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啟動分光鏡,以數十萬計的龐大氣機聯機在楊昭的調動之下,重構聚合,從事發地點周邊百裏處慢慢推進,分光鏡上再度現出清晰的光影,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過去,甚至還能見到遠方高崖之上,那劇烈震蕩的元氣狂飆。
再向前推進,圖像便開始震蕩模糊。
楊昭目估了一下距離,同時也長出一口氣:“沒想象中的那麽糟,應該是他有所感應,幹脆就將方圓十裏之內的元氣徹底攪亂,使我們沒法就近觀察,僅此而已。不過……”
他看向雲鸞和連衣,神情依然凝重:“我送你們出去一次,看你們能否有所感應,若有,清晰程度如何?注意了,一定要仔細,再仔細!”
楊昭極少用這種口氣對雲鸞和連衣說話,雙方都不適應。
不過連衣倒是沒有什麽,連衣也是比較給麵子,嗯了一聲,沒有什麽反彈。
楊昭點點頭,開啟門戶,將她倆送了出去。左側的鏡麵也相應地展現出雲鸞與連衣所在地的景色。
這個試驗過程非常短,也就是十幾息的工夫,兩人便再度踏入軒中,連衣神色陰沉如水:“確實,雖然並不明顯,但如果預先存疑,細細感應一下,確實能發現不少非自然的氣機節點。”
“找幾個最清晰的,指給我看!”
連衣依言在分光鏡上指出了幾個位置,楊昭一邊控製著中樞,一邊細細體察那邊的氣機變化。
這是一個細致活兒,在千百萬條氣機聯線中。想要準確捕捉到特定的幾個節點,並找到其中的聯係規律,沒有過硬的禁法修養,無異於大海撈針。
以楊昭之能,也花了足有小半刻鍾。才將分光鏡在那裏所特有的氣機結構剝離出來。
而這時,從中央鏡麵的角度遠觀過去,雲彩兒與羅摩已經進入了高壓的對峙狀態,懸崖附近的天地靈氣幾乎被擠迫一空,乍一看去,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戰。
對此情況。楊昭自然心中有數,而連衣和雲鸞卻隻能用猜的。
對禁法,她倆造詣不夠,看了許久,早已氣悶非常。有心想問問情況,偏偏楊昭低著腦袋,想了個沒完沒了。
此時見到雲彩兒那邊局勢一觸即發,雲鸞哪還能忍得住,低哼一聲,切齒道:“正好,趁機會還給他一記狠的!”
這個他自然就是羅摩,可惜。這話剛出口,那邊楊昭便迴了句:“可沒機會,他們打不起來的!”
楊昭此時已經有了一些頭緒。心情似也轉好,抬頭對雲彩兒笑道:“羅摩可不是傻子,就憑他能感覺得到分光鏡的窺探,便知他對這絕境必然有所認識!而且,你覺得他會以受創之身,和雲彩兒去拚死拚活?”
話音未落。高崖那邊便響起一聲大笑,羅摩瘦長的身形在笑聲中騰空而起。直直飛入雲端,隻眨眼間。便衝上數十裏的高空,離開了分光鏡的窺測範圍。
“果然,這羅老兒應是知道分光鏡的存在,故而高來高去……誰能保證他在高空沒有後援?”
連衣的一句話,令雲鸞頓時無語。
而此時懸崖附近靈氣已經恢複正常,楊昭旋即取了個近景,卻看到雲彩兒神情微妙,看著羅摩離去的方向,不知在想些什麽。
從心中迴饋感應來看,雲彩兒此時頗有些陰鬱不樂。莫不是剛剛受了什麽刺激?可她與羅摩交談的每一句話,楊昭都清清楚楚,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啊。
楊昭留了一份心,但現在卻不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時候,他透過分光鏡,與雲彩兒做了一下交流。
分光鏡中,雲彩兒微一點頭,身形飛動,轉眼便將這高崖拋得遠了;在軒中,楊昭則及時調整分光鏡的視野,鎖定雲彩兒的身形。
“她去幹什麽?”
“找個沒人的地方,布置下禁製。”楊昭瞥了雲鸞和連衣一眼,順口開了個玩笑:“要是某人能爭點兒氣,我也不至於繞這麽個圈子!”
話一出口,他便有些後悔。
也不出他所料,連衣暗自一笑,雲鸞則揚起眉毛,臉上似笑非笑,偏偏眼神淩厲如刀,眼見便要翻臉。
可就在楊昭準備退讓以求自保之時,妖女反倒又像沒事人一般,隻是輕哼一聲,自顧自別過臉去,看雲彩兒在森林上空飛行。
楊昭正奇怪間,雲鸞悠悠開口:“我還不至於和你那奴才鬥氣!哼,她現在應該叫我主母吧?對了,你讓她去弄什麽禁製。”
“還說不鬥氣……”楊昭暗笑雲鸞欲蓋彌彰,臉上則一點兒不顯,隻是笑道:“布置一個水鏡而已,我剛剛已找到症結所在,正好讓她去試一試。”
雲鸞和連衣雖然對禁法一竅不通,卻依然十分感興趣,同問道:“那是怎麽一迴事?”
“其實很簡單。分光鏡確實是件了不起的法寶,不過,它的功能與我們之前想的並不一樣。與其說是分光鏡明鑒萬裏,還不如說是這寶鏡所照之處,天地間水氣便會自發具備水鏡功效,再迴饋到寶鏡之上。也就是說,分光鏡僅是一個誘因,或者說是一個製造水鏡的模子,真正讓我們看到當地景致的,還是浮遊水氣。”
“問題就出在這兒,經由分光鏡這個誘因或模子,當地的水氣變化固然微妙,卻仍瞞不過你們這些絕頂高手。若是對禁法有高深造詣的,甚至可以能透過分析這其中的氣機轉變,從而找到絕境的一些端倪……嘿,危險得緊哪!”
楊昭這一描述還是比較清楚的,至少雲鸞和連衣都聽懂了大半,隻見她們皺眉道:“這不就麻煩了?不管是誘因也好,模子也罷,這總是固定的吧?豈不是說,除非將分光鏡打碎重造,否則就解決不了問題?”
“嘖,你們正說到了點子上!”楊昭哈哈一笑,拍了拍身邊的石桌,揚眉道:“可若是分光鏡這般僵化,又怎能安在絕境的中樞所在?”
“這寶鏡妙就妙在這裏,它名雖為鏡,其實卻是由此間中樞統禦的一股精純元氣聚合而成,正是由於諸般氣機牽動、構造,經由靈氣互相作用,才生出這種妙用來。”
“也就是說,隻要能明白其中構造原理,便能在不損其精妙的前提下,將原來的模子再做改良,去蕪存菁!”(未完待續)
再向前推進,圖像便開始震蕩模糊。
楊昭目估了一下距離,同時也長出一口氣:“沒想象中的那麽糟,應該是他有所感應,幹脆就將方圓十裏之內的元氣徹底攪亂,使我們沒法就近觀察,僅此而已。不過……”
他看向雲鸞和連衣,神情依然凝重:“我送你們出去一次,看你們能否有所感應,若有,清晰程度如何?注意了,一定要仔細,再仔細!”
楊昭極少用這種口氣對雲鸞和連衣說話,雙方都不適應。
不過連衣倒是沒有什麽,連衣也是比較給麵子,嗯了一聲,沒有什麽反彈。
楊昭點點頭,開啟門戶,將她倆送了出去。左側的鏡麵也相應地展現出雲鸞與連衣所在地的景色。
這個試驗過程非常短,也就是十幾息的工夫,兩人便再度踏入軒中,連衣神色陰沉如水:“確實,雖然並不明顯,但如果預先存疑,細細感應一下,確實能發現不少非自然的氣機節點。”
“找幾個最清晰的,指給我看!”
連衣依言在分光鏡上指出了幾個位置,楊昭一邊控製著中樞,一邊細細體察那邊的氣機變化。
這是一個細致活兒,在千百萬條氣機聯線中。想要準確捕捉到特定的幾個節點,並找到其中的聯係規律,沒有過硬的禁法修養,無異於大海撈針。
以楊昭之能,也花了足有小半刻鍾。才將分光鏡在那裏所特有的氣機結構剝離出來。
而這時,從中央鏡麵的角度遠觀過去,雲彩兒與羅摩已經進入了高壓的對峙狀態,懸崖附近的天地靈氣幾乎被擠迫一空,乍一看去,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戰。
對此情況。楊昭自然心中有數,而連衣和雲鸞卻隻能用猜的。
對禁法,她倆造詣不夠,看了許久,早已氣悶非常。有心想問問情況,偏偏楊昭低著腦袋,想了個沒完沒了。
此時見到雲彩兒那邊局勢一觸即發,雲鸞哪還能忍得住,低哼一聲,切齒道:“正好,趁機會還給他一記狠的!”
這個他自然就是羅摩,可惜。這話剛出口,那邊楊昭便迴了句:“可沒機會,他們打不起來的!”
楊昭此時已經有了一些頭緒。心情似也轉好,抬頭對雲彩兒笑道:“羅摩可不是傻子,就憑他能感覺得到分光鏡的窺探,便知他對這絕境必然有所認識!而且,你覺得他會以受創之身,和雲彩兒去拚死拚活?”
話音未落。高崖那邊便響起一聲大笑,羅摩瘦長的身形在笑聲中騰空而起。直直飛入雲端,隻眨眼間。便衝上數十裏的高空,離開了分光鏡的窺測範圍。
“果然,這羅老兒應是知道分光鏡的存在,故而高來高去……誰能保證他在高空沒有後援?”
連衣的一句話,令雲鸞頓時無語。
而此時懸崖附近靈氣已經恢複正常,楊昭旋即取了個近景,卻看到雲彩兒神情微妙,看著羅摩離去的方向,不知在想些什麽。
從心中迴饋感應來看,雲彩兒此時頗有些陰鬱不樂。莫不是剛剛受了什麽刺激?可她與羅摩交談的每一句話,楊昭都清清楚楚,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啊。
楊昭留了一份心,但現在卻不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時候,他透過分光鏡,與雲彩兒做了一下交流。
分光鏡中,雲彩兒微一點頭,身形飛動,轉眼便將這高崖拋得遠了;在軒中,楊昭則及時調整分光鏡的視野,鎖定雲彩兒的身形。
“她去幹什麽?”
“找個沒人的地方,布置下禁製。”楊昭瞥了雲鸞和連衣一眼,順口開了個玩笑:“要是某人能爭點兒氣,我也不至於繞這麽個圈子!”
話一出口,他便有些後悔。
也不出他所料,連衣暗自一笑,雲鸞則揚起眉毛,臉上似笑非笑,偏偏眼神淩厲如刀,眼見便要翻臉。
可就在楊昭準備退讓以求自保之時,妖女反倒又像沒事人一般,隻是輕哼一聲,自顧自別過臉去,看雲彩兒在森林上空飛行。
楊昭正奇怪間,雲鸞悠悠開口:“我還不至於和你那奴才鬥氣!哼,她現在應該叫我主母吧?對了,你讓她去弄什麽禁製。”
“還說不鬥氣……”楊昭暗笑雲鸞欲蓋彌彰,臉上則一點兒不顯,隻是笑道:“布置一個水鏡而已,我剛剛已找到症結所在,正好讓她去試一試。”
雲鸞和連衣雖然對禁法一竅不通,卻依然十分感興趣,同問道:“那是怎麽一迴事?”
“其實很簡單。分光鏡確實是件了不起的法寶,不過,它的功能與我們之前想的並不一樣。與其說是分光鏡明鑒萬裏,還不如說是這寶鏡所照之處,天地間水氣便會自發具備水鏡功效,再迴饋到寶鏡之上。也就是說,分光鏡僅是一個誘因,或者說是一個製造水鏡的模子,真正讓我們看到當地景致的,還是浮遊水氣。”
“問題就出在這兒,經由分光鏡這個誘因或模子,當地的水氣變化固然微妙,卻仍瞞不過你們這些絕頂高手。若是對禁法有高深造詣的,甚至可以能透過分析這其中的氣機轉變,從而找到絕境的一些端倪……嘿,危險得緊哪!”
楊昭這一描述還是比較清楚的,至少雲鸞和連衣都聽懂了大半,隻見她們皺眉道:“這不就麻煩了?不管是誘因也好,模子也罷,這總是固定的吧?豈不是說,除非將分光鏡打碎重造,否則就解決不了問題?”
“嘖,你們正說到了點子上!”楊昭哈哈一笑,拍了拍身邊的石桌,揚眉道:“可若是分光鏡這般僵化,又怎能安在絕境的中樞所在?”
“這寶鏡妙就妙在這裏,它名雖為鏡,其實卻是由此間中樞統禦的一股精純元氣聚合而成,正是由於諸般氣機牽動、構造,經由靈氣互相作用,才生出這種妙用來。”
“也就是說,隻要能明白其中構造原理,便能在不損其精妙的前提下,將原來的模子再做改良,去蕪存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