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人房內。”


    蕭炎的膝蓋確實中了唐雲一彈,但唐雲當時留了手,並不想致人傷殘,蕭炎為了激起父親的怒意,故意授意家奴楊虔保將傷勢說重。


    蕭夫人院中亂哄哄的,婢女奴仆進進出出,送水的拿藥的,蕭炎正躺在床上呻吟不止,蕭夫人坐在床邊哭哭啼啼的,不停地出聲咒罵打傷兒子的人不得好死。


    “夫人,炎兒傷勢如何?”


    蕭大尹快步從門外走進來。


    那蕭夫人倏地站起身,奔上前緊緊抓住蕭大尹的袍袖,哭訴道:“夫君,您快快看看吧!您的寶貝兒子就要殘廢啦!”


    “哭什麽!”


    蕭大尹喝斥道,“哭有用麽?


    還不派人去請大夫?”


    “已遣人去請府醫了!”


    蕭夫人仍是哭哭啼啼,“夫君,你一定要替炎兒做主!天子腳下,竟有人公然打傷官宦子弟,這還了得!咱們可就隻有這麽一個兒子啊!”


    蕭大尹雖是妻妾成群,卻隻有這麽一個兒子!蕭炎乃是蕭家的獨苗,向來都當成寶貝一樣供著,寵溺之情可想而知。


    “我兒,你覺得如何?”


    蕭大尹快步走到床榻邊,心疼地看著兒子。


    那蕭炎見父親來,裝得更賣力了。


    “爹!你一定在替兒子報仇!那唐雲目無法紀,無法無天,光天化日之下持械傷人,阿爹若是不嚴加懲治,孩兒豈敢再走出家門一步!”


    “我兒,你安心歇養,為父一定讓讓姓唐的為你償命!”


    蕭大尹輕聲安慰兒子,目光陰狠地說道。


    “還不去快催請府醫!”


    蕭大尹赫然立起身,瞪視著侍立在邊上婢女,“小心服侍少爺,出了差子,小心爾等皮肉!”


    那趙不仁免不了也要上前察看外甥的傷勢,順帶又安慰姐姐趙氏幾句,這才起身看向蕭大尹。


    “姐夫……”“來我書房!”


    蕭大尹沉聲打斷,黑著臉快步走了出去。


    在趙不仁看來,這可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好機會,借著這個由頭,把唐雲一並丟入大獄,那安家就隻剩下一對孤女寡母,再也無人替他們伸冤鳴不平了。


    ……唐雲出了皇宮,沿著皇城根下的寬闊街衢,打馬向西行去,他想去京兆府大獄探監。


    京兆府位於光德坊。


    興慶宮在東市之北,光德坊位於西市之東,雖然兩者都在長安城內,但它們之間隔著一炷香的路程。


    據說從東門到西門,不行要走好幾個時辰呢。


    “籲——”進入光德坊,就在快要到京兆府衙門時,唐雲卻突然勒住了馬,歪著頭想了又想,還是決定放棄去京兆府探監的念頭。


    很簡單,他不想打草驚蛇。


    來長安之前,他就得到消息,趙不仁似乎也到了長安城。


    如果趙不仁知道他也在長安城,即便不主動對付他,也會提防於他。


    唐雲於安府的親近關係,現在整個新豐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還是不去為妙,去了也解決不了什麽,甚至他連京兆府的大獄都進不去,當務之急是營救安明府!”


    打定主意,唐雲拍馬往迴走,光德坊西邊緊鄰大唐西市,裏坊內亦是車水馬龍,十分熱鬧。


    唐雲一邊走一邊好奇地環顧左右,看著街邊鱗次櫛比的店肆,以及那些叫賣的販夫走卒。


    突然感到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仿佛自己正在做夢,他有點不相信自己正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大唐帝國京師長安的街道之上。


    可一切又是那麽真實,他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熙攘人群自身邊穿過,聽得到人喧馬嘶,聽得到他們正在談論天氣談論物價,甚至討價還價的聲音,可以嗅到從胡餅鋪中傳來的麵香和芝麻糅合在一起的濃鬱香氣。


    “葫蘆頭?”


    行到光德坊東街,在河渠的橋頭有一家店鋪門楣上的牌匾一下抓住了唐雲的目光,唐雲立馬細看。


    那店鋪的門邊還掛著一個陳舊看上去十分有年頭的葫蘆,這是什麽店?


    賣什麽的?


    禁不住好奇,唐雲拍馬往店門口興去。


    翻身下馬,徑直走到店鋪門口,門邊那隻葫蘆,顯然已不具備實用功能,像是店主人的一種有意陳設。


    探頭往門內張望,隻見大堂內擺著四五張桌椅,裏頭人聲喧嘩,座無虛席。


    店內小夥計把白巾帕往肩上一搭,笑臉迎了出來:“這位客官,您想吃點什麽?


    敝店主營葫蘆頭……”“何謂葫蘆頭?”


    唐雲一臉白癡。


    那小夥計也有點意外,笑道:“客官不是長安人吧?


    葫蘆頭乃是風靡京師的美味,此吃食不僅美味可口,還能延年益壽呢!”


    “哦?”


    唐雲來了興致,“不知道這道美味究竟是什麽食材烹製而成的?”


    “豬腸!”


    小夥計笑道,“葫蘆頭乃是用豬大腸與小腸之間的部分為食材,食材的準備身為繁複,要經過捋腸子、捋腸子、刮腸子、翻肚子、摘腸子、迴翻腸子、二次按腸子、漂洗腸子、二次捋腸子、笊腸子、三次捋腸子、煮肚子,一共十二道工序方可完成,精心備製的食材,與祖傳的八珍湯,以及花椒、茴香和肉桂等五味入鍋,如此烹製出來的葫蘆頭肥而不膩,味道又鮮又美,吃一口滿嘴留香,妙不可言呐!”


    豬大腸與豬小腸之間的部分,那不就是肥腸麽?


    “當真這麽好吃?”


    唐雲抬手摸著鼻子,眨眨眼睛問道,“既然是豬腸,為何又叫做葫蘆頭呢?”


    “隻因那豬腸在烹熟後,形似葫蘆,因此才有葫蘆頭之名。”


    小夥計耐心地解釋道。


    “原來如此!”


    唐雲嗬嗬一笑道,“那你給我來兩份,我帶迴家吃可好?”


    “當然可以。”


    小夥伸手將唐雲引入店中,幫唐雲倒上茶水,“客官稍候,小的這便是去通知廚工準備。”


    一盞茶功夫,那小夥計手裏提著一隻碗口粗的竹筒快步走上前來,“客官,裏頭是二人的分量,加上竹筒,一共三十文!”


    三十文?


    真他娘的貴啊!開元通寶年間,一鬥米維持在十五文上下,敢情一碗葫蘆頭就接近一鬥米的價了?


    即便長安物價比新豐高,這葫蘆頭也實非平民飲食。


    看店鋪樓上樓下座無虛席,一片喧囂,這店鋪掌櫃還不得賺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不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不成並收藏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