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有車一族
潘亮最近是抖得不行,雖然他天天跑,啥事都不敢幹,但他狐假虎威的膽子,還是有的。
不僅有,還很大。
看著那些昔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被教育,哪怕不是他決定的,那也是舒坦的不行。
“你以為別人都跟你一樣啊?”
一看到潘亮那人五人六的樣子,潘大媽就氣不打一處來。
“人大海是職工,你呢,學,學不上,工作,工作沒著落,一天天,竟瞎跑……”
“媽!”
聞言,潘亮一把上前。
“這話可不興說。”
“我們那是鬧gm,響應號召!”
“是,是,是。”
經潘亮這麽一提醒,潘大媽連忙改口。
她剛剛真是被氣糊塗了。
“大海哥,大海哥。”
眼看李傑走遠了,潘亮又重新追了上來。
“我媽那……”
“你想啥呢?”
沒等他把話說完,李傑就提前把他那張嘴給堵上了。
“我什麽都沒聽到。”
“是,是,是。”
潘亮笑著打了打自己的嘴巴,雖然他比李傑小上幾歲,但小聰明不少。
天天擱外麵跑,別的沒學到,社會人那一套,整的一套一套的。
“大海哥,我先迴家了,有空咱們再聊啊。”
言罷,潘亮一路小跑,趕迴了自家大門。
他得跟老娘說一說。
有些話,那可不能亂講。
雖說大家都是十幾年的街坊鄰居,但被鄰居舉報的人,那少嗎?
很多。
過去這一年,他不知道見了多少。
有時候,他都覺得挺過分的。
望著潘亮匆匆忙忙而去的身影,李傑微微搖頭。
這小子,小心思太多。
不過,以潘亮的小聰明,不會出什麽大事,真讓他帶頭鬧事,他也沒那個膽子。
頂多跟著吆喝,吆喝。
倒也不會出什麽事。
如果換個那種比較‘狠’,想博上位的人,保不齊把林家給點了。
迴到自家小小院,隻見陳曉鷗、陳青、陳煥都在圍著那輛自行車,這是老陳家第一輛自行車。
是的。
老陳和胡桂蘭都沒自行車。
不是買不起,而是沒有必要,他們兩個上班的地方都很近,步行也就十來分鍾的路程。
這麽近,哪需要自行車?
“大海,來,試試車。”
陳福生樂嗬嗬的朝李傑招了招手,他們買車的事,沒跟其他人說。
“叔,我這……”
李傑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雖然他知道這是老陳家的‘補償’,但他不覺得需要補償什麽。
養活一個孩子那麽多年,哪是一份工作能衡量的。
即使是鐵飯碗。
那也不能簡單的類比。
“大海,別這這這了,你跟青兒天天上下班那麽遠,有輛車,方便點。”
胡桂蘭樂嗬嗬的說道:“趕緊的,你不是會騎車嘛,推出去騎看看。”
“騎,騎!”
陳曉鷗拍手道:“大海哥,你騎著帶我,我要坐車!”
“好,好,我帶你兜風去!”
李傑笑眯眯的揉了揉小姨子的腦瓜子。
“你行不行?”
陳青狐疑道:“別把人給摔了。”
“你坐這。”李傑嗬嗬一笑,拍了拍後座:“小歐做前麵大扛,,我帶你們一塊去兜風。”
“我才不坐呢。”
陳青聳了聳鼻子:“你就吹吧。”
“大海,你真能帶人?”
陳福生也跟女兒一眼,麵露憂色道。
“沒問題。”
接著,李傑在前推車自行車,老陳家一家五口,有一個算一個,跟在後麵,慢慢從過道走出了大雜院。
一路上,迴頭率高的驚人。
那嶄新的車架,鋥亮的漆麵,無一不說明,這是一輛新車。
鳳凰牌!
178元一輛!
學徒工不吃不喝,要一年多才能攢夠錢,有了錢,還買不到,因為學徒工的工業券不夠。
來到胡同口,李傑一把將陳曉鷗抱了起來,然後放到前麵的大扛上。
他不敢讓小家夥坐後排。
萬一亂動,把腳卷進車輪裏,少不了要往醫院跑一趟。
院門口,陳福生和胡桂蘭擔心的看著李傑,這是頭一迴帶人,他們能不擔心嘛。
而陳曉鷗本人,卻是毫無畏懼,一邊咯咯直笑,一邊催促李傑趕緊騎車。
“哦!”
“哦!”
“跑咯,跑咯!”
車子啟動之後,陳曉鷗張開雙臂,發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
小楊家胡同的居民,也有不少人探頭來望。
稀罕呐。
一輛嶄新的二八大杠,論威力,堪比80年代中後期的摩托車,90年代的小汽車。
隔天。
李傑就載著陳青一塊上班,到了廠裏,又迎來一陣圍觀。
連他的師傅柳春生,眼裏都有幾分‘羨慕’。
雖然柳春生是工廠裏的老師傅,但他負擔也重,家裏五個嗷嗷待哺的娃娃,三男二女。
都沒到上工的年紀。
一分錢都得當成兩分錢花。
日子過得磕磕絆絆,別說一手自行車,就是二手自行車,他也沒買。
出行純靠11路。
這年頭,大家都不富裕,跟柳春生相似的職工不在少數。
一個學徒工買了一輛鳳凰二八大杠的消息,足足讓大家討論了三四天,一時間,李傑也成了‘名人’。
一如後世那些剛入職就開上豪車的新人。
不過。
熱鬧過後,又恢複了平靜,李傑依舊每天泡在工房。
小楊胡同那邊也一樣,該上班,上班。
該滿城跑,還是滿城跑。
潘大媽的話,潘亮那是一句沒聽。
他不止自己跑,還唿朋喚友,領著兩個‘小弟’,跟著大部隊一塊亂竄。
偶爾,李傑也會從他口中聽說一部分細節。
在潘亮眼裏是樂子,在李傑眼裏,卻是矛盾越來越尖銳。
好在,沒幾年了。
……
一轉眼,一年過去。
運動還沒結束,小楊家胡同跟從前一樣,風評浪靜,林家那邊也是如此。
唯一的變化大約是,李傑能出師了。
一年的學習,他的技術儼然比一些練習時長兩年半的學徒工,還要厲害。
如今。
一些不太重要的家具,比如椅子、凳子之類的小東西,已經能親自上手。
純榫卯結構。
不用一顆釘子!
李傑出師這天,陳福生又買了一提白啤,算是慶祝。
但,李傑卻從老陳的眉宇間看到了幾分憂慮。
轉念一想,他大約猜到了老陳愁眉不展的原因。
明年下半年,陳煥就要上初三了。
潘亮最近是抖得不行,雖然他天天跑,啥事都不敢幹,但他狐假虎威的膽子,還是有的。
不僅有,還很大。
看著那些昔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被教育,哪怕不是他決定的,那也是舒坦的不行。
“你以為別人都跟你一樣啊?”
一看到潘亮那人五人六的樣子,潘大媽就氣不打一處來。
“人大海是職工,你呢,學,學不上,工作,工作沒著落,一天天,竟瞎跑……”
“媽!”
聞言,潘亮一把上前。
“這話可不興說。”
“我們那是鬧gm,響應號召!”
“是,是,是。”
經潘亮這麽一提醒,潘大媽連忙改口。
她剛剛真是被氣糊塗了。
“大海哥,大海哥。”
眼看李傑走遠了,潘亮又重新追了上來。
“我媽那……”
“你想啥呢?”
沒等他把話說完,李傑就提前把他那張嘴給堵上了。
“我什麽都沒聽到。”
“是,是,是。”
潘亮笑著打了打自己的嘴巴,雖然他比李傑小上幾歲,但小聰明不少。
天天擱外麵跑,別的沒學到,社會人那一套,整的一套一套的。
“大海哥,我先迴家了,有空咱們再聊啊。”
言罷,潘亮一路小跑,趕迴了自家大門。
他得跟老娘說一說。
有些話,那可不能亂講。
雖說大家都是十幾年的街坊鄰居,但被鄰居舉報的人,那少嗎?
很多。
過去這一年,他不知道見了多少。
有時候,他都覺得挺過分的。
望著潘亮匆匆忙忙而去的身影,李傑微微搖頭。
這小子,小心思太多。
不過,以潘亮的小聰明,不會出什麽大事,真讓他帶頭鬧事,他也沒那個膽子。
頂多跟著吆喝,吆喝。
倒也不會出什麽事。
如果換個那種比較‘狠’,想博上位的人,保不齊把林家給點了。
迴到自家小小院,隻見陳曉鷗、陳青、陳煥都在圍著那輛自行車,這是老陳家第一輛自行車。
是的。
老陳和胡桂蘭都沒自行車。
不是買不起,而是沒有必要,他們兩個上班的地方都很近,步行也就十來分鍾的路程。
這麽近,哪需要自行車?
“大海,來,試試車。”
陳福生樂嗬嗬的朝李傑招了招手,他們買車的事,沒跟其他人說。
“叔,我這……”
李傑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雖然他知道這是老陳家的‘補償’,但他不覺得需要補償什麽。
養活一個孩子那麽多年,哪是一份工作能衡量的。
即使是鐵飯碗。
那也不能簡單的類比。
“大海,別這這這了,你跟青兒天天上下班那麽遠,有輛車,方便點。”
胡桂蘭樂嗬嗬的說道:“趕緊的,你不是會騎車嘛,推出去騎看看。”
“騎,騎!”
陳曉鷗拍手道:“大海哥,你騎著帶我,我要坐車!”
“好,好,我帶你兜風去!”
李傑笑眯眯的揉了揉小姨子的腦瓜子。
“你行不行?”
陳青狐疑道:“別把人給摔了。”
“你坐這。”李傑嗬嗬一笑,拍了拍後座:“小歐做前麵大扛,,我帶你們一塊去兜風。”
“我才不坐呢。”
陳青聳了聳鼻子:“你就吹吧。”
“大海,你真能帶人?”
陳福生也跟女兒一眼,麵露憂色道。
“沒問題。”
接著,李傑在前推車自行車,老陳家一家五口,有一個算一個,跟在後麵,慢慢從過道走出了大雜院。
一路上,迴頭率高的驚人。
那嶄新的車架,鋥亮的漆麵,無一不說明,這是一輛新車。
鳳凰牌!
178元一輛!
學徒工不吃不喝,要一年多才能攢夠錢,有了錢,還買不到,因為學徒工的工業券不夠。
來到胡同口,李傑一把將陳曉鷗抱了起來,然後放到前麵的大扛上。
他不敢讓小家夥坐後排。
萬一亂動,把腳卷進車輪裏,少不了要往醫院跑一趟。
院門口,陳福生和胡桂蘭擔心的看著李傑,這是頭一迴帶人,他們能不擔心嘛。
而陳曉鷗本人,卻是毫無畏懼,一邊咯咯直笑,一邊催促李傑趕緊騎車。
“哦!”
“哦!”
“跑咯,跑咯!”
車子啟動之後,陳曉鷗張開雙臂,發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
小楊家胡同的居民,也有不少人探頭來望。
稀罕呐。
一輛嶄新的二八大杠,論威力,堪比80年代中後期的摩托車,90年代的小汽車。
隔天。
李傑就載著陳青一塊上班,到了廠裏,又迎來一陣圍觀。
連他的師傅柳春生,眼裏都有幾分‘羨慕’。
雖然柳春生是工廠裏的老師傅,但他負擔也重,家裏五個嗷嗷待哺的娃娃,三男二女。
都沒到上工的年紀。
一分錢都得當成兩分錢花。
日子過得磕磕絆絆,別說一手自行車,就是二手自行車,他也沒買。
出行純靠11路。
這年頭,大家都不富裕,跟柳春生相似的職工不在少數。
一個學徒工買了一輛鳳凰二八大杠的消息,足足讓大家討論了三四天,一時間,李傑也成了‘名人’。
一如後世那些剛入職就開上豪車的新人。
不過。
熱鬧過後,又恢複了平靜,李傑依舊每天泡在工房。
小楊胡同那邊也一樣,該上班,上班。
該滿城跑,還是滿城跑。
潘大媽的話,潘亮那是一句沒聽。
他不止自己跑,還唿朋喚友,領著兩個‘小弟’,跟著大部隊一塊亂竄。
偶爾,李傑也會從他口中聽說一部分細節。
在潘亮眼裏是樂子,在李傑眼裏,卻是矛盾越來越尖銳。
好在,沒幾年了。
……
一轉眼,一年過去。
運動還沒結束,小楊家胡同跟從前一樣,風評浪靜,林家那邊也是如此。
唯一的變化大約是,李傑能出師了。
一年的學習,他的技術儼然比一些練習時長兩年半的學徒工,還要厲害。
如今。
一些不太重要的家具,比如椅子、凳子之類的小東西,已經能親自上手。
純榫卯結構。
不用一顆釘子!
李傑出師這天,陳福生又買了一提白啤,算是慶祝。
但,李傑卻從老陳的眉宇間看到了幾分憂慮。
轉念一想,他大約猜到了老陳愁眉不展的原因。
明年下半年,陳煥就要上初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