾山,憑借死體的行動方式爬過來最多就是摔上幾下,多打幾個滾也就翻滾進來了。
至於說準備發電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在病毒爆發後第三十二天也就是兩千零八年七月十九號這一天,床主市內唯一的發電廠因為補給斷絕的緣故罷工了,床主市的夜晚徹底陷入了黑暗之中,被三個(算上第六台場的話就是四個)聚集點以為夜戰防禦利器的探照燈有兩個變成了擺設,隻能依靠蠟燭和火堆進行照明。
盡管吳良有“先見之明”預料到了這種情況,在建設第七台場的時候就擴建了潮汐發電站,並且還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加裝了太陽能發電板與風能發電風車,但那點可憐的電量也隻夠讓台場上的重要設備(冷庫、港口吊車、監控設備等等!)正常運轉之餘、保證其餘民用設備半功率運轉而已。
也就是說,第七台場上電視、微波爐這種需要靠電能驅動的設備有一多半都可以放進倉庫去休息、當備用件了,就連最基礎的照明用電量都被砍掉了一半,餘額補貼給了廚房那些耗電大件。
不管怎麽樣日子還得一天一天過,飯也要一口一口吃,冷庫跟廚房在眼下就是重中之重,虧了什麽地方都不能少了廚房的電,不然全台場炸鍋就是唯一可能發生的事情。
別看日子艱難成這樣,但一天三遍的廣播體操還是要照跳不誤的,畢竟目前留在台場上的有一半以上都是藤美學園的初高中生,在保持正常教育之餘體育鍛煉也是不能少的,隻不過音量被調低到隻有原來的五分之一而已。
正所謂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說眼下各種資源都有,(學生老師管夠!)咋也得把知識傳承下去,如此才算是對得起自己頭上的這個“救世主”頭銜。
這樣一來,再想要啟動刷分計劃就隻能靠應急發電機才行了。
想要一次性帶起百多個改裝擴音器,並且還要達到一定的聲音效果,小型汽/柴油發電機功率是絕對不夠的。不過,看在豐厚的預期收獲上,一切都難不倒吳良。
按照現有情況稍微修改了一下計劃,將總控室由貨輪甲板挪到了第五台場,利用機場候機樓地下的大型應急發電機為動力源就輕鬆解決了用電問題,讓計劃的可控性提高了不少,付出代價不過是再次出動大量兵力將海上機場清理幹淨,再加上多準備幾千米線纜接進市區而已。
正好第二批、總人數六百名的警備隊成員已經結束了為期四十餘天的短期訓練,也是時候讓其外出見見世麵了。
從警備隊老兵裏挑選了十幾個表現突出的隊員加入行動隊,補齊了因為被越南幫突襲以及因為意外遇襲所造成的人員缺口,將行動隊隊員人數穩定在了200人。
用三倍數量的警備隊新兵從第六台場上換迴來了兩中隊行動隊精英,另外又從新訓練好的警備隊裏調撥了兩個中隊加強基地防禦,剩下七個中隊總共280名警備隊新兵被送上了觀光艇,跟行動隊員們一起外出去清繳海上機場,在兩座跨海大橋橋頭各建立一條防線並且一直堅守到計劃順利展開為止。
盡管本次行動以毫無實戰經驗的新兵居多,不過機場畢竟已經被清繳過一遍,即便這段時間可能會有零星死體順著大橋跑過來數量也絕對不會太多,哪怕是再加上上次清繳的漏網之魚也翻不起浪花來。(在機場這種地勢開闊的地方,基本就不存在會被包圍的可能,清繳航站樓等邊角地方倒是有出現傷亡的機會。)
人多力量大,原本預定一天時間的壓製工作隻花了四小時就宣告結束,就算加上工人改裝發電機並連通線路的時間也沒有超過八小時,將機場監控室裏發現的一台三十二路專業調音台順了出來,取代原本從台場帶出來的簡陋四路調音台。
最後的準備工作也已經靠人力完成,四千多米的線纜通過跨海大橋一直連到了市內,隨著電源接通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
吹了一白天濕熱的海風,外帶著被大太陽曬得頭昏腦漲的吳良一刻也不想再等下去,電源接通第一時間就命令手下火速展開計劃,這沒有空調、沒有冷飲、就連陰涼地方都不好找的破機場,吳良實在是不想再待下去了。
代表著電源接通的按鈕隨著線頭挨個插在調音台上一個個亮了起來,代表著總音量控製的推杆被推上去之後,已經標注好編號的擴音器就在市區裏響了起來,從高城家大宅再到第三小學防線,整個市區內到處都能聽到第八套廣播體操的bgm聲,全市範圍內所有能夠自由活動的死體都被這突然響起的音樂聲吸引到了大街上。
讓bgm先在全市範圍內響了大約半小時,把所有能夠自由活動的死體全都聚集到街上,隨後才開始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讓擴音器依次響起,這些頭腦隻剩一根弦得死體就乖乖按照聲音的提示被引著往斷橋方向走了過來。
至於說吳良原先搞不明白死體為何會出現在斷橋上的事,在布設擴音器時也已經找到了答案。
原來在自己用雜物將橋麵阻擋起來以後,某些無良商家就把那裏當成了傾倒大型垃圾的絕佳場所,附近居民也把壞掉的家用電器扔到了這裏,(在霓虹大型廢舊家電是不能隨便亂扔的,不但要向當地垃圾迴收部門提前報告,等和固定的日子再進行迴收,還要繳納一定的處理費用,所以有些人為了圖方便,或者幹脆是為了省錢就會把廢舊家電丟到沒人注意的地方。)久而久之斷橋入口處就被堆成了一座垃圾山,憑借死體的行動方式爬過來最多就是摔上幾下,多打幾個滾也就翻滾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