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陳家村2.0時代
6月。
江湖正式畢業,他背著吉他,帶著女友,一起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當然。
他兜裏還揣著一張二十萬塊的存折。
那是李傑給他的追夢資金。
94年的二十萬塊,隻要不是亂造,能用好幾年,如果二十萬塊花光了還沒法追夢成功。
那就放棄。
這也是李傑跟江湖私下達成的協議。
年輕人,可以追夢。
但不能完全信馬由韁。
江湖追夢的事,也沒有瞞著陳金水,李傑帶著他,一塊跟陳金水來了一場坦白局。
雖然陳金水有點不理解,甚至想要反對,但上次的燕京、申海之行也讓他明白一件事。
他老了,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既然‘江河’覺得可以試一試,那就讓小兒子去試一試吧。
反正他們家條件還行。
即使江湖最後沒能闖出來,迴來開個小廠子,在叔叔伯伯、哥哥姐姐的幫襯下,大富大貴不好說,賺點錢還是不成問題的。
時間進入90年代,陳家村的致富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集體模式,固然好。
但擺脫不了種種弊端。
尤其是那些能力強、膽子大的人,他們不再滿足於村辦工廠的收益,隨著第一個人帶頭。
工廠陸陸續續流失了不少人才。
不過,好歹都是一個村子走出來的,那些人下海創業,不至於跟村辦工廠搶生意。
市場那麽大,錢是賺不完的。
單說襪子市場,種類就非常多,男襪、女襪、兒童襪,更細分還有各種各樣的款式。
如果按市場分,南方、北方、東南、西南、香江、灣灣、東南亞、立本,那更是廣闊無比。
所以。
哪怕那些人離開了陳家村工廠,村辦企業也不至於垮掉。
好歹是發家的地方,離開工廠的人,很少會跟廠子搶奪客戶,有時候還會更村辦企業拉點活。
當然。
要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新訂單變少了,村辦企業的主要收入都是過去的存量客戶,再想象之前那麽賺錢,怕是不可能。
一開始因為這事,陳金水還急了一陣,不過,後來他出去轉了一圈,又不急了。
用‘江河’的話來說,個人的力量在時代麵前,太過渺小。
村辦工廠,遲早會被時代的浪潮淘汰。
何況。
像現在這樣的情況,也未必不好。
那些從陳家村走出去的孩子,有能力的,多少會幫襯一點,陳大光、陳大年兩個人就給工廠拉來了不少訂單。
雖然是轉包的訂單,利潤不大,但養活工廠,給那些退休的人攢點養老錢,基本沒什麽問題。
不用國家來養老。
他們自己就有錢。
不單單是陳家村,周圍幾個鄉鎮的發展路徑跟陳家村都差不多。
摸著陳家村過河。
那些跟襪子、紡織有關的小微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多年的發展,烏義縣除了小商品市場之外,烏義縣產的襪子,也打出了品牌。
雖然暫時還沒有誕生出一家知名品牌,但行業品牌已經打了出來。
全國各地的商販們,一想到襪子,就會想到陳家村這邊。
集群效應,初步展露。
一步先!
步步先!
諸暨大唐鎮雖然也在搞襪業,但落後的太明顯,哪怕他們打出了低價競爭策略,也無法動搖烏義縣的產業鏈。
畢竟,這邊的貨太全了。
隻要是市麵上有的襪子,都能在這邊找到生產企業。
甚至連那種‘傷風敗俗’的情趣褲襪,也能在烏義縣找到貨源,那玩意雖然罵聲一片。
但它的銷量是真的好啊。
一雙正常的長筒絲襪5塊錢一雙,買家還會還價,而一雙情趣長筒襪,即便賣上10塊、15塊,銷量也很好。
還不帶砍價的。
因為買後者的大多都是男性。
付完錢,直接揣進兜裏就走。
那家主打情趣的企業,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賺錢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巧姑的同學陳林林,當初,陳林林靠的是師範學校。
畢業之後,她當了幾年老師。
後來,下海的浪潮滾滾而來,眼見其他人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陳林林也坐不住了。
一咬牙,一跺腳,陳林林選擇下海。
然而,她下海的時間節點是92年,彼時,陳家村周圍的襪業工廠特別多,從上百人的大廠,到十來人的家庭作坊,可謂是遍地開花。
競爭很激烈。
考察許久,陳林林想起了那次香江之旅。
接著。
她就把目光投到情趣產品上。
90年代雖然開放,但剛剛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社會風氣還趨於保守。
有些事能做,卻不能公開。
去年,燕京開了一家情趣用品商店,結果愣是半個月沒開單,還有不少人在牆外貼大z報。
什麽流氓、下流,傷風敗俗之類的標語,全被掛在店家外牆。
這陣風波,還引起了部分外媒的注意。
一些歐美、立本、港台報紙、電視台,先後派人過去采訪。
是以,在這個年代,敢把注壓在情趣用品上,絕對是一次極為大膽的決定。
事實證明。
陳林林成功了。
短短兩年間,她就在小圈子裏聲名鵲起。
怒賺百萬!
生意好的嚇人,她都不敢跟別人說,畢竟,這太掙錢了,如果被別人知道,保不齊其他人一窩蜂的湧進來。
這年頭,她也算看明白了。
那是笑貧不笑娼。
看看那些光明正大包二奶的人,隻要有錢,那都不是事。
隻要利潤足夠,什麽風評,什麽傷風敗俗的便簽,根本沒人在意。
然而。
陳林林也知道秘密守不住多久,別人又不傻,陳家村周圍那麽多廠子,哪家生意一旦好了起來,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
近期,她已經發現市麵上有了其他貨源。
款式跟她家生產的極為相似,質量也不差。
發現這一點,陳林林第一時間辦了通行證,她準備再去香江一趟。
這年頭,香江還沒迴歸,想要過去一趟,沒那麽容易,但這問題對陳林林來說,卻不是什麽問題。
她老公在香江有親戚,以探親的名義申請,難度大大降低。
6月。
江湖正式畢業,他背著吉他,帶著女友,一起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當然。
他兜裏還揣著一張二十萬塊的存折。
那是李傑給他的追夢資金。
94年的二十萬塊,隻要不是亂造,能用好幾年,如果二十萬塊花光了還沒法追夢成功。
那就放棄。
這也是李傑跟江湖私下達成的協議。
年輕人,可以追夢。
但不能完全信馬由韁。
江湖追夢的事,也沒有瞞著陳金水,李傑帶著他,一塊跟陳金水來了一場坦白局。
雖然陳金水有點不理解,甚至想要反對,但上次的燕京、申海之行也讓他明白一件事。
他老了,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既然‘江河’覺得可以試一試,那就讓小兒子去試一試吧。
反正他們家條件還行。
即使江湖最後沒能闖出來,迴來開個小廠子,在叔叔伯伯、哥哥姐姐的幫襯下,大富大貴不好說,賺點錢還是不成問題的。
時間進入90年代,陳家村的致富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集體模式,固然好。
但擺脫不了種種弊端。
尤其是那些能力強、膽子大的人,他們不再滿足於村辦工廠的收益,隨著第一個人帶頭。
工廠陸陸續續流失了不少人才。
不過,好歹都是一個村子走出來的,那些人下海創業,不至於跟村辦工廠搶生意。
市場那麽大,錢是賺不完的。
單說襪子市場,種類就非常多,男襪、女襪、兒童襪,更細分還有各種各樣的款式。
如果按市場分,南方、北方、東南、西南、香江、灣灣、東南亞、立本,那更是廣闊無比。
所以。
哪怕那些人離開了陳家村工廠,村辦企業也不至於垮掉。
好歹是發家的地方,離開工廠的人,很少會跟廠子搶奪客戶,有時候還會更村辦企業拉點活。
當然。
要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新訂單變少了,村辦企業的主要收入都是過去的存量客戶,再想象之前那麽賺錢,怕是不可能。
一開始因為這事,陳金水還急了一陣,不過,後來他出去轉了一圈,又不急了。
用‘江河’的話來說,個人的力量在時代麵前,太過渺小。
村辦工廠,遲早會被時代的浪潮淘汰。
何況。
像現在這樣的情況,也未必不好。
那些從陳家村走出去的孩子,有能力的,多少會幫襯一點,陳大光、陳大年兩個人就給工廠拉來了不少訂單。
雖然是轉包的訂單,利潤不大,但養活工廠,給那些退休的人攢點養老錢,基本沒什麽問題。
不用國家來養老。
他們自己就有錢。
不單單是陳家村,周圍幾個鄉鎮的發展路徑跟陳家村都差不多。
摸著陳家村過河。
那些跟襪子、紡織有關的小微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多年的發展,烏義縣除了小商品市場之外,烏義縣產的襪子,也打出了品牌。
雖然暫時還沒有誕生出一家知名品牌,但行業品牌已經打了出來。
全國各地的商販們,一想到襪子,就會想到陳家村這邊。
集群效應,初步展露。
一步先!
步步先!
諸暨大唐鎮雖然也在搞襪業,但落後的太明顯,哪怕他們打出了低價競爭策略,也無法動搖烏義縣的產業鏈。
畢竟,這邊的貨太全了。
隻要是市麵上有的襪子,都能在這邊找到生產企業。
甚至連那種‘傷風敗俗’的情趣褲襪,也能在烏義縣找到貨源,那玩意雖然罵聲一片。
但它的銷量是真的好啊。
一雙正常的長筒絲襪5塊錢一雙,買家還會還價,而一雙情趣長筒襪,即便賣上10塊、15塊,銷量也很好。
還不帶砍價的。
因為買後者的大多都是男性。
付完錢,直接揣進兜裏就走。
那家主打情趣的企業,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賺錢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巧姑的同學陳林林,當初,陳林林靠的是師範學校。
畢業之後,她當了幾年老師。
後來,下海的浪潮滾滾而來,眼見其他人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陳林林也坐不住了。
一咬牙,一跺腳,陳林林選擇下海。
然而,她下海的時間節點是92年,彼時,陳家村周圍的襪業工廠特別多,從上百人的大廠,到十來人的家庭作坊,可謂是遍地開花。
競爭很激烈。
考察許久,陳林林想起了那次香江之旅。
接著。
她就把目光投到情趣產品上。
90年代雖然開放,但剛剛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社會風氣還趨於保守。
有些事能做,卻不能公開。
去年,燕京開了一家情趣用品商店,結果愣是半個月沒開單,還有不少人在牆外貼大z報。
什麽流氓、下流,傷風敗俗之類的標語,全被掛在店家外牆。
這陣風波,還引起了部分外媒的注意。
一些歐美、立本、港台報紙、電視台,先後派人過去采訪。
是以,在這個年代,敢把注壓在情趣用品上,絕對是一次極為大膽的決定。
事實證明。
陳林林成功了。
短短兩年間,她就在小圈子裏聲名鵲起。
怒賺百萬!
生意好的嚇人,她都不敢跟別人說,畢竟,這太掙錢了,如果被別人知道,保不齊其他人一窩蜂的湧進來。
這年頭,她也算看明白了。
那是笑貧不笑娼。
看看那些光明正大包二奶的人,隻要有錢,那都不是事。
隻要利潤足夠,什麽風評,什麽傷風敗俗的便簽,根本沒人在意。
然而。
陳林林也知道秘密守不住多久,別人又不傻,陳家村周圍那麽多廠子,哪家生意一旦好了起來,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
近期,她已經發現市麵上有了其他貨源。
款式跟她家生產的極為相似,質量也不差。
發現這一點,陳林林第一時間辦了通行證,她準備再去香江一趟。
這年頭,香江還沒迴歸,想要過去一趟,沒那麽容易,但這問題對陳林林來說,卻不是什麽問題。
她老公在香江有親戚,以探親的名義申請,難度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