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盤兒自然也洞悉了宗琮的態度。
她本來不想插言的, 見他連著幾日都在乾清宮裏和大臣們議這件事,顯然大周對那兩處銀礦的態度是勢在必得,那麽也就是說必然要和親一位公主了。
婉婤對此事也似乎挺欲言又止,雖然表現得不顯, 但隻從她問盤兒‘大姐真要去和親了’,就能看出這孩子的心思。
隻是怕給母妃找麻煩,她才沒表現出自己的情緒。終歸究底到底從小一起長大, 婉嫻對下麵幾個弟弟妹妹都是挺不錯的, 乍一聽到大姐要去那麽遠的地方和親, 心情都不會太好。
瞅著今天外頭日頭不烈, 盤兒讓人準備了肩輿,去了趟乾清宮。
到的時候,宗琮正坐在西暖閣的龍案後,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真打算讓婉嫻去和親呀?”
宗琮無奈地看了她一眼, 對她招了招手,等她來到近前,才一把將她拉坐在自己的膝上。
“朕自然是不想的。”
“可是兩處銀礦也勢在必得?”
宗琮把玩著她的手指, 失笑道:“有時候你說話喜歡繞著彎子,有時候卻又這麽直接, 若不是朕慣著你, 不招來一頓怒火都是好的。”
“可你不是沒發火嗎?”她將頭靠在他肩膀上說。
他揉了揉額頭, 沉吟了一下, 才道:“大周內憂外患不止, 邊關最近雖消停了, 但據傳迴的消息說,三年之內很可能又會掀起一場戰火。朕平生有幾願,一願徹底驅除韃虜,永除邊關戰火。二願百姓安居樂業,不再餓死人。邊關、海上、兩淮、緬國,都是朕的心頭大患……”
說到這裏,他沒有往下說了。
“說是幾願,怎麽就隻說了兩願,還有呢?”
好吧,宗琮的感歎又成功被她的話打散了,他失笑地捏了捏她的臉頰:“還願你好我也好,能活得長長久久,白頭到老。當然還有孩子們,朕的孩子也不多,自然也希望他們都能好的。”
這是宗琮第一次說出白頭到老的話,卻讓盤兒沒想到的是,竟是這種情況下說出來的。
卻一點都不違和,讓她由衷的覺得安心貼心。
“那你能舍得把婉嫻和親出去呀?”她轉過頭,摟著他的脖子說。
“自然是不舍得的,婉嫻這孩子文靜賢淑,雖然做錯過事,但根子卻是好的,就是被賢妃給耽誤了。所以朕打算從幾位親王家的女兒中挑選一個,封為公主,與安南締結兩國之好。”
盤兒眨了眨眼,這樣也行?
這樣沒什麽不行,就不知事情會落到誰的身上了。
人性總是自私的,隻要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就萬事大吉。雖然這也沒盤兒什麽事,但若是這樣能全了宗琮的一片愛女之心,其實也沒什麽不好的。
食君俸祿,為君效力,為何那些皇親國戚能什麽都不幹,就可以白受朝廷的俸祿?很大層麵上就表現在這上頭,該你效力的時候,你就該站出來。
*
也知道婉婤心裏惦著這事,所以迴去後盤兒就跟她說了。
婉婤聽完後很高興,想著這幾日大姐鬱鬱寡歡,迴到公主院就去了婉嫻的院子裏。
去的時候婉嫻正在偷偷的哭,屋裏也沒留宮女,她坐在炕上拿著一本書,卻看著看著就掉起眼淚來。
“大姐。”
“婉婤,你來了。”見到婉婤,婉嫻忙把眼淚抹了抹,又堆起笑來。
可婉婤眼神好,早就看見大姐正在偷偷抹眼淚了。
想到母妃告訴自己的事,婉婤忙走了過去:“大姐,我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什麽好消息啊?”
婉婤想了想,揮手讓跟進來的宮女下去,宮女畢竟是婉嫻院子裏的人,所以猶豫地看了看婉嫻。
“都下去吧。”婉嫻道。
等人都下去後,婉婤才說:“大姐你別傷心了,父皇根本沒有打算讓你去和親,母妃專門去問過這事,父皇打算從幾位皇叔家選一個人去安南和親。”
婉嫻沒料到婉婤帶來的會是這樣一個消息,整個人都懵了。
“怎麽了,大姐,難道你不高興?”
“高興。”說著,婉嫻又哭了起來,又哭又笑的,看起來格外狼狽。
“所以我就說嘛,父皇其實是挺疼我們的,他怎麽舍得讓我們去和親的,所以大姐你也就別傷心了。”
婉嫻擦了擦眼淚,拉著婉婤的手,道:“婉婤謝謝你,也謝謝蘇娘娘。”
她這樣,婉婤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姐謝什麽,我們到底是姐妹,再說母妃也沒做什麽,就是問了問父皇的意思。所以母妃跟我說了後,我就過來找你了,也是想讓你安心。”
“還是謝謝你和蘇娘娘。”
其實婉嫻又怎麽不清楚,這事根本跟景仁宮沒任何關係,可婉婤和皇貴妃卻很上心,不光皇貴妃專門去問了父皇,婉婤知道後第一時間就來告訴她了,就是怕她會想不開。
這些年來,婉嫻沒少在宮裏聽到別人議論皇貴妃這個人,甚至她的母妃都不能免俗,可這些年下來,其實婉嫻也看得出來,皇貴妃是個好人,也許就是這樣,父皇才會那麽寵愛她吧。
“大姐,你這下不擔心了吧?”
婉嫻點點頭,心裏卻依舊沉甸甸的。
*
按理說這樣其實也就沒什麽事了,可讓盤兒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件事還是引起了一場風波。
而風波卻和越王府有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是越王妃進宮來找她,盤兒才知道究竟。
原來那日宗琮和盤兒說了那事後,就給幾個王府透露了口風。
如今齊王遠在封地,楚王英年早逝,隻剩下一家子孤兒寡母,待楚王長子成年後繼承了王位,宗琮就讓楚王這一係出京去藩地了。
京裏如今還剩下的親王,隻有燕王、越王、安王、魯王。
安王是先帝的六皇子,年紀比前頭幾個哥哥都小,今年不過二十有七。而魯王就是七皇子了,宗琮登基後,就給七皇子尋訪了個名醫,這名醫醫術精湛,卻隱身在山野之間,少在人前露麵。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總之是把七皇子的癡病給治好了,當時這事在京中引起了很大議論,都說當今愛護弟弟,瞧瞧這傻子魯王的病都給治好了。
但不是沒影響,就因為這傻子的名頭,魯王二十有四,依舊沒有婚配,他本人似乎對大婚這事也不怎麽感興趣,宗琮跟他說了幾次,都被他給拒了。
這不過是題外話,卻也表現出了一個問題,魯王沒有大婚,自然沒有女兒,安王今年才二十七,就算十八大婚,安王府的郡主頂多也就十歲。
那就隻剩下燕王和越王了。
不巧的是,燕王家雖有嫡女一人,年紀也適合的,但據說早已訂婚,隻是燕王府還沒來得及和宮裏通氣,還有一個是庶女。
以當下這種局勢,若是朝廷打算敷衍安南,選個庶女封了公主,也不是不行,但恰恰現在是不能敷衍的時候。
畢竟兩國要保持幾十年的和睦,安南已經把誠意拿出來了,現在就該是大周表現誠意的時候了。
越王家倒有兩個女兒,嫡女就是婉姀了,與婉婤同齡,今年十二,庶女是側妃戚氏所出,比婉姀大一歲。
越王妃本來以為輪不上婉姀的,誰知越王也不知是哪根筋抽了,得知了燕王府的情形,就非說要讓婉姀去和親。
夫妻二人自是大吵一架。
越王的理由也很充足,皇兄一直對他諸多照顧,平時也十分倚重他,食君俸祿,為君效力,如今皇兄碰到了難題,他就該站出來替君分憂。
所以雖然他也很舍不得女兒,但還是硬下心腸說讓婉姀去和親。
越王妃自然不能接受,婉姀才多大啊,更何況是嫁去那麽遠的地方,中間可能側妃戚氏也出來挑撥了,總而言之夫妻兩人鬧得很僵。
今天越王進宮來說要同陛下說和親的事,越王前腳出門,越王妃後腳就進宮了。
哪兒也沒去,來景仁宮求見了盤兒。
盤兒很是頭疼,你說這叫什麽事,本來宗琮說已經有解決的法子了,她就沒再多想,萬萬沒想到還能鬧了這麽一出。
“妾身與他說,有燕王家的庶女,她的年紀也合適,再不濟還有那個賤人生的女兒,並不一定非要嫡女,婉姀才多大,讓她嫁去安南不是要了她的命?可他非是不聽,那個賤人也從中挑唆,說隻有嫡女才能顯示對陛下的忠心,才能顯示越王府沒有敷衍陛下,說公主嫁過去要和大周一條心,隻有忠心對大周,才會不心生怨懟……可皇貴妃您說說,這事讓妾身怎麽受得住……”
越王妃從進門就在哭,盤兒也不知道該怎麽勸她。
想了想,隻能把消息遞給了乾清宮那邊。
不多時,越王過來了。
因為要避諱,他人沒有進景仁宮,隻說要把越王妃接走,可越王妃就是不走,說一旦迴去了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了。
直到宗琮親自出麵,並當著越王妃的麵許諾,不會讓婉姀去和親,越王妃這才和越王走了。
人雖走了,卻也把人的心情都鬧壞了。
兩個人麵麵相覷,宗琮歎了口氣道:“朕本來不想召齊王府和楚王府的人迴京,看樣子隻能從這兩個府裏挑了。”
就如同越王所想的那樣,和親雖然簡單,但和親公主和大周,正確來講是和朝廷是不是一條心,就很關鍵了。
這次的和親不同於他時,和親公主乃是兩國之間的樞紐,安南那邊局勢本就複雜,若是和親公主對和親之事心存怨懟,再鬧出什麽事來,等於埋下了隱患,以後的事更多。
可現在燕、越兩個王府都沒有合適的人選,就隻能是從齊王府和楚王府選了。
期間,宗琮也對燕越兩個王府有些微詞,主要還是集中在燕王府那處,早不定親晚不定親,偏偏一說這事就定親了。
至於越王府,盤兒和宗琮也看得出這夫妻二人多多少少有做戲的嫌疑,但婉姀畢竟年紀還小,為人父母心疼女兒也無可厚非。
按下不提,就在宗琮打算下旨召楚王府和齊王府適齡女兒入京之時,又發生了一件事。
徐賢妃親自去了乾清宮,說大公主願意前往安南和親,替父皇分憂解難。
消息一經傳出,宮裏所有人都嘩然。
有的想這賢妃莫是腦子進水了,旁人唯恐避之不及,她反倒是上杆子了。可無人敢多置一詞,畢竟這是有關朝廷社稷的大事。
盤兒也很吃驚,因為之前婉婤還跟她說,婉嫻為了和親之事很是擔憂,知道自己不用和親後很高興,怎麽現在就突然願意了?
※※※※※※※※※※※※※※※※※※※※
其實和親跟和親是不一樣的,有那種戰敗了和親的,或者怕人家打過來和親的,這個有點類似聯姻的意味。
盤兒自然也洞悉了宗琮的態度。
她本來不想插言的, 見他連著幾日都在乾清宮裏和大臣們議這件事,顯然大周對那兩處銀礦的態度是勢在必得,那麽也就是說必然要和親一位公主了。
婉婤對此事也似乎挺欲言又止,雖然表現得不顯, 但隻從她問盤兒‘大姐真要去和親了’,就能看出這孩子的心思。
隻是怕給母妃找麻煩,她才沒表現出自己的情緒。終歸究底到底從小一起長大, 婉嫻對下麵幾個弟弟妹妹都是挺不錯的, 乍一聽到大姐要去那麽遠的地方和親, 心情都不會太好。
瞅著今天外頭日頭不烈, 盤兒讓人準備了肩輿,去了趟乾清宮。
到的時候,宗琮正坐在西暖閣的龍案後,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真打算讓婉嫻去和親呀?”
宗琮無奈地看了她一眼, 對她招了招手,等她來到近前,才一把將她拉坐在自己的膝上。
“朕自然是不想的。”
“可是兩處銀礦也勢在必得?”
宗琮把玩著她的手指, 失笑道:“有時候你說話喜歡繞著彎子,有時候卻又這麽直接, 若不是朕慣著你, 不招來一頓怒火都是好的。”
“可你不是沒發火嗎?”她將頭靠在他肩膀上說。
他揉了揉額頭, 沉吟了一下, 才道:“大周內憂外患不止, 邊關最近雖消停了, 但據傳迴的消息說,三年之內很可能又會掀起一場戰火。朕平生有幾願,一願徹底驅除韃虜,永除邊關戰火。二願百姓安居樂業,不再餓死人。邊關、海上、兩淮、緬國,都是朕的心頭大患……”
說到這裏,他沒有往下說了。
“說是幾願,怎麽就隻說了兩願,還有呢?”
好吧,宗琮的感歎又成功被她的話打散了,他失笑地捏了捏她的臉頰:“還願你好我也好,能活得長長久久,白頭到老。當然還有孩子們,朕的孩子也不多,自然也希望他們都能好的。”
這是宗琮第一次說出白頭到老的話,卻讓盤兒沒想到的是,竟是這種情況下說出來的。
卻一點都不違和,讓她由衷的覺得安心貼心。
“那你能舍得把婉嫻和親出去呀?”她轉過頭,摟著他的脖子說。
“自然是不舍得的,婉嫻這孩子文靜賢淑,雖然做錯過事,但根子卻是好的,就是被賢妃給耽誤了。所以朕打算從幾位親王家的女兒中挑選一個,封為公主,與安南締結兩國之好。”
盤兒眨了眨眼,這樣也行?
這樣沒什麽不行,就不知事情會落到誰的身上了。
人性總是自私的,隻要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就萬事大吉。雖然這也沒盤兒什麽事,但若是這樣能全了宗琮的一片愛女之心,其實也沒什麽不好的。
食君俸祿,為君效力,為何那些皇親國戚能什麽都不幹,就可以白受朝廷的俸祿?很大層麵上就表現在這上頭,該你效力的時候,你就該站出來。
*
也知道婉婤心裏惦著這事,所以迴去後盤兒就跟她說了。
婉婤聽完後很高興,想著這幾日大姐鬱鬱寡歡,迴到公主院就去了婉嫻的院子裏。
去的時候婉嫻正在偷偷的哭,屋裏也沒留宮女,她坐在炕上拿著一本書,卻看著看著就掉起眼淚來。
“大姐。”
“婉婤,你來了。”見到婉婤,婉嫻忙把眼淚抹了抹,又堆起笑來。
可婉婤眼神好,早就看見大姐正在偷偷抹眼淚了。
想到母妃告訴自己的事,婉婤忙走了過去:“大姐,我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什麽好消息啊?”
婉婤想了想,揮手讓跟進來的宮女下去,宮女畢竟是婉嫻院子裏的人,所以猶豫地看了看婉嫻。
“都下去吧。”婉嫻道。
等人都下去後,婉婤才說:“大姐你別傷心了,父皇根本沒有打算讓你去和親,母妃專門去問過這事,父皇打算從幾位皇叔家選一個人去安南和親。”
婉嫻沒料到婉婤帶來的會是這樣一個消息,整個人都懵了。
“怎麽了,大姐,難道你不高興?”
“高興。”說著,婉嫻又哭了起來,又哭又笑的,看起來格外狼狽。
“所以我就說嘛,父皇其實是挺疼我們的,他怎麽舍得讓我們去和親的,所以大姐你也就別傷心了。”
婉嫻擦了擦眼淚,拉著婉婤的手,道:“婉婤謝謝你,也謝謝蘇娘娘。”
她這樣,婉婤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姐謝什麽,我們到底是姐妹,再說母妃也沒做什麽,就是問了問父皇的意思。所以母妃跟我說了後,我就過來找你了,也是想讓你安心。”
“還是謝謝你和蘇娘娘。”
其實婉嫻又怎麽不清楚,這事根本跟景仁宮沒任何關係,可婉婤和皇貴妃卻很上心,不光皇貴妃專門去問了父皇,婉婤知道後第一時間就來告訴她了,就是怕她會想不開。
這些年來,婉嫻沒少在宮裏聽到別人議論皇貴妃這個人,甚至她的母妃都不能免俗,可這些年下來,其實婉嫻也看得出來,皇貴妃是個好人,也許就是這樣,父皇才會那麽寵愛她吧。
“大姐,你這下不擔心了吧?”
婉嫻點點頭,心裏卻依舊沉甸甸的。
*
按理說這樣其實也就沒什麽事了,可讓盤兒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件事還是引起了一場風波。
而風波卻和越王府有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是越王妃進宮來找她,盤兒才知道究竟。
原來那日宗琮和盤兒說了那事後,就給幾個王府透露了口風。
如今齊王遠在封地,楚王英年早逝,隻剩下一家子孤兒寡母,待楚王長子成年後繼承了王位,宗琮就讓楚王這一係出京去藩地了。
京裏如今還剩下的親王,隻有燕王、越王、安王、魯王。
安王是先帝的六皇子,年紀比前頭幾個哥哥都小,今年不過二十有七。而魯王就是七皇子了,宗琮登基後,就給七皇子尋訪了個名醫,這名醫醫術精湛,卻隱身在山野之間,少在人前露麵。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總之是把七皇子的癡病給治好了,當時這事在京中引起了很大議論,都說當今愛護弟弟,瞧瞧這傻子魯王的病都給治好了。
但不是沒影響,就因為這傻子的名頭,魯王二十有四,依舊沒有婚配,他本人似乎對大婚這事也不怎麽感興趣,宗琮跟他說了幾次,都被他給拒了。
這不過是題外話,卻也表現出了一個問題,魯王沒有大婚,自然沒有女兒,安王今年才二十七,就算十八大婚,安王府的郡主頂多也就十歲。
那就隻剩下燕王和越王了。
不巧的是,燕王家雖有嫡女一人,年紀也適合的,但據說早已訂婚,隻是燕王府還沒來得及和宮裏通氣,還有一個是庶女。
以當下這種局勢,若是朝廷打算敷衍安南,選個庶女封了公主,也不是不行,但恰恰現在是不能敷衍的時候。
畢竟兩國要保持幾十年的和睦,安南已經把誠意拿出來了,現在就該是大周表現誠意的時候了。
越王家倒有兩個女兒,嫡女就是婉姀了,與婉婤同齡,今年十二,庶女是側妃戚氏所出,比婉姀大一歲。
越王妃本來以為輪不上婉姀的,誰知越王也不知是哪根筋抽了,得知了燕王府的情形,就非說要讓婉姀去和親。
夫妻二人自是大吵一架。
越王的理由也很充足,皇兄一直對他諸多照顧,平時也十分倚重他,食君俸祿,為君效力,如今皇兄碰到了難題,他就該站出來替君分憂。
所以雖然他也很舍不得女兒,但還是硬下心腸說讓婉姀去和親。
越王妃自然不能接受,婉姀才多大啊,更何況是嫁去那麽遠的地方,中間可能側妃戚氏也出來挑撥了,總而言之夫妻兩人鬧得很僵。
今天越王進宮來說要同陛下說和親的事,越王前腳出門,越王妃後腳就進宮了。
哪兒也沒去,來景仁宮求見了盤兒。
盤兒很是頭疼,你說這叫什麽事,本來宗琮說已經有解決的法子了,她就沒再多想,萬萬沒想到還能鬧了這麽一出。
“妾身與他說,有燕王家的庶女,她的年紀也合適,再不濟還有那個賤人生的女兒,並不一定非要嫡女,婉姀才多大,讓她嫁去安南不是要了她的命?可他非是不聽,那個賤人也從中挑唆,說隻有嫡女才能顯示對陛下的忠心,才能顯示越王府沒有敷衍陛下,說公主嫁過去要和大周一條心,隻有忠心對大周,才會不心生怨懟……可皇貴妃您說說,這事讓妾身怎麽受得住……”
越王妃從進門就在哭,盤兒也不知道該怎麽勸她。
想了想,隻能把消息遞給了乾清宮那邊。
不多時,越王過來了。
因為要避諱,他人沒有進景仁宮,隻說要把越王妃接走,可越王妃就是不走,說一旦迴去了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了。
直到宗琮親自出麵,並當著越王妃的麵許諾,不會讓婉姀去和親,越王妃這才和越王走了。
人雖走了,卻也把人的心情都鬧壞了。
兩個人麵麵相覷,宗琮歎了口氣道:“朕本來不想召齊王府和楚王府的人迴京,看樣子隻能從這兩個府裏挑了。”
就如同越王所想的那樣,和親雖然簡單,但和親公主和大周,正確來講是和朝廷是不是一條心,就很關鍵了。
這次的和親不同於他時,和親公主乃是兩國之間的樞紐,安南那邊局勢本就複雜,若是和親公主對和親之事心存怨懟,再鬧出什麽事來,等於埋下了隱患,以後的事更多。
可現在燕、越兩個王府都沒有合適的人選,就隻能是從齊王府和楚王府選了。
期間,宗琮也對燕越兩個王府有些微詞,主要還是集中在燕王府那處,早不定親晚不定親,偏偏一說這事就定親了。
至於越王府,盤兒和宗琮也看得出這夫妻二人多多少少有做戲的嫌疑,但婉姀畢竟年紀還小,為人父母心疼女兒也無可厚非。
按下不提,就在宗琮打算下旨召楚王府和齊王府適齡女兒入京之時,又發生了一件事。
徐賢妃親自去了乾清宮,說大公主願意前往安南和親,替父皇分憂解難。
消息一經傳出,宮裏所有人都嘩然。
有的想這賢妃莫是腦子進水了,旁人唯恐避之不及,她反倒是上杆子了。可無人敢多置一詞,畢竟這是有關朝廷社稷的大事。
盤兒也很吃驚,因為之前婉婤還跟她說,婉嫻為了和親之事很是擔憂,知道自己不用和親後很高興,怎麽現在就突然願意了?
※※※※※※※※※※※※※※※※※※※※
其實和親跟和親是不一樣的,有那種戰敗了和親的,或者怕人家打過來和親的,這個有點類似聯姻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