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乞陛下依鹹平二年故事,令南省(代指尚書省禮部)放榜,罷殿試】
省試開始的第一天,禦史中丞劉筠上奏了一封請罷殿試的劄子。
一般而言,如遇喪期,國朝是停罷殿試的。
如鹹平二年殿試,真宗便處於守孝期,為了表示仁孝,真宗就取消了殿試,考試排名最終以省試為準。
曆史上天聖二年也是如此,朝廷下詔罷殿試,以省試為準。
故此,劉筠的上疏的確具備一定的道理。
但國朝三代以來,諒陰期間停罷殿試,是自真宗開始的,太宗朝可沒有這麽做。
太宗不僅沒有停罷殿試,反而是提前八天改元,開寶九年沒結束,便迫不及待的改元,定下太平興國的年號。
宋史雖然修的不夠好,但宋史太宗本紀中的那句話卻高度概括了大宋戰神的秉性。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秦王廷美)之貶死,武功王(太宗弟子趙德昭)之自殺,宋後(太祖皇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
簡略來說,大宋戰神貶死了弟弟,逼侄子自殺,嫂子死後不按後禮治喪,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展露出一件事。
得位不正,心虛啊!
(日常一黑\/狗頭)
正因為有太宗的‘前車之鑒’,李傑沒有停罷殿試一事,雖然稍微有逾禮之嫌,但也不是完全站不住腳。
如果他來的不是仁宗朝,而是英宗朝的話,那麽,他多半沒法繞開禮製,繼續舉辦殿試。
終宋一朝,最是看重祖宗法度,而祖宗故事形成的關鍵期,便是真宗、仁宗兩朝。
尤其是仁宗朝,作為在位時間最久的宋朝帝王(42年),很多合理、不合理的製度,大多都是仁宗朝正式確立的。
因此,李傑依例,繼續將劉筠的奏疏留中不發。
劉筠的奏疏可以置之不理,但王曾的上疏卻不能依例處置。
王曾雖然眼下隻是青州知州,可他的同僚們,仍然高居朝堂。
相比於劉筠的奏疏,王曾的上言明顯更具條理性。
王曾的主要論點是,省試有三長,殿試有三短。
省試第一長,貢舉官皆是兩製(內製外製)宗匠,考校者也是諸館閣中有辭學之人。
同時,省試中還有監考、巡察、謄錄、湖名等配套的製度。
簡而言之,省試的製度更加完善,大大減少了徇私的概率。
相比於省試,殿試的考試製度就簡略的多,殿試時天子雖然會親自禦殿,但也隻是露個麵,不會一直待在考場。
其次,殿試的考評製度也不如省試完善。
省試第二長,考試的時間更加合理,一日試詩賦,一日試論,一日試策,詩賦可以知辭藝,策論可以見才識。
一日一場,分三天考試,足以讓舉子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構思。
而殿試呢?
隻一日時間,並且兼考辭賦和策論,倉促之下,舉子寫出來的文章,難免會有失水準。
如此一來,舉子之辭藝、才識,恐怕都無法得以展現。
至於,省試的第三長,則是試卷的評判更加嚴密,考官們足足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考核舉子的文章。
直到反複確認,然後再行放榜。
而留給殿試的考覆時間,僅有十天,考評的人數也大大不如省試。
最後,王曾還在奏疏中提到,如果官家擔心‘省試放榜則恩歸有司’,那麽大可不必如此。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普天之下,豈有恩不出於天子?
不論是省試放榜,還是殿試放榜,舉子感恩的對象隻會是天子。
看到這裏,李傑確實有點被逗笑了。
王曾的奏疏,真的很具備迷惑性,他提到的三長和三短,的的確確是事實。
和省試相比,殿試確實存在部分缺點。
但也沒有王曾說的那麽嚴重。
太祖創立殿試製度的本意,便是將‘恩歸有司’變為‘恩由主上’。
取士之權,便猶如人事任免權,必須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其實,王曾的上言就是在‘偷換概念’。
什麽叫恩皆由上?
如果事實真的如此,宋太祖又何必假借公平之名,改變科舉製度呢?
另外,即便科舉多了一級殿試,仍然沒有改變座主和門生之間的聯結。
呂夷簡為什麽會得到王旦的賞識?
其出身,固然是一方麵,然而,另外一麵也不能忽視。
鹹平三年,王旦權知貢舉,在某種意義上,那一科的考生都是王旦的門生。
座主和門生,向來是最牢固的聯結之一。
……
……
……
青州。
鬆林書院南鄰雲門山,北臨陽河,依山傍水,風景很是秀麗,起初,鬆林書院隻是一處私塾。
因為王曾少年時期曾經在這裏就讀過,待到他連取省元、狀元之後,鬆林書院在當地頓時名聲大噪。
二十年過去,鬆林書院已經成了青州最為知名的書院。
自王曾貶至青州後,他便時常造訪書院,興致來了,他也會給書院中的學子講講課。
對於鬆林書院,王曾是有感情的,這些年來,王曾陸續捐贈了數百畝良田當做學田。
不僅如此,他還捐助了一大批經典。
這一天,王曾悄然來到書院,這迴到書院,除了山長之外,他誰也沒告訴。
畢竟,他是為了散心來的。
最近這段時間,王曾心中很是煩悶。
官家推行的觀政製度,他是眾多的反對者之一。
雖然進士觀政的確有助於新科進士快速熟悉政事,但地方上的官員會怎麽想?
派進士前往各州府,名義上是觀政,實際上是什麽?
是監察!
另外,取士標準也從辭賦,變為了辭賦和策論並重。
但在王曾看來,以策論取士,卻是對寒門子弟頗為不利。
想要寫出一篇上佳的策論,博學是基礎中的基礎。
一個博字,正是寒門子弟的軟肋。
書籍從來都不便宜,哪怕凋版印刷技術已經成熟,其價格依然不算便宜。
按照當前的物價,一套《漢書》需要五千錢,雖然漢書共有一百卷,平均一卷五十文,看似價格很低。
但這隻是眾多典籍中的一項而已。
省試開始的第一天,禦史中丞劉筠上奏了一封請罷殿試的劄子。
一般而言,如遇喪期,國朝是停罷殿試的。
如鹹平二年殿試,真宗便處於守孝期,為了表示仁孝,真宗就取消了殿試,考試排名最終以省試為準。
曆史上天聖二年也是如此,朝廷下詔罷殿試,以省試為準。
故此,劉筠的上疏的確具備一定的道理。
但國朝三代以來,諒陰期間停罷殿試,是自真宗開始的,太宗朝可沒有這麽做。
太宗不僅沒有停罷殿試,反而是提前八天改元,開寶九年沒結束,便迫不及待的改元,定下太平興國的年號。
宋史雖然修的不夠好,但宋史太宗本紀中的那句話卻高度概括了大宋戰神的秉性。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秦王廷美)之貶死,武功王(太宗弟子趙德昭)之自殺,宋後(太祖皇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
簡略來說,大宋戰神貶死了弟弟,逼侄子自殺,嫂子死後不按後禮治喪,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展露出一件事。
得位不正,心虛啊!
(日常一黑\/狗頭)
正因為有太宗的‘前車之鑒’,李傑沒有停罷殿試一事,雖然稍微有逾禮之嫌,但也不是完全站不住腳。
如果他來的不是仁宗朝,而是英宗朝的話,那麽,他多半沒法繞開禮製,繼續舉辦殿試。
終宋一朝,最是看重祖宗法度,而祖宗故事形成的關鍵期,便是真宗、仁宗兩朝。
尤其是仁宗朝,作為在位時間最久的宋朝帝王(42年),很多合理、不合理的製度,大多都是仁宗朝正式確立的。
因此,李傑依例,繼續將劉筠的奏疏留中不發。
劉筠的奏疏可以置之不理,但王曾的上疏卻不能依例處置。
王曾雖然眼下隻是青州知州,可他的同僚們,仍然高居朝堂。
相比於劉筠的奏疏,王曾的上言明顯更具條理性。
王曾的主要論點是,省試有三長,殿試有三短。
省試第一長,貢舉官皆是兩製(內製外製)宗匠,考校者也是諸館閣中有辭學之人。
同時,省試中還有監考、巡察、謄錄、湖名等配套的製度。
簡而言之,省試的製度更加完善,大大減少了徇私的概率。
相比於省試,殿試的考試製度就簡略的多,殿試時天子雖然會親自禦殿,但也隻是露個麵,不會一直待在考場。
其次,殿試的考評製度也不如省試完善。
省試第二長,考試的時間更加合理,一日試詩賦,一日試論,一日試策,詩賦可以知辭藝,策論可以見才識。
一日一場,分三天考試,足以讓舉子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構思。
而殿試呢?
隻一日時間,並且兼考辭賦和策論,倉促之下,舉子寫出來的文章,難免會有失水準。
如此一來,舉子之辭藝、才識,恐怕都無法得以展現。
至於,省試的第三長,則是試卷的評判更加嚴密,考官們足足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考核舉子的文章。
直到反複確認,然後再行放榜。
而留給殿試的考覆時間,僅有十天,考評的人數也大大不如省試。
最後,王曾還在奏疏中提到,如果官家擔心‘省試放榜則恩歸有司’,那麽大可不必如此。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普天之下,豈有恩不出於天子?
不論是省試放榜,還是殿試放榜,舉子感恩的對象隻會是天子。
看到這裏,李傑確實有點被逗笑了。
王曾的奏疏,真的很具備迷惑性,他提到的三長和三短,的的確確是事實。
和省試相比,殿試確實存在部分缺點。
但也沒有王曾說的那麽嚴重。
太祖創立殿試製度的本意,便是將‘恩歸有司’變為‘恩由主上’。
取士之權,便猶如人事任免權,必須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其實,王曾的上言就是在‘偷換概念’。
什麽叫恩皆由上?
如果事實真的如此,宋太祖又何必假借公平之名,改變科舉製度呢?
另外,即便科舉多了一級殿試,仍然沒有改變座主和門生之間的聯結。
呂夷簡為什麽會得到王旦的賞識?
其出身,固然是一方麵,然而,另外一麵也不能忽視。
鹹平三年,王旦權知貢舉,在某種意義上,那一科的考生都是王旦的門生。
座主和門生,向來是最牢固的聯結之一。
……
……
……
青州。
鬆林書院南鄰雲門山,北臨陽河,依山傍水,風景很是秀麗,起初,鬆林書院隻是一處私塾。
因為王曾少年時期曾經在這裏就讀過,待到他連取省元、狀元之後,鬆林書院在當地頓時名聲大噪。
二十年過去,鬆林書院已經成了青州最為知名的書院。
自王曾貶至青州後,他便時常造訪書院,興致來了,他也會給書院中的學子講講課。
對於鬆林書院,王曾是有感情的,這些年來,王曾陸續捐贈了數百畝良田當做學田。
不僅如此,他還捐助了一大批經典。
這一天,王曾悄然來到書院,這迴到書院,除了山長之外,他誰也沒告訴。
畢竟,他是為了散心來的。
最近這段時間,王曾心中很是煩悶。
官家推行的觀政製度,他是眾多的反對者之一。
雖然進士觀政的確有助於新科進士快速熟悉政事,但地方上的官員會怎麽想?
派進士前往各州府,名義上是觀政,實際上是什麽?
是監察!
另外,取士標準也從辭賦,變為了辭賦和策論並重。
但在王曾看來,以策論取士,卻是對寒門子弟頗為不利。
想要寫出一篇上佳的策論,博學是基礎中的基礎。
一個博字,正是寒門子弟的軟肋。
書籍從來都不便宜,哪怕凋版印刷技術已經成熟,其價格依然不算便宜。
按照當前的物價,一套《漢書》需要五千錢,雖然漢書共有一百卷,平均一卷五十文,看似價格很低。
但這隻是眾多典籍中的一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