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那個失蹤多日翻遍了北京城都找尋不到的吳升終於又出現了 ,他沒有迴吳府,而是直接去了坐落在西長安街上的都察院衙門。他是來都察院告狀的,被告的竟是他的主子吳敬賢。明朝製度,都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負責檢舉揭發文武大臣的不法行為,並接受來自民間的這類訴狀。輕者都察院單獨查明事實具實參奏,重大的案件要上報皇帝請旨會同刑部,大理寺,三堂會審。吳升這一狀告的是當朝國丈,又告的是欺君蒙蔽的大罪,都察院哪敢審訊,次日便具本向皇帝奏明,當天便奉了朱批要三法司會審此案。那三法司的堂官們知道這件案子關係重大,都怕審問不好再引火燒身,於是聯銜會奏說:此案案情重大,為了慎重起見,請加派司禮監與內閣各一人參與會審。當下皇帝詔準,下令把吳敬賢收監候審,吳皇後不得輕易離開坤寧宮半步。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世事變化竟如此之快,人們不敢相信,誰能想到當今的皇後竟是已聘之女,被她的父親重金賄賂負責為皇太子選妃的司禮秉筆太監牛玉蒙混進宮,還成了中宮皇後,這可是大明朝建國以來第一大醜聞。人們不敢相信,又不能不信,不敢議論,又忍不住議論,議論來議論去又議不出個所以,人人都是一頭霧水,難辨真假。

    就連兩宮太後也搞不明白是怎麽迴事。怎麽一夜之間竟冒出這許多的怪事?吳敬賢是怎麽了?得了失心瘋不成?牛玉是怎麽了?那個老實厚道的牛玉怎麽也敢拿皇家選後大事當兒戲?還有那吳皇後,自己本一心要維護她,可是一旦她定實了是已聘之女,且不說保不住皇後的位子,就是那條小命能不能保住也在兩可之間。到時候想保她也無能為力了,為了皇家的尊嚴也隻能犧牲她了。當然說這些為時尚早,還要靜觀其變,也許這一切都是有意陷害,是莫須有呢?

    皇宮裏是最勢利不過的地方,雖說吳皇後還沒有真正的失勢,但是宮裏很多人已經不自覺的和吳皇後疏遠了。地處宮廷中心的坤寧宮一時竟成了冷宮,吳皇後每天除了以淚洗麵聽天由命再也做不了什麽。沒有什麽人來關心她,生怕從她這裏沾上什麽黴運。倒是兩宮太後那裏還是時時關照她,還找來懷恩吩咐說“事情還沒有問出個結果,皇後依舊是皇後。我知道宮裏得習慣,最是會看人下菜碟的。你去跟那些伺候皇後的人說,誰要是敢克減皇後膳食,怠慢了皇後的起居,我斷饒不了他們。”有皇太後的關護,又有懷恩這樣的大內總管的殷勤照應,吳皇後的境遇變得略微好些了,但是心情依舊沉重。這也難怪,遇到這樣的天翻地覆的變故,慢說一個女人,就是鐵打的漢子也是承受不起的。那天懷恩來坤寧宮探望吳皇後,問了幾句起居的話懷恩便小心翼翼的試探問“娘娘,恕老奴直言,那吳升一口咬定國丈爺在臨清衛的時候許過一門婚姻,娘娘真的不知道嗎?”吳皇後痛哭流涕地說“懷公公,我父親在臨清衛任上的時候我一家都在京城,如果我父親把我許人,就算我不知道,我母親必會知道。再者那位張老爺後來進京做了禦史,也沒見他到我家裏來提親下聘。懷公公,我雖不才,但也是讀過《烈女傳》,知道三從四德的。真要是已聘他人,我豈敢進宮來自尋死路呢?”懷恩聽得不住的咋舌“娘娘說的是呢。可是如今這事情撲朔迷離,很難說清來由。不過明日三法司就要親審此案,到時候自會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娘娘且忍耐一時,自會還您一個公道。”

    公道?天底下的公道就是權力,失去了權力誰會給你公道?!懷恩心知肚明這多半是有人在陷害,必要除掉吳皇後而後快。可是知道又能怎麽樣呢?他沒有能量來左右局麵,除了對吳皇後多一些同情和無助的感慨而外他什麽也做不了。因為他已經被排斥在這件關乎朝廷體麵的大事之外了。

    懷恩敢肯定這件事可能和皇上和萬貴妃有關係。自從皇上宣布要廢後那天開始,景仁宮那邊卻顯得出奇的平靜,萬貴妃借口養傷不出景仁宮一步。皇上也一直住在乾清宮裏,偶爾會在其他嬪妃宮裏留宿,但一直沒有萬貴妃那裏住過。隻有皇上身邊的汪直異常的忙碌,一會兒宮裏一會兒宮外的,也不知皇上差他在幹些什麽。如果吳升的舉報是萬貴妃或者皇帝授意而為,那這件事可就更加麻煩了。要知道皇上正愁著找不到廢黜吳皇後的理由,他怎麽好放過這樣一個絕好的機會。本來三法司要求司禮監和內閣派人參與會審,他向皇帝請旨去參與審問,可是皇帝卻沒有答應,而是改派了覃能。內閣那邊首輔李賢正病得奄奄一息,彭時因為母親亡故,已經迴籍守孝多日。如今隻剩下商輅以及新近增補的萬安。按理說商輅資曆最深,會審的事應該派他去,可是皇上卻出人意料的派了萬安。理由很簡單,商輅久在內閣,閣務一日不可或缺。而萬安據說是和萬貴妃的兄弟萬喜攀上了同宗親戚走了萬貴妃的門路,才得以進入內閣的,這樣一來會審便實際上由皇上一手控製了,這本來就是一樁糊塗案子,明天真不知會審出什麽結果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宮煙雲之宮牆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情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情遊並收藏明宮煙雲之宮牆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