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鹿關,瞭望塔上。


    謝淳安仰望蒼穹,風起雲湧。


    南北氣運對峙間,神龍赤鳳也在搏殺。


    兩者勢均力敵,蔚為壯觀!


    僅一瞥!


    謝淳安便覺雙目刺痛,不敢再視。


    竊天機,算氣運者,往往難逃厄運纏身。


    世間萬物,皆有代價!


    謝淳安卻能多年安然,即便年歲已高,家中和睦,兒女雙全。


    他轉身望向愛女謝靈萱,歲月流轉,女兒氣質愈發超凡脫塵,似是畫中“仙子”。


    身旁次子謝靈豪,雙鬢已染微霜,而謝靈萱卻似青春永駐,容顏不老。


    如同雙十的女子。


    她一身氣運福澤如同“活泉”,惠及家中弟妹,皆氣運亨通,無災無難。


    而最大的受益者,莫過於謝淳安自己。


    他出山時,師傅曾預言過占卜他的吉兇,預知命不長已,乃是短壽之人。


    然自誕下大女兒後,一切命運皆得逆轉,他如今已過八十高壽。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謝淳安都懷疑自己親自接生的女兒,乃是從天上被貶的謫仙人。


    他搖了搖頭!


    推翻這種無稽之談。


    這場戰事的走向,他已經完全看不清。


    恐怕隻有天知道了!


    謝靈萱,其美眸流轉間,唯有對陸沉深深的掛念與無盡的祈願。


    她心中堅信,陸沉和陸家軍不會倒在這裏!


    而在這一片紛擾之中!


    最為心係此局者,除開謝靈萱外,當屬於大慶王朝的太後周錦瑜。


    她原為北風的長公主,血脈中流淌著異族的血脈。


    她雖貴為國母,但根基實則由燕王當年親手扶植。


    十一二年間,她竭力培養勢力,府中門客雖千餘,然其中真心歸附者,又有幾人?


    恐怕多是為了她身後的燕王!


    天子尚幼,她孤身一人在京都中,孤立無援,也無家族勢力。


    她身旁的少年國君,身披明黃皇袍,年及十六,身形偉岸,五官深邃。


    取名,周基。


    然其相貌卻略異於中原大慶人士,因此朝中不少文武大臣,並不甚愛戴這位天子。


    相貌肖於胡人,在民間大為傳唱。


    當日天子正式繼承大寶之時,便有不少臣子告老還鄉,請辭歸家。


    最後!


    在謝淳安的建議下天子尊“陸沉”為亞父。


    此舉一出,民間風評頓時好轉。


    眾多大儒與名士,亦紛紛重返朝堂。


    宣布陸沉為亞父的那一夜,周錦瑜在床上輾轉返側,直至天明。


    若此戰燕國不幸落敗,乾元之師必如潮水般湧來,勢不可擋,大慶將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而作為與陸沉緊密相連的一派。


    周錦瑜深知,一旦戰敗,他們的下場恐怕難逃悲慘。


    甚至不用乾元親自破城。


    大慶的世家貴族,就會把他們母子送上囚車。


    她心中五味雜陳,不知道是來著於對陸沉安危的深深掛念,還是對他們母子未來命運的憂慮。


    即便是強作鎮定,也難以完全掩飾神情中的焦慮。


    周錦瑜身旁的少年天子,感受到了母親的憂慮,輕輕攙扶著她,給予無聲的慰藉。


    然而,周基的心中並非沒有波瀾。


    對於那位燕王,他小時候曾懷有深深的恨意。


    自幼宮中上下,包括太監們,都對此諱莫如深,不敢透露當年那場波及前帝的禍患的真相。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隨著他年歲的增長,身邊的仆從還是不小心說漏了嘴。


    而那個仆從,最終也因為失言而被母親杖斃!


    周基震驚得知!


    自己父親並非病逝,而是被陸沉與叔叔周成活活逼死。


    這殺父之仇,為人子怎麽能不報!


    然而!


    他心中雖有憤恨,卻不敢也不願去質疑母親。


    因為那位燕王,即便遠隔萬裏,其威望也足以讓朝臣恐慌,百姓敬愛。


    自己若輕舉妄動,不僅會危及自身,更可能連累母親。


    周基最為信任首輔謝淳安,同時也是他的太師,他最推崇的師長。


    他曾在一次教學中,有意向謝淳安請教如何才能打敗燕王?


    然而,謝淳安聽後就臉色大變,怒斥於他。


    第二日,謝淳安便辭官而去,無論周基如何懇請,都拒之不見。


    此事之後!


    周基再也不敢提起打敗燕王之事,他深刻體會到了“燕王”二字的可怕。


    隨著他成年登基為帝,開始培養自己的班底,他也逐漸開始真正了解這位燕王。


    他閱讀燕王留下的書籍和詩詞,被其一生的傳奇和才能所折服。


    果然是經天緯地的大丈夫!


    周基對這位燕王的觀感變得複雜起來,心中既有害怕,也有敬佩,更有難以言喻的憤恨。


    可悲的是!


    自己還要在其樹蔭庇護下,身為天子不敢絲毫表露出絲毫恨意。


    這場戰爭,他倒是想著還不如讓燕王敗了。


    一了百了!


    ……


    ……


    於大鹿關附近!


    一隱秘山穀之懸崖上,兩位身披黑袍的身影悄然而至。


    他們俯瞰下方,戰場烽火連天,兩軍對峙,廝殺聲震耳欲聾。


    山穀間,屍體遍布,血流成河,慘狀不堪入目。


    這兩位黑袍人身材中等,身形相仿,如同鏡中之影。


    他們黑袍緊裹,長發披肩,卻難以辨其性別。


    臉上戴著青銅的麵具,透露者古老的味道。


    麵具下透露出一股莫名的呆板與冷漠,仿佛世間萬物皆與他們無關。


    更令人驚奇的是!


    這二人無論從裝扮到身材,乃至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氣質,都如出一轍,宛如一對雙胞胎。


    他們各自手中緊握著一支筆與一本書冊。


    翻開那書冊,隻見上麵赫然列著幾個引人注目的目錄:


    驚蟄榜、胭脂榜、神兵榜等。


    這些榜單在江湖中可是趨之若鶩的存在,無數人為之瘋狂。


    這二人,正是抱月樓的兩位神秘樓主,江湖之中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


    此時。


    二人手中書冊和紙筆都消失不見。


    兩人協力!


    自虛空深處抽出一冊厚重的青銅古籍。


    此古籍宛若蘊藏浩瀚之力,甫一現世,便散發出幽幽微光。


    古籍自行展卷,書頁間流淌著嫋嫋清氣,


    文字時隱時現,恍若仙境中的飄渺雲煙。


    書頁悠然翻動,最終定格於兩頁之間。


    左側紙頁上,文字模糊不清,難以辨識。


    而右側紙頁上,卻隱約有一行流動的字跡,宛如遊魚穿梭,閃爍著神秘光輝:


    “遂明氏,鏡,修行圓滿,可馭龍飛升!”


    古籍上又自行凝聚出新的文字:


    “聖墟之境,靈泉,曆練結束,可引飛升!”


    “今歲曆,太皇紀元一萬八千七百二十載,重啟靈潮三千年。”


    “此間,當有三人飛升!”


    這些文字仿佛蘊含了天地間的無盡奧秘,令人心生崇敬。


    二人一同昂首望向蒼穹,虔誠道:


    “已見證!”


    隨著他們的低吟,青銅古籍也緩緩閉合,最終消逝無蹤。


    天地似有迴應!


    ……


    ……


    【你開始展露你的外景,它將《先天功》、《煉天手》與氣運之道巧妙融合。】


    【內外天地,在此刻相融無間!】


    【黃道忽感眉頭一皺,一股前所未有的氣息悄然湧現。】


    【然而,他很快便釋然,因為他的外景同是融合了《天魔策》上數十種曠世魔功,以《道心種魔》為基,開辟出的獨一無二的武學之道。】


    【他自信,這外景已超越古往今來的任何魔道祖師。】


    【黃道身後的黑洞漩渦,越發快速流轉,周圍的靈氣都不由自主匯入進去。】


    【外景,乃是武學修為與個人感悟體現,與一個人的武學根基及一生經曆緊密相連。】


    【你望向黃道,露出一抹笑意。】


    【隨即,你手中赤紅色火焰匯聚,逐漸凝結成一座四方小鼎,緩緩成形。】


    【黃道雖不識此物,但僅其出現,已讓他感到頭皮發麻,心生悸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舟中落雨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舟中落雨聲並收藏模擬成真,我曾俯視萬古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