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夥吃完,跟大人打聲招唿,帶著同樣吃完飯的弟弟妹妹們去玩,包括小丫頭。


    一大群護衛環繞周遭,孩子們出去曬太陽,一會兒就困,在外麵陰涼處睡午覺。


    李易等人喝酒, 黃酒,白酒太傷人。


    餃子就酒,越吃越有,指得是吃飯速度,一頓飯能吃三個小時。


    地主這麽吃,要麽以前的東北人冬天沒有活計, 好不容易吃頓餃子, 要慢慢嚼,喝口酒, 自己在那裏迴味半天,窮啊!


    百姓們也這樣吃,他們有黃酒,一人一兩到二兩,餃子蘸調料,一口咬五分之一,等好一會兒再吃第二口。


    反正天熱,不怕餃子涼了肚子難受。


    國王托利乞及帶著的人,吃的速度同樣不快,他們看大屏幕,看上癮了。


    在大河旁邊的地方,窩棚又一次搭起來,田中幹活的百姓在窩棚延伸出來的棚子下吃餃子。


    前麵一條條壟溝,剛剛冒芽的玉米苗顯得弱小又頑強。


    有的地裏種了黃瓜、茄子、大豆、豇豆、雲豆、韭菜、小白菜、蔥、茼蒿、茴香、土豆、生菜……


    這種屬於菜地,在糧食作物旁邊,大水過後,所有的作物都冒頭。


    畫麵一轉,給到了種水果的地方, 西瓜、香瓜。


    選的地不同,包括薑和鬼子薑、螺絲菜也種這裏,沙土地。


    有的百姓吃一個餃子、抿一口酒,戴上草帽又跑到壟溝裏去了。


    韭菜地沒有壟溝,這樣品種的韭菜長不高,韭菜味道濃鬱,吃著不拉肚子。


    不像過後來的那種,比芹菜都高,吃一口沒韭菜味兒,一吃就壞肚子。


    他們拔草,從這條壟走到那一頭,再迴來,吃一個餃子、抿一口酒。


    也有人趁機用麻繩織的網,加上陶的墜子,在大河邊撒旋網。


    撒一網,隻要網旋開了,保證有魚,一網不少魚呢,拽上來,其他人跑過去幫忙摘魚。


    魚摘下來, 歇一歇,吃餃子喝酒,再撒。


    旁邊有人準備好籃子和扁擔,魚網上來,扔到籃子裏。


    籃子裏有一層草,濕的,魚放進去再蓋一層草。


    裝上後趕緊挑著往迴走,要走到晚上才能迴來。


    路上遇到有水的地方,用扔籃子裏的竹筒打了水給魚澆一澆。


    大部分的魚能夠活下來,不能在河邊就處理了,這個沒有飛艇運輸。


    這樣的情況,李易等人看了會皺眉頭,百姓太不容易了。


    國王托利乞一眾人則覺得他們收獲咋那麽多?那個是什麽東西抓魚?


    他們所麵臨的乃是全方位的碾壓,還是在這裏條件簡陋的情況下,換成大唐另一邊,嚇死他們。


    他們連反抗的勇氣都木有,不像李易時候,自己有的車床,車不出來很多零件,精度不夠,差一大截。


    八級鉗工帶把挫出現,哪個?我給你挫。


    哎呦!你這個一摸就不行,差了零點零三毫米,太粗糙了,靠邊,我挫出來你就知道了。


    托利乞哪有這個底氣啊!他看啥都稀奇。


    屏幕上的畫麵再一變,一群小船在河麵上漂蕩,下掛網。


    岸上得連繩子,有人接應,不然掛完魚靠不了岸,兩條船被魚給帶走了。


    船靠岸,網摟起來,那麽多大魚翻騰著要迴河裏。


    挑擔子的人把草或草席鋪好,別人裝,他們挑著就走。


    一處這類情況看著覺得好玩兒,無數處同樣的事情在重複,那就是生活質量的問題了。


    自己那裏苞米都不夠吃,這邊的人天天吃肉。


    畫麵繼續換,挑擔子的人到了路上,不是田裏了,有人準備著,旁邊放了木頭水桶。


    擔子放下,籃子裏的魚倒進大筐中,水桶潑水,繼續蓋上草簾子,前麵一個人用繩子拉,後麵的人負責掌握平衡推。


    魚就這樣被送過來,一群人處理,有的扔掉,有的切片、切段,有的抹鹽晾曬、陰幹、煙熏。


    處理下來不要的東西,用鐵鍬撮起來裝木桶裏,再運到一個地方,給雞鴨吃,其他的放大鍋裏煮,喂豬。


    從大河邊到最後的家禽牲畜,一條龍下來。


    國王托利乞他們哪見過這個呀!還是因為吃飯,沒給他們看處理家禽圈和豬舍的畫麵。


    不然連糞便的發酵和應用都有,可全了。


    托利乞看著、想著,吸吸鼻子,又夾起餃子蘸醬油和陳醋吃,香!


    一直吃到晚上,他才吃掉二斤餃子,連皮帶餡的二斤,不是二斤餃子皮包的二斤餃子。


    兩者差距大了,李易時候最典型的便是草原省,後突厥呆的一部分地方。


    當地燒賣最好,本地人一般都是一兩燒賣,能吃的吃二兩燒賣。


    有人不知道啊!一兩夠幹什麽的?半斤燒賣。


    一般這麽幹的都是東北、山西、山西一些沒見過市麵的人,南方的人不喜歡一次吃半斤餃子什麽的。


    燒賣端上來了,好多人傻眼,咋這麽多。


    東北人有的快哭了,我以為隻有餃子是這麽玩的,東北有一斤六十個餃子的賣法。


    跟草原,即內蒙古的燒賣一樣,都是皮一斤,不算餡的,否則一斤餃子怎麽可能六十個?


    發圈子啊、哭啊!我以為隻有餃子是這麽幹的,沒想到燒賣也一樣,這個怎麽整?在線等,挺急的。


    托利乞顯然吃不了二斤餃子皮包的餃子,即便如此,他也發現晚飯不用吃了,他往日裏運動量少。


    倒是陪同他的羽林飛騎和海軍一人吃了至少五斤,就這還控製著量呢,怕別人笑話,從中午吃到晚上,不多。


    “去冰屋看看吧!”托利乞又想體驗下那個冷。


    一行人下金字塔,走幾不路就到了。


    冰屋今天晚上沒有孩子,孩子依舊吃餃子呢,抽不出時間來玩兒。


    門口多了很多護衛,看到他們未阻攔。


    他們進去,轉呀轉,轉到冰場的位置,悠揚的音樂聲響著,冰麵上一男一女在……跳舞?


    李易帶著永穆公主和小蘭過來滑冰,冰上華爾茲,不講究高深技巧。


    所有的舞蹈最初都不是那麽高深,隻是人為地拔高了一些技巧,讓其他人參與不了。


    比如高爾基的弟弟高爾夫,當時就是民間的遊戲,跟彈玻璃球一樣。


    後來就不行了,得有錢的人才可以,沒錢的不讓你彈,你揣兩褲兜子玻璃球過來都不行。


    像草原民族吃飯,都不是烤著吃嘛!再煮個奶茶,不行,侵權了,人家bbq模式公司起訴你。


    rgrg


    帶著係統來大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