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周圍傳來一片歎息聲,大臣們難過。


    他們一個個都考過科舉的,當時的條件……


    二月份不管長安還是洛陽,沒一個暖和的地方,洛陽相對好一些,長安……一言難盡。


    與眼下如何比?單個房間、地暖、電燈、獨立衛浴、電話叫餐,關鍵還允許出去溜達。


    “剛柔, 考完科舉,考場拆掉?”


    張九齡想到個事情,考場占地方,去年臨時搭建,廁所在外麵。


    今年暖氣鋪地暖,裏麵有下水裝置, 拆的成本太高,好幾千個小屋子。


    “莊子裏有工作到半夜下班的人, 八個小時一班, 不管如何安排,終究有深夜的人。


    晚上二十點,到淩晨四點,二十點下班的好說,淩晨四點下班的和上班的怎麽辦?


    或者晚上到零點交接班的,上班的與下班的都不方便。


    在家裏睡覺,有孩子和妻子,下班很晚迴家,就可能都醒,上班時亦這般。”


    李易說到此停下,還有不明白的?


    “哦~!他們到這裏住,以前怎麽處理的?”宋璟悟了。


    “以前住工坊,或者迴家和出來之前到另一個屋子住,悄悄走、偷偷迴。”李易給出答案。


    旋而補充一句:“不喜歡叫他們住工坊,說好了睡覺,卻隨時爬起來看圖紙或幫忙幹活。”


    大屏幕上叫餐的學子越來越多, 旁邊人吃飯,香味傳過來。


    自己餓肚子答題顯然不合適, 幹脆吃吧,吃的時候還能再想想。


    考生懂得控製飯量,別吃太飽,吃完會困,一天有四頓飯,願意吃幾頓則吃幾頓。


    不在飯點兒區間還想吃,隻能申請叫人陪同到食堂,考場不能總飄飯菜味道。


    “老夫當時考進士,在長安,喝涼水,吃炊餅和鹹菜。”


    劉幽求突然說起他考科舉時候的情形,太苦了,那麽冷的天。


    “老夫好一些,吃的饅頭、漬菜,帶個炭火盆,能燒熱水,煮雞蛋。”


    盧懷慎跟著說, 他範陽盧氏, 他爹當時是參軍。


    “一晃許多年過去了, 當年十七中進士,也有火盆,吃的豆沙包和醬菜、煮好的雞蛋。”


    宋璟開口,十七歲中的進士,指虛歲。


    “某未曾那般考過。”張說不服氣,我賢良方正科上來的,直接誇過地方。


    “老夫……唉!老夫不曾君前問對。”姚崇歎氣,搖頭。


    周圍的人鄙視,你的意思是說你最厲害?對,你是給孝敬皇帝李弘死時領頭唱挽歌的身份當的官。


    其他人不出聲了,沒什麽可比的,都這般了。


    不過他們突然看向李易,你說說你唄!幸進?


    “青黛、歸藏、灼灼,你們就知道吃,這麽些個大臣說當官的經曆,過來聽聽,好好學學。”


    李易感受到目光了,他怒了,我怎麽當的官你們不知道,我幸進?


    三個孩子離得不遠,帶小丫頭、小家夥等人一起吃,聽到這邊說的話。


    “是,師父!”三個人一同跑過來,必恭必敬地挨個看,一副你們好厲害哦的樣子,我們向你們學習。


    群臣麵色變幻、表情豐富……


    “哈哈哈哈……”李旦開懷大笑:“罷了罷了,迴去吃飯。”


    “好啊!”三個孩子又跑迴去。


    “小易你就知道拿徒弟顯擺。”畢構過一會兒出聲。


    “你有這等徒弟你不顯擺?”李易抬下巴,不服你教同樣的徒弟出來。


    本地領頭的人看出來一些情況,三個孩子不穿官服,一人一身白大褂,瞧著挺可愛的。


    他感覺不一般,猶豫下:“陛下,他們三個是……”


    “大唐科舉你曉得?”李隆基問。


    “知道,進士科最好。”領頭的人表示我懂。


    “還有另外兩個更好的,童子科,十歲之下,再一種秀才科,單科考,這兩種皆為一群考官圍著問。”李隆基說另外兩個。


    “哦~他們是童子科?厲害!”領頭的人再看三個孩子的目光不同了。


    “不,他們是童子科、進士科、秀才科三科進士。當年三小共一試,此後再無童子科。”薑皎在旁邊插一句。


    “啊?”領頭的人又看三個孩子,發呆。


    “童子科很難?”過十幾息,他迴過神。


    “難,考官非常不容易。”姚崇、畢構、宋璟三人非常默契地說出一樣的話。


    領頭的人眨眼睛,啥意思?


    “我跟你說,這事可好玩了,哈哈哈……”


    長孫昕拉著領頭的人到一旁講那時的情況。


    不是雨季和潮濕的季節,午後的炎熱中卻很幹爽,適合在陰涼的地方睡覺。


    科舉場地考生們吃過飯繼續答題,這裏的領頭人滿頭大汗地跟自己的人一個個靠近了小聲說話,又讓聽到的人找別人說。


    他要告訴自己的人,別招惹那三個孩子,必須笑臉以對。


    聽完長孫昕的講解,他曉得了,三個孩子是大唐的寶貝。


    李易等人不去理會,繼續吃燒烤,今天就這一頓飯。


    燒烤一直吃到晚上,眾人在陸地上休息。


    天亮跟當地百姓告別,船隊向北出發,下一站振州。


    中途不停, 按照航程,三天。


    這條海路上往來的船隻多,大唐商人們自己組的帆船隊,租賃一到兩艘蒸汽機船帶領。


    蒸汽機船大唐海軍控製,說租賃其實就是雇傭官方保護。


    東南亞包括倭國在內,倒處都是大唐的蒸汽機船,往另一邊的南亞、中東、非洲也有。


    澳洲那裏相對船隻往來頻率低,不過一出動就是幾十艘船。


    每一艘船都代表著資源和錢,運氣好的話,一艘蒸汽機船出去迴來,帶迴的東西價值可以換十艘蒸汽機船。


    上麵裝一堆黃金、白銀、寶石、龍涎香、龍血等物資。


    大唐的蒸汽機船根本不運輸糧食,現在大唐糧食夠吃了。


    不過別夷商送糧食過來,依舊能夠抵稅。


    糧食多不怕,陳糧拿來為牲畜和家禽,大家吃肉。


    “這等情況下,誰願意其他的國家發展起來?大唐發行貨幣多,不但不貶值,購買力反倒是提高。”


    李易站在最上麵的甲板上吹風,舉望遠鏡看其他的船隻。


    大唐憑借技術優勢,對外進行資源和財富的掠奪。


    有的地方已經接受了大唐的紙幣,因為可以打折。


    用紙幣買比用東西換節省一成的錢,即百分之十。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