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大名府去往樂雲的道路上,有一隻五千多人亂哄哄的隊伍在快速行進著。
幾個月以來一直都有逃散的官軍和起事的民軍來投奔建王張勾。
可是他們到了大名府後除了要糧要餉之外什麽都幹不了。
指望著他們去與烏骨人開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建王旗下這樣的散兵遊勇人數已經有兩三萬人了,建王張勾也很明智的不與長壽的流民軍叫板。
可是這一次,當聽說建王要派兵到各地彈壓不肯交稅納糧的百姓時,這些散兵遊勇突然爆發出強烈的出戰欲望,紛紛要求為國效命。
張勾花了很大的力氣說服留下一部分人馬鎮守大名府。可是這些打算出去通過搜刮百姓發財的官兵沒有一個願意留下來的。
沒有辦法,張勾最後做出重金的許諾才勉強留下五千人馬守城。
兩萬多散兵遊勇分成幾路前往原來長壽管轄的各個州縣強逼百姓交糧交款。
前往樂雲的這一路人馬是由天雄軍副將方虎台率領。五千多人的隊伍裏麵有原來天雄軍的士兵兩千多人。原來劉光世手下的部隊一千多人。還有一千多民軍。
這些士兵在大名府的時候彼此之間為了一口吃的都可能拔刀相向。可是現在為了一個共同的發家致富的目標大家都團結在一起了。
隊伍一反常態行軍速度奇快。每一個士兵都怕去晚了讓別人跑在自己的前麵失去了發財的機會。
從烏骨人手裏虎口奪食他們沒有那個膽量,可是從百姓手裏搶財物每一個人都是爭先恐後。
一隻隊伍裏的三撥人馬彼此之間你追我趕沒有人願意落在後麵。這一次沒有人叫苦也沒有人喊累。每一個人想的就是早一點趕到樂雲。
五天之後,這隻星夜兼程的隊伍就趕到了樂雲縣城。
終於盼來了援兵,耿繼先興奮不已。他急忙命令衙役們給將士們分發糧食還有從百姓那裏搶來的雞鴨豬狗。
終於可以敞開肚皮吃飯了。士兵們大碗吃飯大塊吃肉的時候更讓他們確信這一次來對了!
看來樂雲縣是大有可為!
五千官軍到了樂雲縣城的消息馬上就傳遍了整個樂雲。
那些自認為老實持重忍字當頭的百姓也終於坐不住了。
五千官軍就是五千大楚國發了可以隨意搶掠殺人許可的土匪啊。
這五千人將會如蝗蟲過境一樣,樂雲縣將寸草不生!
可是大家聚在一起都拿不出主意來。更根本的原因是大家心裏都覺得現在再任人宰割而是應該跟官軍對著幹,可是誰都不想出頭。
主張忍的許二叔公已經被抓進縣城大牢好幾天了。難道大家都等著官軍來把自己像雞鴨一樣的抓進縣城裏宰割嗎?
必須找一個人出來帶著大家幹!
然後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前些天被大家拒之門外的劉大柱。
看來還是要找劉大柱出頭帶著大家起事。讓劉大柱當主犯,大家跟在後麵當從犯。
如果成功了,好處是大家的。如果失敗了,就把劉大柱千刀萬剮禍滅九族算了。大家都去流放三千裏。
大家束手待斃被官軍搶的一無所有與流放之間也沒有多大的差別。
村民們各家各戶派出領頭人湊出幾十人去找劉大柱。
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原來樂雲的縣令魏三並沒有離開而是就住在劉大柱家裏。
看到原來的縣令魏三在這裏,村民們都快哭出來了。原來長壽和樂雲的廖超、蕭明衍和魏三這幾個縣令在這裏的時候,村民們並沒有覺得怎麽樣。
甚至有時候心裏還鄙夷他們土氣不如大楚國其他地方的官老爺有官威。
可是現在,村民們看見魏三就像看見了救星一樣。
“魏大老爺,大名府的官軍已經到了樂雲縣城。馬上就要下鄉搶糧食搶牛馬了。我們的家產馬上就要保不住了。魏大老爺一定要給我們做主啊。”一個老漢哽咽著說道。
“我現在已經不是樂雲縣令了。你們要相信建王,要相信大楚國朝廷是不會為難你們的!大楚國官軍怎麽會搶掠大楚國的百姓?不要聽信別有用心的謠言!”魏三板著臉義正辭嚴的說道。
聽見魏大老爺這麽說,真有村民哭出了聲。
“不少村民家裏的糧食牲畜已經被衙役們搶走了。之所以沒有全搶,是因為縣裏的衙役人手不夠,現在來了五千官軍,樂雲縣馬上就寸草不生了。”老漢抹著臉上的眼淚說道。
“雖然我也知道你們的難處,可是我馬上就要跟著長壽都總管去燕山府了。再說我身邊一無兵二無將。就是我想幫你們也愛莫能助啊。”魏三攤開雙手無奈的說道。
“太上皇老兒和建王不安好心!他們看見這兩年這裏的百姓生活好了,他們就來收割了。他們心裏把百姓當成肥豬了!”老漢說道。
“不能讓長壽都總管離開河北!他走了我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一個中年人喊道。
“隻要魏縣爺願意帶著我們幹,百姓一定全都跟著!大家都拿起兵器與那些官軍土匪拚了!”
“這一次誰要是袖手旁觀事情結束以後就把他們趕出樂雲!”
“拿起兵器隻能向前,絕不後退!”
在孤立無援刀馬上就壓到脖子上的時候,這些百姓終於爆發出了血性。
魏三對村民們的反應很滿意。自己的利益就要自己出頭。不要總等著別人替你仗義執言甚至是拚命。
“現在大家馬上就迴去召集百姓。告訴他們,就像你們剛才說的,不參加的等事情結束以後就把他們趕出樂雲縣!”魏三站起來說道。
“把各地的百姓集合起來由你們帶領。明天午時在樂雲縣城南麵二十裏處集結。有鐵銃的帶鐵銃,有兵器的帶兵器。什麽都沒有的就拿著農具。然後咱們就向北進發包圍樂雲縣城!”魏三接著說道。
聽到魏三的安排,村民們轟然叫好。
人多勢眾。勢眾膽子就大。村民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各自迴去召集百姓去了。
“到時候主要還是要看我們。告訴大家把鐵銃都準備好。”魏三對劉大柱說道。
幾個月以來一直都有逃散的官軍和起事的民軍來投奔建王張勾。
可是他們到了大名府後除了要糧要餉之外什麽都幹不了。
指望著他們去與烏骨人開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建王旗下這樣的散兵遊勇人數已經有兩三萬人了,建王張勾也很明智的不與長壽的流民軍叫板。
可是這一次,當聽說建王要派兵到各地彈壓不肯交稅納糧的百姓時,這些散兵遊勇突然爆發出強烈的出戰欲望,紛紛要求為國效命。
張勾花了很大的力氣說服留下一部分人馬鎮守大名府。可是這些打算出去通過搜刮百姓發財的官兵沒有一個願意留下來的。
沒有辦法,張勾最後做出重金的許諾才勉強留下五千人馬守城。
兩萬多散兵遊勇分成幾路前往原來長壽管轄的各個州縣強逼百姓交糧交款。
前往樂雲的這一路人馬是由天雄軍副將方虎台率領。五千多人的隊伍裏麵有原來天雄軍的士兵兩千多人。原來劉光世手下的部隊一千多人。還有一千多民軍。
這些士兵在大名府的時候彼此之間為了一口吃的都可能拔刀相向。可是現在為了一個共同的發家致富的目標大家都團結在一起了。
隊伍一反常態行軍速度奇快。每一個士兵都怕去晚了讓別人跑在自己的前麵失去了發財的機會。
從烏骨人手裏虎口奪食他們沒有那個膽量,可是從百姓手裏搶財物每一個人都是爭先恐後。
一隻隊伍裏的三撥人馬彼此之間你追我趕沒有人願意落在後麵。這一次沒有人叫苦也沒有人喊累。每一個人想的就是早一點趕到樂雲。
五天之後,這隻星夜兼程的隊伍就趕到了樂雲縣城。
終於盼來了援兵,耿繼先興奮不已。他急忙命令衙役們給將士們分發糧食還有從百姓那裏搶來的雞鴨豬狗。
終於可以敞開肚皮吃飯了。士兵們大碗吃飯大塊吃肉的時候更讓他們確信這一次來對了!
看來樂雲縣是大有可為!
五千官軍到了樂雲縣城的消息馬上就傳遍了整個樂雲。
那些自認為老實持重忍字當頭的百姓也終於坐不住了。
五千官軍就是五千大楚國發了可以隨意搶掠殺人許可的土匪啊。
這五千人將會如蝗蟲過境一樣,樂雲縣將寸草不生!
可是大家聚在一起都拿不出主意來。更根本的原因是大家心裏都覺得現在再任人宰割而是應該跟官軍對著幹,可是誰都不想出頭。
主張忍的許二叔公已經被抓進縣城大牢好幾天了。難道大家都等著官軍來把自己像雞鴨一樣的抓進縣城裏宰割嗎?
必須找一個人出來帶著大家幹!
然後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前些天被大家拒之門外的劉大柱。
看來還是要找劉大柱出頭帶著大家起事。讓劉大柱當主犯,大家跟在後麵當從犯。
如果成功了,好處是大家的。如果失敗了,就把劉大柱千刀萬剮禍滅九族算了。大家都去流放三千裏。
大家束手待斃被官軍搶的一無所有與流放之間也沒有多大的差別。
村民們各家各戶派出領頭人湊出幾十人去找劉大柱。
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原來樂雲的縣令魏三並沒有離開而是就住在劉大柱家裏。
看到原來的縣令魏三在這裏,村民們都快哭出來了。原來長壽和樂雲的廖超、蕭明衍和魏三這幾個縣令在這裏的時候,村民們並沒有覺得怎麽樣。
甚至有時候心裏還鄙夷他們土氣不如大楚國其他地方的官老爺有官威。
可是現在,村民們看見魏三就像看見了救星一樣。
“魏大老爺,大名府的官軍已經到了樂雲縣城。馬上就要下鄉搶糧食搶牛馬了。我們的家產馬上就要保不住了。魏大老爺一定要給我們做主啊。”一個老漢哽咽著說道。
“我現在已經不是樂雲縣令了。你們要相信建王,要相信大楚國朝廷是不會為難你們的!大楚國官軍怎麽會搶掠大楚國的百姓?不要聽信別有用心的謠言!”魏三板著臉義正辭嚴的說道。
聽見魏大老爺這麽說,真有村民哭出了聲。
“不少村民家裏的糧食牲畜已經被衙役們搶走了。之所以沒有全搶,是因為縣裏的衙役人手不夠,現在來了五千官軍,樂雲縣馬上就寸草不生了。”老漢抹著臉上的眼淚說道。
“雖然我也知道你們的難處,可是我馬上就要跟著長壽都總管去燕山府了。再說我身邊一無兵二無將。就是我想幫你們也愛莫能助啊。”魏三攤開雙手無奈的說道。
“太上皇老兒和建王不安好心!他們看見這兩年這裏的百姓生活好了,他們就來收割了。他們心裏把百姓當成肥豬了!”老漢說道。
“不能讓長壽都總管離開河北!他走了我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一個中年人喊道。
“隻要魏縣爺願意帶著我們幹,百姓一定全都跟著!大家都拿起兵器與那些官軍土匪拚了!”
“這一次誰要是袖手旁觀事情結束以後就把他們趕出樂雲!”
“拿起兵器隻能向前,絕不後退!”
在孤立無援刀馬上就壓到脖子上的時候,這些百姓終於爆發出了血性。
魏三對村民們的反應很滿意。自己的利益就要自己出頭。不要總等著別人替你仗義執言甚至是拚命。
“現在大家馬上就迴去召集百姓。告訴他們,就像你們剛才說的,不參加的等事情結束以後就把他們趕出樂雲縣!”魏三站起來說道。
“把各地的百姓集合起來由你們帶領。明天午時在樂雲縣城南麵二十裏處集結。有鐵銃的帶鐵銃,有兵器的帶兵器。什麽都沒有的就拿著農具。然後咱們就向北進發包圍樂雲縣城!”魏三接著說道。
聽到魏三的安排,村民們轟然叫好。
人多勢眾。勢眾膽子就大。村民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各自迴去召集百姓去了。
“到時候主要還是要看我們。告訴大家把鐵銃都準備好。”魏三對劉大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