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上一片告別聲中,船隊向北航行而去。


    那裏堆放著大量的橡膠,以後往來的船隻同樣會帶一些迴大唐。


    “將來船隻遠航時,船上的補給物資必須占多數,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食物與澹水按照三倍的量裝。”


    李易用望遠鏡看別的船上的海軍興奮的模樣,擔心他們太自大,為了運輸貨物,瘋狂減少補給。


    “寫進律法與軍規中,不隻海軍,大唐商船亦如此。”


    李隆基根本不找大臣商議,少運貨便少運貨,人的安全為第一位。


    宋璟感受著海風:“海帆船應淘汰掉,不夠方便又危險,運載量低。租蒸汽機船給他們,他們的帆船……”


    “賣給夷商,夷商需要。”蘇頲出主意,帆船毀了怪可惜的。


    “易弟?”李隆基這個時候問別人。


    “不止賣掉原有的海帆船,更該組織人手在港口旁邊專門為夷商造帆船。


    憑借夷商的技術,他們製造一艘帆船的成本遠高於我們製造。


    我們的帆船技術,他們不會,把帆船賣給他們,他們要研究我們的帆船技術自己造。


    我們為他們提供成品,他們自己造顯然不劃算。想來以後要開海戰了。”


    李易怕別人自己學技術彷造,現在隻有大唐的帆船最厲害,倭國根本不行,都是小船。


    夷商那裏更差,倭馬亞王朝的技術算先進的了,過個直布羅陀海峽都那麽費勁。


    等大家船多起來,原本陸地上的戰鬥必然進入到海洋,趁你運兵、運糧的時候打你。


    羅馬火就是用來燒船的,不過船都小,大唐海運的帆船大,裏麵有釘子,不全是榫卯結構。


    “甚好!”李隆基這次頷首,應該造船賣。


    “賣價幾何?”蘇頲追問。


    “造價四倍。”李易豎起四個指頭,百分之三百的利潤。


    當下可不是他那時的散貨船利潤低,百分之四點多到百分之六之間。


    此刻的大唐帆船相當於那時的軍艦、液化氣船,高附加值的東西。


    “他們覺得貴可以不買,甚至買一艘迴去拆了學著造,看看得多少錢?”


    李易有把握,船,不是那麽好造的,拆完了看看能裝迴去不?


    關鍵船上的部分榫卯結構最後鎖死,並非活的,換的時候整個一套往下換。


    加上帆船的帆布、繩子,不知道處理工藝,質量保證不一樣。


    即便如此,還得盡量保密,莫叫人學去後發展壯大。


    “造一艘船用錢幾許?”姚崇專門學了農事,船舶製造業的沒學。


    “看造什麽船,造多少艘,船大自然貴,造得多便宜,大家分工操作,流水加工,一個人隻負責造一個位置,尺寸定好。


    莊子上的蒸汽機越來越便宜,大唐的蒸汽機船跟著降成本,目前的一艘蒸汽機船不及第一艘的三分之一。


    哎呀!應該好好建幾個造船廠,在廣州、泉州、海州,造帆船。


    跟造蒸汽機船一樣,組合門式吊車,成本更低,建造速度快。


    從國外運木頭,大唐木頭盡量少砍伐,保水土,經濟樹多種。”


    李易說著想要大量賣船,自己大唐的海運的運力還是不夠。


    外麵的好東西那麽多,需要別人給送來,順便收稅。


    “剛柔,江河上帆船依舊存在?”


    張九齡想到珠江、長江、黃河,每年都有操船翻了死去的人和丟的貨物。


    “呃……”李易猶豫:“有人幹了一輩子船工,突然換蒸汽機船,適應不了,就得被淘汰。”


    “給他們找簡單的工作,總好過幹一輩子最後死在這上麵。”張九齡堅持。


    “成,往後大唐除了小河擺渡船和漁船,一律改成蒸汽機船。


    招工,配合製造蒸汽機,把一些技術要求低的分出去,不然人不夠。


    莊子裏的人手還要造內燃機,內燃機比蒸汽機體積小,適用性強。”


    李易眉頭蹙起來,給下崗的船工找啥工作呢?


    ……


    四天過後,船隊抵達北麵的位置,當地人已經知道隊伍要走,更知道有人留下來幫忙指揮。


    一塊塊的橡膠片堆在岸邊用苦布遮擋住,避免陽光照射。


    李隆基下船給此地的百姓見麵,百姓們臉上堆滿笑容,大唐的陛下親自來了。


    “生活還好嗎?有什麽問題?”李隆基關切地詢問。


    首領連連點頭:“好,好著呢,我們這裏什麽都有,先來的船除了往那邊運的東西,別的沒有事情做。


    我們整天跟著捕魚、建保存的木頭房子,不能潮濕。


    看上去魚夠我們吃三年,天天吃、頓頓吃、使勁吃。


    我們準備拿去跟別人換東西,我們自己造了船,能捕撈,平時夠吃。


    我們現在不願意打他們,以前他們就打不過我們。”


    首領說著迴身看到個人,從他手上拿過來一把大刀,唐橫刀,轉身又到李隆基麵前。


    別人想上前,李隆基抬下手阻止。


    “這個刀厲害,砍人一下一個,我們不怕野獸了,有弓箭和刀、長矛。”


    說著他把刀遞給李隆基,估計反應過來自己不應該拿武器。


    李隆基接到手掂量掂量,扭頭問:“不怕被砍腦袋?”


    “陛下,敵人沒有同等的武器,夠用,打造速度快,壞了不心疼。”


    旁邊一個李家莊子的工匠出聲,他帶人在這裏打造的,海軍再厲害,也不會鍛造啊!湊合用吧!


    在大唐製造橫刀這個前後輕重配比和質量,直接拉出來試刀。


    “陛下,不能砍,周大師跟我們說了,不如咱們軍隊的好刀,我看過,確實軍隊的好。


    用這個我們都願意,打造快,我們幫忙鼓風,人手一把,還有多餘的,我們留著,不換給別人。


    又給我們留了鐵條,我們自己會嚐試著做工具。


    周大師說了,別人不教,不放心,我們最早加入大唐,因為忠心才告訴我們。”


    《這個明星很想退休》


    首領以為李隆基要砍周大師腦袋,連忙阻止,順便把人家給賣了。


    “你給講情,朕饒他一命。”


    李隆基把人情送出去,不然他也不會殺李家莊子的人。


    李家莊子的工匠寶貝著呢,隻不過做的刀,就沒看出來哪裏有技術含量,證是買的吧?


    “謝陛下不殺之恩。”周工匠配合,又朝首領感激地笑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