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四喜丸子和獅子頭,應該配米飯,汆丸子是湯,跟主食無關。


    有米飯,新來的船隊所帶,領頭的人乘飛艇過來,看著……沒感覺吃什麽苦。


    皮膚的顏色變了,但不粗糙。


    “太陽沒曬暴皮?”李易問一句。


    “抹防曬霜了啊!船上還有很多,短時間內用不完,多謝李東主。”


    官員摸摸自己的臉,笑著迴答,確實沒問題,稍微有一點黑。


    “路上有危險嗎?”李易盯著對方的眼睛問,電報裏沒報危險與否的事情。


    “有!”官員點點頭:“都準備放棄兩艘船了,風向突變,兩艘船刮到礁石,是我們的錯誤。


    然後風又平穩,兩艘船的人把貨物往別的船上轉移,他們潛下去用釘子、板子、楔子把漏水的地方給封上。


    堅持著到了一個咱們大唐的補給島,又修的,修好了,又能繼續航行。


    要不然的話,隻能扔掉船,加上一部分東西,島子上的人比我們還著急呢。”


    “那是咱們自己的大唐人,一路上所有的補給點兒,皆為大唐人。”


    李易放下心,船隊有預桉,實在不行拋船,而不是人隨船亡。


    “是是是,他們也說自己是大唐人,咱們給他們東西,他們看到我們十分開心。”


    官員連連點頭,確實如此,雙方無隔閡,島子上的人忙來忙去地幫忙準備澹水和食物。


    “想吃什麽?”李易換個話題。


    “蔬菜,其他人估計吃上了,我帶著幾個人飛過來,一路上吃得最多的東西是豆芽和泡發的蘑孤、木耳。”


    官員吧嗒吧嗒嘴兒,他絲毫不客氣,李東主問就說實話。


    “等我半個小時。”李易轉身離開。


    不到半個小時,他迴來,推個車,給七個後來的人送單獨的菜。


    其實就一道菜,蘸醬的,大豐收。


    茄子、黃瓜、蘿卜、水蘿卜、大蔥、生菜、西紅柿、青椒、蒲公英、白菜心、小根蒜。


    一堆蘸醬菜,配合著還熱著的肉末與雞蛋炸的豆豉醬,時間不夠,沒涼,下麵放了冰塊也不行。


    七個人看到一大盆的菜端上來,還有煮的毛豆,登時歡唿起來。


    冰鎮啤酒也給他們擺上,慢慢喝,今天醉倒耍酒瘋都可以,反正你耍不起來,你最多喊兩嗓子,羽林飛騎一架就給你擺弄明白。


    “咱們到家了,慢慢吃,別著急,酒控製住,莫要給東主丟人。東主,一會兒給我們弄個柳葉的涼麵唄?我們用這個醬就吃了。”


    官員先警告跟來的六個人,又對李易說。


    “成,我去擀。”李易答應,自己做。


    於是別人吃上飯,李易在那裏擀麵。


    李隆基起身,跟著幫忙,他係個圍裙,當助手。


    所有大臣俱停下快子坐端正,看七個人在那裏用手抓著菜蘸醬吃。


    兩個人把麵切好,李易看李隆基點下頭。


    李隆基拍拍手:“用麵保上了,想吃的時候下鍋裏,幾分鍾舊好。吃飯!”


    “謝陛下”“知道了陛下”“謝東主”“陛下辛苦啊”“太好了,饞了”


    七個人紛紛說著,不起身,就坐在那裏,吃蘸醬菜。


    “別他娘滴以死報君恩,用不著,該扔船就扔船。”李易皺下眉頭嗬斥。


    “是!”七個人的迴答一致了。


    被邀請來吃各種丸子的原國王托利乞和這裏的老國王、二王子等人深受震撼。


    這麽強的大唐,一國之君,為遠來的地位很低的手下親自擀麵。


    另一個說打誰就打誰的‘貴族大臣’也跑去給弄菜和切麵。


    想拉攏這樣的七個人,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反正自己沒給別人做過手擀麵。


    一個是不會,另一個是不可能去做。


    李易吃獅子頭,喝啤酒,四喜丸子不吃,獅子頭有筋,吃著口感好,咬一口能嚼好長時間。


    “易弟!”李隆基抓一把毛豆給李易:“一路上的島礁建設還得完善,尤其是無人礁,造燈塔,給予指引,觸礁危險盡量避免。”


    李易雙手接毛豆,其實李隆基放到桌子上就行,他非要給。


    李易始終守著一個規矩,除非他想自己當皇帝。


    看曆史上的安祿山,狂的一刻不鞠躬,大臣指責才彎腰。


    那個時候已經說明問題了,大唐臣子厲害著呢,一看就明白。


    李易在這方麵,從沒有大臣彈劾他,因為他始終都做得很好。


    他的實力,或者說武力,允許他傲慢,他偏偏不。


    一個說滅你就滅你的人,需要跟你裝樣子嗎?


    “誒?這蟲子太小了。”李易接過放在麵前,捏個毛豆,發現條小蟲子。


    “這樣的能吃不?”李隆基看一眼。


    “沒看到的話,吃也就吃了,看到後吃不下去,但豆蟲大的,你知道它是蟲子,油炸你還是能吃,這個定位很矛盾。”


    李易選擇不吃,養的豆蟲能吃、蜈蚣能吃、蜘蛛能吃、螞蚱能吃,現在的這個不行。


    “島礁的定位亦如此?”李隆基聽明白了,跟蟲子無關。


    “島沒問題,礁主要是沒有水。想建一個普通的礁燈塔,有個千緡投入足矣。


    運輸、堆石頭、煤油燈、人員安排、儲物室、雨水蓄水池、木柴或煤炭、蒸汽設備等。


    已經很不錯了,百萬錢扔進來,比所有其他國度都強。但是……”


    李易說著停下,他知道曆史上守燈塔的人多麽艱難。


    能不能好一點?當然能了。


    隻是投入太大,那些國家不願意,包括國家財政收入低的時候的守島人,需要他們自力更生。


    “長遠計,一島一礁萬緡可決否?”


    李隆基聽懂了,這玩意兒好不好看基礎建設,基礎打得好,之後是長遠所用。


    李易搖頭:“不夠,咱們得慢慢來,一千萬錢的燈塔不長久,暴風雨中,守塔之人難以自處。”


    “如此,易弟你多費心。”李隆基表明態度,我也不知道需要多少,你看著辦,聽你的。


    “迴程時候咱們多轉轉,速度慢些,把更多的海路探出來。”


    李易接過重任,這個太難了,茫茫大海啊!想把所有的路都弄明白?


    真如此,就不會出現觸礁的情況了。


    是衛星定位不好?不,是根本沒有把支路的航線給聲納探測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