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眼看王曾在一旁侃侃而談,丁謂心中不由暗生惱怒。
我才是首相!
你王孝先是什麽身份?
集賢相罷了!
大家雖然都是宰相,但宰相與宰相,也是有個三六九等的。
論理,應該先由自己發言才對!
王曾貿然越過他,直接發表觀點,已然打破了某種規則。
‘哼!,
‘待本相辦成了裁軍之事,定要讓人參你幾本!,
丁謂從來不是什麽大度的人,尤其是針對下位者,如果不是場合不太合適,他定要好好和王曾對對線。
「王相之言,確是老成持國之策!」
「然,治大國如烹小鮮,官學講學久廢,先帝曾詔,許文武‘升朝官,嫡親赴國學取解額。」
「此乃仁政,善政也。」
「然,官吏推行之時,或有失當,以至於國子生隻知取解額,而不知入學聽讀。」
「臣以為,國子生取解額,當與聽講時間勾連。」
「若不如此,縱使大興學舍,亦無法改變廢弛之態。」
「丁相所言,亦是理在其中。」
李傑點了點頭,而後目光從諸位大臣的身上一一掃過。
「興學,乃是國政之先要,非一時可辨明。」
「詔,以一月為限,諸卿各選其材,上言之。」
「一月後,朕與大娘娘親禦垂拱殿,於諸卿共議之!」
興學,是李傑刻意拋出的誘餌之一。
此乃國家大事,區區一場廷議,必然是無法敲定的。
別說是一場廷議,便是十次廷議,怕是也搞不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興學之事涉及科舉,而科舉又是取士的重要途徑。
涉及天下萬千學子,誰敢草草定之?
萬一定下了,然後過程中出了岔子,承擔罵名的肯定不是會天子,而是現在的執政團隊。
因為,天子是不會犯錯的。
一如丁謂剛剛發表的言論,真宗鑒於太學廢弛,於是便將國子監和解額聯係到了一起。
國子生可免發解試,直接參加貢舉。
此舉,大大提高了國子監的地位,但宋真宗製定此策的時候,又沒有規定解額怎麽取。
是考試?
還是根據日常的表現?
都沒有。
連國子生要不要去入學聽課,都沒有規定。
如此一來,國子監的解額慢慢就成了關係戶的囊中之物,久而久之,國子監的名聲也就跟著臭了。
就跟那廣文館一模一樣,成了權貴子弟的鍍金之地。
這一次,丁謂絲毫沒有給王曾插嘴的機會,李傑的話音剛落,他就立刻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高唿道。
「陛下聖明!」
看到這一幕,王曾不由暗自搖頭,心中的鄙夷又多了幾分。
不過,鄙夷歸鄙夷,該表示,還是要表示的,丁謂剛說完,他也跟著站了起來。
「陛下聖明!」
在眾人的馬屁聲中,李傑和劉娥先後離開了承明殿。….
等到他們走後,在場的朝政也相繼散場,開會歸開會,但當天的政務,也得處理。
……
……
……
午後。
寶慈殿。
吃過午食後,劉娥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開口問道。
「六哥早有胸有成竹,為何不在承明殿上,直抒胸臆?」
如今,兩人的關係遠甚往昔,很多事情,李傑都沒有刻意隱瞞劉娥。
關於興學之議,李傑和劉娥已經不止一次討論過,而且他還給出了具體的辦法。
學校必須於科舉取士相結合!
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後世高考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古時的科舉,兩者皆是貧寒子弟改變命運的重大際遇。
北宋現在的情況是,科舉和學校幾乎沒什麽關係,在不在學校上學,根本就不影響參加考試。
參加科舉的學子中,自學,家學,族學,外出遊學、求學的比例,反而更高一些。
這種現狀是不利於人才培養的。
或者,不利於人才選拔。
取材的標準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德才兼備,毫無疑問,科舉是能夠篩選出有才的人。
但德行這東西,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考察。
而學校,便是一個很好的考察地點。
故此,李傑在和劉娥討論興學之時,提出的第一個辦法就是,學子必須要在官學就讀。
凡是參加發解試(類似於鄉試)的生員,必須在官學聽學滿三百天。
這是最低標準!
不足者,一應不許參加發解試。
當然,這一條隻是針對首次參加發解試的生員。
宋朝時的科舉製度和明清時期有所不同,比如,宋朝是沒有縣試、府試、院試的,地方州府隻有發解試。
既然沒有縣試、府試、院試,自然也沒有‘秀才,的功名,同時,宋代也沒有‘舉人,的功名。
明清時期,考中舉人,即便省試不中,依然能越過小三試,直接參加省試。
但宋代卻不行,宋代的‘舉人,是一次性的,倘若禮部貢舉不中,下一次科考仍然要繼續參加發解試。
當然,宋代也是有免解名額的,即免於參加發解試,直接參加禮部貢舉。
不過,具體哪類生員能夠免解,並沒有形成定例。
或是‘應三舉(貢舉)以上者,,或是‘遇到郊祀、明堂等大禮時節,天子特頒恩賜,,或是‘曾經參加過殿試的,,或是‘於國有功的,。
(ps:另外還有一個小知識點,宋初時期,哪怕是參加殿試,也有可能不中第的,每次少則罷黜四五人,多則數十人。
直到嘉佑二年(1057),殿試不罷黜的才形成定例,即一旦省試過了,必中進士。
此策,直至後世,永為定例)
確定了凡解試必須聽學滿三百天後,李傑又將後世學校的一**寶給搬了過來。
日常考試!
旬考,月考,年考,統統都要歸入新的教學政策中。
並且,旬考、月考、年考的成績全都要記錄在桉,方便考證。
另外,根據考試成績,官學也會給學子發放部分獎勵,如排名靠前者,官學會月給癝米六鬥。
此策既為補貼生員日常開銷,同時也是彰顯其名。
這一點是參考明清時期的癝生製。
反正也沒人向李傑收取版權費,這種惠(收)及(買)萬千學子的好政策,李傑自然毫不客氣的拿來用了。.
放羊小星星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wap.,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
我才是首相!
你王孝先是什麽身份?
集賢相罷了!
大家雖然都是宰相,但宰相與宰相,也是有個三六九等的。
論理,應該先由自己發言才對!
王曾貿然越過他,直接發表觀點,已然打破了某種規則。
‘哼!,
‘待本相辦成了裁軍之事,定要讓人參你幾本!,
丁謂從來不是什麽大度的人,尤其是針對下位者,如果不是場合不太合適,他定要好好和王曾對對線。
「王相之言,確是老成持國之策!」
「然,治大國如烹小鮮,官學講學久廢,先帝曾詔,許文武‘升朝官,嫡親赴國學取解額。」
「此乃仁政,善政也。」
「然,官吏推行之時,或有失當,以至於國子生隻知取解額,而不知入學聽讀。」
「臣以為,國子生取解額,當與聽講時間勾連。」
「若不如此,縱使大興學舍,亦無法改變廢弛之態。」
「丁相所言,亦是理在其中。」
李傑點了點頭,而後目光從諸位大臣的身上一一掃過。
「興學,乃是國政之先要,非一時可辨明。」
「詔,以一月為限,諸卿各選其材,上言之。」
「一月後,朕與大娘娘親禦垂拱殿,於諸卿共議之!」
興學,是李傑刻意拋出的誘餌之一。
此乃國家大事,區區一場廷議,必然是無法敲定的。
別說是一場廷議,便是十次廷議,怕是也搞不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興學之事涉及科舉,而科舉又是取士的重要途徑。
涉及天下萬千學子,誰敢草草定之?
萬一定下了,然後過程中出了岔子,承擔罵名的肯定不是會天子,而是現在的執政團隊。
因為,天子是不會犯錯的。
一如丁謂剛剛發表的言論,真宗鑒於太學廢弛,於是便將國子監和解額聯係到了一起。
國子生可免發解試,直接參加貢舉。
此舉,大大提高了國子監的地位,但宋真宗製定此策的時候,又沒有規定解額怎麽取。
是考試?
還是根據日常的表現?
都沒有。
連國子生要不要去入學聽課,都沒有規定。
如此一來,國子監的解額慢慢就成了關係戶的囊中之物,久而久之,國子監的名聲也就跟著臭了。
就跟那廣文館一模一樣,成了權貴子弟的鍍金之地。
這一次,丁謂絲毫沒有給王曾插嘴的機會,李傑的話音剛落,他就立刻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高唿道。
「陛下聖明!」
看到這一幕,王曾不由暗自搖頭,心中的鄙夷又多了幾分。
不過,鄙夷歸鄙夷,該表示,還是要表示的,丁謂剛說完,他也跟著站了起來。
「陛下聖明!」
在眾人的馬屁聲中,李傑和劉娥先後離開了承明殿。….
等到他們走後,在場的朝政也相繼散場,開會歸開會,但當天的政務,也得處理。
……
……
……
午後。
寶慈殿。
吃過午食後,劉娥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開口問道。
「六哥早有胸有成竹,為何不在承明殿上,直抒胸臆?」
如今,兩人的關係遠甚往昔,很多事情,李傑都沒有刻意隱瞞劉娥。
關於興學之議,李傑和劉娥已經不止一次討論過,而且他還給出了具體的辦法。
學校必須於科舉取士相結合!
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後世高考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古時的科舉,兩者皆是貧寒子弟改變命運的重大際遇。
北宋現在的情況是,科舉和學校幾乎沒什麽關係,在不在學校上學,根本就不影響參加考試。
參加科舉的學子中,自學,家學,族學,外出遊學、求學的比例,反而更高一些。
這種現狀是不利於人才培養的。
或者,不利於人才選拔。
取材的標準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德才兼備,毫無疑問,科舉是能夠篩選出有才的人。
但德行這東西,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考察。
而學校,便是一個很好的考察地點。
故此,李傑在和劉娥討論興學之時,提出的第一個辦法就是,學子必須要在官學就讀。
凡是參加發解試(類似於鄉試)的生員,必須在官學聽學滿三百天。
這是最低標準!
不足者,一應不許參加發解試。
當然,這一條隻是針對首次參加發解試的生員。
宋朝時的科舉製度和明清時期有所不同,比如,宋朝是沒有縣試、府試、院試的,地方州府隻有發解試。
既然沒有縣試、府試、院試,自然也沒有‘秀才,的功名,同時,宋代也沒有‘舉人,的功名。
明清時期,考中舉人,即便省試不中,依然能越過小三試,直接參加省試。
但宋代卻不行,宋代的‘舉人,是一次性的,倘若禮部貢舉不中,下一次科考仍然要繼續參加發解試。
當然,宋代也是有免解名額的,即免於參加發解試,直接參加禮部貢舉。
不過,具體哪類生員能夠免解,並沒有形成定例。
或是‘應三舉(貢舉)以上者,,或是‘遇到郊祀、明堂等大禮時節,天子特頒恩賜,,或是‘曾經參加過殿試的,,或是‘於國有功的,。
(ps:另外還有一個小知識點,宋初時期,哪怕是參加殿試,也有可能不中第的,每次少則罷黜四五人,多則數十人。
直到嘉佑二年(1057),殿試不罷黜的才形成定例,即一旦省試過了,必中進士。
此策,直至後世,永為定例)
確定了凡解試必須聽學滿三百天後,李傑又將後世學校的一**寶給搬了過來。
日常考試!
旬考,月考,年考,統統都要歸入新的教學政策中。
並且,旬考、月考、年考的成績全都要記錄在桉,方便考證。
另外,根據考試成績,官學也會給學子發放部分獎勵,如排名靠前者,官學會月給癝米六鬥。
此策既為補貼生員日常開銷,同時也是彰顯其名。
這一點是參考明清時期的癝生製。
反正也沒人向李傑收取版權費,這種惠(收)及(買)萬千學子的好政策,李傑自然毫不客氣的拿來用了。.
放羊小星星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wap.,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