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他前段時間恰好看過。
至於看劇的原因,完全是因為這部劇的口碑爆了。
一翻朋友圈,不論是圈裏人,還是圈外人都在討論這部劇。
這部劇的時間跨度雖然很長,但用一句話來描述劇情便夠了。
周家的故事。
周家一共有五口人,父親周誌剛是建國後的第一代建築工人,母親李素華是一個典型的具備時代特色的家庭婦女。
父親二人一共育有兩子一女,大兒子周秉義,二女兒周蓉,小兒子周秉昆。
故事開始於60年代末,周誌剛要去西南支援大三線建設。
提起大三線這個詞,很多人或許會覺得很陌生。
在80年代以前,三線建設還是保密條例的範疇之內,很少有人提起討論。
其實,三線建設的初衷是受到了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大後方的安全。
根據偉人提出的戰略構想,全國將會被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前線、中間緩衝地帶以及戰略後方。
前線便是一線,緩衝地帶也就是二線,而戰略後方便是三線。
這也是三線建設名稱的由來。
60年代後,由於和毛熊的關係惡化,彼時,毛熊更是在北部邊線部署了重兵。
除此之外,盤踞在海外的光頭也是心懷惡意,時時不忘反攻大陸。
另外,阿三也受西方勢力的指示,不斷地挑起邊境地區的事端。
最後,漂亮國也沒安好心,秘密部署了一係列的遏製計劃。
北邊有毛熊,南邊有光頭,西邊有狗腿,東邊雖然有一定的緩衝地帶,但過了三八線,那裏便是西方勢力的代言人。
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至此,大三線建設計劃也就應運而生,即便當時國內的經濟大環境不夠好。
但麵對戰爭的威脅,所有的一切都要為戰備讓道。
必須要建設一個相對獨立的工業生產體係,保證國家的戰略安全。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山。
周誌剛遠赴西南,不過是眾多三線建設人員的縮影,彼時,像他這樣的人,簡直是數不勝數。
雖然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三線建設也許沒有那麽必要。
畢竟,戰爭沒打起來嘛。
但手中無劍和有劍不用,完全是兩種概念。
如果戰爭真的發生,位於大後方的戰略要地,便是國防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最堅固的一條防線。
抗日戰爭期間,正因為沒有完備的工業體係,從而導致連子彈的供應都跟不上。
國人吃夠了武器供應不足的苦頭。
那教訓,太過慘痛!
言歸正傳,周誌剛被抽調去了西南,進行大三線建設。
恰好那時上山下鄉運動也開始如火如荼,老大周秉義響應國家號召,去了建設兵團,支援國家建設。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原則上一家隻要留一個孩子在家,所以,僅僅老大一個人去還是不夠的。
本來,周家人是打算讓小兒子周秉昆也去上山下鄉的。
畢竟老二周蓉是個姑娘,而且年紀也不大,女孩子一個人出那麽遠的門,太容易吃虧了。
然而,周蓉卻因為勇敢追愛,搶先一步,趕在弟弟前跑到了貴省下鄉去了。
並且她追的那個愛人,還是一個年紀比她大上十幾歲的老右詩人馮華成。
這一去,不遠萬裏,等周蓉再次迴來時,她已經嫁做人婦,初為人母。
老大去了邊疆兵團,二女兒去了大西南,兩人一南一北,命運徹底改變。
老三周秉昆則留了下來,在家裏照顧母親。
不論是邊疆兵團,亦或者是雲貴山區,條件肯定都比不過城裏,按道理來說,老三周秉昆留在城裏是享福才對。
然而,命運總是愛開玩笑。
留在城裏的周秉昆,反而是兄弟姐妹中過得最苦的那一個。
周秉昆對兄弟有情,對父母盡孝,本是全劇最好的人,可他卻坐了最多的牢。
好不容易做出了點成績,買了一套房子,結果房子卻意外沒了,不得不重新搬迴棚戶區。
好不容易養大的孩子,長大後卻要離開這個家。
離開就離開吧,兒子反正也是名校畢業,去了漂亮國,有親爹照應著,也不會吃什麽苦。
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次短暫的離別竟然成了永別。
兒子死了。
隨後,他又因為和兒子的親生父親發出衝突,導致對方意外去世。
二進宮。
相比於上一次,這一次的刑期更長。
周秉昆命苦,他的妻子鄭娟,命更苦。
打小鄭娟就是一個孤兒,被鄭婆婆撿到,辛辛苦苦的養大,由於沒有城市戶口,她找不到工作,隻能靠打零工賺點飯錢。
後來,家裏給她說了一門親事,男方是工人家庭,有城市戶口,隻要她嫁過去,她的戶口問題也就解決了。
在那個年代,為了戶口嫁人,完全不是什麽稀罕的事。
多少人想嫁,還沒有門路呢。
然而,這場婚姻並沒有帶給她幸福,反而給她帶來了更大的不幸。
塗誌強是她的丈夫,可他們兩個之間卻沒有感情,他們倆結婚,一個是想解決戶口,一個是想借此掩人耳目。
(雖然劇裏沒有明確表明,但也多有暗示,塗誌強和水自流兩個人之間並不那麽簡單。
像他們這樣的關係,不說是在那個年代,就算是放到現在,也不被主流社會認可。
放到現在,他們頂多承受道德層麵的異樣目光,而在那時,他們是在犯罪。)
所以,鄭娟的婚姻過得並不幸福。
其實以鄭娟的性格,婚姻幸不幸福,想來不是特別重要的,哪怕塗誌強不愛她,隻要能平平靜靜的過日子,她也會滿足。
但平靜的過日子也成了奢望。
她被人強暴了。
後來,丈夫又因為犯了事被槍斃。
她成了一個寡婦,丈夫死了,她沒了去處,隻能挺著大肚子迴到娘家。
養母年紀大,沒有工作,家裏的弟弟也是養母撿來的,眼睛又不太好,家裏老的老,小的小,懷孕的懷孕。
這樣一家子過日子,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至於看劇的原因,完全是因為這部劇的口碑爆了。
一翻朋友圈,不論是圈裏人,還是圈外人都在討論這部劇。
這部劇的時間跨度雖然很長,但用一句話來描述劇情便夠了。
周家的故事。
周家一共有五口人,父親周誌剛是建國後的第一代建築工人,母親李素華是一個典型的具備時代特色的家庭婦女。
父親二人一共育有兩子一女,大兒子周秉義,二女兒周蓉,小兒子周秉昆。
故事開始於60年代末,周誌剛要去西南支援大三線建設。
提起大三線這個詞,很多人或許會覺得很陌生。
在80年代以前,三線建設還是保密條例的範疇之內,很少有人提起討論。
其實,三線建設的初衷是受到了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大後方的安全。
根據偉人提出的戰略構想,全國將會被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前線、中間緩衝地帶以及戰略後方。
前線便是一線,緩衝地帶也就是二線,而戰略後方便是三線。
這也是三線建設名稱的由來。
60年代後,由於和毛熊的關係惡化,彼時,毛熊更是在北部邊線部署了重兵。
除此之外,盤踞在海外的光頭也是心懷惡意,時時不忘反攻大陸。
另外,阿三也受西方勢力的指示,不斷地挑起邊境地區的事端。
最後,漂亮國也沒安好心,秘密部署了一係列的遏製計劃。
北邊有毛熊,南邊有光頭,西邊有狗腿,東邊雖然有一定的緩衝地帶,但過了三八線,那裏便是西方勢力的代言人。
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至此,大三線建設計劃也就應運而生,即便當時國內的經濟大環境不夠好。
但麵對戰爭的威脅,所有的一切都要為戰備讓道。
必須要建設一個相對獨立的工業生產體係,保證國家的戰略安全。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山。
周誌剛遠赴西南,不過是眾多三線建設人員的縮影,彼時,像他這樣的人,簡直是數不勝數。
雖然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三線建設也許沒有那麽必要。
畢竟,戰爭沒打起來嘛。
但手中無劍和有劍不用,完全是兩種概念。
如果戰爭真的發生,位於大後方的戰略要地,便是國防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最堅固的一條防線。
抗日戰爭期間,正因為沒有完備的工業體係,從而導致連子彈的供應都跟不上。
國人吃夠了武器供應不足的苦頭。
那教訓,太過慘痛!
言歸正傳,周誌剛被抽調去了西南,進行大三線建設。
恰好那時上山下鄉運動也開始如火如荼,老大周秉義響應國家號召,去了建設兵團,支援國家建設。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原則上一家隻要留一個孩子在家,所以,僅僅老大一個人去還是不夠的。
本來,周家人是打算讓小兒子周秉昆也去上山下鄉的。
畢竟老二周蓉是個姑娘,而且年紀也不大,女孩子一個人出那麽遠的門,太容易吃虧了。
然而,周蓉卻因為勇敢追愛,搶先一步,趕在弟弟前跑到了貴省下鄉去了。
並且她追的那個愛人,還是一個年紀比她大上十幾歲的老右詩人馮華成。
這一去,不遠萬裏,等周蓉再次迴來時,她已經嫁做人婦,初為人母。
老大去了邊疆兵團,二女兒去了大西南,兩人一南一北,命運徹底改變。
老三周秉昆則留了下來,在家裏照顧母親。
不論是邊疆兵團,亦或者是雲貴山區,條件肯定都比不過城裏,按道理來說,老三周秉昆留在城裏是享福才對。
然而,命運總是愛開玩笑。
留在城裏的周秉昆,反而是兄弟姐妹中過得最苦的那一個。
周秉昆對兄弟有情,對父母盡孝,本是全劇最好的人,可他卻坐了最多的牢。
好不容易做出了點成績,買了一套房子,結果房子卻意外沒了,不得不重新搬迴棚戶區。
好不容易養大的孩子,長大後卻要離開這個家。
離開就離開吧,兒子反正也是名校畢業,去了漂亮國,有親爹照應著,也不會吃什麽苦。
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次短暫的離別竟然成了永別。
兒子死了。
隨後,他又因為和兒子的親生父親發出衝突,導致對方意外去世。
二進宮。
相比於上一次,這一次的刑期更長。
周秉昆命苦,他的妻子鄭娟,命更苦。
打小鄭娟就是一個孤兒,被鄭婆婆撿到,辛辛苦苦的養大,由於沒有城市戶口,她找不到工作,隻能靠打零工賺點飯錢。
後來,家裏給她說了一門親事,男方是工人家庭,有城市戶口,隻要她嫁過去,她的戶口問題也就解決了。
在那個年代,為了戶口嫁人,完全不是什麽稀罕的事。
多少人想嫁,還沒有門路呢。
然而,這場婚姻並沒有帶給她幸福,反而給她帶來了更大的不幸。
塗誌強是她的丈夫,可他們兩個之間卻沒有感情,他們倆結婚,一個是想解決戶口,一個是想借此掩人耳目。
(雖然劇裏沒有明確表明,但也多有暗示,塗誌強和水自流兩個人之間並不那麽簡單。
像他們這樣的關係,不說是在那個年代,就算是放到現在,也不被主流社會認可。
放到現在,他們頂多承受道德層麵的異樣目光,而在那時,他們是在犯罪。)
所以,鄭娟的婚姻過得並不幸福。
其實以鄭娟的性格,婚姻幸不幸福,想來不是特別重要的,哪怕塗誌強不愛她,隻要能平平靜靜的過日子,她也會滿足。
但平靜的過日子也成了奢望。
她被人強暴了。
後來,丈夫又因為犯了事被槍斃。
她成了一個寡婦,丈夫死了,她沒了去處,隻能挺著大肚子迴到娘家。
養母年紀大,沒有工作,家裏的弟弟也是養母撿來的,眼睛又不太好,家裏老的老,小的小,懷孕的懷孕。
這樣一家子過日子,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