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太沒多久就來了,她姓白,但穿著不是白衣,一身麻衣,帶著針灸包。


    這些針,都是她成就地仙,修成真正人形之後,從本體上蛻下來的,是空心真灸,善渡真炁,名為“白毫針”。


    除此之外,還有一套金針,一套銀針,都是法器,治病救人所用,所信奉治療,先針灸,再藥石,藥石無用,乃用巫咒,藥不過十三味,七劑,超過十三味,是她本事不行,超過七劑不好,是此病藥石無醫,若損耗修行,施行巫咒,則必是冤親孽債,鬼症妖病也。


    白老太培訓巫醫,其實就相當於前世的“赤腳醫生”,不知其所以然,但隻要是這類病,見過的,就能夠治。


    她身後,帶著的不是白家子孫,是陳留仙,陳留仙拒絕了和柳如煙等驪山派門人出走後,當日夜裏,宿世修行就漸漸解封,雖不一日登真,成就九宮仙階,卻也修成了人仙巔峰,差一步成就地仙。


    白老太見到了樟公樟母,也是吃了一驚,這兩個是真修行路上出了名氣的前輩,算是前輩偶像,隱世真修。


    許甲道:“你正好來了,境中治下,一應醫藥,由你負責,人神妖鬼共治,他因樟樹的產業,問詢我能不能保持原樣,不堅持均田,均田之事,是必然的,但關於醫藥改革,還是要諮詢你,你在下麵治病救人,搞衛生工作,你來說。”


    白老太見樟公樟婆臉上並不難看,便說明談的不是太差,至少雙方都是有心理預期的。


    白老太道:“下麵諸事,別的不說,預防為主,俗話說,百病從口入,寒氣從腳入,其實隻要做好預防工作,其實沒有什麽疾病。”


    “比如瘟疫,預防大於治療,又比如一些蟲病,蠱病,都是飲食不幹淨,飲水不幹淨,少沐浴,少換衣。”


    “但預防工作,就是最難普及的。”


    “第二個問題,便是生產生育問題。現在生育問題,都是普遍問題,一個是產婦容易喪命,是低齡育子,二個是嬰兒容易喪命,都是照顧不周,胡亂發燒生病死了。”


    “如果解決了一個預防,解決了生育問題,那就是解決了大問題。”


    “我的目標,一個是建立專門的衛生預防所,這個隻要集中培訓就行,我觀各處仙堂巫醫,都可以做到,隻需要一旬十日,便可成功下放。”


    “第二個,就是婦幼醫院,專門治婦科,兒科,不做別醫,同時像女性更好的普及衛生知識,不至於懵懵懂懂,以至於來了月事,又或者莫名其妙懷孕,被人占了便宜而不知道父親是誰,被沉塘殺死。”


    “除此之外,再建立正常醫療體係,醫館,醫藥,這些就是屬於輕重緩急之中的輕緩類。”


    “也不叫輕緩吧,就是相比之前兩個問題而言,就是沒有那麽立即要辦的,我的感覺是,現在庸醫太多,第二個醫家都是家傳,或者徒傳,速度太慢了,也喜歡留一手,第三個,諸家理論不一,沒有統一起來,就連同一種藥,各家理解的藥效所通脈絡,也不同。”


    “但偏偏各家按照各家理論,也能善治一類病。”


    樟公,樟婆聽了,連連點頭,感慨道:“確實有所見第。”


    許甲也點點頭,心中有個章法。


    隨後問道:“你們二位,有什麽高見?”


    “我們沒什麽高見,就說說以往是怎麽做的,我們這邊,沒有什麽特別的,就是製定了藥行行規,藥的產地,炮製,火候,成色,存儲條件,都有嚴格要求,務必統一。”


    “如果不合格,那就是,那就是劣品,就是假藥,不可流通,若是有人昧著良心,就會被封殺,如此才有“藥不到樟樹不靈”的口碑,粗成藥,到我樟樹製成成藥,便是能最好的激發其藥性,讓醫者用起來不疑,藥必有效。”


    許甲點點頭:“如此而言,確實得賺錢,才能維持高品質,否則價格落下來,大家無利可圖,反而藥業衰退,各種假貨都要出來了。”


    “這就是問題所在,許真人之心,所發大弘願,大誓言,激蕩法界三萬裏,無窮生靈心中有感,我們也有所感知,十分佩服,之前隻覺得可笑,可見許公在江南西道成了五采,有了祥瑞之炁,製度席卷江南西道,所行之事,好似上古聖王,不光折服人,亦折服妖、神。”


    “故而前來,希望能將這統一藥行規矩,進入治境之內。”


    “你來踐行己道來了。”許甲笑道:“要知道除卻樟樹幫,亦有別的幫,除卻南派,還有北派,如何統一?”


    “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求同存異。”


    “這是壟斷。”白老太道:“規矩從來都是打破的,藥性也會變,隨著大運轉換,天地行炁亦會不同,五百年前的規矩,放到現在也不適用,如果都聽你們的,那得鬥藥。”


    白老太是北方來的,齊魯之妖,祖籍關外,是北方派人物,就如灸之道,南方喜歡用艾草生薑,北方喜歡用鬆針。


    “再一個,不同地區的人,體質也不一樣,尋醫問藥,幾無同方。”


    “我們統一的治病,隻能在預防和衛生上達成統一,治病如何,還是得各派特色,但我支持諸派交流,借助他派,完成自派體係,互相競爭,互相學習,互相完善。”


    許甲微微道:“有道理。”


    樟公樟婆也點頭:“確實不錯。”


    許甲道:“那就建立一個中醫院,就在樟樹,歡迎各地大家入院講學,教學治病兩合。”


    許甲道:“至於預防之學,則還是白老太你來,就在鄱陽,這邊水蠱嚴重,需要長期治服,將來流通,亦靠水路,四通發達。能散及諸地。”


    “至於藥田均不均,這是必然的,但我支持你們擴大產業,建立行會,培養本地人做學徒,成為樟樹派醫者,這就是道統,宗門,樟公樟婆,貧道可允你們立下樟樹宗門,恢複上古醫家修行,弟子采藥炁修行,行神農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天地一仙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忽悠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忽悠啊並收藏我為天地一仙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