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祭司從小到大都沒見過這麽多漂亮的首飾,即便她小時候跟父母去過城邦的國王宮殿。


    她來迴換著首飾往身上掛,她身材和永穆公主、小蘭差不多,連續換衣服,配各種首飾。


    一時間她像個少女那般快樂,永穆公主與小蘭講解。


    她倆開店的,就幹這個活兒的, 還能給美甲、化妝呢。


    “你們把這些首飾戴上出去,就是身份的象征,別人看你們會低頭。”


    又換了一套衣服,掛一堆手勢的女祭司看著鏡子裏的自己說。


    “我們從不以東西來體現自己的身份,我用草隨便綁在手腕上,別人看了也覺得那不是一般的草。


    我家李郎一身白大褂時最受人尊重, 等他換上官服,我父皇都害怕, 又出什麽事情了?


    你選幾套看上眼的帶走, 等我們迴去,還有更多,衣服、鞋子,絲襪,哎!你看上哪誰了,我這有布料少的……”


    永穆公主開始介紹另一類服飾,吸引異性所用。


    “好東西能換許多奴隸,你們換奴隸吧!”女祭司為大唐考慮。


    “我家李郎知道這邊的翡翠礦,挖出來他處理下會很漂亮,要不說這東西不值錢呢!”


    永穆公主開始幫著選首飾和衣服,最後打包五整套。


    女祭司身上還穿戴一套,蜀錦的衣服,低胸,頭發盤成漂亮的形狀,插上金步搖。


    腳上塗了指甲,矮跟的幾條帶子的涼鞋。


    她皮膚不怎麽好, 就用絲襪來彌補。


    臉上撲了粉, 眼睫毛挑起來, 畫唇線、塗珠光唇膏。


    小蘭又教她走幾步路,宮女走路姿態,包括表情,可嫵媚、可端莊。


    女祭司認真學,對著鏡子看,自己都愣神。


    等她們出來時,李易在直升機上看發呆,其實是在看手術視頻,器官移植的。


    “李郎李郎,我們選好啦!你看看蘭朵莎伊漂亮不?”


    永穆公主往直升機上爬,對李易喊。


    李易扭頭,女祭司微微低頭,一副嬌羞的模樣。


    “好好好,完事了哈?咱們迴去。”李易瞅一眼,開始啟動。


    女祭司:“……”


    她聽出來李易話中的應付,自己這麽打扮,對方無動於衷?


    她根本不曉得,她這兩下子在平康坊南曲‘大家’麵前就是個幼兒園的寶寶。


    直升機飛迴營地,女祭司下來, 麵對自己的人。


    她的人張大嘴,那個領頭打仗的咽了咽口水,瞬間自卑了。


    “易弟,吃串兒。”李隆基拉李易去喝啤酒,今天烤的肉串俱是野味。


    “一共二十九個城邦的人擁過去,最大的城邦原來有二十萬人口,現在翻了四倍,糧食根本不夠。


    其實再過十年,當地的人能剩下來三十萬都算多的,互相之間已經開始戰爭了。


    好比大唐,每一個王占據個道,打旁邊的道,陛下也派兵打。


    幾千萬人口給打剩幾百萬人口,外麵的吐蕃和後突厥、渤海等地方一看,出兵。”


    李易說下目前瑪雅文明的情況,自己人打自己人,也打外麵的,亂啊!


    李隆基的手停頓一下,又把串兒放在李易麵前:“大唐各王隻要到外麵說獨立,周圍一圈,包括西南蠻都會猛攻大唐,不用等打到剩幾百萬人。”


    “好在大唐無內亂,皆賴陛下能力超群,萬眾歸心。”李易接過串兒。


    “這話為兄愛聽,往後要經常提及。”


    李隆基拍拍李易的肩膀,伱繼續奉承吧!不要停。


    “小易,若你此刻為最大城邦的所在,有解否?”


    薑皎就想知道,麵對這個情況還能逆天不?


    “有,以讓位之名,趨各城邦對外征戰,功最大者,可得王位。


    他們目前屬於五姓七望聯姻,王子或帶人到外麵求活,或在城邦中糾結勢力互攻。


    化對內之爭為對外之征,邊打邊擴張邊消耗。


    我再有幾個女兒,暗中許給能征善戰的各城邦將領,接下來你們都懂。”


    李易說出大唐之前幹的事情,五姓七望怎麽被收拾的?最後又弄出個十姓不得聯姻。


    “我是說你當輔助,不是國王。”


    薑皎擺下手,你誤會了。


    “我不是國王,跟我有何關係?我要在這裏,我得想辦法迴大唐,要不我把國王幹掉,把這裏統一了,帶著整個地方迴大唐,找陛下要官,我是大唐人。”


    李易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薑皎,缺心眼?


    我在大唐我幫著大唐,我不在大唐,我就另一種手段了,然後造出船來去大唐加入組織。


    “為何不當皇帝?”褚無量質問。


    “你的意思是我現在應該當皇帝?說出來,大膽地說出來,不要怕。你放心,我擔保,所有的大臣沒有一個會告訴陛下。”


    李易看對方,來,說,還為什麽不當皇帝,我這樣的當什麽皇帝?


    “對對對,我們都不說。”李隆基先表態,不告訴陛下。


    “我的意思是幹料應該放大盤子裏,最好是托盤,現在都盛小碟子裏,自己蘸,最後得倒掉,浪費。”


    褚無量揮舞兩下手上的肉串兒,再指指小的碟子。


    “當如是,弘度說得對,濕料亦應放在大托盤裏刷,節省。”


    盧懷慎幫著打個圓場,好不容易把人家給救迴來,別再弄死了。


    “他們如京兆府各縣向長安城集中,似遭災之年景百姓求活,糧不夠,玉米遠未到收獲之刻。”


    姚崇說災害,看畢構,他想起蝗災了,你畢構我給你下書,你怎麽頂的我?


    畢構臉不紅:“災初起,何以知曉今後,小易去時,許多百姓還說蝗神不可惹。


    老夫見小易言之有理,遂一力助之,官之行文,何如人之近情?


    故,河南府百姓有福,河南道百姓得福,山東所在百姓同福。”


    “現在的問題是需要更多的魚肉和寶石,用來換人,比如說……”


    李易把話題給轉迴來,總提以前的事情有什麽用?背後互相算計唄!不然為什麽叫你們進團兒,你團結不起來的。


    他說正事兒,對方缺糧,原來的平民過去後可未必還是平民。


    河南道登州旱災,百姓逃難,逃到長安,可就不是百姓了,一路上死多少?到地方賣兒女,甚至自己都賣,隻為一口吃的。


    曾經那條鴨綠江對岸的女子過來賣那什麽,天蒙蒙亮就得迴去。


    不要錢,五斤大米就行,要是給十斤,你就是個大好人,下次再遇到你,會更盡心。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