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手中之物,乃是一鎏金請帖,上麵刻著“崇文太子”四個字,顯得格外莊重。】


    【她微微一笑,語氣鄭重地說道:“這次來觀公子這裏,還有一件正事,便是為這大隋太子的邀約。”】


    【“大隋太子?”】


    【你心中有些詫異,眉頭微皺,在汴京之中,怎麽會有大隋的太子?而且還是邀約於自己?】


    【蘇雲見你疑惑,輕聲解釋道:“觀公子有所不知,在汴京之中,確實有一位貨真價實的大隋太子。”】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如今的隋聖帝膝下有三子,其中這崇文太子本是長子,又是皇後的嫡長子。他在十七歲時便被大隋送來當質子,這件事還與夫子有關。”】


    【你心中越發奇異,大隋與大齊兩國交戰,本就水火不容,就算是質子,怎麽會讓一國太子來做質子?】


    【謝原接過話茬,臉上洋溢著自豪之,“此事我略知一二。想當年,大齊威震四海,夫子居書院,四位先生則遊曆天下。談及大齊,世人唯有‘畏懼’二字。”】


    【“長生天、南方佛國及大隋,皆懼我大齊氣吞萬裏如虎,遂遣太子入汴京書院求學,實則為人質。其餘小國見狀,亦步亦趨,紛紛效仿,將太子囚於汴京。”】


    【“那些異國太子的居所,名曰‘雛鳳台’,昔日尚可供百姓一觀,其中卻暗含屈辱之意。”】


    【“此規矩沿用至今。然如今……”】


    【謝原歎了口氣,有些感歎道,“大齊夫子已尋仙而去,四位先生亦分崩離析,三國結盟之意漸顯。昔日之雛鳳台,時過境遷,今朝已成朝廷重地,那些太子雖為質子,卻在汴京鮮有人敢輕易招惹。”】


    【雲婉聞言,眉宇間泛起微蹙,“這些太子在汴京橫行霸道,尤以長生天那位大汗之子為甚。月華軒的姐妹,多有受其欺淩者。”】


    【你低頭凝視手中鎏金請帖,如今大隋之勢,已經不弱於大齊,再加上其餘三國似乎有結盟之意,其實對於大齊不利。】


    【大齊這些年確實逐漸喪失了對天下的控製,由極盛開始衰落。】


    【周允兒輕拍胸口,臉上帶著幾分擔憂,低聲說道:“對呀,那位南方佛國的佛子更是過分,還曾調戲過霓凰姐姐。要不是當時書院的先生在場,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她的語氣中透著後怕,顯然對這些太子的行徑心有餘悸。】


    【蘇雲見狀,寬慰道:“觀公子不必多慮。崇文太子乃是愛慕儒學之人,我爺爺也曾誇讚過他,說他該生在儒家的大齊。在一眾太子之中,他最為低調,從不與其他太子同流合汙。”】


    【提到這位崇文太子,公孫娘子也插話道:“這位崇文太子確實與眾不同,在汴京頗有美譽。他曾在書院求學,被金子歎老先生誇讚‘文章妙手天成,不愛江山愛文章’,長於時文。”】


    【“他極善書法,自創的花鳥體在西廂樓的姐妹中頗受歡迎。他崇拜二先生的筆墨,曾多次拜訪書院修身樓,卻都被拒之門外。”】


    【蘇雲笑著點頭,語氣有幾分得意,“此次邀約,觀公子不必多想。你的才華早已名動汴京,誰人又不知這寫出‘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乃是草堂詩會之人。”】


    【“觀公子你且放心,這位崇文太子,是一位值得一見的儒雅之人。”】


    【“我與他交往多年,深知他品行端正。若不是他不願在群芳宴上出風頭,惹得汴京風言風語,草堂詩會的詩詞我本是想找他來寫的。”】


    【“觀公子,你在群芳宴所做的幾首詩詞,他都是極其欣賞,尤其是那句,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更是抄錄多遍,掛在家中。”】


    【公孫娘子笑道,“看來這位淵太子倒是和我誌趣相投!”】


    【李書婉思考後道:“這位大隋太子確實是難得的妙人,溫文爾雅,在九大姓之中都頗有盛名。”】


    【你點了點頭,心中對這位崇文太子多了幾分了解,品行端正暫且不論,至少這城府與養望的手段,絕對是行家中的行家。】


    【畢竟,能以敵國太子的身份在汴京博得如此名聲,還能讓蘇相之孫如此推崇,甚至與九大姓交好,絕非簡單之人。】


    【蘇雲看向你,眼中帶著期待之色,輕聲問道:“觀公子,你看如何?”】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若是觀公子同意,我便給他一個答複。觀公子也不必看在我的麵子上,不過這位淵太子確實是值得交往之人。”】


    【麵對此事,你決定……】


    1.同意此事,收下請帖,赴約。(提示:有可能對未來有利。)


    2.不同意此事,拒絕赴約。(提示:有可能對未來不利。)


    3.不理會此事。(提示:有可能對未來不利。)


    4.親自參與。(1/3)


    大鼎敲響,吐露出霞光萬丈,上麵的文字緩緩定格。


    俞客看著上麵的四個選項。


    看來這大隋太子的邀約,似乎事關重要。


    沒有猶豫,直接選擇。


    1.同意此事,收下請帖赴約。(提示:有可能對未來有利。)


    【你笑著點頭,收下了請帖,語氣從容:“既然是蘇公子相邀,那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便去見一見這位崇文太子。”】


    【蘇雲聞言大喜,“必不會讓觀公子失望!時間定在下個月十五,地點在西廂樓的琦陌春坊。”】


    【雲婉聽到“琦陌春坊”四字,心中一動。琦陌春坊是西廂樓三家青樓之一的青吟小班所在,也是汴京第一美人蘇詩詩所在,蘇詩詩正是此次群芳宴的花魁之首。】


    【琦陌春坊與月華軒和紫瀟閣不同,它坐落於一處皇家園林之中,環境清幽雅致,雖不及兩家熱鬧,卻是書院雅士們心向往之的地方。】


    【謝原聽到地點,眼中閃過一絲興趣,開口道:“雲公子,我也和觀弟同去,無妨吧?”】


    【蘇雲笑嗬嗬地點頭:“自然可以。”】


    【謝琦月聞言,撇了撇嘴,低聲嘟囔道:“狗愛仄出,真喜歡湊熱鬧。”】


    【蘇雲似乎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般,臉上滿是欣喜之色,輕聲道:“這淵太子算是我少有的知己,觀公子又是我的好友,今日能促成此事,也算是了卻一樁心願了。”】


    【蘇雲笑盈盈道,“琦陌春坊那地方,茂林修竹,竹澗焚香,溪流潺潺,溪水流觴,吟詩作對,自是快意!”】


    【她看了看天色,日頭已是正午,便起身告辭:“我得快些把這個消息告訴淵太子,就不多打擾了。”】


    【謝軒臉上隱隱有著不快之色,這位崇文太子他自然是見過,想不到也是對謝觀如此看重。】


    【不過,謝觀去這次宴會,怕是沒那麽簡單,其餘幾位太子可不是那麽好相與的。】


    【蘇雲臨走之時道,“我還有一份禮物要送於觀公子。這次為草堂詩會搏名,若是送些黃白俗物,怕汙了觀公子的眼睛。日後但凡有吩咐,蘇雲絕不會推辭。”】


    【梧桐聽後,腦袋一歪,臉上露出痛惜之色。】


    【你見此一笑,親自送到門外。】


    【蘇雲匆匆離去後,月華軒的眾人卻並未離開,而是留在小院中,在等張源來等人歸來。】


    【小院內,梧桐樹隨風輕搖,陽光灑在青石地麵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原本的寒氣也被驅散。】


    【你從屋中找來瓜果,生起炭火,小院內頓時暖意融融。】


    【眾人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不時有銀鈴般的笑聲飄過牆頭,引得西苑的下人們紛紛駐足,有意無意地往院內張望,想要一睹這些風姿綽約的女子。】


    【沒過多久,張源來、馮雅雅和李香君三人走進了小院。】


    【張源來臉上滿是喜色,手中緊緊拉著馮雅雅。】


    【你見此情景,心中便知,馮雅雅的贖身之事已圓滿解決。】


    【李香君跟在兩人身後,眼神中帶著幾分驚訝,打量著這簡陋卻熱鬧的小院。】


    【張源來緩緩走近,拉著馮雅雅對謝原行了一禮,語氣中滿是感激:“這次多虧了原少爺幫忙。”】


    【馮雅雅的作保書上有諸葛夫人親自署名,一般的下人自然沒有這個待遇。張源來情況特殊,既是書院弟子,又得謝原多次關照,這才受到重視。】


    【謝原坐在椅子上,正掰開一個橙子,聞言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張源來又轉向你,神情鄭重,正準備彎腰行禮時,一雙手扶住了他。】


    【你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輕聲說道:“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張先生,這本是你應得的,何必謝我?平生誌,水投石,首已皓,心猶赤。今日應該祝賀張先生一展抱負,得償所願。”】


    【張源來聞言一愣,不由用袖子遮住了眼角,涕泗橫流。】


    【他聲音哽咽,低聲道:“觀公子大恩,源來沒齒難忘。”】


    【小院內一時靜默,眾人看著這一幕,心中皆有所感。】


    【沉香等人心中清楚,張源來能進入書院,多是因為你的關係。】


    【李書婉看著你與謝原截然不同的反應,若有所思。她似乎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家那位列三公爺爺的身影。】


    【無論何事,即便有恩於他人,爺爺總是真心誠意,常讓人感懷於心。】


    【院中少年也是這般氣度!】


    【馮雅雅則更明白張源來那番話的分量。對於謝原,張源來多是感激;而對於你,卻是真正的知遇之恩,甚至帶著“士為知己者死”的粉身碎骨的心意。】


    【張源來等人入座後,小院中又是多了幾分熱鬧,梧桐找來了露芽,兩人一起在後廚忙活,為眾人準備飯菜。】


    【小院內笑語不斷!】


    【到了下午,太陽漸漸西沉,眾人用過晚飯之後,這才陸續告辭離去。】


    【月華軒的花魁們一一告別,周允兒卻一直依依不舍,目光頻頻落在你身上,似乎有千言萬語未曾說出口。】


    【公孫娘子和李書婉等人也相繼離去,小院漸漸安靜下來。】


    【最終,院中隻剩下謝原、張雲芝和謝琦月三人。】


    【夕陽的餘暉灑在小院中,為這簡樸的院落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輝。】


    【謝琦月迴想這剛剛小院之內的隻眾人,有蘇家公子,一眾花魁。】


    【今日在外哪裏都有在討論這位謝家庶子詩詞的話題。】


    【一句名震汴京真不為過!】


    【這個在鴻景院認識的表哥,似乎真是個有本事的人。】


    【張雲芝倒是談及一事,臉色有著笑意,“觀公子,這幾日我父親從劍南道歸來,說是要見觀公子一麵。”】


    【謝源倒是驚訝,“張伯父也迴來了嗎?最近父親也是要迴汴京了,倒是都趕上了。”】


    【張雲芝微微頷首:“上次向觀公子請教澤湖之事,正如公子所料,朝廷出兵朱崖郡,家父因早有準備,此番立下大功,蘇相已命他迴京述職。”】


    【張雲芝心中其實略感無奈,在給父親的信中,她並未提及這個建議是出自何人之手,若是說明是一位還未及冠的少年,怕是不會受重視,隻是含糊說是謝家一位的清客。】


    【父親執意要見一見這位清客,說是此人多半是隱居的大才。】


    【不知父親迴京後,見到這位大才竟是如此年輕之人,會作何反應呢?】


    【天色漸漸暗淡下來。】


    【張雲芝等人道別離去,謝原卻悄悄留了下來,將手中的《草燈和善》輕輕塞入你手中,嬉笑道:“觀弟,晚上看。走了,走了。”】


    【你望著手中的書,頗感無奈,將其置於桌上,隨後收拾起小院來。】


    【原本熱鬧非凡的小院,此刻隻剩下你和梧桐兩人。】


    【你走進屋內,再出來時,卻見梧桐正捧著謝原剛剛給你的書翻開幾頁,臉上泛起一抹羞澀的紅暈,他手裏纂著裙子,整個人嬌滴滴的。】


    【梧桐腰肢纖細,盈盈一握,正麵也是頗為壯觀。】


    【“少爺,你也想這種事嗎?其實梧桐也是可以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舟中落雨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舟中落雨聲並收藏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