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慶宮的小太監到乾清宮傳話的時候,朱見深正在乾清宮裏召見汪直。汪直來了好一陣了,他在向朱見深迴奏查辦李子龍案件的事。自從那李子龍落入汪直的圈套伏法就誅之後,汪直就一直忙著追查餘黨,這些日子藤纏蔓繞,受牽連的不下萬千,自開國以來,除了國初查辦胡藍兩黨的大獄,還沒有一次向這樣的規模,不但草民百姓,就連朝廷上的官員,宮廷中的太監也無不蔓連,那汪直雖不認幾個字,卻頗能強記,如今娓娓道來,竟說得朱見深覺得後背汗津津的。待汪直迴奏完後,朱見深才心有餘悸的說:“這些人著實糊塗可恨,拿著朝廷的俸祿卻坐上了那個叛逆的船。虧得那李子龍伏法,不然做起耗來還了得嗎?”
汪直問道:“皇上,這些餘黨該怎麽處置?”
朱見深思忖了半日說:“此事就交給法司衙門處置,一定從嚴從重辦理就是。”
汪直說:“我聽說外廷的意思除了首惡以外其他的勿論。”
朱見深說:“這都是那些書呆子的意見,跟這些惡賊講什麽仁恕之道?朕就是讓那些人知道,這就是作奸犯科的好處。汪直,查辦李子龍你立了大功,朕要好好獎賞你。如今你坐著禦馬監,朕看這差事銷了,你且不用迴監理事,朕還有要事差派你呢。”
汪直一聽又有要事,便極恭順的貼上來:“皇上請吩咐,奴才別的本事沒有,但有一點除了皇上再無其他的忠心。”
朱見深笑罵道:“你這奴才學會謙恭起來了,你的本事也是數得著的了,那李子龍那麽有本事,不也是入了你的道。”汪直笑說全是皇上的福,朱見深道:“自從出了那李子龍的事,朕就一直在想是那廝本事大,還是東廠刑部那些人太草包,竟讓那廝在京城真的眼皮底下大肆做耗,京城尚如此,那外阜還了得?朕擔心真有那一天,朕還蒙在鼓裏不知道呢。因此朕想著在東廠之外再增設個緝事衙門,汪直,朕的意思讓你來籌劃,你可敢當嗎?”
汪直忙說:“有皇上給奴才撐腰,奴才沒有什麽不敢的。”
朱見深點點頭,深為嘉許的目光讓汪直受寵若驚。“你速速辦來,需要人,需要錢,盡可以找各當事衙門去辦。等辦妥了,朕就降旨公布天下,到時候看那些隻知道養尊處優的老倌們有何話說。”
這時那慈慶宮的太監進來了,一聽說太後傳見,朱見深便跟了那太監到慈慶宮來,汪直因朱見深沒讓他退下,便跟在後麵一起過來。剛進宮門,就聽見琴聲,朱見深和汪直便停下腳步細聽。那汪直聽不懂曲調,隻覺得抑揚頓挫甚是好聽,便問朱見深是什麽曲子?朱見深說:“好像是胡笳十八拍”汪直說:“這個曲名好囉嗦,怎就叫什麽十八拍了。”朱見深虛踢了一腳笑罵道:“你個沒見識的奴才。”便駐足於門外聽那曲子,汪直也隻好在外麵伺候著,心想太後好雅興,隻是不知道這時候歎道第幾拍了,若剛開始,等到十八拍彈完還不等到西天落日頭。
幸而隻頓飯的工夫那曲聲停住,就聽裏麵兩宮太後鼓掌笑了起來。原來太後們是在聽曲兒,汪直想。就聽周太後說:“阿彌陀佛,今日沒想到就飽了耳福了。”錢太後也笑道:“虧得這孩子竟是個蘭心惠質的好孩子。這胡笳十八拍最是難彈得,沒想到她竟彈得這樣好。”轉問道“皇上還沒有到嗎?”聽一個太監迴說:“皇上早就在外麵了,怕打攪了太後的雅興沒敢進來。”錢太後笑道:“皇上到底是大了,懂得這樣孝順了。”周太後聽了臉上也有光彩,錢太後忙說:“快請皇上進來說話。”
朱見深帶著汪直進來,給兩宮太後見了禮,打眼往邊上一看,頓時臉上一陣發紅,有些不自在。汪直也看見站在古琴邊上的紀貞兒,他也一樣嚇了一跳,暗想:貞兒怎麽到太後這裏來了?事情要麻煩了。
錢太後和周太後對視一眼,會心一笑。朱見深臉上變了顏色,說明他必是私幸過紀貞兒無疑,皇帝私幸宮女雖說見怪不怪,但畢竟是不體麵的事。他心懷鬼胎怕被太後責罰。其實從見到那紀貞兒的第一刻起,兩宮太後便欣然接受了這個兒媳婦,他們之所以找朱見深來隻是為了要朱見深給貞兒一個名分。
周太後招手讓貞兒過來:“貞兒,還不拜見皇上。”
貞兒偷看了朱見深一眼,已是嬌羞的低下了頭去。她娉娉婷婷輕移蓮步走到朱見深麵前飄飄下拜向朱見深道了個萬福,低低的聲音說:“奴婢給皇上請安。”
周太後慈眉笑眼的看著局促不安的看著兒子說:“皇兒,還愣著幹什麽?快把紀女史扶起來。”
朱見深臉上更是難堪,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急忙雙腿一軟跪在周太後麵前維諾的說:“兒臣一時糊塗,還望母後恕罪。”
錢太後笑了,指著朱見深身後的汪直說:“看把皇兒嚇得,汪直,你個沒眼色的奴才,還不把皇上扶起來。”汪直忙應了扶起朱見深,隻是他心裏有事,那眼色盡是慌亂之色。
周太後知道有紀貞兒在身邊朱見深不自在,有些話也不好說,便命兩個宮女攙紀貞兒先下去,然後才說:“你臨幸過紀貞兒的事我們姐倆知道了,隻要你喜歡,我們也沒得不依你。”錢太後也說:“那孩子天仙般的模樣,我看著也是一個有大富貴的,既然她成了你的人,沒的不給她個名分的。”
朱見深此時才聽出兩位太後是喜歡上紀貞兒了,也沒有什麽不依,便大了膽子說:“既然太後看著好,兒臣哪有不依的理,全憑二位母後做主就是。”
兩太後笑了,周太後因讓錢太後做主,錢太後也不推辭想了想說:“我看就給她個淑妃的位號吧。”又問侍立一旁的懷恩哪個宮閑著?懷恩忙迴說永壽宮正空著,錢太後便說:“懷恩,你這就命人打掃永壽宮,按照妃子的成例安排用度,然後傳旨內閣,讓禮部衙門速速準備冊妃的典禮。”
懷恩一一應下了,然後率領著眾人給兩宮太後和皇上行禮賀喜,大家各自歡喜,唯有汪直心驚肉跳,總覺這是不祥之兆,當初瞞天過海隻為保全紀貞兒不被那萬貴妃算計傷害,如今卻是謊言盡穿,萬貴妃知道定不會善罷甘休,憑紀貞兒哪是萬貴妃的對手,隻怕是才做了皇妃,又遭魔魘,後麵的事情還不知怎麽麻煩。隻是大家俱都歡喜,汪直便也不敢掃興,隻得也應景隨著眾人一起跪了下去。
汪直問道:“皇上,這些餘黨該怎麽處置?”
朱見深思忖了半日說:“此事就交給法司衙門處置,一定從嚴從重辦理就是。”
汪直說:“我聽說外廷的意思除了首惡以外其他的勿論。”
朱見深說:“這都是那些書呆子的意見,跟這些惡賊講什麽仁恕之道?朕就是讓那些人知道,這就是作奸犯科的好處。汪直,查辦李子龍你立了大功,朕要好好獎賞你。如今你坐著禦馬監,朕看這差事銷了,你且不用迴監理事,朕還有要事差派你呢。”
汪直一聽又有要事,便極恭順的貼上來:“皇上請吩咐,奴才別的本事沒有,但有一點除了皇上再無其他的忠心。”
朱見深笑罵道:“你這奴才學會謙恭起來了,你的本事也是數得著的了,那李子龍那麽有本事,不也是入了你的道。”汪直笑說全是皇上的福,朱見深道:“自從出了那李子龍的事,朕就一直在想是那廝本事大,還是東廠刑部那些人太草包,竟讓那廝在京城真的眼皮底下大肆做耗,京城尚如此,那外阜還了得?朕擔心真有那一天,朕還蒙在鼓裏不知道呢。因此朕想著在東廠之外再增設個緝事衙門,汪直,朕的意思讓你來籌劃,你可敢當嗎?”
汪直忙說:“有皇上給奴才撐腰,奴才沒有什麽不敢的。”
朱見深點點頭,深為嘉許的目光讓汪直受寵若驚。“你速速辦來,需要人,需要錢,盡可以找各當事衙門去辦。等辦妥了,朕就降旨公布天下,到時候看那些隻知道養尊處優的老倌們有何話說。”
這時那慈慶宮的太監進來了,一聽說太後傳見,朱見深便跟了那太監到慈慶宮來,汪直因朱見深沒讓他退下,便跟在後麵一起過來。剛進宮門,就聽見琴聲,朱見深和汪直便停下腳步細聽。那汪直聽不懂曲調,隻覺得抑揚頓挫甚是好聽,便問朱見深是什麽曲子?朱見深說:“好像是胡笳十八拍”汪直說:“這個曲名好囉嗦,怎就叫什麽十八拍了。”朱見深虛踢了一腳笑罵道:“你個沒見識的奴才。”便駐足於門外聽那曲子,汪直也隻好在外麵伺候著,心想太後好雅興,隻是不知道這時候歎道第幾拍了,若剛開始,等到十八拍彈完還不等到西天落日頭。
幸而隻頓飯的工夫那曲聲停住,就聽裏麵兩宮太後鼓掌笑了起來。原來太後們是在聽曲兒,汪直想。就聽周太後說:“阿彌陀佛,今日沒想到就飽了耳福了。”錢太後也笑道:“虧得這孩子竟是個蘭心惠質的好孩子。這胡笳十八拍最是難彈得,沒想到她竟彈得這樣好。”轉問道“皇上還沒有到嗎?”聽一個太監迴說:“皇上早就在外麵了,怕打攪了太後的雅興沒敢進來。”錢太後笑道:“皇上到底是大了,懂得這樣孝順了。”周太後聽了臉上也有光彩,錢太後忙說:“快請皇上進來說話。”
朱見深帶著汪直進來,給兩宮太後見了禮,打眼往邊上一看,頓時臉上一陣發紅,有些不自在。汪直也看見站在古琴邊上的紀貞兒,他也一樣嚇了一跳,暗想:貞兒怎麽到太後這裏來了?事情要麻煩了。
錢太後和周太後對視一眼,會心一笑。朱見深臉上變了顏色,說明他必是私幸過紀貞兒無疑,皇帝私幸宮女雖說見怪不怪,但畢竟是不體麵的事。他心懷鬼胎怕被太後責罰。其實從見到那紀貞兒的第一刻起,兩宮太後便欣然接受了這個兒媳婦,他們之所以找朱見深來隻是為了要朱見深給貞兒一個名分。
周太後招手讓貞兒過來:“貞兒,還不拜見皇上。”
貞兒偷看了朱見深一眼,已是嬌羞的低下了頭去。她娉娉婷婷輕移蓮步走到朱見深麵前飄飄下拜向朱見深道了個萬福,低低的聲音說:“奴婢給皇上請安。”
周太後慈眉笑眼的看著局促不安的看著兒子說:“皇兒,還愣著幹什麽?快把紀女史扶起來。”
朱見深臉上更是難堪,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急忙雙腿一軟跪在周太後麵前維諾的說:“兒臣一時糊塗,還望母後恕罪。”
錢太後笑了,指著朱見深身後的汪直說:“看把皇兒嚇得,汪直,你個沒眼色的奴才,還不把皇上扶起來。”汪直忙應了扶起朱見深,隻是他心裏有事,那眼色盡是慌亂之色。
周太後知道有紀貞兒在身邊朱見深不自在,有些話也不好說,便命兩個宮女攙紀貞兒先下去,然後才說:“你臨幸過紀貞兒的事我們姐倆知道了,隻要你喜歡,我們也沒得不依你。”錢太後也說:“那孩子天仙般的模樣,我看著也是一個有大富貴的,既然她成了你的人,沒的不給她個名分的。”
朱見深此時才聽出兩位太後是喜歡上紀貞兒了,也沒有什麽不依,便大了膽子說:“既然太後看著好,兒臣哪有不依的理,全憑二位母後做主就是。”
兩太後笑了,周太後因讓錢太後做主,錢太後也不推辭想了想說:“我看就給她個淑妃的位號吧。”又問侍立一旁的懷恩哪個宮閑著?懷恩忙迴說永壽宮正空著,錢太後便說:“懷恩,你這就命人打掃永壽宮,按照妃子的成例安排用度,然後傳旨內閣,讓禮部衙門速速準備冊妃的典禮。”
懷恩一一應下了,然後率領著眾人給兩宮太後和皇上行禮賀喜,大家各自歡喜,唯有汪直心驚肉跳,總覺這是不祥之兆,當初瞞天過海隻為保全紀貞兒不被那萬貴妃算計傷害,如今卻是謊言盡穿,萬貴妃知道定不會善罷甘休,憑紀貞兒哪是萬貴妃的對手,隻怕是才做了皇妃,又遭魔魘,後麵的事情還不知怎麽麻煩。隻是大家俱都歡喜,汪直便也不敢掃興,隻得也應景隨著眾人一起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