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國有一句話叫做:不入流。
官員叫做流內。小吏叫做流外。官員和小吏的地位天差地別。而從吏轉為官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大楚國人就稱小吏為不入流。
跟著長壽和石再亮一起向河間府進發的有十幾個原來真定府的吏員。
他們都時不時的用羨慕的目光看著隊伍中的劉宏。因為他們都聽說長壽都總管已經發話了這一次去河間府就讓劉宏由吏轉成官。
大楚國文學昌盛。官員們大多擅長詩詞歌賦。他們也因此看不起武人,看不起他們手下的吏員。
而官府衙門裏的實務大多都是這些小吏做的。在他們心裏同樣看不起那些喜歡空談卻不善於做實事的官員們。
現在河北路有二十四洲十四軍數十個縣。不知道有多少小吏眼巴巴的等著長壽都總管給他們轉官。
現在河北路是大楚國的化外之地。這裏的一切事情都聽長壽都總管的而不是聽大楚國朝廷的。
“不要羨慕劉宏,我隻是給了他一個被砍頭的機會。”長壽說道。
“誰有能力都可以轉官。不過誰敢貪贓枉法我也毫不猶豫的砍他的腦袋!”長壽說道。
這些小吏如果轉成官隻能死心塌地的跟著長壽幹了。如果大楚國的那些通過科舉當官的官員迴來怎麽會容得下他們?
“跟著長壽都總管做事,我劉宏一定廉潔自守克己奉公!”劉宏感激的說道。
其他小吏也都急忙附和。
“等河間府的這座倉城建好了,你們中間幹的好的我就讓他到下麵的州縣去做官。你們要小心一點,誰敢伸手,都不用我動手就被那些百姓用鐵銃打成篩子了!”長壽最後說道。
石再亮騎在馬上一直聽著長壽和小吏們的對話。這些人裏麵他認識長壽的時間最長。第一次見麵的時候石再亮怎麽都想不到會有今天。
其實他與長壽的想法有些不同。按理說科舉是大楚國朝廷才能舉辦的。可是石再亮不這麽想,他覺得長壽就應該在河北舉行科舉收買天下士人之心。也可以從中選拔人才。
雖然這樣做在朝廷眼睛裏形同造反。不過怕什麽!
甚至石再亮心裏暗暗想著他應該做這個科舉的主考官。當年沒有金榜題名,現在我來做主考官揚眉吐氣一迴!
可是石再亮把想法跟長壽說了之後,長壽卻笑著搖頭。
“現在咱們需要的都是能夠幹實事的官員。你說的事情還是先放一放。”長壽說道。
河間府城牆破舊不堪。可是河間府內流民軍大頭領張萬仙修建的宮城城牆卻依然完好無損。
當年張萬仙把抓來的幾萬百姓和流民軍士兵都用來給他修建所謂的皇宮。
如果他把這些人力和財力用於修建城牆,可能他現在還在河間府裏稱王稱霸。
“借用宮城城牆,就在宮城裏麵修建糧倉。告訴治下兩個縣的百姓現在官府收糧。收到的糧食就用做八千常勝軍士兵的口糧。”長壽說道。
這一次長壽修建糧倉與大楚國的以往完全不同。八千士兵完全足額支付工錢。向百姓收取糧食也都是按照市價。
“河間府就交給你了。河間府北麵就是永濟渠。將來大軍北上,糧草也都從這裏上船直抵涿州。”長壽說道。
大戰看見的是戰場廝殺,看不見的是糧草輜重補給。走旱路把一石糧食運到軍前可能要消耗幾石的糧食。而走水路就便利多了。
“現在要銀子有銀子,要糧食有糧食。如果還不能幹好我就太無能了。”石再亮說道。
長壽在石再亮的話裏麵隱隱聽出一點不同。
他叮囑道:“雖然現在我們不缺銀子。該花的地方一兩不少,可是該省的地方也是一兩都不能多花。”
告別了石再亮,長壽和小蝶帶著鄭三坨等十幾個騎兵離開河間府直奔鹽山。
一行人路過樂雲的時候長壽執意要去看看劉大柱一家。
“這一路上太多的人看見我都笑著說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我要到劉大哥家看看,聽聽他是怎麽說的。”長壽對小蝶說道。
可是長壽來的不巧。他正趕上劉氏三兄弟分家。
“我大哥已經瘋了!”劉三柱說道。
“老劉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過。可是大哥想把家業全都敗光!”劉二柱也對大哥滿是微詞。
“這樣做是我自己的事情。現在就把家產分了,以後就是賠光也是我自己的事情。”劉大柱說道。
即使是看見長壽來了,三兄弟還是沒有停止爭論。
長壽不知所以隻能站在一旁冷眼旁觀。
“我大哥在縣城裏開了一家糧店,專門賣給那些從南麵逃難到這裏的人。可氣的是他把糧食堆在外麵,裝錢的匣子也放在外麵,不用夥計而讓買糧食的人自取自量,自己把買糧食的錢放進匣子裏!這不是等著虧本是什麽!”劉三柱恨恨的說道。
“還有!那些實在沒有錢的人,大哥還容許他們佘糧。隻要他們自己在賬簿上寫下名字和糧食的數量,自己稱完糧食就可以背走!”劉二柱緊跟著說道。
長壽也愣住了。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這樣做生意。
“讓買糧食的人自稱自取自己放錢在匣子裏麵,這些天你虧了沒有?”長壽關切的問道。
“沒有!”劉大柱大聲的說道。
“大哥,我沒想到你這麽老實憨厚的人居然也撒謊!”劉三柱指著他大哥的鼻子說道。
“就是沒有!”劉大柱固執的答道。
長壽突然覺得腦袋裏的冰在迅速的融化。一束亮光照進腦袋裏麵。
“看來這樣做生意很賺錢啊。我一定也要入一股!”長壽說道。
這一次在場的所有人都吃驚的看著長壽。
小蝶在一旁緊張的抱著裝財物的盒子。裏麵的東西實在是不多了。
隻有長壽和劉大柱兩個人的時候長壽問道:“你說實話,到底虧沒虧?”
“隻虧了一點點。”劉大柱答道。
“說實話!”長壽厲聲說道。
“三成。這一次真的是實話,已經比我想的好多了。現在那些人身上沒有錢,所以才偷奸耍滑。明年就好了。”劉大柱答道。
“真的嗎?把賒賬的名單給我一份。再找人貼一張告示,馬上就要招人疏浚渠道了,工錢足給!”長壽說道。
官員叫做流內。小吏叫做流外。官員和小吏的地位天差地別。而從吏轉為官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大楚國人就稱小吏為不入流。
跟著長壽和石再亮一起向河間府進發的有十幾個原來真定府的吏員。
他們都時不時的用羨慕的目光看著隊伍中的劉宏。因為他們都聽說長壽都總管已經發話了這一次去河間府就讓劉宏由吏轉成官。
大楚國文學昌盛。官員們大多擅長詩詞歌賦。他們也因此看不起武人,看不起他們手下的吏員。
而官府衙門裏的實務大多都是這些小吏做的。在他們心裏同樣看不起那些喜歡空談卻不善於做實事的官員們。
現在河北路有二十四洲十四軍數十個縣。不知道有多少小吏眼巴巴的等著長壽都總管給他們轉官。
現在河北路是大楚國的化外之地。這裏的一切事情都聽長壽都總管的而不是聽大楚國朝廷的。
“不要羨慕劉宏,我隻是給了他一個被砍頭的機會。”長壽說道。
“誰有能力都可以轉官。不過誰敢貪贓枉法我也毫不猶豫的砍他的腦袋!”長壽說道。
這些小吏如果轉成官隻能死心塌地的跟著長壽幹了。如果大楚國的那些通過科舉當官的官員迴來怎麽會容得下他們?
“跟著長壽都總管做事,我劉宏一定廉潔自守克己奉公!”劉宏感激的說道。
其他小吏也都急忙附和。
“等河間府的這座倉城建好了,你們中間幹的好的我就讓他到下麵的州縣去做官。你們要小心一點,誰敢伸手,都不用我動手就被那些百姓用鐵銃打成篩子了!”長壽最後說道。
石再亮騎在馬上一直聽著長壽和小吏們的對話。這些人裏麵他認識長壽的時間最長。第一次見麵的時候石再亮怎麽都想不到會有今天。
其實他與長壽的想法有些不同。按理說科舉是大楚國朝廷才能舉辦的。可是石再亮不這麽想,他覺得長壽就應該在河北舉行科舉收買天下士人之心。也可以從中選拔人才。
雖然這樣做在朝廷眼睛裏形同造反。不過怕什麽!
甚至石再亮心裏暗暗想著他應該做這個科舉的主考官。當年沒有金榜題名,現在我來做主考官揚眉吐氣一迴!
可是石再亮把想法跟長壽說了之後,長壽卻笑著搖頭。
“現在咱們需要的都是能夠幹實事的官員。你說的事情還是先放一放。”長壽說道。
河間府城牆破舊不堪。可是河間府內流民軍大頭領張萬仙修建的宮城城牆卻依然完好無損。
當年張萬仙把抓來的幾萬百姓和流民軍士兵都用來給他修建所謂的皇宮。
如果他把這些人力和財力用於修建城牆,可能他現在還在河間府裏稱王稱霸。
“借用宮城城牆,就在宮城裏麵修建糧倉。告訴治下兩個縣的百姓現在官府收糧。收到的糧食就用做八千常勝軍士兵的口糧。”長壽說道。
這一次長壽修建糧倉與大楚國的以往完全不同。八千士兵完全足額支付工錢。向百姓收取糧食也都是按照市價。
“河間府就交給你了。河間府北麵就是永濟渠。將來大軍北上,糧草也都從這裏上船直抵涿州。”長壽說道。
大戰看見的是戰場廝殺,看不見的是糧草輜重補給。走旱路把一石糧食運到軍前可能要消耗幾石的糧食。而走水路就便利多了。
“現在要銀子有銀子,要糧食有糧食。如果還不能幹好我就太無能了。”石再亮說道。
長壽在石再亮的話裏麵隱隱聽出一點不同。
他叮囑道:“雖然現在我們不缺銀子。該花的地方一兩不少,可是該省的地方也是一兩都不能多花。”
告別了石再亮,長壽和小蝶帶著鄭三坨等十幾個騎兵離開河間府直奔鹽山。
一行人路過樂雲的時候長壽執意要去看看劉大柱一家。
“這一路上太多的人看見我都笑著說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我要到劉大哥家看看,聽聽他是怎麽說的。”長壽對小蝶說道。
可是長壽來的不巧。他正趕上劉氏三兄弟分家。
“我大哥已經瘋了!”劉三柱說道。
“老劉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過。可是大哥想把家業全都敗光!”劉二柱也對大哥滿是微詞。
“這樣做是我自己的事情。現在就把家產分了,以後就是賠光也是我自己的事情。”劉大柱說道。
即使是看見長壽來了,三兄弟還是沒有停止爭論。
長壽不知所以隻能站在一旁冷眼旁觀。
“我大哥在縣城裏開了一家糧店,專門賣給那些從南麵逃難到這裏的人。可氣的是他把糧食堆在外麵,裝錢的匣子也放在外麵,不用夥計而讓買糧食的人自取自量,自己把買糧食的錢放進匣子裏!這不是等著虧本是什麽!”劉三柱恨恨的說道。
“還有!那些實在沒有錢的人,大哥還容許他們佘糧。隻要他們自己在賬簿上寫下名字和糧食的數量,自己稱完糧食就可以背走!”劉二柱緊跟著說道。
長壽也愣住了。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這樣做生意。
“讓買糧食的人自稱自取自己放錢在匣子裏麵,這些天你虧了沒有?”長壽關切的問道。
“沒有!”劉大柱大聲的說道。
“大哥,我沒想到你這麽老實憨厚的人居然也撒謊!”劉三柱指著他大哥的鼻子說道。
“就是沒有!”劉大柱固執的答道。
長壽突然覺得腦袋裏的冰在迅速的融化。一束亮光照進腦袋裏麵。
“看來這樣做生意很賺錢啊。我一定也要入一股!”長壽說道。
這一次在場的所有人都吃驚的看著長壽。
小蝶在一旁緊張的抱著裝財物的盒子。裏麵的東西實在是不多了。
隻有長壽和劉大柱兩個人的時候長壽問道:“你說實話,到底虧沒虧?”
“隻虧了一點點。”劉大柱答道。
“說實話!”長壽厲聲說道。
“三成。這一次真的是實話,已經比我想的好多了。現在那些人身上沒有錢,所以才偷奸耍滑。明年就好了。”劉大柱答道。
“真的嗎?把賒賬的名單給我一份。再找人貼一張告示,馬上就要招人疏浚渠道了,工錢足給!”長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