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愛情與年齒無關,年齒再大的男人,在自己所愛的女人麵前,也會時而顯露出孩童的頑劣之氣。


    而楊貴妃嘴上雖是嗔罵,行動上卻並沒有懈怠,親自端過玉碗,手拿銀匙,偎在皇帝身邊,一邊喂皇帝喝藥,一邊還哄孩童似地哄勸著他。


    李隆基很享受這種感覺,這讓他感覺自己還很年輕,楊貴妃笑問道:“陛下,藥好喝麽?”


    “藥豈會好喝呢?”


    李隆基抬頭看了貴妃一眼,搖了搖頭說道。


    謝阿蠻在邊上掩嘴切切哧笑,提醒道:“陛下,這湯藥可是娘娘親手煎的呢!”


    李隆基聞言微怔,旋即腆著老臉笑道:“好喝!朕的意思是說——天下的藥沒有好喝的,唯獨貴妃煎的藥最好喝!”


    貴妃娘娘這才滿意地點點頭,扭頭掃了一眼玉架的書,“陛下還沒迴答臣妾呢,此書可是雲郎的茶譜?”


    “不錯,正是那猴子所著的茶譜。”


    李隆基笑著點點頭。


    “有趣麽?”


    貴妃問道。


    “這個嘛,”李隆基搖頭晃腦地說道,“對於有識之士,此書尚堪一閱,而對於無識之士,卻未必喜歡。”


    “何出此言?”


    貴妃眨眨眼睛問道。


    “擇書如擇友,同氣相求,”李隆基笑笑道,“不論是道合誌同,還是狼狽為奸,無不是同氣相求使然。


    擇書亦不過如此。”


    “哦?


    此論到是新鮮,”貴妃娘娘笑說道,“如此說來,陛下同雲郎也是道合誌同囉?”


    “那是自然……”話音未落,皇帝老兒忽然意識到自己落入了貴妃的圈套,貴妃不僅識字,還頗通經史,豈會不知道他所覽的乃是雲郎的《茶譜》?


    貴妃是有意將話題引到此處,皇帝老兒知道自己中計,然而卻是為時已晚。


    “可臣妾不明白了,”喂皇帝老兒喝完了藥,貴妃娘娘隨手將藥碗擱在謝阿蠻端著的漆盤上,揮揮手示意侍女出去,“這天底下,豈會有明知朋友無罪,卻要千方百計折磨他的道理?”


    “貴妃,朕沒有折磨那猴子!”


    皇帝老兒替自己辯解道,“朕這麽做是有苦心的……”“是苦心,還是酷刑?”


    貴妃娘娘輕哼一聲,扭過身去,“臣妾聽聞那可是結結實實的二十大板,狄大人可是沒留情呐!臣妾又聽聞狄大人似乎對雲郎頗為賞識,今日他為何會下毒手呢?”


    這話顯然是明知故問,正是因為得了皇帝老兒的口諭,狄大人不敢留情啊!“貴妃,”皇帝老兒伸手拿起楊玉環的手,“朕心中自然曉得雲郎不會犯上作亂,他若真有此心,朕怕是死了多少迴了是不是?


    你以為打那猴子的板子,朕心中好受麽?


    可沒別的法子,朕若是不做出這副要秉公辦理的態度,滿朝文武豈會相信朕是要真的對雲郎下手了!”


    “若是不把雲郎打壓到塵埃裏去,賊人豈會上鉤?”


    “賊人?”


    楊玉環擺過臉來看向皇帝,眉頭微蹙,“賊人是指何人?”


    “你說呢?”


    李隆基笑著問道。


    “莫非是他?”


    貴妃娘娘似有所悟。


    “不錯!”


    李隆基點點頭,歎口氣道,“朕是真的老糊塗了!這些年竟然對他深信不疑,若非前幾日便裝去長安街頭閑逛了一日,朕到現在恐怕還蒙在鼓裏,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天平盛世幻想中,李林甫阻塞言路,蒙蔽聖聽,誤我大唐社稷久矣!”


    “既然李林甫誤國殃民,陛下何不下旨罷了他的官,莫非做皇帝的連這點權利都沒有麽?”


    楊玉環頗為天真地說道。


    “貴妃有所不知,”皇帝老兒伸出書,溫柔地輕撫著楊玉環的麵頰,目光憐愛,“朝堂之事,豈會有你想的那麽輕易?”


    “先不說李林甫多年為相,樹大根深,若是突然連根拔起,勢必會造成政局不穩。


    此為其一,其二,若僅僅是罷去李林甫的相位,又不足以解朕心頭之恨,須得尋一個裏頭,務必讓李林甫再無翻身之可能,而滿朝文武,尤其是他的那些黨羽,都無話可說,如此方為妥當!”


    “貴妃,皇帝豈有那麽好當?


    若是做個想殺就殺的暴君,倒是容易,但朕若是個暴君,恐怕也不會開創開元天寶之盛世了!”


    “原來如此,”貴妃娘娘點點頭,驀地握住李隆基的手,問道,“那雲郎何時可化險為夷?


    難道陛下還要打他的板子麽?”


    “打!要狠狠的打,朕忍他很久了,如今終於得著機會,豈會輕易放過他?”


    李隆基一把將貴妃攬入懷中,仰頭哈哈一笑道。


    “討厭啦,陛下!”


    貴妃娘娘揚起粉拳捶打著皇帝的胸膛,“你若再敢打雲郎的板子,臣妾就打陛下的板子!”


    次日的早朝上,雖然皇帝老兒臥病在床,不能視朝,但高力士卻是按時出現興慶殿。


    並且宣布一道詔書,罷黜唐雲的千牛衛中郎將,查封唐雲在京師的三家店鋪,收迴皇家莊園樂遊山莊,限唐雲家眷於三日內搬出樂遊山莊。


    高力士宣布完詔書,群臣噗通噗通跪了一地,山唿萬歲。


    當然,下跪的臣工大都是依附楊國忠和李林甫的黨羽。


    楊國忠和李林甫在朝中的勢力極大,朝堂之上,幾乎三分之二的官員都是此二人的黨羽,可謂是勢力極大。


    高力士尚未走出興慶殿,就已有人馳馬飛報李林甫,實際上,李林甫早已得知了此事。


    大唐的詔書,詔書是李白據李隆基的意思擬寫的,爾後轉到門下省,門下省無異議後,再轉入中書省。


    中書省負責執行詔書,李林甫為相多年,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哪個部門沒有他的人?


    可謂是無孔不入。


    一有風吹草動,消息就會傳到相國府。


    李林甫打發走了送信之人,在廳上來迴踱步,不止是因為精神為之亢奮,他還在謀劃著一件更大的事。


    簡言之,那便是趁機殺掉唐雲。


    既然三省六部九寺五監都有他的爪牙,大理寺自然也有,他早年安插在大理寺中的兩名掌固,如今早已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且始終對李林甫忠心耿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不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不成並收藏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