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呀!我等餓肚子呢!”


    蘇頲看著李易,你不說,咱們沒心思吃飯。


    “信譽問題,百姓不信任銀行,李家莊子出麵作保,我在報紙上說說,百姓自然願意存。”


    李易先說個辦法,他不會采取的那種。


    朝廷應該有朝廷自己的信譽,李家莊子不能總陪在旁邊。


    大唐紙幣能用,百姓家中一般都有李家莊子的兌換券,留著,隻要有其他的錢,就不花這個。


    朝廷迴收的效果很差,百姓不給,商人交稅也不交兌換券。


    甚至有時商人錢不夠,他們把兌換券抵押給別人,跟別人說好,用完錢給一點利息,再把兌換券給我。


    百姓認為某一天朝廷出問題,紙幣不好用時,李家莊子的兌換券依舊如初。


    “哎~~”大臣們默契歎氣,信譽啊!這便是李易在大唐的影響力。


    “還有一種方式為折實儲蓄,即,以多種生活必須品……”


    李易講起來最初國家銀行怎麽做的,百姓不存錢,隻好采取另一種方式,算商品價格,給出一個平均定量值,用這個來掛鉤貨幣值。


    “采用這個辦法?”姚崇似乎動心了。


    “不,隻是一個策略而已,大唐用不著。這些年百姓能感受到大唐的物價情況。


    先在報紙上說一下,大唐銀行係統由李家莊子提供,安全可靠。


    另外存款給東西,比如說……雞蛋?不行,雞蛋不行,京兆府和河南府的雞蛋都往外送。


    給肥皂、煤油、雪花膏、蠟燭、胭脂等東西,存的多給的多。


    活期的給存款錢的百分之零點五,定期的按照年限不同,給不同比例的物品。


    煤油燈、暖水瓶、自行車,收音機和電視機不給,沒有那麽多。


    而且給了自行車就麻煩了,原來一千緡一輛,現在一百緡一輛。


    最開始買自行車的除了可以壞了就換新的,別的好處沒了能行嗎?


    一套東西全有,當時拿票的,才有資格購買新東西。”


    李易給出第三種方法,存款給禮品,包括超市的購物券一並加入進去。


    大家聽著,覺得有道理。


    “買東西的錢誰出?”畢構又問一句。


    “當然是銀行出,又不是我李家莊子的銀行。”


    李易詫異地看畢構,老畢你是不是不會算賬?


    我能用莊子的錢補貼銀行?那會亂的。


    “老夫的意思是,買東西要從你莊子買,百姓存款,利國利民,朝廷不收你賣東西的稅。”


    畢構的嘴動一動,還是把話說出來。


    “成本錢是不?行行行,成本,我不賺錢。”


    李易明白,什麽不收稅,分明沒有稅可收,零利潤。


    “好啊!唉!又增加支出了。”畢構依舊那副難過的樣子。


    “老畢,你最後一次操心,然後你和老宋進團兒,明年咱還去旅遊。”


    李易知道畢構其實是要離開崗位了,得幫著戶部把銀行搞好。


    “旅遊好!好啊!銀行就在有鐵路的沿線運行了,包括蜀地和廣州。”


    畢構稍微一恍惚,轉迴到正事上。


    “可!”李易喝口茶水,起身離開,你們吃飯,我上山玩去。


    畢構他們立即安排人買東西,送到各個地方的銀行。


    先試運營一下,效果好了,在大唐各州府實施。


    李易下樓,見到永穆公主和小蘭時,二人在吃西瓜。


    “李郎給你吃一塊。”永穆公主用牙簽紮一塊西瓜。


    “好好好!”李易張嘴過去。


    吃完一塊又吃小蘭遞的一塊,不吃了,喝完茶水吃西瓜,口感不怎麽好。


    “走了,去挖山菜。”永穆公主惦記著玩兒。


    一行人站起來,宮女太監把剩下的西瓜一人一塊分吃掉。


    三個小機器人由五大三粗的女護衛抬著,這個高度適合掃描和開火。


    不然這樣的女護衛拎它們一手一個,跟毛絨娃娃一樣輕鬆。


    五大三粗的女護衛戰鬥力比‘嬌柔’的強,一對一徒手搏擊,那些打不過她們。


    用匕首也打不過,互相都紮一刀,對方先承受不住。


    重火力支援更不用說,她們能單獨端重機槍。


    唯一缺點是靈活程度與身體柔韌性差,並且太過明顯,會被敵人當成集火打擊目標。


    另一群專門訓練的女子,別人一看就覺得沒有威脅性,一隻手就能輕鬆控製兩個。


    這個組合才完美,兩個人獨自出莊子李易放心。


    “李郎,大臣們找你何事啊?”


    走在路上,永穆公主想起來方才的事情。


    “銀行沒有人願意存錢,百姓頭一次見到把錢放到別人的地方時,別人還給利息的情況。”


    李易一句話說明白,百姓害怕,心中總有貪小便宜吃大虧的覺悟。


    “哦!信譽問題,咱莊子若成立銀行,百姓搶著存。


    百姓哪曉得大唐的貨幣發行都不能發了,很多抵押品放在那裏。


    有的還不準變成抵押品,其本身價值偏偏很高,從外麵弄來的寶石。”


    永穆公主一聽便了解其中的原因,大唐目前很無奈。


    有價值幾億緡的珠寶閑置,不可以用來發行貨幣。


    珠寶就算了,黃金、白銀同樣多,紙幣印出來了,但不準扔到市場上。


    扔的過程就是消費的過程,買東西、雇傭百姓幹活。


    買啥東西,儲備糧?建築材料,雇人修路。


    正常的夠用了,再往外放,人力不足,物資不夠。


    大唐如今就這麽有錢,多到不敢花的程度。


    隻能依靠一部分錢來循環,否則通貨膨脹了。


    “因此要藏富於民,科技跟上,把這部分不能拿出來的錢在將來讓百姓購買收音機、電視、縫紉機、自行車、手表、鍾、留聲機。


    提升生活質量,包括蓋新房子,穿漂亮衣服,多生孩子。


    醫療和教育之後的投入要增加,孩子多了,百姓有點小病也不願意挺。


    那麽大唐給出醫療方麵的社會福利,全民醫療免費。


    又缺醫生,培養醫生得花錢,教育器材費用朝廷報銷。


    屬於良性循環,前提不能把技術傳到大唐之外,隻銷售商品。”


    李易說起來最樸素的思維方式,他都不招別國的人到大唐學習。


    書籍更不用說,海關嚴查,甚至學堂每一本書都要記錄。


    學物理化學的孩子說書丟了不行,必須找到。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