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明朝天順年間的廣西,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爭,硝煙還未完全散去,但是作為廣西省城的桂林卻已恢複了往日笙歌豔舞的太平景象。此時剛過了正午,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路上行人稀少,連守城的兵士都無精打采的躲到城門裏避暑納涼,還一邊不住地抹著頭上的油汗,小聲罵著這鬼地方,鬼天氣。隻有巡查的軍官前來查哨的時候才勉強打起精神來點卯應差。
就在這時官道上遠遠過來一隊人馬,二十幾個官軍模樣的兵士押著幾十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小孩子一路吆吆喝喝的向著城門走來。隊伍剛到了護城河,便被守城的兵士喝住停了下來。為首的一個軍官向前走了幾步從懷中抽出一支金燦燦的令箭高高的舉過頭頂衝著守城兵大聲說道“奉靖逆大將軍令公幹,還不趕緊閃開。”守城兵當然認得這軍中的大令,靖逆大將軍趙輔自從直搗大藤峽,平定了廣西匪亂之後,已被朝廷任命為鎮守廣西總兵官,雄鎮西粵,連桂林城裏的靖江王都畏懼三分,象這些人能手持趙輔的軍令,想必是趙輔的親兵,哪裏敢得罪,也不敢多問,彎腰打躬向旁邊一閃放這一行隊伍進城。看著這些人進城後,幾個守城兵交頭接耳的議論:這趙大將軍怎麽派人抓了這一批的童男童女。聽說當今皇上好仙修道,據說用童男童女的初陽與初經可以修煉仙丹。可是天下之大,皇帝到哪裏找不到童男童女,何必萬裏迢迢的從廣西來找?莫非那趙大將軍也好黃老之術,這些童男童女是留著自己用的?正自議論,忽聽城門裏一聲斷喝“都給我用心站好了,上憲有令,如今大戰剛熄,誰敢放進一個犯上作亂的匪類,軍法從事!”這一聲喊喝嚇得幾個兵士打了個冷戰,也顧不得聊天議論,齊齊的大聲應了一聲“遵命”站得竟如刀削的一樣筆直不動。心裏卻罵“老子們在這大毒日頭底下受苦,還要受這吆喝,娘的,匪類?哪一個匪類是在頭上寫著字的?再說十多萬官軍駐紮在桂林城下,哪一個匪類敢到這裏來送死?”
鎮守廣西的總兵帥府坐落在桂林城裏的棋盤街上,與封藩桂林的靖江王府隔街而望,雖然少了綠瓦紅牆,但是規模氣派竟與王府不相上下,大門口兵士層層,刀槍林立,那份威風煞氣更是連天上的鳥兒也不敢從此飛過。這時已是日近黃昏,一隊百人的官兵衛隊簇擁著一乘八抬大轎穩穩地落在了帥府門前,一個帶刀侍衛掀起了轎簾便見一個五短身材,身穿蟒衣的太監從轎子裏走了出來。緊接著便傳來一陣傳稟吆喝之聲“提督南京守備太監覃公公到——”那些在門口把守的官兵猶如見到了皇帝一樣應聲齊刷刷的跪倒了一片,覃太監倨傲的目光掃過眾人,故作威儀地挺起了胸脯,在一幹侍衛的簇擁之下走進了帥府。
這桂林城裏怎麽會有太監出現呢?原來明朝製度,大軍征伐,必須要有太監監軍,此次廣西匪亂,朝廷派兵征討便派了司禮秉筆太監覃能身為監軍。因為在大藤峽一戰成功,很快平定了匪亂,朝廷論功行賞,覃能便升做了南京守備太監,這可是宦官中一等一的職司。既有牙牌大璫的身份,背後還有皇帝的照應,難怪覃能如此不可一世,剛進帥府,就見身為三軍統帥的靖逆大將軍趙輔率領著一幹將領迎接了出來。趙輔身材修長,麵皮白淨,雖然是殺人如麻的鐵血將軍,但是卻是一副溫文爾雅的儒將風度。他搶先幾步向覃能拱手施禮,身後的將領也隨之行了軍禮,雖然監軍太監的權勢遠在統兵將領之上,但是趙輔功勳在身,又新近封了伯爵,覃能卻也不敢怠慢,忙收了臉上的傲氣,堆下了一張笑臉道“趙伯爺太客氣了。老奴何德何能敢勞您的大駕親自來接”又對眾將領揮揮手“各位將軍免禮吧”。趙輔恭謹的把覃能讓到了花廳,分賓主坐下,仆人獻了茶,兩個人一番客套之後趙輔便問“覃公公駕臨,不知有何指教?”
覃能呷了一口茶笑道“趙伯爺笑談了,哪來的許多指教,老奴明日就要進京陛見,特來向您辭行來了。”趙輔忙說不敢,當下命人取過一份燙金的禮單恭恭敬敬的遞到覃能的手裏“這是一些廣西的土儀,都是趙某和將士們的一點心意,望覃公公笑納。”覃能也不推辭,當下打開禮單一看,當時兩眼就是一亮,就見上麵寫著:白米十萬石,黃米五千石,蜀錦五百匹,良馬十匹。。。。。。。”下麵還有一些名目盡是廣西特產,竟把禮單寫得密密麻麻。覃能知道白米指的是銀子,黃米指的是金子這麽貴重的一份厚禮,趙輔竟說是一點心意。看來這位趙伯爺沒白在五軍都督府坐了這許多年的冷板凳,人變得越發通透了,這出手竟比靖江王還要大方。覃能收了禮單,眉開眼笑的道了謝,說道“老奴此番進京,當好好在皇上麵前表一表趙伯爺的功勞,別的不敢說,給伯爺爭得一個世襲罔替的丹書鐵劵不在話下。”官場的規矩,花花轎子人抬人,趙輔即送了如此一份厚禮,他覃太監自然也要有一番表示。趙輔此次封伯,隻是不能傳世的流爵,想要象魏國公定國公那樣世代傳下去,還要皇帝親賜的丹書鐵券。這要是封了趙輔世襲伯爵,這份大大的人情他不知要怎麽感謝覃能呢。趙輔聞言果真是千恩萬謝,覃能又客氣了一番便話題一轉說道:
“趙伯爺,前些日我接到司禮掌印懷公公派人送來的廷寄,要我選一批童男童女進京充掖宮廷,那日我曾向你提起,不知伯爺差人辦妥此事了嗎?上麵催得緊,老奴明日就要動身,時辰可耽誤不得了。”
“公公放心,此事已辦妥,童男童女各四十名,現已監押在這帥府之中,公公何時動身,趙某一並派兵護送離境。”趙輔大包大攬的說。他知道這位覃太監的厲害,既然他就要離開廣西地麵,自己何不把他高高興興的送走,至於覃能答應的世襲伯爵,趙輔並不去多想,隻要他不在皇上那裏搬弄是非就感恩不盡了。
“好好”趙輔此話正中覃能下懷,廣西才遭大亂,地麵上很不平靜,此次自己押解那些童男童女,真要是半路上出什麽閃失,他也不好交代。既然趙輔肯派重兵護送出境,那是再好不過了,此去隻要一過永州,遠離廣西地麵,他就可以威風八麵的打道迴京了。想至此不由得連聲道謝 “趙伯爺真是想的周到,老奴這裏承情承情了。”趙輔又問“覃公公是不是驗看一下這些孩子?”覃能忙擺手說“不必了,趙伯爺您辦的事還用老奴驗看?這樣吧,明日辰時老奴起程,到時煩勞伯爺把這些孩子送到老奴的行館便是。”趙輔當下應是,便又吩咐大擺筵席,招來一幹文武眾將為覃能餞行,席間眾文武自有一番心意爭相奉上,覃能也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一頓酒席直吃到夜靜更深覃能才醉醺醺的飽載而歸。心想這人還未離廣西就已是幾十萬兩銀子的身家,這要是一路到了京城雖說不能富可敵國,卻也可以傲視王侯了。如是想著竟也半夜笑醒了好幾次。
次日,桂林城裏除了靖江王以外所有的文武大員齊來送行,覃能和眾人拱手告別,坐上了八抬大轎,在趙輔派來的五百名精壯軍士的簇擁下,帶著近百輛裝滿“廣西土儀”的大車,還有那幾十名“征選”來的童男童女浩浩蕩蕩的向京城進發了。
就在這時官道上遠遠過來一隊人馬,二十幾個官軍模樣的兵士押著幾十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小孩子一路吆吆喝喝的向著城門走來。隊伍剛到了護城河,便被守城的兵士喝住停了下來。為首的一個軍官向前走了幾步從懷中抽出一支金燦燦的令箭高高的舉過頭頂衝著守城兵大聲說道“奉靖逆大將軍令公幹,還不趕緊閃開。”守城兵當然認得這軍中的大令,靖逆大將軍趙輔自從直搗大藤峽,平定了廣西匪亂之後,已被朝廷任命為鎮守廣西總兵官,雄鎮西粵,連桂林城裏的靖江王都畏懼三分,象這些人能手持趙輔的軍令,想必是趙輔的親兵,哪裏敢得罪,也不敢多問,彎腰打躬向旁邊一閃放這一行隊伍進城。看著這些人進城後,幾個守城兵交頭接耳的議論:這趙大將軍怎麽派人抓了這一批的童男童女。聽說當今皇上好仙修道,據說用童男童女的初陽與初經可以修煉仙丹。可是天下之大,皇帝到哪裏找不到童男童女,何必萬裏迢迢的從廣西來找?莫非那趙大將軍也好黃老之術,這些童男童女是留著自己用的?正自議論,忽聽城門裏一聲斷喝“都給我用心站好了,上憲有令,如今大戰剛熄,誰敢放進一個犯上作亂的匪類,軍法從事!”這一聲喊喝嚇得幾個兵士打了個冷戰,也顧不得聊天議論,齊齊的大聲應了一聲“遵命”站得竟如刀削的一樣筆直不動。心裏卻罵“老子們在這大毒日頭底下受苦,還要受這吆喝,娘的,匪類?哪一個匪類是在頭上寫著字的?再說十多萬官軍駐紮在桂林城下,哪一個匪類敢到這裏來送死?”
鎮守廣西的總兵帥府坐落在桂林城裏的棋盤街上,與封藩桂林的靖江王府隔街而望,雖然少了綠瓦紅牆,但是規模氣派竟與王府不相上下,大門口兵士層層,刀槍林立,那份威風煞氣更是連天上的鳥兒也不敢從此飛過。這時已是日近黃昏,一隊百人的官兵衛隊簇擁著一乘八抬大轎穩穩地落在了帥府門前,一個帶刀侍衛掀起了轎簾便見一個五短身材,身穿蟒衣的太監從轎子裏走了出來。緊接著便傳來一陣傳稟吆喝之聲“提督南京守備太監覃公公到——”那些在門口把守的官兵猶如見到了皇帝一樣應聲齊刷刷的跪倒了一片,覃太監倨傲的目光掃過眾人,故作威儀地挺起了胸脯,在一幹侍衛的簇擁之下走進了帥府。
這桂林城裏怎麽會有太監出現呢?原來明朝製度,大軍征伐,必須要有太監監軍,此次廣西匪亂,朝廷派兵征討便派了司禮秉筆太監覃能身為監軍。因為在大藤峽一戰成功,很快平定了匪亂,朝廷論功行賞,覃能便升做了南京守備太監,這可是宦官中一等一的職司。既有牙牌大璫的身份,背後還有皇帝的照應,難怪覃能如此不可一世,剛進帥府,就見身為三軍統帥的靖逆大將軍趙輔率領著一幹將領迎接了出來。趙輔身材修長,麵皮白淨,雖然是殺人如麻的鐵血將軍,但是卻是一副溫文爾雅的儒將風度。他搶先幾步向覃能拱手施禮,身後的將領也隨之行了軍禮,雖然監軍太監的權勢遠在統兵將領之上,但是趙輔功勳在身,又新近封了伯爵,覃能卻也不敢怠慢,忙收了臉上的傲氣,堆下了一張笑臉道“趙伯爺太客氣了。老奴何德何能敢勞您的大駕親自來接”又對眾將領揮揮手“各位將軍免禮吧”。趙輔恭謹的把覃能讓到了花廳,分賓主坐下,仆人獻了茶,兩個人一番客套之後趙輔便問“覃公公駕臨,不知有何指教?”
覃能呷了一口茶笑道“趙伯爺笑談了,哪來的許多指教,老奴明日就要進京陛見,特來向您辭行來了。”趙輔忙說不敢,當下命人取過一份燙金的禮單恭恭敬敬的遞到覃能的手裏“這是一些廣西的土儀,都是趙某和將士們的一點心意,望覃公公笑納。”覃能也不推辭,當下打開禮單一看,當時兩眼就是一亮,就見上麵寫著:白米十萬石,黃米五千石,蜀錦五百匹,良馬十匹。。。。。。。”下麵還有一些名目盡是廣西特產,竟把禮單寫得密密麻麻。覃能知道白米指的是銀子,黃米指的是金子這麽貴重的一份厚禮,趙輔竟說是一點心意。看來這位趙伯爺沒白在五軍都督府坐了這許多年的冷板凳,人變得越發通透了,這出手竟比靖江王還要大方。覃能收了禮單,眉開眼笑的道了謝,說道“老奴此番進京,當好好在皇上麵前表一表趙伯爺的功勞,別的不敢說,給伯爺爭得一個世襲罔替的丹書鐵劵不在話下。”官場的規矩,花花轎子人抬人,趙輔即送了如此一份厚禮,他覃太監自然也要有一番表示。趙輔此次封伯,隻是不能傳世的流爵,想要象魏國公定國公那樣世代傳下去,還要皇帝親賜的丹書鐵券。這要是封了趙輔世襲伯爵,這份大大的人情他不知要怎麽感謝覃能呢。趙輔聞言果真是千恩萬謝,覃能又客氣了一番便話題一轉說道:
“趙伯爺,前些日我接到司禮掌印懷公公派人送來的廷寄,要我選一批童男童女進京充掖宮廷,那日我曾向你提起,不知伯爺差人辦妥此事了嗎?上麵催得緊,老奴明日就要動身,時辰可耽誤不得了。”
“公公放心,此事已辦妥,童男童女各四十名,現已監押在這帥府之中,公公何時動身,趙某一並派兵護送離境。”趙輔大包大攬的說。他知道這位覃太監的厲害,既然他就要離開廣西地麵,自己何不把他高高興興的送走,至於覃能答應的世襲伯爵,趙輔並不去多想,隻要他不在皇上那裏搬弄是非就感恩不盡了。
“好好”趙輔此話正中覃能下懷,廣西才遭大亂,地麵上很不平靜,此次自己押解那些童男童女,真要是半路上出什麽閃失,他也不好交代。既然趙輔肯派重兵護送出境,那是再好不過了,此去隻要一過永州,遠離廣西地麵,他就可以威風八麵的打道迴京了。想至此不由得連聲道謝 “趙伯爺真是想的周到,老奴這裏承情承情了。”趙輔又問“覃公公是不是驗看一下這些孩子?”覃能忙擺手說“不必了,趙伯爺您辦的事還用老奴驗看?這樣吧,明日辰時老奴起程,到時煩勞伯爺把這些孩子送到老奴的行館便是。”趙輔當下應是,便又吩咐大擺筵席,招來一幹文武眾將為覃能餞行,席間眾文武自有一番心意爭相奉上,覃能也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一頓酒席直吃到夜靜更深覃能才醉醺醺的飽載而歸。心想這人還未離廣西就已是幾十萬兩銀子的身家,這要是一路到了京城雖說不能富可敵國,卻也可以傲視王侯了。如是想著竟也半夜笑醒了好幾次。
次日,桂林城裏除了靖江王以外所有的文武大員齊來送行,覃能和眾人拱手告別,坐上了八抬大轎,在趙輔派來的五百名精壯軍士的簇擁下,帶著近百輛裝滿“廣西土儀”的大車,還有那幾十名“征選”來的童男童女浩浩蕩蕩的向京城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