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不分晝夜,持續前進著,每到了屬於自己掌握的有人島嶼時,即進行淡水補充,順便給當地百姓送肥皂、截瘧丸、火柴。


    若多停留幾個小時,蒸汽機船會進行降溫,其他的船載小船出去拉網捕魚, 為當地的百姓增加副食。


    島上的大唐百姓其實有小漁船,他們以前屬於土著,加入大唐後,大唐教他們一些造船和捕魚知識。


    冶煉技術不能教,當地沒有那個條件,鐵器卻給他們了。


    一口鐵鍋、一套刀具, 在當地人看來就是最寶貴的東西。


    加上十戶人家可以擁有的斧頭、錘子、鋸子、矬子、鑿子、刨子,還有比這更好的嗎?


    按照船隊正常速度,一路僅僅補給下淡水,四十天保證能迴去。


    如今要給沿途的島嶼打輔助,人家都願意當大唐人了,你不弄點海鮮叫人家曬成幹,顯然不對。


    “再過些時候又是科舉了,今年的科舉在二月十五,月圓時。”


    宋璟談起科舉的事情,新的一年了,大唐需要人才。


    船隊航行一個多月了,按照行程,迴大唐還得二十餘天,包括中途補給。


    這樣趕不上科舉考試,除非不給地方島嶼福利,全速前進。


    “還有十天,今年的考生更多,很好!”


    李隆基欣慰,科舉考試不是降低了難度,是側重點轉移了。


    以前科舉考試就是背誦一堆書籍, 然後進士科才考策論多一點。


    如今有所改變,策論二十道,同時有學醫和算術,貼經題少了。


    去年還是十道策論,今年多出的題傾向於地方治理。


    蘇頲上前一步:“大唐急需人手處理各方事務,耽擱不起,縣及州府放開考生數量限製,朝廷給予路程補貼。”


    “即便認為無把握的人亦願意到洛陽感受考試氛圍,何況許多考生背書和注釋最為困難。”


    “當所需背誦內容減少,平日在報紙上看民生、對外大唐政策,又覺得可一試。”


    蘇頲道明原因,看報紙的話,尋常百姓如今聊天都是張口閉口國家大事。


    別看朝廷對後突厥在等,百姓早給想出無數種辦法,管他是否好用呢!百姓覺得自己行。


    有的百姓直接說,飛艇帶炸藥包過去,問降不降,不降直接炸,炸死一些, 其他人便降了。


    很聰明,幹淨利索,沒毛病,武力征服,至於人家百姓是否會甘心老實地幹活,付出多少監管代價,是另一道題。


    “往後背東西簡單,營養跟上了。”


    張九齡知道貧民的孩子讀書多麽不容易,即便不要學費,依舊學不起。


    家中本就生活艱難,又少個勞動力,吃不上肉,背書背不動。


    幾年前剛進官學的貧家子,比不上富裕人家的,同樣的內容,別人背幾遍記牢,窮孩子總忘。


    少部分孩子能記好,屬於天賦,普通人跟灼灼小丫頭比?跟李歸藏比?


    後來學堂給孩子補貼錢,又吃好的,孩子們學習進度飛快。


    “生產力的提高幫了大忙,易弟……易弟在何處?”


    李隆基也知道應該吃好的,沒有是關鍵,他想到李易,扭頭一看,不在。


    他的小機器人:“網絡授課,東主一天很忙的。”


    它迴答的時候腦袋轉,大臣感覺像被小機器人看似的,有人轉身離開,找事情幹。


    總覺得小機器人說他們不幹活一般,誰不忙?現在難道不是討論朝廷大事?


    另一邊,李易看看時間,十一半點,大唐那裏早上八點半。


    他從這邊的早上八點講課,大唐的學生五點聽課。


    三個半小時,講一個半小時,休息半個小時,學生們去上廁所,不敢吃飯,怕吃完了困。


    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學生們上完廁所,會仔細迴想剛才課上的內容。


    “今天的課到這裏,同學們辛苦了。”李易微微鞠躬。


    屏幕前的所有人一起深鞠躬:“為大唐之傲然天下而讀書!”


    “下課!”


    “東主再見!”


    “又到了吃飯的時間,中午吃什麽呢?”


    屏幕黑下來,李易抱起自己寫的教案在那發愁,他感覺一天總是在吃飯。


    中午吃完,下午給李家莊子的孩子們上物理、化學,又是一會兒就結束了,馬上吃晚飯。


    晚上整理一下電報,莊子兩撥學子從各地發來的電報,有問數理化的,又問行政的,還有問農業的。


    有時間就一個個給出自己的看法和分析,讓小機器人發迴去。


    沒時間直接交給小機器人處理,數理化的小機器人迴答容易。


    其他的小機器人會給出一堆內容讓學子自己挑,管是有用還是沒用呢。


    就是比較耽誤時間,那是電報,哪怕明碼發,一樣得譯成文字。


    等李易到外麵餐廳,眾人吃上了,沒人等他,他自己說的別等。


    船上提供十道熱菜,李易端餐盤盛點豆芽、肉絲、幹豆腐絲,一個土豆燴茄子,軟炸裏脊,自己用醬油泡點蔥葉,撈過水飯,就這些,不要湯。


    他來到永穆公主這桌,這桌就六個人,他的三個徒弟、小丫頭、永穆公主和小蘭。


    三個徒弟之前也聽課,出來的速度快。


    小丫頭跟過來了,在李家莊子學習,正如之前那個小丫頭一樣,她是一族人都在船上,全去大唐。


    “吃呀!說了不用等。”李易過來一看,大家就坐著,沒動筷子。


    “吃,快吃!”永穆公主嘻嘻一笑,帶頭先吃,果然沒等李易第一個動筷子。


    “咱們也剛盛完飯。”小蘭說一句,她打的飯和永穆公主一樣。


    不需要一人盛一點別的換著吃,十道熱菜可以全打,無限製。


    甚至確實不想吃,單獨讓廚房做自己想吃的。


    “等把這批學生教差不多後,他們去教別人,我就輕鬆起來。”


    李易對講課沒興趣,他更喜歡自己到醫院呆著。


    要麽進工坊看看各個技術的學習進度和應用,其他時間找永穆公主兩個人聊天。


    “不教更好的了?”永穆公主咽下嘴裏的食物。


    “少,除了李家莊子的,別處沒有更多的設備,要等大唐工業基礎提升。”


    李易搖頭,全大唐就兩個真正的醫院,兩個莊子,航母上的不算,這屬於移動有醫療輔助的船。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