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都走了,就剩下李隆基、李成器、李易三個喝酒,節目繼續表演。


    輪換著來的,之前的人有休息的時間,他們倒是很願意演節目。


    不止三個人看,也不全是宮女太監看。


    莊戶有下班的本應該到食堂吃飯,跑到這裏看演出,隨便吃東西,喝幾口酒。


    李延承和秋小娘就在,他倆零點交的班。


    秋小娘被安排在食堂工作,她原來就幹這個的,在麵點區。


    她目前屬於徒工,學習當中,以前她的那些個手法不適合莊子。


    吃麵條的,她下麵時,有多有少,包子、饅頭大小都能看出來。


    莊子食堂要求饅頭和包子的整體誤差不超過兩克,麵條好辦,下鍋前稱重,揪下去一點,補上一點,就達標。


    餛飩則是小的二十個相差不超過三克,大的十個不超過三克。


    如此一來,多少麵和多少餡,出多少東西幅度控製在一個範圍內。


    對外銷售時,顧客不會挑,都一樣。


    對內時,大家知道每一份多少,多吃幾次就知道自己的飯量了。


    秋小娘要學會,有稱在那放著,隨時扔上去看一眼大小,找感覺。


    麵點不僅僅麵條、餛飩、包子、饅頭,包括各種點心、蛋糕、麵包。


    年歲大的人和小孩子願意吃小點的,太大了張不開嘴。


    莊子食堂有漢堡,用麵包夾別的東西,卻不厚,跟肉夾饃差不多,太厚了需要把嘴張很大。


    麵點包含繪畫基礎,秋小娘整天認真學,非常努力。


    她終於明白,任何行業都有天花板。


    好在大家都願意幫助新來的人,她又有一個好師父,她的承郎。


    李延承每天教她繪畫基礎,講工件精密用手來衡量的心得,我是怎麽做到差一絲都能用摸出來的。


    二人工作時間安排在一起,零點秋小娘下班,李延承也交工,騎挎鬥摩托車帶一個工友到食堂。


    扔下工友在此吃飯,他載著秋小娘跑這邊看節目。


    兩個人第二天的班還是十六點到零點,有十六個小時休息。


    準備吃完飯天亮去醫院,然後迴家休息,迴那個四十平的房子,大房子裝修中,一個門洞。


    等慢慢裝修好,丈母娘出院,迴去修養,用上工具康複。


    “承郎,再不用打仗了是不?”


    秋小娘在喝女士香檳,就這個她喝一杯後都興奮了,暈乎乎的。


    平時她不喝酒,碰到一點酒精便承受不住。


    不過她即便把一大瓶香檳喝完,也沒大問題。


    女士香檳的酒精度比米酒的高兩倍,米酒孩子和孕婦都能吃。


    這個米酒是酒釀,酒精度在百分之一左右,高了不行,不允許孩子和孕婦吃。


    “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怎麽想,倭馬亞王朝野心極大。


    而倭國咱們現在還未騰出手,倭國就是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此句為太宗所言,天策上將。東主其實也是要把倭國給吞並了,不需要原因。”


    李延承搖頭,還要打呢!因為大唐的飛艇目前飛不過去,飛機更不行。


    別人就認為有抗衡的機會,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很聰明。


    吐蕃、後突厥、新羅、渤海聰明,那是一點點打和嚇出來的。


    他們買報紙,即便運輸時間長,有的內容時效性低,但武器的介紹卻明白。


    飛艇還飛過去給送東西,別怕遭災,大唐幫你。


    “那怎麽辦?”秋小娘的學識和悟性有限,她隻是個普通的女子。


    “我們繼續造飛機和大船,不是這樣的飛機,雙層翅膀的,方便在船上起降。


    帶上武器跟船一同出去,誰打咱們的商人或駐軍,咱們在船上起飛轟炸。


    咱們在聯合其他部門一起進行攻關,設計和製造新的工具,電推進的。


    涉及到大量數學問題,還有齒輪、轉向軸的精密程度。


    過段日子我要加班,用手銼來解決精度,陪伴你的時間會少一些,你多看看書。”


    李延承一臉歉意,事情多,要忙碌了。


    “我會練好的,除了正常的工作做飯,還有別的東西要學。”


    秋小娘表示理解,她落下的知識太多,需要從頭補。


    李家莊子的人每天都在學習,即便做飯的人,也要學管理類的內容。


    她都是在食堂工作完,迴家看書練習,忙碌中感覺到充實。


    跟以前賣麵食的生活不一樣,那時是過一天算一天,現在有了對未來的希冀。


    “倭國所在當如何?”李隆基興奮過後,考慮起另一處地方。


    他感覺倭國邊成大唐的之後,對大唐出海很有幫助,可惜倭國的資源少,感覺沒什麽東西。


    “保持貿易順差,時間長了他們自己承受不住,當地的銅礦、銀礦、金礦都有,能夠采一段時間。


    受地理影響,最豐富的乃漁業資源,現在他們占的地方少,更北邊和更南邊不屬於他們。


    北麵絕對的冷水海域,出產的海產品品質高。


    而南邊有洋流關係,往來船隻補給便利。


    另外他們那裏火山多,故此溫泉多,去旅遊的話,在那裏能夠不停泡溫泉。


    大量的貨物出口到倭國,大唐貿易順差情況下,倭國承受不住,必然要想辦法遏製。”


    李易介紹著一些情況,他最看重的是倭國的地理位置。


    關鍵他不想給大唐將來留下後患,那麽重要的大島子和島嶼群不占,將來船隊出去總得路過。


    去美洲的船隻去的時候在倭國有最後一次大補給,而迴來的時候,別看倭國和大唐就那麽近,心情不同。


    有那個屬於自己的地方,是到家了。


    迴程越是後來越疲倦,早一點抵達安穩所在就早一點放心。


    “要多久?”李成器也想拿下倭國,他認為那裏養殖海鮮更方便。


    “兩年之內,進行貨物推銷,我有一計,金字塔獲利銷售模式,很管用的。”


    李易伸出兩根指頭,兩年拿下倭國,周圍都不用操心了。


    “不如現在大唐用。”李隆基還以為是好計呢。


    “誰敢在大唐那麽幹,我保證收拾死他,毒計,三哥,不能的,我就算再落魄,都不會用在大唐人身上,他是這樣……”


    李易給李隆基講起了傳銷,這東西在他那時八幾年的時候國內就有,後來手段越來越先進,技術越來越進步,包括演講的技巧。


    ------題外話------


    今天真的沒有了!農家嗓子腫了出血!不停地出,嚇壞了,去醫院檢查,醫生一點都不負責,明明自己用個簡單的工具就能看出來,非要開個喉鏡,讓農家含麻醉藥水,說五分鍾,農家五十秒就噴了,咳嗽。檢查完說沒有事情,農家安心了。農家知道為什麽,就是多賺點錢,農家也不會因此和對方吵起來,這個國家現在已經……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