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開始在院中練武。】


    【盡管天寒地凍,足踏皚皚白雪,你卻褪去外衣,將烏黑的發絲束於腦後,露出精壯的上身。】


    【胸前和腹部的肌肉,早就鍛煉的分明。】


    【這也得益於陸華的悉心指點。】


    【若是自己埋頭苦練,怕隻是幾個熬筋樁便會讓身體手掌,腿部增大,變得臃腫,不合自身根骨,隻會把自己練殘。】


    【兩個月來,你體重橫生十來斤,體型卻一點沒變。】


    【你身著外衣時,外人絕難料想,在這消瘦的背影之下,竟蘊藏著如此強健的體魄。】


    【近兩個月的時間,你仿佛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你倒是不擔心會有人注意到赤裸上身,你現在聽力遠勝之前,你也來得及將衣物穿上。】


    【再者,你們所居的小院本就地處偏僻,僅有一座馬場相伴,加之如今嚴寒,更是鮮有人跡。】


    【主要是練武走樁,一唿一吸之間,不到一會就會汗水打濕衣物,冬日裏實在麻煩。】


    【你開始一個接一個走樁,每一個樁功所練的位置和筋骨都不一樣。】


    【《太祖聖猿樁》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之記載了立樁、走樁、睡樁等十二種唿吸法,每一種唿吸法皆有其獨到之處,動作姿勢更是講究至極,必須要分毫不差。】


    【正是憑借著這十二種唿吸法,方能熬煉經脈,重鑄骨骼,奠定武道之基,堅實如磐石。】


    【下卷則是與之配套的拳譜,名曰太祖聖猿六式,每一式皆蘊含著猿猴之靈,剛柔並濟,威力無窮。】


    【你已經將十二個唿吸法全部練會,六式拳法也已經掌握。】


    【武道九境分上,中,下。】


    【下三境,也被稱為小三關,有“練筋”,“鑄骨”,“氣血”三關。】


    【乃是武道開始的三道雄關,一旦跨越“練筋”之境,便可捶打自身氣血,使之日漸精進。】


    【你在這三境中的第一境,耗時最長,足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然而,後麵的兩境,你隻用了十五日的時間,便接連衝破,氣血升騰。】


    【陸華說,你能有這個修煉速度,一部分原因可能要歸功於,觀想二先生的兩門劍意。】


    【二先生學劍極晚,可是學劍又極快,可能就和這門獨創的觀想之法有關。】


    【這門觀想之法,既可以修煉神魂,又可以磨礪肉體武道。】


    【現在你渾身冒出熱氣,即便身處冰雪之中,亦無所畏懼。】


    【如今你的氣力,已經能將院中的石桌和水缸輕鬆舉起。】


    【力能扛鼎!】


    【十二個樁功走完,便是練習《太祖聖猿樁》記載的六式拳招。】


    【六式精通之後,便是合一,你花了一天時間推演,終於學會了六式合一之“聖猿摔碑手”,六式疊加在一起,打出近兩牛之力。】


    【武道小三關的極限便是一牛之力,六式合一能增一倍之力,硬生生打出兩牛之力。】


    【你試著對著門口的一塊厚半尺的大青石,擺開架勢一掌下去,青石直接斷裂。】


    【後來,在陸華的指點下,你再次嚐試,這一次,你隻在青石板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手掌印,而青石板本身依然完整無損。】


    【然而,當你翻轉青石板時,卻發現其背後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洞,這一招的穿透力之強,可見一斑。】


    【你熟練地練完六式拳招後,吐氣納息,收功而立。】


    【你已大汗淋漓,頭頂更是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你還有幾日便能把第三境“氣血”練止圓滿,可是後麵的中三境,卻無對應的修煉之法。】


    【中三境,就不是全靠練樁能夠抵達的境界,若是胡亂修煉,隻怕會傷到己身。】


    【沒有後續功法,對於現在的你倒成了一個難事。】


    【陸華自然有直達九境的功法,不過是三真教的傳承,需要拜入三真門下,這是你不願意的。】


    【謝府之中自然也有中三境修煉的功法,可是以現在老太君對你的態度,絕不會給予你,若是知曉你私自練武恐怕宗族也會問責。】


    【盡管這種事,若是往大的說是不尊禮法,往小的說,其實不少府中庶子都是私下練武,並不追究。】


    【這時!】


    【你感應有一道不加掩飾的唿吸綿長的氣息,正在緩緩走近小院。】


    【你稍已思索,已經想到了此人是誰。】


    【司馬盤!】


    【司馬亭府中的下人,上次給你送來《太祖聖猿樁》給你,還給你送來了群芳宴的邀貼。】


    【麵對此事……你決定。】


    1.隱藏已經武道三關的進展。(提示:可能不利於未來武道修行。)


    2.展露已經武道三關的進展。(提示:可能有益於未來的武道修行。)


    3.親自參與。(0/3)


    大鼎敲響,吐露出霞光萬丈,其上的文字緩緩定格。


    俞客看著上麵三個選項,從提示來看,“有利”的隻有一個選擇。


    直接選擇!


    2.展露已經武道三關的進展。(提示:可能有益於未來的武道修行。)


    【你沒有穿起上衣,而在雪地裏,赤膊上身,身姿矯健地走著樁步。】


    【你若一隻猿猴立樁之形,兩臂又自然垂下,身形隨之緩緩擺動。】


    【在胸中似乎又一團晶瑩氣團,正在緩緩流轉。】


    【從脊背虯起的皮肉中,隱約可見泛起晶瑩色澤的一條“大龍”脊椎骨,從尾椎骨緩緩往上隆起推動,直到背肩胛骨。】


    【骨骼血肉中,厚重的氣血正在不斷激蕩!】


    【熱汗蒸騰,筋肉膨脹,整個人如同一隻猿猴立地的神貌,整個人氣息深重,氣血又“暴跳如雷”。】


    ~


    ~


    挺進年關的一場大雪。


    許是今年的雪落得比去年遲上一個多月,下的熱鬧。


    推開門就下白了天地。


    司馬盤一路走來,手中提著一個黃木質禮盒,裏麵有一支價格不菲的鵝毛筆。


    麵對如此的寒冬,司馬盤隻披了一件夏日單衣。


    好男兒自然不懼怕這區區寒冬。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已經步入武道第六境“繞指”,中三境最後一境界,一身氣血如同熔爐,不懼這風霜雪劍。


    他已經開始修煉肉體“金身”,也是第六境的玄機所在。


    金身者!


    如同披上一層“水火仙衣”,水潑不進,火燒不動,凡兵難傷。


    以他在武道上修行天賦,早就可以脫離主家,自己當家做主。


    大齊是設立武籍,隻要是入了第五境界“春雷”之後,隻需要有人做保,便可脫離奴籍。


    也是因為司馬府自小收留於他,對他有大恩,他還是選擇留在司馬家效力。


    他一身修為深厚,即便是在大齊廣袤十三道府中,也足以成為一方地頭豪強,或是開設武館,穩坐總把頭之位。


    當然,若是沒有追尋武道之心,剩餘的武夫歲月,自然做一個安逸的富家翁,閑雲野鶴一般清閑客,也是愜意。


    可是!


    “武夫的九十人間大壽”,如同馬鞭催促著天下的武者,也包括他。


    他也有武道攀登之心,看一看上麵的風光。


    中三境易得,上三境卻是難之又難。


    老爺司馬亭便是剛剛突破到上三境,老爺讓出一隻手,他都撐不了十招。


    上三境乃是一道鴻溝分水嶺。


    他已經三年多前便在這第六境“繞指”,再蹉跎幾年,怕是到死也無法突破。


    以他現在的身份在司馬家也是禮遇有加,吃喝不愁。


    武道修煉的丹藥和秘籍自是從不短缺。


    今日!


    司馬盤受老爺之命,前來探望謝府的觀公子,並帶上了拜早年的禮品。


    同時,老爺也讓他察看這位公子的武道修煉進度。


    武道修行不可馬虎,切莫走了彎路。


    老爺告訴他,要是這位觀少爺有什麽疑問,或是錯誤之處也是幫忙指點一番。


    司馬盤對這位觀公子的印象極佳,他欣賞觀公子即便身處困境,也不自哀。


    更令他讚歎的是。


    謝觀腹有才華卻謙遜有禮,這樣的年輕人中實屬少見。


    司馬盤走到院門口,敲響了大門,沒有迴應。


    也不著急!


    他站在門口,心中暗自思量,觀公子才學品德不俗,可是武道修行看的是根骨,重要的是“童子功”。


    從小練起,基礎才能紮實。


    他四歲就跟著府中的教頭開始苦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每日骨頭都要散架一般。


    而觀公子如今已經十三歲,對於練武來說,這個年紀已經算是“高齡”了。


    更何況!


    沒有旁人指點,僅僅依靠自學,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恐怕還未能入門。


    讀書和練武可不一樣,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沒有捷徑。


    天賦可不會給你刀刻斧雕的肌骨。


    司馬盤見院中沒人迴答,門口隻是輕掩。


    他自然推開了院門。


    “觀少爺,在的嗎?”


    他剛剛開口。


    一雙虎目便見到這一幕,眼神一凝。


    眸子之中綻放出驚駭的光芒。


    院內。


    積雪深厚,隻留下幾串腳步印,一條精心掃出來的路徑。


    梧桐樹下,背對著站著一少年。


    上身赤露,肌膚在雪色的映照下更加白皙,背上汗珠嶙峋細密。


    少年的雙手緩緩抬起,做出一個舉托的姿勢,仿佛要托起千斤重擔。


    隨後,他的雙手又如同畫圓一般,緩緩放下,透露出一股流暢有力的美感。


    伴隨著他的動作!


    脊椎骨處傳來陣陣如同爆珠般的聲音,一節一節地響起。


    少年的筋骨緊繃得如同拉滿的弓弦,他的氣息粗重而有力,仿佛有一股磅礴的氣血在體內澎湃積攢。


    在這寒冷的冬日裏,他的頭頂冒出一縷縷熱氣,如同蒸籠中的霧氣。


    “托猿樁!”


    “走大龍!”


    司馬盤緩緩吐出這樁功之名,乃是《太祖聖猿樁》十二種唿吸法最難的一種,也是最後一種。


    他四歲學武,六歲才堪堪把十二種唿吸法全部學完。


    “走大龍”乃是人之脊椎的之稱。


    隻有武道第三境才能搬運脊椎,錘煉周身氣血。


    司馬盤有些不敢置信,長大了嘴。


    “第三境,氣血境!”


    “這才過了多久……啊!”


    迴想起兩個月前,他前來送《太祖聖猿經》時,那位觀公子氣血虛浮,身子骨弱不禁風,甚至可能因為早年受寒而落下病根,比普通人還要孱弱幾分。


    那時,他完全可以確定!


    這位觀公子絕對沒有練過武,更別提熬過筋骨了。


    然而,如今站在這梧桐樹下的少年,卻已然是“虎背蜂腰螳螂腿”,根骨明顯已經沉實有力。


    這樣的變化,即便是天賦異稟之人,也需要經過數年的苦修大練,才能達到如此效果。


    可這位少年,卻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如此驚人的進步,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司馬盤心中不禁升起一個荒誕的念頭:莫非這位觀公子,是一個披著人皮的“妖魔種”?


    當然不可能!


    汴京,謝府怎麽可能會有妖魔。


    隻是麵前的一幕,實在太離譜了。


    少年察覺有人進院,轉過身來,顯露出隆起結實的胸膛。


    一雙眼眸之中精神煥發,見到來人,便披上了一件外衣。


    司馬盤見此,深吸了一口氣。


    【你穿好衣物,踏著雪,緩緩向司馬盤走來,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聲音溫和地問道:“司馬兄,今日怎麽來了?”】


    【司馬盤還是有些愣神,直到少年走到他麵前,他才迴過神來,沒有迴答而是問道:“你……你入氣血了?”】


    【你淡淡點頭。】


    【司馬盤這才把剛剛的吸進的氣吐出,天氣寒冷,口中的熱氣如同吐出的煙。】


    【“觀公子,你是如何練成的?”】


    【“全托司馬將軍送來的典籍之功,我都是按照上麵所記載的方法修煉。”少年語氣平和,沒有絲毫的驕傲與自得。】


    【“當真不可思議!”】


    【司馬盤這才走進院門,真心說道:“觀公子,在武道上真是天賦異稟,兩個月就學會了這《太祖聖猿樁》的十二種唿吸法,還躋身了三境。”】


    【除了震驚之外,也有幾分羨慕和苦澀。】


    【司馬盤做到少年這一步,足足用了四年時間,這樣的武道天賦差距擺在眼前。】


    【司馬盤和你一樣都是修煉的《太祖聖猿樁》為武道之基。】


    【他不禁想到,老爺來之時讓他指點的話,不知道老爺得知謝觀已經武道三境,臉上會有什麽表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舟中落雨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舟中落雨聲並收藏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