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楚國,如果皇帝想要辦一百萬兩銀子的事情,他至少要準備三百萬兩銀子才可能夠。


    同樣的道理,如果皇帝想收一百萬兩的賦稅,最後官吏從百姓身上收刮的銀子至少是三百萬兩。


    太上皇張卯在京城修建的規模宏大的天苑讓很多大楚國官員欣喜若狂,因為這是他們發財的大好機會。


    “時間還是太短,兩個月的時間從大名府到河間府再到弓高這段永濟渠勉強可以拉兩百石的船。”曾紀厚對長壽說道。


    從弓高再向北就進入了烏骨人的勢力範圍。


    之所以說拉船是因為大部分河段要在兩岸安排纖夫拉船北上才行。


    “兩百石的船也足夠了。將來有時間還要深挖河道,走更大的船。五十萬兩銀子夠嗎?”長壽問道。


    “夠了。士紳大戶們自己出錢當然花的也仔細。而且他們自己也有查賬和監工。隻是大名府和真定府之間的入股不好分啊。”曾紀厚說道。


    河北道分東西兩路。河北東路府置設在大名府,下轄十二州四軍。河北西路府置設在真定府,下轄十一州四軍。


    不過在大楚國朝廷心裏大名府的重要性遠高於真定府。從城防設置就能看出這一點。


    大名府有外城內城還有宮城。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京城。這裏的士紳大戶和歸隱官員也比真定府的多很多,影響力巨大。


    這一次入股永濟渠,大名府的士紳大戶就想憑借自己的財力和影響力占大頭一舉控製永濟渠的經驗。


    可是真定府的士紳大戶在這件事上也毫不相讓。長壽在真定府待的時間很長。流民軍南下相州阻擊烏骨大軍的時候,真定府的廂軍也一同前往。更重要的是三四萬人的糧草也都是靠真定府的士紳大戶供給。


    還有心裏上的原因。真定府的士紳大戶可是一直支持長壽和他的流民軍的。而大名府的士紳大戶卻跟朝廷眉來眼去的。


    “誰都不能占大頭。真定府和大名府各占四成,剩下兩成由我們出。”長壽說道。


    “這樣好!雖然隻有兩成卻能決定最後的話語權。”曾紀厚點頭說道。


    讓長壽頭疼的不是這件事。那些士紳大戶爭先恐後的要入股,都想給子孫後代留一份細水長流的產業。


    而那些帶著錢財迴鄉的流民軍士兵迴到家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偷偷在房前屋後挖坑把錢財埋進去。


    動用他們入股比登天還難。


    開啟民智是比打敗烏骨人都困難的多的事情。


    “即使是流民軍沿著永濟渠到了弓高離燕山府還有六七百裏。流民軍走旱路直抵燕山府,後麵還要組織民夫疏浚永濟渠到乾寧軍。這樣的話,運送糧草就近很多了。”長壽說道。


    大楚國在位置重要的地方撤縣設軍,其實還是地名。乾寧軍就在原來青白王朝與大楚國的邊境上。


    “等將來攻克了燕山府就把永濟渠直接修到燕山府!”長壽說道。


    當年那位征發百萬百姓修建永濟渠和通濟渠的皇帝就是想把糧食從江南直接運到河北,然後帶兵討伐高麗。


    結果成千上萬的百姓餓死病死,天下大亂,國破家亡。


    有時候明君和昏君之間隻有一線之隔。


    “我馬上要在二十三個州張貼分田令。凡是出征的流民軍士兵在攻克燕山府後分田一百畝。跟隨大軍出征的民夫可以分田二十畝。不願意移民的可以得這些土地的十年田租。”長壽說道。


    大楚國的田租大致為地產所出的一半。一百畝十年的田租所得巨大。


    現在燕山府下屬六七個縣還有北麵的營,平,灤三州土地都是一片荒蕪,正待大批移民開墾。


    “不願意移民也可以得田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願意北上。到時候燕山府的土地都不夠分了。”曾紀厚說道。


    “我隻打算帶三萬流民軍北上,多一個不帶。運送糧草的民夫兩萬足夠了。還有,那些在匠作工棚裏的工匠也按流民軍士兵算同樣分田。”長壽補充說道。


    一個月後方文紹跟隨送鹽到大名府的車隊即將抵達大名府城下。


    這批鹽就是要裝船跟著流民軍北上供人畜食用的。


    嘭!嘭!嘭!


    三聲驚天動地的響聲傳來,趕著牛車的眾人都抬頭向大名府方向望去。


    “這是什麽聲音?鐵銃不可能有這麽大的聲音啊。”一個鹽民納悶的說道。


    在他的鹽車上就放著兩隻用於路上防身用的鐵銃。


    “不會是裝火藥的陶甕不小心被引著了吧?如果是這樣弄不好是要死很多人的。”另一個有經驗的鹽民說道。


    他們也都是幾次於烏骨人交戰的人了。而且都是對鐵銃火藥十分熟悉,所以很自然都往這個方向去想。


    方文紹依然穿著自己的那件破長袍。隻是這兩個月在鹽場勞作更加快了本來就襤褸不堪的長袍磨損程度。破爛的衣袖和前擺已經被他扯掉了。現在的長袍比鹽民的短褐還短。


    這些鹽民與他印象中的大楚國百姓十分不同。這一次聽說要往大名府運送鹽包,鹽民們個個踴躍爭先。


    這一點與以前那些服差役時如喪考妣的大楚國百姓完全不同。


    “出來了,出來了!”


    一個鹽民指著遠處興奮的喊道。


    永濟渠在大名府的西北一角穿城而過。現在,城牆下的水閘打開,一隻隻大船從城內魚貫而出。


    與此同時大名府的北門北磚門也打開了。一大隊騎兵從城裏奔了出來。


    在騎兵最前麵的是長壽蕭明衍和馬擴鄭三坨等人。而以前率領騎兵的小蝶卻異乎尋常的沒有出現在隊伍裏。


    “現在已經是十月初了,再過一個月河水就要結冰了。十天後流民軍就要趕到燕山府城下。一個月內要轟開燕山府,我們就在燕山府過冬!”長壽在馬上大聲說道。


    “再過三四個月很可能長壽都總管就已經當爹了吧?這可是雙喜臨門啊!”鄭三坨在後麵說道。


    隊伍中發出一陣哄笑聲。


    “烏骨人就像一把鋒利的刀一樣。既吹毛利刃又容易折斷。這一次讓他們嚐嚐開山炮的滋味!”長壽臉色潮紅既有興奮又有羞澀的說道。


    “打下河北道,長壽都總管再帶著我們打下河西道,隴右道,關西道。拿下西涼小國然後直搗西域!”蕭明衍突然說道。


    眾人都是精神一振大聲叫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