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雲是什麽人,唐雲是新豐人引以為傲的奇才,對他心慕眼追的年輕人何其多也!再加上石大壯、竇虎等川味酒樓的五六人,幾乎是一邊倒,寧煒、樊家侯那十幾人的助威聲很快就被支持唐雲的數十人的聲音完全淹沒了。
“雲兒,我大壯看好你,不管你今日是輸是贏,在我大壯心裏,就已經是大唐帝國的神廚了!”
石大壯在關鍵時刻,說話做事,還是挺暖心的。
“東家必勝!東家必勝!”
竇虎領著馬三寶、李二狗等人齊聲為唐雲喝彩,就連看不慣唐雲的安小姐,也舉起白嫩的小拳頭,不停地為唐雲加油。
可惜寧姑娘今日來不了,別說是來這裏觀戰了,寧姑娘現在連自家的大門都出不來!自從從京師迴到新豐那日,寧家父兄就將寧姑娘關在閨房內,一日三餐由下人按時送到,想出門,那是異想天開!正因為如此,唐雲鉚足了勁兒,今天一定要戰勝宋一品。
他與宋神廚遠無仇,近無怨,與其說他要戰勝宋神廚,倒不如說他要戰勝寧煒和樊家侯。
因為隻有戰勝宋神廚,他才能徹底將寧煒和樊家侯打倒在地,到了那時,再無人來幹涉他和寧茵的情事了。
“茵兒,你再委屈兩天!等我今日贏得比賽,趕明兒我就備足彩禮,親自上門提親!”
唐小廚心下為自己鼓舞打氣,手上的活兒卻絲毫不受影響,對於他而言,做菜比作詩要輕鬆自如得多。
噢不對,這廝壓根不會作詩,應該是說比之抄詩,做菜很顯然要容易得多。
什麽平仄,什麽韻腳,什麽辭藻,那些統統都不聽唐雲指揮。
而廚舍裏的鍋碗瓢盆,以及五味,卻是對他百依百順,要什麽來什麽,仿佛他就是一個威風凜凜的將軍,廚舍內的一兵一卒,都對他唯命是從,畢恭畢敬。
這道“麻辣香蟹”,自從他穿越到大唐以來,就從來沒做過了。
但其做法唐雲是記得一清二楚的。
再加上這三日來,他的精心準備,雖然蟹還沒下鍋,唐小廚似乎已經想到了眾人圍著他做的麻辣香蟹交口稱讚的熱鬧場景。
最後眾人判定他以絕對的優勢贏得了這場廚藝大賽的桂冠。
“哈哈哈……”唐小廚禁不住笑出聲來,聲音還很大,但距他約莫兩丈遠的宋神廚連看都不看他一眼,神情極為專注地正在料理他的“一品膏”的食材配伍。
這一眨眼間,宋神廚儼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似乎就算這時發生地動,或者晴天霹靂擊穿了房頂,他也不會為之所動。
神廚就是神廚,別看神廚的戰場是廚堂,但廚堂如同戰場,哪怕是孤軍奮戰,必勝的信念不能有絲毫的動搖。
“真是個瘋子!這種時候竟然還笑得出來?”
廚堂外的安小姐誒禁不住翻個白眼,心下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也不知為何,當唐雲走進廚堂那一刻,安小姐就情不自禁地捏起了粉拳,這是下意識,她自己完全沒有察覺。
似乎她一個旁觀者,比身在其中的唐小廚還要緊張得多。
因此看到唐雲突然仰頭大笑,安小姐就覺得既然好氣又好笑。
“本小姐都快替你擔心死了,你自己竟然不專心,還在那裏傻笑?
氣死我了,本小姐憑什麽要怕他會輸?
他輸與贏,又與我何幹?”
安小姐有些言不由衷,心裏這麽賭氣,人去轉臉笑看著旁邊的石大壯和竇虎,溫柔一笑,問道:“大壯,你們東家事先可曾有所準備?”
“準備?”
石大壯歪著粗脖想了想,爾後搖頭笑道,“不曾發現。
怎麽了,安小姐?”
“沒什麽,沒什麽!”
安碧如連忙擺手,嘿嘿笑道,“就隨口一問,想一出是一出唄!”
而廚堂之內的氣氛已然沸騰了起來,所有食材料理停當,兩位大廚都已站到了灶台前,豬油下鍋,火勢更旺,鐵鍋內油花亂炸,豬油特有的濃鬱香味自鍋內散出,飄向大堂。
石大壯用力吸了吸鼻子,仰頭,微閉雙目,語調十分感慨地道:“不錯!就是這個味道!”
“什麽味道?”
安小姐不解地眨眨眼睛。
“唐神廚的味道!”
石大壯睜開眼,一本正經地看著安小姐說道。
安碧如“噗”地一聲掩嘴樂了,我還當是你外祖母的味道呢?
竟是那登徒子的味道!“不知大壯何出此言?”
石大壯搔搔後腦勺,列開大嘴笑道:“這個安小姐怎麽會懂?
隻有經常出入廚舍,與雲兒並肩顛勺,時間久了就能體會到雲兒的味道了!”
“得了吧!”
安小姐不以為然地說道,“不就是豬油下鍋的香味麽?
還什麽雲兒的味道!”
一個人再優秀,也不可能方方麵麵都優秀,譬如唐雲,他有他的長處,但也有他的短處。
石大壯亦然,石大壯在某些方麵就比唐雲優秀,譬如現在,他發現自己跟安小姐解釋不清楚,他選擇了沉默。
好男不跟女鬥嘛。
安小姐見石大壯轉過頭去了,也自覺無趣,於是也不出聲了。
如果唐雲也能跟石大壯學學,他和安小姐還怎麽會一見麵就吵?
倆人若是不天天吵,也不會搞成現在這等局麵了。
廚堂之內現在已是熱火朝天了,油下鍋,食材下鍋,“麻辣香蟹”是爆炒,麻辣麻辣,這道菜的風味自然是麻辣爽口了。
其實唐雲並沒有想要標新立異,麻辣正是川味的根本,隻是今日換了一道不常做的食材而已。
正如唐小廚平常教導石大壯時所說的話,要學好川味,須得從味型下手。
川味數十種味型,麻辣味隻是其中一種而已,隻要學會了麻辣味的做法,那不管遇到什麽食材都能做出正宗麻辣味。
當然,這裏所謂的正宗是相對而言的,沒有辣椒,隻能以茱萸替代,盡管唐雲費盡了心思,終究還是差了些。
來到大唐,唐雲對大唐的炊具廚具都有所改良,他炒菜用的那口大鐵鍋是拿著圖紙到鐵匠鋪特意讓那兒的老師傅,用生鐵打造的,導熱極佳,尤其適合大火猛炒,包括炒菜的鐵勺。
而唐人所用的炒菜鍋卻是以銅為主,在材質和形製上都與唐雲所使用的鍋有著很大的區別。
當然一個廚師的技藝高低,是不能用廚具來衡量的,再好的廚具到了庸廚手上,比一堆破銅爛鐵還不如。
就像書法,給一個毫無書學天賦的人這個世上最好的筆墨紙硯,他也未必能寫出多漂亮的字,而真正的書法高手,隨手撿根樹枝都能寫出足以寫出傳世名作。
像今日這麽重要的日子,唐雲自然在昨晚就吩咐石大壯和竇虎等人將自家的廚具廚具等一應物事悉數搬到了醉月樓,就是為了今日的比賽。
不為別的,隻是一種習慣,得心應手罷了。
這邊唐雲顛勺翻炒時,宋神廚那邊的蒸籠也已升騰起白色熱氣。
一品味和麻辣香蟹雖然是相同的食材,做法截然不同,麻辣香蟹是炒法,而一品膏卻是蒸法。
將螃蟹上蒸鍋進行蒸製,再配上宋神廚花費十數年心力精心調製出來的湯汁,沾上這種風味獨特的湯汁,那滋味——簡直就是神仙也羨慕啊!一品膏可是宋神廚的成名菜式,說起來看似簡單,實則不然,人人都會使用蒸籠,人人都會製作調味包,可為何偏偏隻有宋神廚蒸出來的蟹就著他製作的調味汁,讓人吃了縱身難忘呢。
廚藝的最高境界,隻有兩個字——火候!一語雙關,一是指看得見的火候,廚師須得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增一分和減一分,都會讓這道一品膏前功盡棄。
二是指技藝的火候,更高境界的火候,換言之,就是一名廚師十四年如一日磨礪出來的精湛廚藝。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也!人家宋神廚走過的橋,都比唐雲走過的路多,比技藝的火候根本沒法比。
這也正是柴榮達、安碧如等人十分擔心唐雲會輸的根由。
唐雲乃是一介奸商,怎會打無把握的仗?
安小姐詢問石大壯過去三日唐雲是否有所準備,石大壯搖頭表示沒有,但神情卻有些遲疑。
隻因他不敢確定,在接受了樊家侯送來的戰書後,唐雲豈是一刻也沒閑著,隻是他不肯對任何人說,包括石大壯。
三天來,除了吃飯入茅廁,他把自己關在廂房內,也不知道在忙活什麽。
就連吃飯的時候,也不心不在焉,有幾次都把飯菜喂到鼻子裏頭了。
石大壯十分憂慮,躡手躡腳地走到廂房窗前聽裏頭的動靜,隻聽到裏頭定定單方也不知道在幹什麽,偶爾還傳出唐掌櫃獨自自言自語的聲音,神神叨叨地就好似著了魔了。
石大壯、竇虎等人還私下商議著要不要去街對麵請羅大夫來看診,好在今日一早,唐雲整個人似乎又正常了。
喝著早茶,對進進出出忙碌的每個人都熱情地問好,似乎心情很不錯。
而實際上,唐掌櫃既沒瘋又沒癲,不過是在研製一種新型的調味劑。
說研製是高看他了,說是配製倒是恰如其分。
“雲兒,我大壯看好你,不管你今日是輸是贏,在我大壯心裏,就已經是大唐帝國的神廚了!”
石大壯在關鍵時刻,說話做事,還是挺暖心的。
“東家必勝!東家必勝!”
竇虎領著馬三寶、李二狗等人齊聲為唐雲喝彩,就連看不慣唐雲的安小姐,也舉起白嫩的小拳頭,不停地為唐雲加油。
可惜寧姑娘今日來不了,別說是來這裏觀戰了,寧姑娘現在連自家的大門都出不來!自從從京師迴到新豐那日,寧家父兄就將寧姑娘關在閨房內,一日三餐由下人按時送到,想出門,那是異想天開!正因為如此,唐雲鉚足了勁兒,今天一定要戰勝宋一品。
他與宋神廚遠無仇,近無怨,與其說他要戰勝宋神廚,倒不如說他要戰勝寧煒和樊家侯。
因為隻有戰勝宋神廚,他才能徹底將寧煒和樊家侯打倒在地,到了那時,再無人來幹涉他和寧茵的情事了。
“茵兒,你再委屈兩天!等我今日贏得比賽,趕明兒我就備足彩禮,親自上門提親!”
唐小廚心下為自己鼓舞打氣,手上的活兒卻絲毫不受影響,對於他而言,做菜比作詩要輕鬆自如得多。
噢不對,這廝壓根不會作詩,應該是說比之抄詩,做菜很顯然要容易得多。
什麽平仄,什麽韻腳,什麽辭藻,那些統統都不聽唐雲指揮。
而廚舍裏的鍋碗瓢盆,以及五味,卻是對他百依百順,要什麽來什麽,仿佛他就是一個威風凜凜的將軍,廚舍內的一兵一卒,都對他唯命是從,畢恭畢敬。
這道“麻辣香蟹”,自從他穿越到大唐以來,就從來沒做過了。
但其做法唐雲是記得一清二楚的。
再加上這三日來,他的精心準備,雖然蟹還沒下鍋,唐小廚似乎已經想到了眾人圍著他做的麻辣香蟹交口稱讚的熱鬧場景。
最後眾人判定他以絕對的優勢贏得了這場廚藝大賽的桂冠。
“哈哈哈……”唐小廚禁不住笑出聲來,聲音還很大,但距他約莫兩丈遠的宋神廚連看都不看他一眼,神情極為專注地正在料理他的“一品膏”的食材配伍。
這一眨眼間,宋神廚儼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似乎就算這時發生地動,或者晴天霹靂擊穿了房頂,他也不會為之所動。
神廚就是神廚,別看神廚的戰場是廚堂,但廚堂如同戰場,哪怕是孤軍奮戰,必勝的信念不能有絲毫的動搖。
“真是個瘋子!這種時候竟然還笑得出來?”
廚堂外的安小姐誒禁不住翻個白眼,心下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也不知為何,當唐雲走進廚堂那一刻,安小姐就情不自禁地捏起了粉拳,這是下意識,她自己完全沒有察覺。
似乎她一個旁觀者,比身在其中的唐小廚還要緊張得多。
因此看到唐雲突然仰頭大笑,安小姐就覺得既然好氣又好笑。
“本小姐都快替你擔心死了,你自己竟然不專心,還在那裏傻笑?
氣死我了,本小姐憑什麽要怕他會輸?
他輸與贏,又與我何幹?”
安小姐有些言不由衷,心裏這麽賭氣,人去轉臉笑看著旁邊的石大壯和竇虎,溫柔一笑,問道:“大壯,你們東家事先可曾有所準備?”
“準備?”
石大壯歪著粗脖想了想,爾後搖頭笑道,“不曾發現。
怎麽了,安小姐?”
“沒什麽,沒什麽!”
安碧如連忙擺手,嘿嘿笑道,“就隨口一問,想一出是一出唄!”
而廚堂之內的氣氛已然沸騰了起來,所有食材料理停當,兩位大廚都已站到了灶台前,豬油下鍋,火勢更旺,鐵鍋內油花亂炸,豬油特有的濃鬱香味自鍋內散出,飄向大堂。
石大壯用力吸了吸鼻子,仰頭,微閉雙目,語調十分感慨地道:“不錯!就是這個味道!”
“什麽味道?”
安小姐不解地眨眨眼睛。
“唐神廚的味道!”
石大壯睜開眼,一本正經地看著安小姐說道。
安碧如“噗”地一聲掩嘴樂了,我還當是你外祖母的味道呢?
竟是那登徒子的味道!“不知大壯何出此言?”
石大壯搔搔後腦勺,列開大嘴笑道:“這個安小姐怎麽會懂?
隻有經常出入廚舍,與雲兒並肩顛勺,時間久了就能體會到雲兒的味道了!”
“得了吧!”
安小姐不以為然地說道,“不就是豬油下鍋的香味麽?
還什麽雲兒的味道!”
一個人再優秀,也不可能方方麵麵都優秀,譬如唐雲,他有他的長處,但也有他的短處。
石大壯亦然,石大壯在某些方麵就比唐雲優秀,譬如現在,他發現自己跟安小姐解釋不清楚,他選擇了沉默。
好男不跟女鬥嘛。
安小姐見石大壯轉過頭去了,也自覺無趣,於是也不出聲了。
如果唐雲也能跟石大壯學學,他和安小姐還怎麽會一見麵就吵?
倆人若是不天天吵,也不會搞成現在這等局麵了。
廚堂之內現在已是熱火朝天了,油下鍋,食材下鍋,“麻辣香蟹”是爆炒,麻辣麻辣,這道菜的風味自然是麻辣爽口了。
其實唐雲並沒有想要標新立異,麻辣正是川味的根本,隻是今日換了一道不常做的食材而已。
正如唐小廚平常教導石大壯時所說的話,要學好川味,須得從味型下手。
川味數十種味型,麻辣味隻是其中一種而已,隻要學會了麻辣味的做法,那不管遇到什麽食材都能做出正宗麻辣味。
當然,這裏所謂的正宗是相對而言的,沒有辣椒,隻能以茱萸替代,盡管唐雲費盡了心思,終究還是差了些。
來到大唐,唐雲對大唐的炊具廚具都有所改良,他炒菜用的那口大鐵鍋是拿著圖紙到鐵匠鋪特意讓那兒的老師傅,用生鐵打造的,導熱極佳,尤其適合大火猛炒,包括炒菜的鐵勺。
而唐人所用的炒菜鍋卻是以銅為主,在材質和形製上都與唐雲所使用的鍋有著很大的區別。
當然一個廚師的技藝高低,是不能用廚具來衡量的,再好的廚具到了庸廚手上,比一堆破銅爛鐵還不如。
就像書法,給一個毫無書學天賦的人這個世上最好的筆墨紙硯,他也未必能寫出多漂亮的字,而真正的書法高手,隨手撿根樹枝都能寫出足以寫出傳世名作。
像今日這麽重要的日子,唐雲自然在昨晚就吩咐石大壯和竇虎等人將自家的廚具廚具等一應物事悉數搬到了醉月樓,就是為了今日的比賽。
不為別的,隻是一種習慣,得心應手罷了。
這邊唐雲顛勺翻炒時,宋神廚那邊的蒸籠也已升騰起白色熱氣。
一品味和麻辣香蟹雖然是相同的食材,做法截然不同,麻辣香蟹是炒法,而一品膏卻是蒸法。
將螃蟹上蒸鍋進行蒸製,再配上宋神廚花費十數年心力精心調製出來的湯汁,沾上這種風味獨特的湯汁,那滋味——簡直就是神仙也羨慕啊!一品膏可是宋神廚的成名菜式,說起來看似簡單,實則不然,人人都會使用蒸籠,人人都會製作調味包,可為何偏偏隻有宋神廚蒸出來的蟹就著他製作的調味汁,讓人吃了縱身難忘呢。
廚藝的最高境界,隻有兩個字——火候!一語雙關,一是指看得見的火候,廚師須得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增一分和減一分,都會讓這道一品膏前功盡棄。
二是指技藝的火候,更高境界的火候,換言之,就是一名廚師十四年如一日磨礪出來的精湛廚藝。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也!人家宋神廚走過的橋,都比唐雲走過的路多,比技藝的火候根本沒法比。
這也正是柴榮達、安碧如等人十分擔心唐雲會輸的根由。
唐雲乃是一介奸商,怎會打無把握的仗?
安小姐詢問石大壯過去三日唐雲是否有所準備,石大壯搖頭表示沒有,但神情卻有些遲疑。
隻因他不敢確定,在接受了樊家侯送來的戰書後,唐雲豈是一刻也沒閑著,隻是他不肯對任何人說,包括石大壯。
三天來,除了吃飯入茅廁,他把自己關在廂房內,也不知道在忙活什麽。
就連吃飯的時候,也不心不在焉,有幾次都把飯菜喂到鼻子裏頭了。
石大壯十分憂慮,躡手躡腳地走到廂房窗前聽裏頭的動靜,隻聽到裏頭定定單方也不知道在幹什麽,偶爾還傳出唐掌櫃獨自自言自語的聲音,神神叨叨地就好似著了魔了。
石大壯、竇虎等人還私下商議著要不要去街對麵請羅大夫來看診,好在今日一早,唐雲整個人似乎又正常了。
喝著早茶,對進進出出忙碌的每個人都熱情地問好,似乎心情很不錯。
而實際上,唐掌櫃既沒瘋又沒癲,不過是在研製一種新型的調味劑。
說研製是高看他了,說是配製倒是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