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啊!”


    海邊碼頭處,一個曾經的貴族在搬運魚獲,速度比別人慢了一點後,負責監工的人一鞭子抽下去。


    貴族叫喊著卻不敢停,停下往死裏抽。


    他加快速度,哭著超過別人,避免被盯上。


    其他的原來的奴隸和平民正常幹活, 速度不快也不慢,偏偏不挨打。


    隻有貴族和祭司們享受到特殊的待遇,十艘蒸汽機船出去捕魚,其他人砍樹曬木頭。


    蒸汽機船燒幹木頭,熱值低,總歸能航行。


    附近沒有煤礦,巴拿馬運河未通,不然可以去哥倫比亞的瓜希拉半島挖煤。


    不過去的話, 墨西哥有煤, 或者往南走一點,厄瓜多爾也行。


    女祭司城邦挨打的貴族和祭司們沒逃掉幹活的命運,打人的知道分寸,不能打骨折了,一律皮肉傷。


    護士們給抹了藥,簡單包紮一番,幹活,怕傷口裂開,坐在那裏處理魚,等著曬成幹。


    被俘虜的奴隸最聽話,他們知道抓到的魚會變成食物,抓得越多越好,自己還能吃到。


    監工都是女祭司的人,他們恨貴族,以前你們欺負我們,輪到我們收拾你們。


    “冤冤相報何時了哇!”姚崇用望遠鏡看著別人挨打, 搖搖頭。


    “是啊!應該斬草除根,避免再被報複迴來。”李易表示認可。


    “老夫是這個意思?”姚崇絕對不能承認這種事情。


    “那你的意思是……放了?”李易詫異。


    “放了?放了咱們吃什麽?魚必須要處理好,誒?他們收拾的是什麽魚?好吃嗎?”姚崇更不能說放。


    “沙丁魚。”李易不信姚崇不認識。


    “哦哦,沙丁魚好,你做的罐頭好,就是需要鍍錫鐵。”


    姚崇很自然地把話題給換成到工業上,也可以說是食物上。


    李易隨他意:“沙丁魚小,有刺兒,不如大的魚類,吃著全是肉,好在咱大唐人什麽魚都能吃。


    小的魚最好製作成罐頭,要麽燉熟了後等著涼下來再吃。


    高壓鍋蒸也是個選擇,油炸就是費油,裹了麵炸。”


    “他們怎麽吃?”薑皎在旁邊詢問。


    “鐵鍋燉唄,收拾幹淨了才好吃,不然又腥又臭,會挨打,燉完涼了有魚凍兒。”


    李易不可能給一大群俘虜炸魚吃,最多用西紅柿做成罐頭類的高壓鍋茄汁沙丁魚。


    他覺得鯖魚的罐頭沒有沙丁魚的好吃,簡裝的,就是十幾元錢一個的罐頭, 兩種差不多。


    換成精裝的,沙丁魚的全是嫩肉,鯖魚的口感上就比不了了。


    但有人認為鯖魚好,說肉厚實。


    “東主,來了,四支組團兒的城邦有一支速度快,還差二十裏,沒有斥候。”


    零三三出聲提醒,來一個,敵人居然不懂得派斥候。


    李易不看了,轉身去作戰室,其他大臣紛紛跟著。


    無人機傳迴來的影像,一支超過五千人的隊伍在趕路。


    他們背著東西,手上拿石頭尖的木柄投擲矛,頭上有羽毛。


    從表情上看,他們疲憊中帶著興奮,像有免費的雞蛋需要他們過來領。


    “欺人太甚!”李旦生氣,你們把我們當成什麽了?


    “看樣子還要多做飯,不然不夠吃。”


    李易皺下眉頭,俘虜也得養。


    屏幕上的人不知道誰喊了什麽,很快隊伍的人揮舞武器叫喊,行進的速度加快。


    蘇頲笑了:“怕死得不夠快,眼看到地方了,強行軍?”


    “估計擔心好處叫別人給搶了。”盧懷慎從對方的角度考慮。


    “也罷,快到晌午,正巧吃飯。”


    張九齡覺得這群人的體力不錯,能幹活。


    一群自帶幹糧、長途跋涉的人在最後的時刻衝了二十五裏,用時兩個小時。


    這速度,不一般啊!


    剩五裏,他們不衝了,主要是看到這邊的建築,然後沒發現其他人,納悶中。


    從行為上看,他們決定休整一番,至少吃點東西。


    他們把背著的什麽葉子和樹枝編的背包打開,取出來食物。


    玉米粒,還有陶盆及處理好的幹樹枝,挖坑建灶,有人也到周圍找幹主枝和草。


    然後有人開始敲石頭,他們的武器以燧石和黑曜石為住。


    取火可以鑽木,拿燧石互敲也行。


    有鐵更好,燧石和鐵一起敲,產生的火花大。


    火鐮即這個原理,帶一塊鐵片,敲石頭,有火絨。


    瑪雅文明處在新石器時代,生活就這樣,到最後也沒發展好。


    看到他們用如此原始的方式生火,畢構從袖子裏掏出來一盒火柴。


    雕刻精美圖案的漂亮木頭盒子,陰沉木的,輕輕推開,裏麵露出特製的火柴杆和火柴頭。


    再把盒子外麵的兩處地方一推,露出當中的火柴皮。


    他拿出根火柴,比劃幾下,又放迴去,關好火柴盒。


    “當初都一樣,直到有了火柴,打火機就是個玩耍的東西。”


    畢構手轉著火柴盒,想起了曾經。


    火一旦熄滅了,即便在皇城中,一樣得敲石頭、鑽木。


    等酒精打火機出現,皇城和富貴人家先用,皇城免費拿,別人得買,然後總得買酒精。


    以瓷瓶裝酒精,用的時候發現打火機酒精揮發了,灌一點,打著火。


    後來有火柴了,以成本價賣給大唐百姓,家家有盒火柴,不一定用,保存妥當,以備不時之需。


    平時還是按照原來的方法,長安城、洛陽宮,坊間有隨時能取火的地方。


    要不然做飯的人少呢,弄個火都不容易。


    村子裏有守著火的人,村民需要做飯時,過去借火,打了柴火得給守的人送去。


    軍隊的火柴供應不停,並且出口,可貴了,收百分之八十的稅之後,還得收百分之二百的關稅。


    李家莊子的火柴價格也猛翻幾十倍,奢侈品稅李家莊子交,關稅可不交,那是別人付的。


    看到畢構掏火柴,大家紛紛伸手進袖子,他們現在有衣服兜,包括內懷左右兩邊的。


    火柴卻都是放在袖子兜中,方便掏,習慣在袖子取東西。


    李隆基看自己的火柴盒,玉的:“就這麽個東西,誰能想到工藝有多複雜?易弟你的呢?”


    李易看看別人,手揣進白大褂的兜裏,拿出來最便宜的火柴。


    “易弟,伱的為何是這個?”李成器也是玉的火柴盒。


    “因為輕,我揣木頭的也沉,玉的更重。”


    李易鄙視別人的火柴盒,給你們做,你們就隨身攜帶?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