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平康坊的、思恭坊的人表演歌舞,一個個大屏幕在這邊和莊子外麵、洛陽宮、長安那裏都有。


    把在瑪雅那裏兌換的大屏幕拿迴來,這就多了。


    還有莊子裏的少女們跳水上芭蕾,十來歲的孩子們穿平行四個軲轆的旱冰鞋送酒歲、肉串。


    旱冰鞋的每一個軸承都是好東西,結果變成玩具。


    參加宴會的人被要求不準往地上吐痰,更不允許倒水和酒,滑旱冰就怕這個。


    下雨時候的水磨石地麵根本滑不了, 一滑一哧溜。


    李家莊子莊戶今年又考上六十六個人,報名就六十六個,全中。


    其中有一個五十五歲的老頭,第一李家莊子四十二個人中舉的那個父親,以前沒考上,就教書,兒子出息了,他繼續教書。


    今年閑著無聊, 考一下吧!甲第。


    最厲害的是一個工坊女子,有兩個孩子了,居然考個乙第,放榜後跟丈夫顯擺。


    丈夫怒了,狠狠地懲罰到半夜才罷休。


    翌日女子容光煥發地去上班,順便幫丈夫請個假,又跑到莊子藥房拿藥。


    什麽鹿茸血酒、人參、蛤蚧、藏紅花、鎖陽、肉蓯蓉啥的。


    下班迴家時帶著羊湯、手扒羊肉、烤羊腰子、羊槍羊蛋等東西。


    “易弟,長此以往,李家莊子人人得進士,隻你一個無功名者,不好管啊!”


    李隆基開心,他願意給別人賜官,朕開闊那麽大一片疆域,科舉怎可有落選之人?


    他看到李家莊子的人也戴紅花,笑著打趣。


    “他們即便封神,弟這廂亦有打神鞭侍候。眾生皆成神,孤身戲紅塵。”


    李易選了有更改的封神演義中情節的內容, 主要是一些人物名, 有衝犯的換掉。


    李易說著拿過來一個牡蠣翹開看看, 遞給李隆基,生的,生蠔,白令海峽那裏的。


    就是不聽話的海軍過去,用那裏的冰鎮著,原封不動地給送迴來。


    “沒有寄生蟲?”李隆基身手去拿醬油。


    “沒有,有也不怕,先直接吃一個,再想吃可以放蒜蓉辣醬和芥末,不要醬油和耗油。”


    李易阻止李隆基的動作,這個東西太難得了,下次讓航母過去,那個距離夠燃油的消耗。


    李隆基果然不拿東西了,接到手上用筷子一碰一吸,慢慢咀嚼。


    李易也吃一個,好吃,口感很複雜, 在海裏遊泳含一口海水的程度低一些,冷一些。


    溫度低,海水含鹽量低, 在那邊就冷,又冰鎮著拿迴來,那種帶著淡淡鹹味的微涼後是種特殊的柔軟和鮮嫩。


    “人間美味。”李隆基吃後評價,以前他沒少吃生的,都是用陳醋、酒、芥末、鹽來殺寄生蟲。


    他對這個沒有太多的概念,直到遇到李易,便越來越不願意吃生的。


    凡是吃生的東西,如牛肉、河豚、鯉魚等東西,必須在李家莊子吃。


    “他們有嗎?”李成器拿起第二個,自己撬開觀察,放芥末。


    “考生一人兩個,其他的都是莊戶吃和咱們吃,灞水莊子的莊戶也有。”


    李易點點頭,東西少,還是一群不聽話的將士弄來的。


    莊戶優先,溫水海域和冷水海域的牡蠣價值相差一百倍都不為過。


    像他那時的三亞,超市裏的海米一百多一斤,人家第一市場同樣的才五十。


    關鍵大連的海米那個個頭和肉的緊致感好上幾倍,一斤六十多元,都是當零嘴兒吃。


    “有電報了,有電報,渤海那裏的,大武藝向這邊的大祚榮和大門藝用暗碼發報。


    他說現在日子過不下去了,又下雪了,開春後的這場雪要人命。


    問父親大祚榮能不能跟大唐談一談,給他們送去東西。”


    小機器人突然出聲,剛來的電報。


    大武藝他們還知道用密電,自己有一套翻譯的辦法,借助大唐的電報來傳遞信息。


    隻是他心思很好,實際上沒用,隨時暗中監控,你拿哪本書當譯本?


    大唐在那裏駐守的人負責發電報,大武藝就通過別的手段把書運過來,然後對照頁碼和段落。


    他那裏發電報是一堆數字,他自己覺得很先進了。


    他其實都不知道,即便大唐不監控,按照他發報的數字頻率和同數字出現的概率,都能給他算出來。


    這太簡單了,如果二戰的時候有一個國家用這樣的加密係統來進行信息傳遞,他們早就廢了。


    李家莊子有能力進行計算,李易背後是係統。


    但不需要,隻要知道對方用哪本書就行了,這是監控。


    哪怕弄出來恩尼格瑪密碼機,不用說在係統麵前,李易用平板電腦就夠運算了,他那時的一個手機的運算速度能輕易把恩尼格瑪密碼破解掉。


    這是純暴力破解,但裏麵有規律和公式啊!


    若加密真那麽牛逼,大家何必去研究量子糾纏加密技術?


    就是說大武藝那裏的所有利用大唐電報加密的手段,李易這邊都能破掉。


    反而大唐一律明碼發報,別人沒有同樣的設備。


    “哪裏是送東西,分明是妥協,談條件,與瑪雅那裏的托瑪瑞弟托城邦國王托利乞一樣的心思。”


    姚崇在吃銀耳山楂罐頭中的山楂,銀耳再好,他也不想吃,他知道這東西李家莊子在好幾個地方大量種植,跟木耳、猴頭菇一樣。


    還有其他的蘑菇,李家莊子全能種,現在吃的就是種的,唯一不能種的是血紅鉚釘菇。


    另外一種是鬆露,但可以半人工種植。


    人參珍貴不?李家莊子已經在進行大批量種植,以後會越來越多,三十年後,就是無數三十年齡的人參出產。


    感覺歲月很漫長,但這玩意兒到一定年限後,比如五年,種完了就不用管了,它自己慢慢長。


    “許他好處,待大祚榮過來後說清楚,那裏是大唐的,保其一家延續五代富貴。”


    這個李隆基不用聽別人的,自己便有決定。


    五代百年而已,等對方過來後,五代自己傳承不了,或者犯法了,那就沒辦法了。


    失去了統治力的五代,估計三代就落寞了,怎會延續五代?都少世家大族皆如是啊!


    說白了就是空頭支票,而對方也明白,保住自己一代和兒孫一代,其他的顧不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