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一切都是新的。

    坐在辦公室裏麵的凱瑟琳看著正在沙發上睡覺的艾爾莎,然後不由得笑了笑。

    這些天,白天要和大家一起去過聖誕,然後晚上還要被凱瑟琳折騰摧殘,艾爾莎又不是凱瑟琳,自然是受不了了,這個時候便困倦的睡在了那邊。

    而凱瑟琳倒是心情不錯,一個大謎題解開了,莉莉的身體估計在麗莎有了結果之後也能夠得出結論,所以這個時候,凱瑟琳要說心情不好,那才怪了。

    因為剛剛過完聖誕和新年,所以這個時候暫時也沒有財報,所以凱瑟琳也很閑。

    而這個時候,凱瑟琳幹脆的拿出了自己的奈葉,來繼續完善。

    凱瑟琳計劃將自己的奈葉的故事也寫成和《哈利波特》一樣的七部連戲劇。

    既然文中的奈葉是從小開始的,那為什麽自己不能如同《哈利波特》那樣來描述這整個故事呢?

    的確可以這樣做啊!

    而一想到這一點,凱瑟琳便文如泉湧,一下子就知道整部小說應該怎麽去寫了。

    雖然和曆史上不能比,但凱瑟琳的《哈利波特》的確可以說是奇幻世界的代表作了。

    作為最受歡迎的奇幻小說,《哈利波特》當然能夠作為代表拿出來說,不管是凱瑟琳的、還是羅琳的,都是如此。而且隻要是談現代西幻,《哈裏波特》便絕對是繞不過的一本書。

    不過說實話,所謂的“西幻”的確很少有類似於《魔戒》這類典型的“代表作”。

    同網絡小說的流水工廠創造大量的類型小說不同,網絡小說之中,當人們談到某個類型的小說,馬上就能想起一些最為著名的,然後是大量的跟風,類型模仿。

    同樣,這也與那些經典名著不一樣。雨果、巴爾紮克、高爾基……這些人描述的並不是故事,他們表述的是一個時代、一種精神、一種境界,所以他們的作品的確可以說是一種“代表”。

    但西幻似乎很少見這種狀況,因為那些頂尖的,優秀的作家有精力,並且願意去想象,同時構架出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

    要說起來的話,以“世界”來區分或許更好。

    就以尼爾蓋曼來說——呃,雖然現在這還是一個隻有12歲的小家夥——他在曆史上的幾本書風格各異,美國眾神以現代為背景,描述神靈戰爭,《鬼媽媽》則是說的一個讓人心暖的成人童話,《好兆頭》讓人爆笑不止,還有烏有鄉的下倫敦,在他的短篇之中,甚至還有一篇有著濃重東方風格的神話故事,風格百變,讓人讚歎。

    僅僅是一個人的文章,就有著無數的風格,想要從眾多優秀的西幻之中找出一個人,或者一本書,稱其為代表作,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在凱瑟琳的《哈利波特》和《fate》係列的啟迪下,現在的西幻已經脫離了劍、盾、魔法師、屠龍這一簡單的體係了。

    真正類比一下,西方奇幻,對比的應該是日本漫畫。這是兩大類型的對比。

    但是凱瑟琳的《哈利波特》的確又可以算是代表作。

    因為它代表的是“跳出去”。

    傳統被終結,新的故事、新的念頭、新的世界。

    “說起來,那個時候我的記憶力好像沒有像現在這樣呢……”

    這個時候凱瑟琳腦中很快就浮現了羅琳版本的《哈利波特》,但是在自己小的時候,卻並沒有這個情況。

    “難道是那時候大腦發育不夠?”凱瑟琳這樣猜測著。

    不過這個時候,凱瑟琳便覺得,似乎可以將這事情告訴珍妮。

    但是凱瑟琳覺得,哈利波特畢竟有些不是自己的故事,因為自己使用羅琳的情節已經很多了,那隻能算是自己的“複刻”版本。

    而現在的奈葉的話,則可以說是凱瑟琳借助了原本故事的人物、設定和部分的世界觀,然後重新架構、重新組合的自己的故事。

    如果是《哈利波特》所描述的故事是基礎的話,那現在的奈葉的故事,就應該是一個升華了。

    “下次的話……我就寫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吧……”

    凱瑟琳決定,在之後,自己一定要寫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

    然而,正當凱瑟琳寫得順手的時候,一個電話卻突然過來了。

    打電話的是蒲觀水。

    “埃德森小姐,這邊有一個人想要進入我們的學區學習……”

    對麵的聲音有些遲疑。

    “嗯,然後呢?”

    “對方是蘇聯人,所以下麵有些猶豫不決。”

    蘇聯人?

    這還真是罕見。

    “把資料給我看看吧。”

    凱瑟琳這樣說著。

    “好的。”

    蒲觀水很快就將對方的情報拿到了凱瑟琳的辦公室。

    對方倒是很大膽的將自己的簡曆給寫了出來,乍看下去,似乎並沒有什麽偽裝的地方。

    能夠解釋這一切的,隻能說這是一個正大光明的陽謀。

    對方正大光明,你這邊便沒有了辦法,事情便就是這樣。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

    對方的名字怎麽這麽熟悉呢?

    再看下去,對方居然嚴格遵守了外國人在學區上學的要求,將自己的所有的資料都拿了上來。

    甚至好像有些詳細得過頭了。

    弗拉基米爾於1952年10月7日出生在列寧格勒

    弗拉基米爾的母親叫瑪麗亞.伊凡諾夫娜,是一名工廠女工,而他的父親弗拉基米爾.斯皮裏多諾維奇則在蘇聯海軍服役。

    他還有兩個哥哥,其中一個早夭,另一個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死於白喉。

    “六年級才當上少先隊員……?”

    怎麽和自己以前一樣呢?

    (不過這種奇怪的既視感是怎麽迴事?)

    對方是申請在學區進行學習的,對方讀的是計算機專業。

    “這張照片……”

    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等等……

    凱瑟琳愣了一下,這個時候她腦中忽然浮現了某個人。

    難道……不會是那位吧?!

    凱瑟琳突然想到了某個人。

    如果真是那家夥的話,那……自己豈不是已經徹底的改變未來了?

    蘇聯……不,至少俄羅斯的命運已經是徹底的改變了。

    凱瑟琳確信這一點。

    (也許可以有些特別的東西呢……)

    凱瑟琳這個時候突然有了一種很大膽的想法。

    如果這個想法能夠實現的話,或許會很有趣呢……

    如果一個接受了自己的意誌的統治者出現,那會怎麽樣呢?

    (可惜,他是要讀大學了……)

    如果是高中的話,那就最好了。特別是在高中二年級,凱瑟琳的把握最大。

    所謂的中二嘛……

    不過現在看起來,想要調教對方,似乎沒有那麽簡單的樣子?

    “蒲觀水。”

    “在!”蒲觀水有些奇怪,因為他以前根本就沒有這樣迴應過別人,但是這個這樣的迴應對方,似乎……並沒有不妥當的地方?

    奇怪,這是怎麽了?

    而凱瑟琳並沒有在意蒲觀水,她接著說道:“就讓這個人到我們的學區來吧,順便將這事情通知質量監督管理辦公室。

    “好的。”蒲觀水接受了凱瑟琳的命令,然後便離開了。

    ……

    “阿嚏——”

    弗拉基米爾突然打了一個噴嚏。

    不過他並沒有在意。

    事實上,他甚至有些興奮。

    從小的時候,弗拉基米爾就非常喜歡《代號澤塔》係列,而在這個係列電影中,主人公是以塔斯社記者身份為掩護的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第一總局外勤特工弗拉基米爾。

    這個與自己一樣名字的特工,讓弗拉基米爾在看電影的時候非常有感覺。

    正因為如此,弗拉基米爾也想要成為和“弗拉基米爾”一樣的特工、一樣的英雄——雖然他並不知道,那個人物就是凱瑟琳參照弗拉基米爾自己來創造出來的……

    而現在,弗拉基米爾也有了機會了。

    他有了去美國的機會、有了可以實現自己的特工夢的機會!

    雖然他知道在西方,他被輕蔑的稱為“邦德基米爾”,但是在弗拉基米爾看來,這隻是西方人的一種的詆毀罷了。

    1962年,007係列的第一部dr-no(諾博士)上映,而第二年,蘇聯的master-yes便上映了,這便是兩隊對壘的開場。

    而之後007係列的第二部from-russia-with-love(來自俄國的愛)則和蘇聯的from-america-with-hatred(來自美國的恨)都於1963年上映,這便是蘇聯電影超越的開始。

    事實上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西方也有人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和007係列對著幹的影片。

    同樣於1964年上映的007係列的goldfinger(金手指)和《代號澤塔》係列的tinum-feet(鉑足)則更是說明了蘇聯人講故事的能力不弱於西方人——嗯,關於這一點,凱瑟琳要吐槽。

    而鉑足也是讓弗拉基米爾迷上這個電影係列的影片。

    他一直幻想自己能夠成為那樣的英雄,拯救俄羅斯、拯救蘇聯。

    為了這一點,弗拉基米爾從三年前便開始苦練英文,如果不會英文的話,他根本沒辦法出國當特工。

    而這個時候,幸運終於降臨到了弗拉基米爾的頭上。

    他要改變一切,他想要成為英雄……

    而就在他出現這個想法的時候,原本還有些軌跡的未來,而已經是徹徹底底的發生了變化……

    可以說,這是被一部電影改變的未來……

    ……

    囧,上一章節名又錯了。閱讀無礙啦……

    五更!五更了哦~咩哈哈~

    求票票支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開美利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我神靈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我神靈大人並收藏花開美利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