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來,快起來!”
李隆基終於愣過神來了,忙上前親手將侯氏攙了起來,“唐夫人,多年不見,你還是老樣子啊!一點都沒變,似乎還跟從前一般年輕漂亮!唉,可你看朕,朕已經老了!再不是當年的那個李三郎囉!快請坐,快請坐!”
說著扭頭命張衛道,“張將軍,快快賜座!”
張衛搬了一把坐塌放在邊上,李隆基親自扶著侯氏坐下,然後李隆基則在邊上的逍遙椅上坐下。
李隆基一臉感慨,細細打量侯氏,而侯氏則低眉順眼,不敢迎視皇帝陛下的目光。
“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李隆基仰頭一歎,“想當年朕與尊夫十分投機,頗有相見恨晚之意!真是造物弄人,朕也沒想到後來會發生那種事,這些年來隻要朕一想起尊夫的音容笑貌,就愧恨不已,都是朕的過錯,朕當年偏聽偏信,犯下了天大的過錯,實在是個罪不可赦啊!”
“陛下,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麽用?”
侯氏低著頭,說話語調卻是不卑不亢。
她的意思顯而易見,夫君早已被迫害致死,你皇帝老兒九五之尊,即便犯下了天大的過錯,誰又能把你怎麽樣呢?
你害死了我的夫君,可我見了你還不是要行跪拜之禮。
皇帝即便錯殺了人,也是小過錯,我恨也隻能恨當初沒有勸夫君早日離開皇宮,要是早點離開,隨便找個地方落腳,也許日子會過得清苦一些,可好歹不會有性命之憂。
李隆基自然聽出了侯氏話的挖苦之意,他也不生氣,在這個女人麵前,他沒有生氣的權利。
方才的一番感慨,倒也不是皇帝老兒的臨場發揮,這些年他的腦子裏的確時常浮現出唐之堯的音容笑貌。
每次想起唐之堯,他們秉燭夜談的情景仍曆曆在目,令他十分懷念,同時也為自己的過錯,而深感愧恨。
後來皇帝老兒終於明白了整件事情的真相,知道自己殺錯了人,可悔之晚矣,那時候唐之堯已入土兩年了。
李隆基把製造拿起冤案的幕後主謀的幾個人統統處以絞刑,其他人流放的流放,免官的免官,可即便是這樣,似乎也不能挽迴曾經失去的那些人和事。
侯氏和皇帝老兒相對而坐,知道他們是舊相識,楊玉環、張衛和高力士等人都避到了一邊,不想打擾兩位故人之間的談話。
但場間氣氛卻有些凝固,這也正常,對於害死自己夫君的罪魁禍首,侯氏能不為夫君報仇雪恨就已是寬容了,難道還要讓對李隆基感恩戴德不成?
而李隆基也自知侯氏不會再原諒自己,他很想說點什麽,他想讓侯氏知道唐之堯的死並不是他有意為之。
可說什麽才能讓侯氏明白自己的意思呢?
似乎說什麽都無濟於事。
“唐夫人,你好福氣啊!”
李隆基調轉了話頭,抬頭看向唐雲,“自從見到令郎後,朕一直感覺他似曾相識,直到現在朕才曉得,原來他就是唐之堯的兒子!朕的確老了,早就應該想到了。
令郎的模樣同尊府儼然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也都精通飲饌,隻是令郎的性情與尊府卻是大相徑庭!”
哼!你這不是廢話麽?
小爺我是天外來客,唐之堯的兒子早就死啦!這具肉身的原主老實本分,為人誠懇,確實跟唐之堯的性情十分相似。
可此唐雲非彼唐雲,老實人有什麽好?
被人欺負就算了,最後連性命都被人拿去了!唐掌櫃絕不做老實人,至少這一世他絕不要做老實人!從方才的震驚中才容易迴過身來的唐掌櫃,神色恢複了正常,不敢再對那老頭兒出言不遜了,可心下依然腹誹不已。
幸虧唐雲是穿越而來的,唐之堯隻是他的便宜老爹,又從來沒見過麵,似乎除了那冊《調鼎集》外,他和他那個便宜老爹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關聯。
不然的話,以他的性質,眼瞅著殺父仇人近在咫尺,不撲上去拚命才怪,就算殺了不了他,也要啃下他一隻耳朵來。
“唐夫人,這些年朕一直派高力士托人打聽你的下落,多年來毫無收獲,卻沒想到你竟然就在新豐。
如果朕早知你在新豐,定然不會對你置之不管。
總之都是朕的過錯,朕想彌補當年的過錯,請唐夫人給朕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可好?”
李隆基看眼巴巴地看著侯氏,幾乎是在央求的姿態懇求侯氏的原諒。
但侯氏不會原諒他,不報仇不等於原諒,原諒殺夫之人,侯氏做不到,至少這輩子是做不到的!“陛下九五之尊,何須請求一個民女的原諒?”
侯氏緩緩站起身來,笑看著李隆基道,“過去的事都已經過去了,如今再說這些又有何用?
陛下此番幸臨新豐,請恕民女家務繁忙,不能作陪。
民女告退了。”
“唐夫人,唐夫人……”李隆基伸手欲挽留,侯氏卻匆匆一福,頭也不迴地走了出去。
走到拱門前,突然頓住腳步,緩緩迴轉身,道:“如果可以,民女有一事相求……”“好說好說!”
李隆基走上去兩步,連忙應道,“唐夫人有事但說無妨,朕定當允準!”
“如果可以,請皇帝陛下忘掉今日與民女相見之事,就當從來沒發生過一樣,請皇帝陛下恩準!”
侯氏言畢,也不等李隆基迴答,轉身徑自走出了院子。
李隆基的手還保持著伸手挽留的姿態,整個怔在原地,他自然明白侯氏的話中的意思,侯氏是讓他不要去打擾他們一家人的生活。
他們一家人雖然隻是鄉村的普通一戶農家,可他們知足常客,並不奢望皇帝老兒的恩賜。
隻要皇帝老兒別來打擾他們一家寧靜的生活,那麽她就謝天謝地了。
自始至終,侯氏都表現得十分得體,如果有外人在場,甚至都看不出李隆基就是殺死他夫君的仇人。
但這種平靜的態度,卻讓李隆基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一個人隻有在激動的時候,才會要恨要殺。
而當一個人內心堅定的時候,他的臉上一定是平靜的。
李隆基終於愣過神來了,忙上前親手將侯氏攙了起來,“唐夫人,多年不見,你還是老樣子啊!一點都沒變,似乎還跟從前一般年輕漂亮!唉,可你看朕,朕已經老了!再不是當年的那個李三郎囉!快請坐,快請坐!”
說著扭頭命張衛道,“張將軍,快快賜座!”
張衛搬了一把坐塌放在邊上,李隆基親自扶著侯氏坐下,然後李隆基則在邊上的逍遙椅上坐下。
李隆基一臉感慨,細細打量侯氏,而侯氏則低眉順眼,不敢迎視皇帝陛下的目光。
“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李隆基仰頭一歎,“想當年朕與尊夫十分投機,頗有相見恨晚之意!真是造物弄人,朕也沒想到後來會發生那種事,這些年來隻要朕一想起尊夫的音容笑貌,就愧恨不已,都是朕的過錯,朕當年偏聽偏信,犯下了天大的過錯,實在是個罪不可赦啊!”
“陛下,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麽用?”
侯氏低著頭,說話語調卻是不卑不亢。
她的意思顯而易見,夫君早已被迫害致死,你皇帝老兒九五之尊,即便犯下了天大的過錯,誰又能把你怎麽樣呢?
你害死了我的夫君,可我見了你還不是要行跪拜之禮。
皇帝即便錯殺了人,也是小過錯,我恨也隻能恨當初沒有勸夫君早日離開皇宮,要是早點離開,隨便找個地方落腳,也許日子會過得清苦一些,可好歹不會有性命之憂。
李隆基自然聽出了侯氏話的挖苦之意,他也不生氣,在這個女人麵前,他沒有生氣的權利。
方才的一番感慨,倒也不是皇帝老兒的臨場發揮,這些年他的腦子裏的確時常浮現出唐之堯的音容笑貌。
每次想起唐之堯,他們秉燭夜談的情景仍曆曆在目,令他十分懷念,同時也為自己的過錯,而深感愧恨。
後來皇帝老兒終於明白了整件事情的真相,知道自己殺錯了人,可悔之晚矣,那時候唐之堯已入土兩年了。
李隆基把製造拿起冤案的幕後主謀的幾個人統統處以絞刑,其他人流放的流放,免官的免官,可即便是這樣,似乎也不能挽迴曾經失去的那些人和事。
侯氏和皇帝老兒相對而坐,知道他們是舊相識,楊玉環、張衛和高力士等人都避到了一邊,不想打擾兩位故人之間的談話。
但場間氣氛卻有些凝固,這也正常,對於害死自己夫君的罪魁禍首,侯氏能不為夫君報仇雪恨就已是寬容了,難道還要讓對李隆基感恩戴德不成?
而李隆基也自知侯氏不會再原諒自己,他很想說點什麽,他想讓侯氏知道唐之堯的死並不是他有意為之。
可說什麽才能讓侯氏明白自己的意思呢?
似乎說什麽都無濟於事。
“唐夫人,你好福氣啊!”
李隆基調轉了話頭,抬頭看向唐雲,“自從見到令郎後,朕一直感覺他似曾相識,直到現在朕才曉得,原來他就是唐之堯的兒子!朕的確老了,早就應該想到了。
令郎的模樣同尊府儼然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也都精通飲饌,隻是令郎的性情與尊府卻是大相徑庭!”
哼!你這不是廢話麽?
小爺我是天外來客,唐之堯的兒子早就死啦!這具肉身的原主老實本分,為人誠懇,確實跟唐之堯的性情十分相似。
可此唐雲非彼唐雲,老實人有什麽好?
被人欺負就算了,最後連性命都被人拿去了!唐掌櫃絕不做老實人,至少這一世他絕不要做老實人!從方才的震驚中才容易迴過身來的唐掌櫃,神色恢複了正常,不敢再對那老頭兒出言不遜了,可心下依然腹誹不已。
幸虧唐雲是穿越而來的,唐之堯隻是他的便宜老爹,又從來沒見過麵,似乎除了那冊《調鼎集》外,他和他那個便宜老爹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關聯。
不然的話,以他的性質,眼瞅著殺父仇人近在咫尺,不撲上去拚命才怪,就算殺了不了他,也要啃下他一隻耳朵來。
“唐夫人,這些年朕一直派高力士托人打聽你的下落,多年來毫無收獲,卻沒想到你竟然就在新豐。
如果朕早知你在新豐,定然不會對你置之不管。
總之都是朕的過錯,朕想彌補當年的過錯,請唐夫人給朕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可好?”
李隆基看眼巴巴地看著侯氏,幾乎是在央求的姿態懇求侯氏的原諒。
但侯氏不會原諒他,不報仇不等於原諒,原諒殺夫之人,侯氏做不到,至少這輩子是做不到的!“陛下九五之尊,何須請求一個民女的原諒?”
侯氏緩緩站起身來,笑看著李隆基道,“過去的事都已經過去了,如今再說這些又有何用?
陛下此番幸臨新豐,請恕民女家務繁忙,不能作陪。
民女告退了。”
“唐夫人,唐夫人……”李隆基伸手欲挽留,侯氏卻匆匆一福,頭也不迴地走了出去。
走到拱門前,突然頓住腳步,緩緩迴轉身,道:“如果可以,民女有一事相求……”“好說好說!”
李隆基走上去兩步,連忙應道,“唐夫人有事但說無妨,朕定當允準!”
“如果可以,請皇帝陛下忘掉今日與民女相見之事,就當從來沒發生過一樣,請皇帝陛下恩準!”
侯氏言畢,也不等李隆基迴答,轉身徑自走出了院子。
李隆基的手還保持著伸手挽留的姿態,整個怔在原地,他自然明白侯氏的話中的意思,侯氏是讓他不要去打擾他們一家人的生活。
他們一家人雖然隻是鄉村的普通一戶農家,可他們知足常客,並不奢望皇帝老兒的恩賜。
隻要皇帝老兒別來打擾他們一家寧靜的生活,那麽她就謝天謝地了。
自始至終,侯氏都表現得十分得體,如果有外人在場,甚至都看不出李隆基就是殺死他夫君的仇人。
但這種平靜的態度,卻讓李隆基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一個人隻有在激動的時候,才會要恨要殺。
而當一個人內心堅定的時候,他的臉上一定是平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