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你唐果,一會兒你可別說漏了嘴,那小妮子一天見不到你都不行,何況是你這一去,不知何時才會再迴來呢。”
唐果和石小當正在屋後的菜畦邊上玩豆花鬥草,鬥得滿地滿地狼藉,也鬥得歡天喜地。
兩個小人兒平常除了鬥哥哥,就豆花鬥草,今兒倆人還打賭來著,若是唐果輸了,以後就管石小當叫哥哥,若是石小當輸了,日後就官唐果叫姐姐。
二人正鬥得熱火朝天,哪會注意到這邊母子二人的談話。
侯氏往那邊掃了一眼,搖了搖頭。
這就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唐雲還準備飯桌上說服母親呢,如此一來,豈能瞞得過唐果?
“幸虧娘提醒,娘思慮果然周全!”
唐雲笑嘻嘻地說道。
傻小子,去長安你就那麽開心?
誰說隻有女大不中留,兒大也不中留啊!想想兒子去了長安,自己和小女相依為命的日子,侯氏心情就禁不住傷感起來。
“阿嬸,可以開飯啦!”
石大壯從廚舍門口探出頭來,“阿嬸,今兒讓你嚐常我大壯的手藝。”
屋後倆小人兒一聽開飯了,也不鬥了,吃飽了飯下午接著鬥不遲。
“阿兄阿兄,你今日可做很多好吃的給果兒吃麽?”
唐果向前院飛跑而來。
唐雲彎腰刮了一下妹妹的小瑤鼻,哈哈笑道:“小饞貓,快去洗手。”
“石小當,你也趕緊去洗手!不洗手不許上桌,你看你渾身都是土髒兮兮的!”
唐果扭過小身子,瞪著石小當,滿臉嫌棄。
石小當吸溜了一下鼻涕蟲,聽見女王的命令,他乖乖點頭,向井欄邊走去。
唐果洗幹淨了小手,就幫著侯氏擺碗擺筷子,有意要在阿兄麵前表現表現自己的能耐。
一邊擺還一邊嘀嘀咕咕的,“這是阿兄的,這是娘親的,這是神仙姐姐的,這是大壯的,這是小當的……”唐掌櫃今天真是糊塗了,家裏少了一個人,他竟然毫無察覺,直到聽見妹妹提及,他才抬手猛一拍額頭,看著母親問道:“娘,玉素呢?”
“玉素去看他父母去了,應當也快迴來了。”
侯氏走到堂屋門口,手搭涼棚向村外那條土路上望了望。
侯氏說得一臉雲淡風輕,隻是因為玉素到了飯點仍不見迴來,才略略顯出些許憂慮之色。
而唐掌櫃卻是嚇了一跳,緊看著母親問道:“娘,玉素他父母來大唐了?”
玉素乃是新羅國人,與大唐隔著渤海,與關中更是隔著十萬八千裏!即便玉素的父母來到了大唐,也未必就能找到自己流落在大唐帝國的女兒。
“是啊,”侯氏點點頭,“玉素把他爹娘都接過來了。”
侯氏說這話時,神色似乎微微有些不對勁。
唐雲就更吃驚了:“玉素迴她的故國了?”
“你這孩子,說什麽傻話!”
侯氏拿眼嗔了兒子一眼,搖搖頭道,“新羅國在渤海的那頭,玉素一個柔弱小女子,一個豈能獨自迴去?”
是啊!唐雲也覺得古怪,這麽遠的路程,來來迴迴恐怕要走上大半年吧?
玉素怎麽可能迴新羅國把自己的爹娘接來了?
況且,玉素年幼時被擄到大唐,在大唐從一個小女孩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他未必就還記得迴去的路程!唐雲怔在原地:“娘,那你說玉素把他爹娘……”“你這孩子,怎麽突然變得傻頭傻腦起來了?”
侯氏笑著搖搖頭,“玉素的爹娘早已不在人世,隻是一直活在玉素姑娘的心中,以前在長安,他是豪貴之家的奴婢,沒有什麽自由。”
“如今好歹脫離了苦海,自然是要祭奠自己的父母,以盡為人子女的孝道!”
侯氏告訴兒子,玉素在石竹村後頭的山上為自己的父母起了兩座墳包,豎起兩塊木碑,上頭刻著父母的名諱。
那姑娘時不時就跑到父母的墳前祭拜,通常一去就是兩三個時辰,今日恰好是他父親的忌日,姑娘一大早就拎一籃紙錢和香燭出門了。
侯氏是個善心的女人,又信佛,相信因果輪迴,她自然十分欣賞玉素姑娘的孝心。
玉素姑娘去得次數多了,侯氏也就慢慢習慣了。
隻是今日玉素去了大半日了,卻依然不見迴頭,她心頭稍感意外。
但她知道今日是玉素姑娘父親的忌日,她在墳前多陪陪父母也是應當,也就沒多心。
但唐掌櫃聽到這裏,卻是再也坐不住了。
他倏地站起身,衝大壯招招手道:“走,大壯,咱們去姐姐玉素姑娘!”
“好啊好啊!理當如此嘛!”
石大壯自然十分樂意,在他心目中,玉素姑娘就是天仙下凡,美不勝收。
唐掌櫃自然看得出石大壯的心思,但他也看得出玉素的心思,這倆人的事有那麽一點糾結,一言概之便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玉素雖然是一介寄人籬下的落難女子,但唐雲看得出她的心氣是很高的,用後世的話說,就是玉素是位很有個性的女子。
這從她的經曆中也可透露一二,她為什麽逃到新豐來?
是因為豪貴家的公子哥要霸占她,她不從,就把她送進青樓為妓。
而玉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很好地詮釋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貞烈精神。
包括她與唐掌櫃的初次邂逅——總之玉素姑娘絕不是寧家小娘子那種柔弱小女子。
玉素姑娘表麵看上去的確是個楚楚可憐的女子,可她內裏卻是十分剛強。
在這一點,玉素同唐雲的母親侯氏很有些相像。
這也是侯氏很喜歡玉素的緣故罷。
玉素逃到新豐後,就一直躲藏在石竹村,鮮有在大庭廣眾之下露麵。
無非是怕被熟人認出,更怕有人將她的行蹤通報給京師的那位豪貴,奴婢背叛阻止擅自逃逸,這是那些豪貴最無法忍受之事,也是極沒麵子的事,傳揚出去,會被其他豪貴笑話的。
如果那位豪貴得知玉素就躲藏在新豐,勢必又要派人前來捉拿她。
而對於玉素而言,如果新豐都待不下去了,她還能去哪?
唐果和石小當正在屋後的菜畦邊上玩豆花鬥草,鬥得滿地滿地狼藉,也鬥得歡天喜地。
兩個小人兒平常除了鬥哥哥,就豆花鬥草,今兒倆人還打賭來著,若是唐果輸了,以後就管石小當叫哥哥,若是石小當輸了,日後就官唐果叫姐姐。
二人正鬥得熱火朝天,哪會注意到這邊母子二人的談話。
侯氏往那邊掃了一眼,搖了搖頭。
這就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唐雲還準備飯桌上說服母親呢,如此一來,豈能瞞得過唐果?
“幸虧娘提醒,娘思慮果然周全!”
唐雲笑嘻嘻地說道。
傻小子,去長安你就那麽開心?
誰說隻有女大不中留,兒大也不中留啊!想想兒子去了長安,自己和小女相依為命的日子,侯氏心情就禁不住傷感起來。
“阿嬸,可以開飯啦!”
石大壯從廚舍門口探出頭來,“阿嬸,今兒讓你嚐常我大壯的手藝。”
屋後倆小人兒一聽開飯了,也不鬥了,吃飽了飯下午接著鬥不遲。
“阿兄阿兄,你今日可做很多好吃的給果兒吃麽?”
唐果向前院飛跑而來。
唐雲彎腰刮了一下妹妹的小瑤鼻,哈哈笑道:“小饞貓,快去洗手。”
“石小當,你也趕緊去洗手!不洗手不許上桌,你看你渾身都是土髒兮兮的!”
唐果扭過小身子,瞪著石小當,滿臉嫌棄。
石小當吸溜了一下鼻涕蟲,聽見女王的命令,他乖乖點頭,向井欄邊走去。
唐果洗幹淨了小手,就幫著侯氏擺碗擺筷子,有意要在阿兄麵前表現表現自己的能耐。
一邊擺還一邊嘀嘀咕咕的,“這是阿兄的,這是娘親的,這是神仙姐姐的,這是大壯的,這是小當的……”唐掌櫃今天真是糊塗了,家裏少了一個人,他竟然毫無察覺,直到聽見妹妹提及,他才抬手猛一拍額頭,看著母親問道:“娘,玉素呢?”
“玉素去看他父母去了,應當也快迴來了。”
侯氏走到堂屋門口,手搭涼棚向村外那條土路上望了望。
侯氏說得一臉雲淡風輕,隻是因為玉素到了飯點仍不見迴來,才略略顯出些許憂慮之色。
而唐掌櫃卻是嚇了一跳,緊看著母親問道:“娘,玉素他父母來大唐了?”
玉素乃是新羅國人,與大唐隔著渤海,與關中更是隔著十萬八千裏!即便玉素的父母來到了大唐,也未必就能找到自己流落在大唐帝國的女兒。
“是啊,”侯氏點點頭,“玉素把他爹娘都接過來了。”
侯氏說這話時,神色似乎微微有些不對勁。
唐雲就更吃驚了:“玉素迴她的故國了?”
“你這孩子,說什麽傻話!”
侯氏拿眼嗔了兒子一眼,搖搖頭道,“新羅國在渤海的那頭,玉素一個柔弱小女子,一個豈能獨自迴去?”
是啊!唐雲也覺得古怪,這麽遠的路程,來來迴迴恐怕要走上大半年吧?
玉素怎麽可能迴新羅國把自己的爹娘接來了?
況且,玉素年幼時被擄到大唐,在大唐從一個小女孩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他未必就還記得迴去的路程!唐雲怔在原地:“娘,那你說玉素把他爹娘……”“你這孩子,怎麽突然變得傻頭傻腦起來了?”
侯氏笑著搖搖頭,“玉素的爹娘早已不在人世,隻是一直活在玉素姑娘的心中,以前在長安,他是豪貴之家的奴婢,沒有什麽自由。”
“如今好歹脫離了苦海,自然是要祭奠自己的父母,以盡為人子女的孝道!”
侯氏告訴兒子,玉素在石竹村後頭的山上為自己的父母起了兩座墳包,豎起兩塊木碑,上頭刻著父母的名諱。
那姑娘時不時就跑到父母的墳前祭拜,通常一去就是兩三個時辰,今日恰好是他父親的忌日,姑娘一大早就拎一籃紙錢和香燭出門了。
侯氏是個善心的女人,又信佛,相信因果輪迴,她自然十分欣賞玉素姑娘的孝心。
玉素姑娘去得次數多了,侯氏也就慢慢習慣了。
隻是今日玉素去了大半日了,卻依然不見迴頭,她心頭稍感意外。
但她知道今日是玉素姑娘父親的忌日,她在墳前多陪陪父母也是應當,也就沒多心。
但唐掌櫃聽到這裏,卻是再也坐不住了。
他倏地站起身,衝大壯招招手道:“走,大壯,咱們去姐姐玉素姑娘!”
“好啊好啊!理當如此嘛!”
石大壯自然十分樂意,在他心目中,玉素姑娘就是天仙下凡,美不勝收。
唐掌櫃自然看得出石大壯的心思,但他也看得出玉素的心思,這倆人的事有那麽一點糾結,一言概之便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玉素雖然是一介寄人籬下的落難女子,但唐雲看得出她的心氣是很高的,用後世的話說,就是玉素是位很有個性的女子。
這從她的經曆中也可透露一二,她為什麽逃到新豐來?
是因為豪貴家的公子哥要霸占她,她不從,就把她送進青樓為妓。
而玉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很好地詮釋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貞烈精神。
包括她與唐掌櫃的初次邂逅——總之玉素姑娘絕不是寧家小娘子那種柔弱小女子。
玉素姑娘表麵看上去的確是個楚楚可憐的女子,可她內裏卻是十分剛強。
在這一點,玉素同唐雲的母親侯氏很有些相像。
這也是侯氏很喜歡玉素的緣故罷。
玉素逃到新豐後,就一直躲藏在石竹村,鮮有在大庭廣眾之下露麵。
無非是怕被熟人認出,更怕有人將她的行蹤通報給京師的那位豪貴,奴婢背叛阻止擅自逃逸,這是那些豪貴最無法忍受之事,也是極沒麵子的事,傳揚出去,會被其他豪貴笑話的。
如果那位豪貴得知玉素就躲藏在新豐,勢必又要派人前來捉拿她。
而對於玉素而言,如果新豐都待不下去了,她還能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