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冰棍去嘍!領冰棍去嘍!”


    洛陽的孩子一大早便唿朋喚友,李家莊子發冰棍,一個孩子免費拿一根。


    今天七月初七,七夕節,同時為庚午日,三伏第一天。


    學堂放假,從今天開始放暑假,今年頭一次,放到八月初一。


    允許孩子去學堂自學,圖書館開放,食堂開放,會按照來學堂的人數量製作飯菜。


    冰棍昨天晚上莊子做的,一大早送到各個坊的門口,坊裏的孩子領。


    李家莊子李易手上拿根冰棍,看著麵前的製冷設備露出笑容:“終於用上發電廠的電了。”


    “再有幾日,長安那裏才能有電,趕不上三伏天嘍!”零三三為長安的人著急。


    “有就不錯了,今年成不了親,明年,多造發電機。”


    李易發現進度太慢,洛陽此刻用汽輪發電機發電,三千千瓦的,理論上一小時三千度電,實際沒那麽多。


    他要給全大唐所有的縣都備上一台汽輪發電機,五百千瓦的就行,燒煤。


    太小了不劃算,越大對燃料利用率越高。


    不過幾萬千萬時的莊子目前造不出來,需要一點點提升。


    有發電機之後磨米磨麵方便,百姓需要磨的話,趕車運到縣城。


    各縣可以用冰櫃冷凍一些肉當儲備肉,縣城的路燈點上。


    需要兩千台,工盟的工匠必須接更多的活兒,否則莊戶們忙不開。


    莊戶要造其他東西,飛機、船、蒸汽機、柴汽油機、電視機、飛艇、武器、彈藥……


    “小易,小易你在這?”畢構乘著邊三輪摩托車出現在路的那頭。


    李易又拿出根冰棍,等畢構下車:“老畢給你吃個冰棍。”


    “老夫能吃?”畢構眼饞,卻怕吃完胃不舒服。


    “沒問題。”李易篤定。


    “老夫的牙口吃冰棍哢嚓哢嚓的,絲毫費勁。”


    畢構放下心,說著他確實哢嚓嚼。


    吃兩口,他:“哎呀!涼快,鐵路沿線的百姓享福嘍!一根冰棍零售到地方才兩毛錢。”


    “河南府、京兆府百姓平均收入一天三十錢,外麵的一天有十錢的,辛苦工作一天,可以買五十根冰棍。”


    李易拿出個數據,幹一天活兒值五十根冰棍享福?


    “總好過沒得吃,蘇州百姓曾經敢想吃冰棍?船上裝北方冬天保存的冰運過去,可不是兩毛錢的問題。


    當初洛陽的冰也不便宜,現在洛陽一毛錢一根冰棍,果然越窮的地方東西越貴。”


    畢構從另一個角度講,冰棍運到杭州和蘇州等地,得帶上冰,拿別的冰鎮上冰棍,賣好幾天,成本高。


    洛陽的冰棍李家莊子直接提供,用棉被包上即可。


    賣掉一批,或感覺還能有人買,再到莊子外麵批發的地方買一批。


    五分錢一根批發價,最少五十根,賣一根就賺一根的錢。


    李易幾口把手上的冰棍吃掉,又拿起一根:“莊子準備降價,有自己的發電廠,成本低,以前莊子燒油發電。”


    “低一分錢?”畢構並不清楚冰棍的成本。


    “批發價二分五厘一根,洛陽要求零售五分,蘇州等地零售一角錢。”


    李易給出價格,這才是正常的。


    隻有李家莊子能批量生產冰棍,別人隻能把冬天儲備的冰拿出來調冷飲。


    莊子沒指望拿冰棍發財,電力不浪費就好,冰棍成本不到二分錢。


    工坊從外麵招工,賺的錢基本上就是工資。


    等別人有能力製作冰棍時,李家莊子會提價,給別人一口飯吃。


    “發電廠如此重要?”畢構想到發電廠能讓冰棍降低一半的成本。


    “把冰櫃送到船隊去,船燒鍋爐,帶上個小附件,就有電了,點燈、做冷飲,賣給炎熱地區的人。”


    李易順便想到個賺錢的辦法,瓊州、振州吃冷飲,需要飛艇給送冰。


    船隊攜帶一堆大冰塊,船員們就能吃點冷飲。


    畢構愣一下:“好主意,比帶著冰賣更劃算。中午喝羊湯,你做,咱們去池塘的遊艇上喝。”


    他說完轉身上車,負責駕駛的人把嘴裏的冰棍咽下去,發動車子消失。


    “走,找東西做羊湯。”李易抱起零三三放到自己摩托車的挎鬥中。


    ……


    “還是在遊艇上舒服,穿衣服相對隨意。”


    姚崇往羊湯裏放調料,穿絲綢的衣服,半截袖的。


    在莊子食堂不能這樣穿,除非自己院子中。


    “莊戶們忙,一天要工作十四個小時,八個小時睡覺,兩個小時吃飯和處理個人衛生。”


    李成器說起別的事情,原來工匠工作八個小時,每旬休息兩天。


    如今重要崗位上的人福利全沒了,天天加班,除非生病,否則沒有節假日。


    “莊戶還很高興呢!沒見誰抱怨。”宋璟表示佩服。


    別處這樣使喚人,不給加班費,幹活的人早不答應了。


    莊子無人提加班費的事情,一個個充滿了幹勁,精神抖擻。


    “大唐的繁榮在他們的手上創造出來,成就感更重要,易弟呢?”


    李隆基發現沒有李易的身影,他還想當麵誇兩句。


    “烙餡餅,牛肉餡的,羊湯裏沒放羊肉餃子,得額外吃主食,迴來了。”


    李隆基的小機器人知道李易在哪,它說完,李易推個車到這裏。


    “不用等我。”李易把車鬆開坐下,眾人光是調湯,沒人喝。


    “沒等你,湯熱,晾一晾再喝。”薑皎不承認。


    “大哥、三哥,喝酒。”李易端酒盅,泡的白酒。


    眾人舉盅,抿一口,開吃。


    幾分鍾後酒勁上來,舒服了。


    張九齡夾一片醬牛肉:“今年瞧著風調雨順,糧食當有個好收成,應多養牛羊?”


    他問句,看李易,多養隻喂草不行,需要精料,**料長得快。


    “山羊確實要多養,買不起羊的人家,給他們送羊,算借他們的。


    主要為了產奶,山羊吃草時刨根,需要人為提供飼料。


    產奶的牛在慢慢挑選培養好品種,等品種確定,將來也給吃好料。”


    李易見張九齡問,安排,把羊送到偏遠地區,那裏的百姓收入少。


    一個村子的人想出去到縣城,得翻山越嶺,讓他們修路,他們願意,人少,隻能抽空修一點。


    他們養羊能喝奶,或者做成羊奶的奶酪賣到外麵,飛艇過去取貨即可。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