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和高力士都嚇得一跳,差點就要撲上去去捂唐雲的嘴巴!糟啦糟啦!陛下就容忍唐雲到這個份上已經很不容易了,唐雲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激怒陛下,陛下未必還能忍得下。
別說皇帝老兒了,就是普通人也未必忍得下。
唐雲心情不好,才懶得理會這麽多,向李隆基翻個大白眼,說句“老頭兒,我懶得理你”,掉頭就走開了。
李隆基心下那個氣啊,都想抬手去揪自己的頭發了。
“好個狂生,迴頭朕非親手宰了他不可!”
瞪著唐雲揚長而去的背影,李隆基咬咬切齒地說道。
“陛下,陛下息怒!”
楊玉環連忙上前安撫,“陛下,臣妾以為唐掌櫃今日的心情頗為不佳,興許遇到了什麽煩惱之事,情急之下,便有些口不擇言,臣妾代唐掌櫃向請陛下請罪!”
高力士也在邊上附和道:“陛下,老奴以為,此番出遊,陛下圖的不就是一個逍遙快活麽?
陛下若是與一個狂妄小子較真,又豈會快活?
不僅不能快活,還會鬧一肚子火氣迴京師,這又何苦來哉!老奴請求陛下三思!”
“哼!”
李三郎一拂袍袖,用力哼了一聲,“暫且留他一條小命,待朕迴到京師,即刻就名金吾衛前來將此狂生拿入京師問罪!”
實際上,不用楊玉環和高力士求情,李隆基也不會現在就命人把唐雲拖出去砍了。
原因不外乎三條,其一,川味酒樓的飯菜美味無比,尤其是楊玉環,已然愛上了川味。
冥冥之中這似乎也是一種緣分,川味酒樓經營的川味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而是唐雲自後世帶來的。
而後世的川味自然是發源於四川。
在大唐,四川就是蜀中。
而楊玉環恰好就是從蜀中來的,他愛上川味似乎是極為合乎情理。
其二,李隆基就怕唐雲無知無畏,萬一惹怒了他,他在酒菜中給朕下一把瀉藥如何是好?
其三,即便沒有以上兩條,李隆基也不會殺掉唐雲,很簡單,雖然表麵上他很生氣,可內裏卻是對唐雲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好感。
這種好感還真是說不清道不明,就連李隆基本人,也不鬧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麽了。
竟然會對一個小兔崽子如此寬容,要知道李隆基不是個無情的人,但無情起來就不是人。
連自己的兒子都能一口氣殺掉幾個的男人,你說他發起怒來可怕不怕?
如果唐雲知道那老頭兒就是他所知道的唐玄宗李隆基的話,會不會直接嚇尿也未可知。
……與此同時,寧府內院一間古色古香的書房之內,安邦坐在軒窗前的書案上,單手拿著本打開的線裝書籍,可看了半響,硬是一個字都沒看進去。
盡管案上的銅香插上燃著一支檀香,書房內氤氳著沁人心脾的香氣,可他的心思始終無法沉靜下來。
為嘛呢?
想女兒的婚事啊!對於安縣宰而言,這世上幾乎沒有比女兒的婚事更重要的事了。
即便是遭趙不仁構陷下獄,他也沒有這麽心神不寧過,殺人不過頭點地,既然災厄上門,他也就順其自然了。
死了正好可以去見已故夫人了,安邦對前任夫人心裏懷有一種深深的負疚之情。
可女兒的婚事不一樣,那是安縣宰心中最大的希望。
如果能看到女兒順順利利地嫁做人婦,即便讓他即刻去死,他也死而無憾了。
這也是女兒她娘臨時之前的囑托,讓他好好將女兒養大成人,為她則一佳婿,風鳳光光地把女兒嫁出去。
這事兒說容易也容易,可說難也很難。
女兒風光大嫁的前提,是不是得先幫她物色一個如意郎君,可天下男子萬萬千,恰好能讓女兒中意的,卻是萬一挑一。
所幸老天有眼,如今那個成龍快婿出現了。
女兒的態度至少是不反感,他要麵對的就是盡快讓他們二人晚婚,以了卻這樁心願。
安明府派了王婆子去石竹村說親,那侯氏也很高興,今兒一大早他也讓王婆子把女兒的生辰八字送到了石竹村。
似乎一切都很順利,安縣宰似乎沒有什麽可值得憂心的。
可他這心裏老是七上八下,不太安定,也不知道是為什麽。
想來想去,安縣宰才多少意識到了一點什麽,或許讓他不安定的那個人就是唐雲。
王婆子從石竹村迴來向他覆命時,順便將侯氏的話轉告與他,道是侯氏那邊沒有問題,隻是她兒子唐雲似乎不太情願。
原因安縣宰也是知道的,唐雲心裏頭喜歡著寧家小娘子。
現在的事實是,侯氏答應了,唐雲不答應,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畢竟娶媳婦的是唐雲,而不是侯氏。
他女兒以後日日麵對的也是唐雲,而不是侯氏。
唐雲若是不喜歡這樁婚事,即便完婚了,女兒就有幸福日子過了麽?
當安明府想明白自己為何心神不寧的緣故後,扔下手中的書,霍然站起身來,衝軒窗外喊道:“老金,知道小姐去哪兒了嗎?”
金升在門外應道:“老爺,小姐今兒個哪兒都沒去,一直待在院中,聽阿鹿說,小姐在繡房內草做女紅呢!”
安縣宰點點頭,心裏有件事正要開口吩咐金升去辦,忽聽門外傳來家奴董慎的通報聲。
“老爺,有位大人求見!”
這董慎也是安縣宰的心腹人,從前就是他一直冒險潛伏在趙家,悄悄收集趙不仁的罪證,最後那些罪證成為將趙不仁推下懸崖最有力的一掌,因此可以說在那件事上,董慎立了很大的功勞。
“是何人求見,可有名帖?”
安縣宰問道。
董慎點頭,快步走上來,雙手將手中名帖呈到安邦麵前:“請老爺過目!”
安邦伸手接過名帖,展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大唐翰林院供奉李白、金吾大將軍裴旻”字樣,安縣宰還沒看完,就驀地抬起來,笑著衝董慎揮揮手道:“速速有請!”
董慎問道:“老爺,不知是將客人請到正廳,還是——”“請到此間便是!”
安縣宰笑道。
李白和裴旻是大唐帝國聲名遠播的名士,誰能請到他屈尊降駕,那都是莫大的榮幸。
何況這二人聯名求見。
別說皇帝老兒了,就是普通人也未必忍得下。
唐雲心情不好,才懶得理會這麽多,向李隆基翻個大白眼,說句“老頭兒,我懶得理你”,掉頭就走開了。
李隆基心下那個氣啊,都想抬手去揪自己的頭發了。
“好個狂生,迴頭朕非親手宰了他不可!”
瞪著唐雲揚長而去的背影,李隆基咬咬切齒地說道。
“陛下,陛下息怒!”
楊玉環連忙上前安撫,“陛下,臣妾以為唐掌櫃今日的心情頗為不佳,興許遇到了什麽煩惱之事,情急之下,便有些口不擇言,臣妾代唐掌櫃向請陛下請罪!”
高力士也在邊上附和道:“陛下,老奴以為,此番出遊,陛下圖的不就是一個逍遙快活麽?
陛下若是與一個狂妄小子較真,又豈會快活?
不僅不能快活,還會鬧一肚子火氣迴京師,這又何苦來哉!老奴請求陛下三思!”
“哼!”
李三郎一拂袍袖,用力哼了一聲,“暫且留他一條小命,待朕迴到京師,即刻就名金吾衛前來將此狂生拿入京師問罪!”
實際上,不用楊玉環和高力士求情,李隆基也不會現在就命人把唐雲拖出去砍了。
原因不外乎三條,其一,川味酒樓的飯菜美味無比,尤其是楊玉環,已然愛上了川味。
冥冥之中這似乎也是一種緣分,川味酒樓經營的川味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而是唐雲自後世帶來的。
而後世的川味自然是發源於四川。
在大唐,四川就是蜀中。
而楊玉環恰好就是從蜀中來的,他愛上川味似乎是極為合乎情理。
其二,李隆基就怕唐雲無知無畏,萬一惹怒了他,他在酒菜中給朕下一把瀉藥如何是好?
其三,即便沒有以上兩條,李隆基也不會殺掉唐雲,很簡單,雖然表麵上他很生氣,可內裏卻是對唐雲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好感。
這種好感還真是說不清道不明,就連李隆基本人,也不鬧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麽了。
竟然會對一個小兔崽子如此寬容,要知道李隆基不是個無情的人,但無情起來就不是人。
連自己的兒子都能一口氣殺掉幾個的男人,你說他發起怒來可怕不怕?
如果唐雲知道那老頭兒就是他所知道的唐玄宗李隆基的話,會不會直接嚇尿也未可知。
……與此同時,寧府內院一間古色古香的書房之內,安邦坐在軒窗前的書案上,單手拿著本打開的線裝書籍,可看了半響,硬是一個字都沒看進去。
盡管案上的銅香插上燃著一支檀香,書房內氤氳著沁人心脾的香氣,可他的心思始終無法沉靜下來。
為嘛呢?
想女兒的婚事啊!對於安縣宰而言,這世上幾乎沒有比女兒的婚事更重要的事了。
即便是遭趙不仁構陷下獄,他也沒有這麽心神不寧過,殺人不過頭點地,既然災厄上門,他也就順其自然了。
死了正好可以去見已故夫人了,安邦對前任夫人心裏懷有一種深深的負疚之情。
可女兒的婚事不一樣,那是安縣宰心中最大的希望。
如果能看到女兒順順利利地嫁做人婦,即便讓他即刻去死,他也死而無憾了。
這也是女兒她娘臨時之前的囑托,讓他好好將女兒養大成人,為她則一佳婿,風鳳光光地把女兒嫁出去。
這事兒說容易也容易,可說難也很難。
女兒風光大嫁的前提,是不是得先幫她物色一個如意郎君,可天下男子萬萬千,恰好能讓女兒中意的,卻是萬一挑一。
所幸老天有眼,如今那個成龍快婿出現了。
女兒的態度至少是不反感,他要麵對的就是盡快讓他們二人晚婚,以了卻這樁心願。
安明府派了王婆子去石竹村說親,那侯氏也很高興,今兒一大早他也讓王婆子把女兒的生辰八字送到了石竹村。
似乎一切都很順利,安縣宰似乎沒有什麽可值得憂心的。
可他這心裏老是七上八下,不太安定,也不知道是為什麽。
想來想去,安縣宰才多少意識到了一點什麽,或許讓他不安定的那個人就是唐雲。
王婆子從石竹村迴來向他覆命時,順便將侯氏的話轉告與他,道是侯氏那邊沒有問題,隻是她兒子唐雲似乎不太情願。
原因安縣宰也是知道的,唐雲心裏頭喜歡著寧家小娘子。
現在的事實是,侯氏答應了,唐雲不答應,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畢竟娶媳婦的是唐雲,而不是侯氏。
他女兒以後日日麵對的也是唐雲,而不是侯氏。
唐雲若是不喜歡這樁婚事,即便完婚了,女兒就有幸福日子過了麽?
當安明府想明白自己為何心神不寧的緣故後,扔下手中的書,霍然站起身來,衝軒窗外喊道:“老金,知道小姐去哪兒了嗎?”
金升在門外應道:“老爺,小姐今兒個哪兒都沒去,一直待在院中,聽阿鹿說,小姐在繡房內草做女紅呢!”
安縣宰點點頭,心裏有件事正要開口吩咐金升去辦,忽聽門外傳來家奴董慎的通報聲。
“老爺,有位大人求見!”
這董慎也是安縣宰的心腹人,從前就是他一直冒險潛伏在趙家,悄悄收集趙不仁的罪證,最後那些罪證成為將趙不仁推下懸崖最有力的一掌,因此可以說在那件事上,董慎立了很大的功勞。
“是何人求見,可有名帖?”
安縣宰問道。
董慎點頭,快步走上來,雙手將手中名帖呈到安邦麵前:“請老爺過目!”
安邦伸手接過名帖,展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大唐翰林院供奉李白、金吾大將軍裴旻”字樣,安縣宰還沒看完,就驀地抬起來,笑著衝董慎揮揮手道:“速速有請!”
董慎問道:“老爺,不知是將客人請到正廳,還是——”“請到此間便是!”
安縣宰笑道。
李白和裴旻是大唐帝國聲名遠播的名士,誰能請到他屈尊降駕,那都是莫大的榮幸。
何況這二人聯名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