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是長安縣令韋家的公子韋燦,另一個來頭更大,是京兆府尹蕭家的小公子蕭炎。
另外幾個青年男子的身份也不容小覷,總之,不是富家的少爺,就是官家的公子哥。
最是那蕭炎,儼然就是長安的小魔頭。
青春年少,卻不好好安坐書堂寒窗苦讀,成日裏遊手好閑,吃喝嫖賭樣樣精通,身邊聚著一堆狐朋狗友。
倒不是說這小公子有什麽過人之處,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麽過人之處,那是因為他是蕭大尹最寵溺的小兒子。
有了這樣的身份,甭管他是個什麽東西,總有一堆別有目的人聚攏在他身邊,願意為他出謀劃策,亦或者說心甘情願為他驅策。
在這些心甘情願做蕭公子走狗的人裏頭,有一個瘦得像麻杆似的少年,名喚劉諷。
這劉諷自小就不務正業,家中貧寒,卻十分羨慕大富大貴的人生。
真應那句話:“少爺的身子,奴仆的命”。
此人眼下正在永安客棧做夥計,對他而言,一年少不得要換六份活兒,幾乎每一份工都做不長久。
要麽他辭東家,要麽東家辭他。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是一個眼高手低的少年。
實際上,劉諷並不能認識蕭炎,他之所以會出現在今日的筵席上,他還得感謝他大哥蔣武。
這蔣武有兩個諢號,其一叫做蔣大頭,隻因他生得膀大腰圓,腦袋也特別大,遂得此名。
其二叫做蔣閻王,則是因他性子爆裂愛衝動,隻要性子上來了,什麽都做得出,不計後果。
此般性子,在文雅之士看來,定然會視為行事魯莽,絕對是個粗魯莽漢。
而在有些人眼中,這蔣大頭卻成了氣魄非凡的男兒大丈夫。
這蔣大頭目不識丁,隻能替人幹些要債、看場子的事情,眼下就在洪福賭坊看場子。
隻因他常年混跡街頭,又被有些人視為極講義氣的大哥,久而久之,身邊就圍攏了一批小弟。
後來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蔣大頭認識了蕭公子,他蔣大頭眼裏,蕭公子是那是堂堂蕭大尹家的公子,得見蕭公子,自然被蔣大頭引為榮耀之事。
更讓蔣大頭受寵若驚的是,那蕭公子似乎對他極有好感,還同他勾肩搭背稱兄道弟,似乎絲毫沒把他當外人看。
因此蔣大頭就發誓從此以後便要追隨在蕭公子身後,鞍前馬後為蕭公子效命。
哪天蕭公子一高興,說不定就賞他分美差做做。
豈不比在賭坊替人看場子強?
要知道富貴人家伸出手隨便漏點什麽東西下來,對他們這些下層人而言,那可就了不得了。
今日蕭公子閑來無事,便邀了韋公子,以及另外三四個富貴公子,一同來到西市腔飲酒作樂。
隻因那蔣大頭就在西市,因此蕭公子就遣家奴去請他過來赴宴,蔣大頭豈有不來之理?
也是巧了,蕭公子的家奴找到蔣大頭時,劉諷便在蔣大頭處,蔣大頭一高興,就把他給帶上了。
話說這劉諷,上迴還真是沒對唐雲說謊,他的確在西市有一位大哥。
隻這位大哥似乎對他不冷不熱,既不不過分親熱,也不會過分冷落。
這也很正常,就劉諷這種眼高手低的人,到哪裏也都會被人看做是那種成不了其後的角色。
今日劉諷得空去找蔣大頭,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唐雲。
上迴被唐雲當眾拿鞋子抽了一臉的血,這口氣他如何咽得下?
可打也打不過唐雲,嘴巴又講不過唐雲,要報仇,還得請人施以援手。
他自然就想到了自己所謂的大哥,但依理而論,他同蔣大頭之間還算不上正兒八經的兄弟。
隻有拜過香火,才算是真二八經地入了蔣大頭的夥。
這劉諷曾幾次提出要與蔣大頭義結金蘭,都被蔣大頭找這樣那樣的理由搪塞了過去。
為了說服蔣大頭替他出頭,劉諷去之前還特意去街上賣了一壇西市腔,花了他整整半個月的工錢。
可謂是為報深仇,不惜血本。
正當劉諷在蔣大頭處一把鼻涕一把淚控訴自己所遭受的淩辱之時,蕭公子的家奴上門了。
蔣大頭不敢怠慢,當即就起身隨那家奴出門了。
這不,這就是劉諷現在坐在蕭公子筵席上的緣由,也算得上是情由曲折了。
“來,蕭公子,蔣某再敬您一盅!”
此時,雅間內,蔣大頭端起一大盅酒,霍然立起,笑看著蕭炎道,“蔣某是個出粗人,場麵話不會說,但蔣某對蕭公子的忠心,日月可鑒,他日蕭公子若有用得著蔣某之處,蔣某定當效犬馬之勞!”
“言重了,蔣大哥,言重啦!”
蕭炎裝模作樣地站起身,一臉謙恭,“蕭某能與蔣大哥這等英雄好漢相識,蕭某何幸!況且蔣大頭年齒比我大了好幾歲,蕭某當以兄長相待,豈有讓兄長頻頻為小弟敬酒的道理?”
“大哥請坐,蕭某理當敬大哥!”
說話間,蕭炎舉起酒盅,仰脖子一飲而盡,反手將酒盅倒過來,一絲餘瀝都沒有,“蔣大哥,小弟先幹為敬了!”
“好!”
蔣大頭心下歡喜,衝蕭公子豎起大拇指,“蕭公子果然禮賢下士,蔣某願為蕭公子效命,在所不惜!”
說著蔣大頭也具備一飲而盡,將酒盅反過來,同樣是未見一絲餘瀝。
在座眾人一起鼓掌,“果然是英雄惺惺相惜,看得我等好生羨慕啊!”
話雖如此,不過是逢場作戲,在座的諸位公子哥哪個不清楚蕭公子的秉性,他豈會看得起蔣某這等常年混跡於市井街頭的下賤人士?
那他為什麽還頻頻邀請蔣大頭赴宴呢?
無他,不過是那句話:“欲求於人,必先賈於人”。
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用處,滿腹經綸之人,自有他們的用處,莽漢自然有莽漢的用處。
這小公子雖然有百般不是,可也不是毫無過人之處,也不知道是不是得自父親蕭大尹,小公子極擅揣摩人心。
蔣大頭這幫人什麽心思,他心知肚明,無非就是想依仗於他,想從他這裏得到些好處。
所謂無欲則剛,蕭公子還就怕蔣大頭無欲無求,若欲將蔣大頭玩弄於股掌之中,就必先讓他在自己麵前死心塌地。
另外幾個青年男子的身份也不容小覷,總之,不是富家的少爺,就是官家的公子哥。
最是那蕭炎,儼然就是長安的小魔頭。
青春年少,卻不好好安坐書堂寒窗苦讀,成日裏遊手好閑,吃喝嫖賭樣樣精通,身邊聚著一堆狐朋狗友。
倒不是說這小公子有什麽過人之處,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麽過人之處,那是因為他是蕭大尹最寵溺的小兒子。
有了這樣的身份,甭管他是個什麽東西,總有一堆別有目的人聚攏在他身邊,願意為他出謀劃策,亦或者說心甘情願為他驅策。
在這些心甘情願做蕭公子走狗的人裏頭,有一個瘦得像麻杆似的少年,名喚劉諷。
這劉諷自小就不務正業,家中貧寒,卻十分羨慕大富大貴的人生。
真應那句話:“少爺的身子,奴仆的命”。
此人眼下正在永安客棧做夥計,對他而言,一年少不得要換六份活兒,幾乎每一份工都做不長久。
要麽他辭東家,要麽東家辭他。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是一個眼高手低的少年。
實際上,劉諷並不能認識蕭炎,他之所以會出現在今日的筵席上,他還得感謝他大哥蔣武。
這蔣武有兩個諢號,其一叫做蔣大頭,隻因他生得膀大腰圓,腦袋也特別大,遂得此名。
其二叫做蔣閻王,則是因他性子爆裂愛衝動,隻要性子上來了,什麽都做得出,不計後果。
此般性子,在文雅之士看來,定然會視為行事魯莽,絕對是個粗魯莽漢。
而在有些人眼中,這蔣大頭卻成了氣魄非凡的男兒大丈夫。
這蔣大頭目不識丁,隻能替人幹些要債、看場子的事情,眼下就在洪福賭坊看場子。
隻因他常年混跡街頭,又被有些人視為極講義氣的大哥,久而久之,身邊就圍攏了一批小弟。
後來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蔣大頭認識了蕭公子,他蔣大頭眼裏,蕭公子是那是堂堂蕭大尹家的公子,得見蕭公子,自然被蔣大頭引為榮耀之事。
更讓蔣大頭受寵若驚的是,那蕭公子似乎對他極有好感,還同他勾肩搭背稱兄道弟,似乎絲毫沒把他當外人看。
因此蔣大頭就發誓從此以後便要追隨在蕭公子身後,鞍前馬後為蕭公子效命。
哪天蕭公子一高興,說不定就賞他分美差做做。
豈不比在賭坊替人看場子強?
要知道富貴人家伸出手隨便漏點什麽東西下來,對他們這些下層人而言,那可就了不得了。
今日蕭公子閑來無事,便邀了韋公子,以及另外三四個富貴公子,一同來到西市腔飲酒作樂。
隻因那蔣大頭就在西市,因此蕭公子就遣家奴去請他過來赴宴,蔣大頭豈有不來之理?
也是巧了,蕭公子的家奴找到蔣大頭時,劉諷便在蔣大頭處,蔣大頭一高興,就把他給帶上了。
話說這劉諷,上迴還真是沒對唐雲說謊,他的確在西市有一位大哥。
隻這位大哥似乎對他不冷不熱,既不不過分親熱,也不會過分冷落。
這也很正常,就劉諷這種眼高手低的人,到哪裏也都會被人看做是那種成不了其後的角色。
今日劉諷得空去找蔣大頭,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唐雲。
上迴被唐雲當眾拿鞋子抽了一臉的血,這口氣他如何咽得下?
可打也打不過唐雲,嘴巴又講不過唐雲,要報仇,還得請人施以援手。
他自然就想到了自己所謂的大哥,但依理而論,他同蔣大頭之間還算不上正兒八經的兄弟。
隻有拜過香火,才算是真二八經地入了蔣大頭的夥。
這劉諷曾幾次提出要與蔣大頭義結金蘭,都被蔣大頭找這樣那樣的理由搪塞了過去。
為了說服蔣大頭替他出頭,劉諷去之前還特意去街上賣了一壇西市腔,花了他整整半個月的工錢。
可謂是為報深仇,不惜血本。
正當劉諷在蔣大頭處一把鼻涕一把淚控訴自己所遭受的淩辱之時,蕭公子的家奴上門了。
蔣大頭不敢怠慢,當即就起身隨那家奴出門了。
這不,這就是劉諷現在坐在蕭公子筵席上的緣由,也算得上是情由曲折了。
“來,蕭公子,蔣某再敬您一盅!”
此時,雅間內,蔣大頭端起一大盅酒,霍然立起,笑看著蕭炎道,“蔣某是個出粗人,場麵話不會說,但蔣某對蕭公子的忠心,日月可鑒,他日蕭公子若有用得著蔣某之處,蔣某定當效犬馬之勞!”
“言重了,蔣大哥,言重啦!”
蕭炎裝模作樣地站起身,一臉謙恭,“蕭某能與蔣大哥這等英雄好漢相識,蕭某何幸!況且蔣大頭年齒比我大了好幾歲,蕭某當以兄長相待,豈有讓兄長頻頻為小弟敬酒的道理?”
“大哥請坐,蕭某理當敬大哥!”
說話間,蕭炎舉起酒盅,仰脖子一飲而盡,反手將酒盅倒過來,一絲餘瀝都沒有,“蔣大哥,小弟先幹為敬了!”
“好!”
蔣大頭心下歡喜,衝蕭公子豎起大拇指,“蕭公子果然禮賢下士,蔣某願為蕭公子效命,在所不惜!”
說著蔣大頭也具備一飲而盡,將酒盅反過來,同樣是未見一絲餘瀝。
在座眾人一起鼓掌,“果然是英雄惺惺相惜,看得我等好生羨慕啊!”
話雖如此,不過是逢場作戲,在座的諸位公子哥哪個不清楚蕭公子的秉性,他豈會看得起蔣某這等常年混跡於市井街頭的下賤人士?
那他為什麽還頻頻邀請蔣大頭赴宴呢?
無他,不過是那句話:“欲求於人,必先賈於人”。
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用處,滿腹經綸之人,自有他們的用處,莽漢自然有莽漢的用處。
這小公子雖然有百般不是,可也不是毫無過人之處,也不知道是不是得自父親蕭大尹,小公子極擅揣摩人心。
蔣大頭這幫人什麽心思,他心知肚明,無非就是想依仗於他,想從他這裏得到些好處。
所謂無欲則剛,蕭公子還就怕蔣大頭無欲無求,若欲將蔣大頭玩弄於股掌之中,就必先讓他在自己麵前死心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