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仿佛是早就成竹在胸了。也仿佛是早就盤算好了一切。


    方虎台帶來的大部分官軍穿城牆逃跑做鳥獸散。少部分人被激憤的百姓處死。


    上萬名百姓的情緒上升到頂點無處發泄。當他們聽見魏三的振臂一唿後馬上群起響應。


    剛剛打敗方虎台率領的五千官軍,百姓的信心爆棚無所畏懼。


    魏三又讓二叔公的兒子等人站出來述說這些天關押在大牢裏的遭遇。真是聲聲血,字字淚。


    所有的百姓聽得群情激奮,個個摩拳擦掌。


    正好城內有耿繼先前些天催收的糧食可以做為路上吃的糧食。五千官軍丟棄的兵器營帳鍋灶都可以拿來使用。


    魏三把上萬人的百姓分成幾隊讓劉大柱馬忠德等人帶領浩浩蕩蕩的向大名府進發。


    同樣的事情在永津,易州等地同時上演。各地的百姓蜂擁奔往大名府。


    比各地百姓迴到大名府的自然是那些從樂雲等縣逃迴來的官軍士兵。


    得知方虎戰死,官軍潰敗的消息的時候建王張勾正在大名府城外的鎮龍觀裏,他氣得渾身亂抖。


    手下都是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還怎麽登基?


    這段時間一直在鎮龍觀裏清修的太上皇張卯也是不住歎息。難道大楚國氣數已盡嗎?


    這兩年他看見的都是亡國之象。


    建王張勾穩定一下情緒接著問道:“父皇打算怎麽辦?立刻下旨讓母後和皇兄和皇弟們盡快到大名府來吧。”


    汪藻已經從相州趕迴了大名府。他向張勾稟報了鄭太後和各位嬪妃和皇子們已經獲救的消息。烏骨大軍已經徹底潰敗。現在鄭太後和嬪妃們正在相州等著太上皇張卯的旨意。


    更重要的是,皇子中竟然有超過一半的人不打算前往大名府!


    張勾聽到這個消息後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忐忑不安。


    今天他到鎮龍觀名義上是請示母後已經獲救已經由父皇下旨接迴。而實際上他是想請教如何應對十幾位皇子不願意來大名府的事情。


    “長壽帶領的那些人一年多前還是雙腿掛泥的農夫。幾十萬大楚國官軍都敗了,可是他們卻屢戰屢勝。”太上皇張卯自言自語的說道。


    “看來不是大楚國人懦弱,而是那些食朝廷俸祿的人不思保國,惜命怕死!”張勾咬牙切齒的說道。


    張卯做了二十多年皇帝比兒子張勾看透的多。


    他苦笑著微微搖頭問張勾:“我在這裏待了不到一個月,每天清心寡欲就覺得無聊的很!人人都知道清心寡欲可以長壽,可是天下人有幾個人願意為了長壽而去過清心寡欲的日子?”


    張勾愣愣的不知道父皇話裏的含義。


    “一個人是這樣。權力也是這樣!哪一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王朝千年萬年,可是誰又願意清心寡欲?即使皇帝願意,幾萬幾十萬的皇族他們願意嗎?成千上萬的官吏們願意嗎?”張卯喟然長歎。


    張卯沒有說出口的是一個王朝從一開始皇族的幾個人像兔子一樣迅速繁衍到幾萬幾十萬人。幾十萬人在百姓頭上錦衣玉食作威作福,當百姓實在無法承受的時候它就該滅亡了。


    就在這時,汪藻慌慌張張的衝進來。


    “幾個縣的百姓造反,幾萬人已經離大名府不遠了。太上皇和建王殿下趕快進城躲避!”汪海說道。


    “這些刁民,把官軍打跑了還不算,居然還敢追到大名府!”建王氣憤的說道。


    他比較還年輕,一時忍耐不住自己心裏的火氣。


    “迴城!”太上皇張卯說道。


    在跑路這方麵他比張勾還有經驗。


    張卯和張勾慌慌張張的跑迴大名府後直接登上城牆向北張望。


    一隻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奔大名府而來。


    這隻隊伍沒有騎兵,更沒有旗幟和統一的軍服,可是從城頭上望過去卻覺得殺氣騰騰不可阻擋。


    “那個長壽一直催促大名府裏的都作院趕製鐵銃。我現在就下令把那裏的幾百隻鐵銃都搬到城上讓這些刁民嚐嚐滋味!”張勾咬牙切齒的說道。


    張卯在烏骨大軍中的時候曾經被粘莫胡作為人質和擋箭牌頂在進攻隊伍的最前麵。


    他坐在牛車上親眼見識過鐵銃的厲害。


    不過張卯心裏隱隱覺得不妥。他在壕溝邊上看見拚死衝鋒的烏骨士兵被一排接一排的鐵銃打的人仰馬翻。


    長壽手下的那些流民軍很顯然是久經戰陣。鐵銃打得整齊劃一如一浪又一浪的潮水一樣。


    而且他還隱約聽見號令的喊聲。


    很顯然流民軍是經過嚴格訓練的。


    現在倉促之間直接把鐵銃拿出來交到那些貪生怕死的散兵遊勇手裏又能有多大的作用?


    張卯不知道的是,流民軍士兵能夠有今天也是經過了一開始的時候與烏骨人交戰時亂七八糟的階段。


    現在這樣是經過多少次摸索磨合才練出來的。


    不過有鐵銃總比沒有強。


    建王張勾下令人士兵去都作院把那裏所有的鐵銃統統都搬到城上分發給守城的士兵。


    半個時辰後當幾萬手持兵器的百姓趕到城下的時候,城裏的士兵手忙腳亂的已經把幾百隻鐵銃和十幾個裝火藥的大甕抬到城牆上麵。


    士兵們笨手笨腳的往鐵銃裏裝著火藥。不少火藥都撒在地上,城牆上彌漫著一股硫磺和硝石的味道。


    張勾現在沒有登基設立的是大元帥府。他自任為大元帥。而真正領兵的是原來高陽關安撫使黃潛善。


    草民造反圍攻大名府,指揮守城的重任也自然的落在黃潛善的身上。


    百姓的隊伍抵達城下,魏三命人直接把縣令耿繼先和那些衙役推到最前麵。


    魏三站在城下高喊:“我們這些百姓世世代代為大楚國朝廷納糧交稅服役。可是朝廷的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可是烏骨人一來,官府老爺跑了,官軍也跑了。難道我們百姓用血汗就養你們這些貪生怕死的飯桶嗎?”


    “現在看見我們日子過的好一些,朝廷又派這些貪官汙吏來欺壓我們!我們百姓今天到這裏沒有別的目的,就是向太上皇和建王殿下要一個說法!”魏三接著喊道。


    看著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的魏三,黃潛善恨得牙癢癢。


    “把鐵銃對準他,滅了這個刁民!”黃潛善命令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