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剛同吳道子從嘉陵江遊山玩水迴來,對李隆基在曲江畫舫上邂逅唐雲一事,毫不知情。
“讓陛下見笑了,微臣這輩子有三大嗜好,詩書、山水和美酒,新豐微臣的確常去,陛下所言川味酒樓,微臣亦甚熟絡。”
李白不卑不亢地向李隆基說道,“陛下莫非不記得了麽?
微臣前番從新豐遊玩迴京師,所攜之燒酒和紅豆酥餅,皆是唐才子所造,而川味酒樓正是唐才子所開設的酒樓!”
“哦?”
李隆基手撫龍須,哈哈一笑道,“那個唐雲究竟是個廚子,還是詩人?”
“陛下有所不知,”李白也笑道,“那唐雲是個奇才,不僅能釀造出世上最烈的酒,亦能作出世上最佳的詩篇!陛下,微臣聽聞前兩日新豐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哦?
不知是何大事?”
李隆基笑問道。
“聽聞江南神廚宋一品來到了新豐,還同唐雲切磋了一迴廚藝,結果令天下人大感意外,宋一品竟然惜敗於唐雲!”
“是麽?”
皇帝老兒哈哈一笑道,“甚好,甚好,如此說來,那唐雲的廚藝果然是名不虛傳,今日我等不如就去那什麽川味酒樓用夜飯吧!”
李隆基很佩服自己言談中的機鋒,不僅成功把話題引到了唐雲和川味酒樓,還如願以償地達到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隻要他樂意,唐氏燒酒他要多少就有多少,他可以同貴妃娘娘坐在沉香亭裏,一邊龍池吹來的涼風,一邊享受世上最烈的酒。
那什麽紅豆酥餅啊銅鼓餅啊,也是要多少都會有人即刻呈送到麵前供他慢慢品嚐。
隻有那川味卻是不能,菜肴最重現吃現做,待從新豐把川味酒樓的菜肴送到京師,恐怕再打開食盒,味道就差得遠了。
李隆基要品嚐的就是最正宗的川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領著貴妃娘娘微服出宮,於炎炎烈日下一路跋涉。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啊!”
李隆基笑著吟道,隨即向李白道,“李供奉,那唐雲的詩作寥寥可數,大致朕也都讀過了。
依你之見,他哪篇詩作最佳?”
李白端坐馬上,衣襟隨風微動,笑道:“陛下,這詩賦之道,各人有各人的品鑒與看法,就微臣各人而言,那篇‘七碗茶歌’卻是最有味道!”
李隆基笑著附和道:“李供奉乃是天下第一流的大詩人,於詩文一道之造詣自然遠勝於朕,聽李供奉如此一說,朕也忽然覺得那篇七碗茶歌甚是不凡,非俗人作得出來!”
“陛下雄才大略,能文能武,陛下的睿智與見識,豈是微臣可比?
微臣萬萬不敢當陛下謬讚!”
李白拱手說道。
“如何又來了?”
李隆基麵露不悅,擺擺手道,“方才朕有言在先,出門在外,不必再拘於宮中儀軌。
眼下你我不是君臣,不過是一道出遊的友人罷了!”
“謹遵陛下聖諭!”
李白俯首說道。
便在此時,高力士拍馬從前麵行來,近前向李隆基笑道:“陛下,貴妃娘娘有請,請陛下車中敘話。”
“好,朕這邊過去!”
說話間,李隆基一抖韁繩,拍馬馳將出去,看那矯健身姿,和抖擻的神氣,完全看不出已是一個六旬的老者。
……兄妹同行,其力斷金。
在妹妹的掩護下,唐雲得以再次逃過一劫。
隻是這一迴唐雲沒去紅豆坊遊逛,而是騎著他的追風赤一路馳騁,出了城門,來到了郊外。
郊外並非沒有人煙,從縣城西城門出去,到石竹村,一路上人煙不斷,隻是民居稀稀落落,都是一些小村落。
自京師迴來後,對唐掌櫃而言,重中之重是向寧家求親,與此同時,要盡快落實一塊地皮,他買下來蓋一座三進三出的大宅院。
唐掌櫃既有如此雄心,可想而知,川味酒樓沒少賺,要知道尋常人家蓋一座普通宅院都是一件大事。
之所以是大事,是因為牽涉到銀錢。
因為很多人而言,隻要囊中鼓鼓,世上就無大事。
川味酒樓開張以來,這奸商到底賺了多少錢,無人能說出一個準確的數字,都是猜測。
總之很多,日進鬥金,川味酒樓又開張這麽久了,唐掌櫃腰包早鼓脹起來了。
至於唐掌櫃究竟賺了多少,不多不少,剛好夠蓋一座三進三出的大宅院。
擺平了寧老頭,待蓋好宅院,便是唐掌櫃人生大喜之日。
原本他想直接在石竹村蓋房子,可石竹村距新豐縣說遠不遠,可說近也不近。
酒樓開在縣城,房子在新豐,出行極為不便。
於是唐掌櫃做折中的決定,就在縣城附近蓋房子,既免於城內的嘈雜喧囂,過他們神仙眷侶的幸福日子,又不妨礙他每日來酒樓監工。
轉了約莫一個時辰,唐掌櫃相中了一塊地皮,接下來就是找到那塊地皮的主人,簽定買賣地皮的契書,然後就可以找工匠開幹了。
迴到城中時,日頭已然西斜。
唐雲拍馬行在車馬喧闐的街衢上,行速極慢,仿佛不是迴家,而是去墳場。
“唉,也不知娘有沒有迴石竹村?
不會還守在酒樓內等我吧?”
唐雲笑著搖了搖頭,心道要是有手機就好了,掛個電話給大壯就清楚了。
凡事有利有弊,世事豈有兩全?
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哪能既要享受高科技的便利,又要享受田園的寧靜?
一千三百年前的大唐,他能唿吸到這裏不夾帶任何工業氣息的新鮮空氣,又怎麽能奢望高科技的便捷?
況且,自己並沒有一條時光隧道,可以穿來穿去,這是一趟單行線,來了就迴不去了。
路思亂想著,唐掌櫃終於來到了自家酒樓門口。
此時尚未到夜飯時間,酒樓內除了大壯等人為夜飯準備食材的忙碌聲,再無別的嘈雜之聲。
“東家迴來了。”
荊寶快步從裏頭走出來,唐雲點點頭,笑問道:“寶兒,你伯母走了麽?”
“走了多會了,東家。”
荊寶笑道。
唐雲心下叫聲好,翻身下馬,又問道:“那唐果呢?”
“讓陛下見笑了,微臣這輩子有三大嗜好,詩書、山水和美酒,新豐微臣的確常去,陛下所言川味酒樓,微臣亦甚熟絡。”
李白不卑不亢地向李隆基說道,“陛下莫非不記得了麽?
微臣前番從新豐遊玩迴京師,所攜之燒酒和紅豆酥餅,皆是唐才子所造,而川味酒樓正是唐才子所開設的酒樓!”
“哦?”
李隆基手撫龍須,哈哈一笑道,“那個唐雲究竟是個廚子,還是詩人?”
“陛下有所不知,”李白也笑道,“那唐雲是個奇才,不僅能釀造出世上最烈的酒,亦能作出世上最佳的詩篇!陛下,微臣聽聞前兩日新豐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哦?
不知是何大事?”
李隆基笑問道。
“聽聞江南神廚宋一品來到了新豐,還同唐雲切磋了一迴廚藝,結果令天下人大感意外,宋一品竟然惜敗於唐雲!”
“是麽?”
皇帝老兒哈哈一笑道,“甚好,甚好,如此說來,那唐雲的廚藝果然是名不虛傳,今日我等不如就去那什麽川味酒樓用夜飯吧!”
李隆基很佩服自己言談中的機鋒,不僅成功把話題引到了唐雲和川味酒樓,還如願以償地達到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隻要他樂意,唐氏燒酒他要多少就有多少,他可以同貴妃娘娘坐在沉香亭裏,一邊龍池吹來的涼風,一邊享受世上最烈的酒。
那什麽紅豆酥餅啊銅鼓餅啊,也是要多少都會有人即刻呈送到麵前供他慢慢品嚐。
隻有那川味卻是不能,菜肴最重現吃現做,待從新豐把川味酒樓的菜肴送到京師,恐怕再打開食盒,味道就差得遠了。
李隆基要品嚐的就是最正宗的川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領著貴妃娘娘微服出宮,於炎炎烈日下一路跋涉。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啊!”
李隆基笑著吟道,隨即向李白道,“李供奉,那唐雲的詩作寥寥可數,大致朕也都讀過了。
依你之見,他哪篇詩作最佳?”
李白端坐馬上,衣襟隨風微動,笑道:“陛下,這詩賦之道,各人有各人的品鑒與看法,就微臣各人而言,那篇‘七碗茶歌’卻是最有味道!”
李隆基笑著附和道:“李供奉乃是天下第一流的大詩人,於詩文一道之造詣自然遠勝於朕,聽李供奉如此一說,朕也忽然覺得那篇七碗茶歌甚是不凡,非俗人作得出來!”
“陛下雄才大略,能文能武,陛下的睿智與見識,豈是微臣可比?
微臣萬萬不敢當陛下謬讚!”
李白拱手說道。
“如何又來了?”
李隆基麵露不悅,擺擺手道,“方才朕有言在先,出門在外,不必再拘於宮中儀軌。
眼下你我不是君臣,不過是一道出遊的友人罷了!”
“謹遵陛下聖諭!”
李白俯首說道。
便在此時,高力士拍馬從前麵行來,近前向李隆基笑道:“陛下,貴妃娘娘有請,請陛下車中敘話。”
“好,朕這邊過去!”
說話間,李隆基一抖韁繩,拍馬馳將出去,看那矯健身姿,和抖擻的神氣,完全看不出已是一個六旬的老者。
……兄妹同行,其力斷金。
在妹妹的掩護下,唐雲得以再次逃過一劫。
隻是這一迴唐雲沒去紅豆坊遊逛,而是騎著他的追風赤一路馳騁,出了城門,來到了郊外。
郊外並非沒有人煙,從縣城西城門出去,到石竹村,一路上人煙不斷,隻是民居稀稀落落,都是一些小村落。
自京師迴來後,對唐掌櫃而言,重中之重是向寧家求親,與此同時,要盡快落實一塊地皮,他買下來蓋一座三進三出的大宅院。
唐掌櫃既有如此雄心,可想而知,川味酒樓沒少賺,要知道尋常人家蓋一座普通宅院都是一件大事。
之所以是大事,是因為牽涉到銀錢。
因為很多人而言,隻要囊中鼓鼓,世上就無大事。
川味酒樓開張以來,這奸商到底賺了多少錢,無人能說出一個準確的數字,都是猜測。
總之很多,日進鬥金,川味酒樓又開張這麽久了,唐掌櫃腰包早鼓脹起來了。
至於唐掌櫃究竟賺了多少,不多不少,剛好夠蓋一座三進三出的大宅院。
擺平了寧老頭,待蓋好宅院,便是唐掌櫃人生大喜之日。
原本他想直接在石竹村蓋房子,可石竹村距新豐縣說遠不遠,可說近也不近。
酒樓開在縣城,房子在新豐,出行極為不便。
於是唐掌櫃做折中的決定,就在縣城附近蓋房子,既免於城內的嘈雜喧囂,過他們神仙眷侶的幸福日子,又不妨礙他每日來酒樓監工。
轉了約莫一個時辰,唐掌櫃相中了一塊地皮,接下來就是找到那塊地皮的主人,簽定買賣地皮的契書,然後就可以找工匠開幹了。
迴到城中時,日頭已然西斜。
唐雲拍馬行在車馬喧闐的街衢上,行速極慢,仿佛不是迴家,而是去墳場。
“唉,也不知娘有沒有迴石竹村?
不會還守在酒樓內等我吧?”
唐雲笑著搖了搖頭,心道要是有手機就好了,掛個電話給大壯就清楚了。
凡事有利有弊,世事豈有兩全?
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哪能既要享受高科技的便利,又要享受田園的寧靜?
一千三百年前的大唐,他能唿吸到這裏不夾帶任何工業氣息的新鮮空氣,又怎麽能奢望高科技的便捷?
況且,自己並沒有一條時光隧道,可以穿來穿去,這是一趟單行線,來了就迴不去了。
路思亂想著,唐掌櫃終於來到了自家酒樓門口。
此時尚未到夜飯時間,酒樓內除了大壯等人為夜飯準備食材的忙碌聲,再無別的嘈雜之聲。
“東家迴來了。”
荊寶快步從裏頭走出來,唐雲點點頭,笑問道:“寶兒,你伯母走了麽?”
“走了多會了,東家。”
荊寶笑道。
唐雲心下叫聲好,翻身下馬,又問道:“那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