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汪藻匆匆的帶人就向東而行趕迴大名府。他要把太後嬪妃和諸位皇子已經得救的消息稟報給建王殿下。


    現在皇子裏麵年紀比建王大的就有好幾位。建王張勾的母親也隻不過是個嬪妃,身份也並不高貴。


    拿什麽競爭皇位,現在隻能靠實力了。


    與汪藻幾乎是同時啟程的還有郭藥師。


    他帶領兩萬常勝軍和幾百車輛的財物浩浩蕩蕩的向南進發。


    經過烏骨大軍洗劫的南方各州縣幾乎個個都沒有大楚國官軍把守。就是有,他們也不會放在眼裏。


    郭藥師騎馬佇立在高坡之上大聲喊道:“兄弟們,快馬加鞭直往京城。花花世界在等著我們!”


    兩萬常勝軍歡聲雷動。


    “建王已經向各州縣派出州縣官員了。我們的那些人怎麽辦?”肖嚴問道。


    “馬上派人到各地通知他們立刻撤離靜觀其變。”長壽說道。


    “如果百姓們願意迴到從前那個樣子,願意過眼前那種日子那我也沒有辦法。”長壽說道。


    劉大柱和馬忠德等其他十幾個村民護送太上皇張卯到了大名府。他們在聽說建王向附近幾個州縣派出官員後就風風火火的向家裏趕去。


    他們要在這些官員抵達樂雲縣之前迴到家裏與鄉親們商議對策。


    劉二柱看見大哥迴來了差一點哭出來。


    “怎麽了,家裏出什麽事情了嗎?”劉大柱問道。


    “沒有。就是老三那個混蛋不願意留在家裏。結果讓我和弟妹留下看家。為了不讓別人說閑話,我每天晚上都兩三裏外的鄉親家裏借宿。這過的是什麽日子啊!”劉二柱答道。


    “讓弟妹一個人在家裏怎麽行!如果有歹人怎麽辦?”劉大柱問道。


    “弟妹每天晚上都抱著鐵銃睡覺。如果有歹人,她就放一鐵銃,我馬上就能聽見趕迴來。”劉二柱解釋道。


    劉大柱這才放下心來。


    “要馬上把鄉親們招到一起,樂雲要變天了。大家坐在一起必須商議出一個辦法出來。”劉大柱說道。


    “出了什麽大事了?”劉二柱問道。


    “建王要讓長壽都總管帶兵去收複燕山府。這裏要重新派官老爺過來。催租催稅強拉勞役的事情馬上就要重現樂雲了。”劉大柱答道。


    “怕什麽!現在各家各戶手裏都是兵器,有些人家裏還有鐵銃。把我們逼急了就幹了他們!”劉二柱說道。


    “就怕大家心不齊啊。”劉大柱擔心的說道。


    劉大柱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


    當他把附近十幾戶人家召集到一起說明情況商議對策的時候,幾十個人都陷入了沉默。


    長壽召集幾個縣的百姓攔截烏骨人的時候采取的是自願。跟著長壽走的都是膽大敢幹的人。


    剩下的這些百姓都是所謂的老實持重甚至是膽小怕事的人。而且這樣的人是百姓中的大多數。


    所有的人都看向這裏麵年紀最大的人——徐家二叔公。


    二叔公端起大碗滋潤的喝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說道:“納皇糧,當皇差古來有之。不納皇糧當皇差,皇上嬪妃和老爺們吃什麽,穿什麽?又不是隻有我們幾家納糧當差。別人能忍,為什麽我們不能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劉大柱聽到這裏有些聽不下去了。在以前的時候他也是這樣想的,而且也是這樣做的。不過這幾年他的想法轉變了。


    憑什麽忍?忍了就真的風平浪靜,海闊天空了?


    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你越是忍,官家越是變本加厲。


    不過劉大柱抬頭看看四周卻發現在場的大部分人聽見二叔公的話都是頻頻點頭。


    “當然嘍”二叔公話題一轉接著說道。


    “大柱和忠德都是跟著長壽都總管出去幹過大事的人。如果新的官老爺來了以後,你們抗租抗稅大家都不會幹涉。”二叔公接著說道。


    其他人聽見這句話臉上都露出會心的微笑。


    “老滑頭!”劉大柱在心裏罵道。


    二叔公的意思是他們這些人隻能在旁邊做看客。如果他們少數幾個人抗爭成功了,他們也一樣跟著占便宜。如果抗爭失敗了,就是被砍頭,他們也隻能站在一邊幸災樂禍的看著。


    看看吧,這就是不知道安分守己當出頭鳥的下場!


    聚眾商議最後不歡而散。劉大柱分別到各家各戶去勸說卻毫無效果。


    劉大柱沒有辦法隻能前往樂雲縣城去見長壽任命的縣太爺魏三。


    魏三本來是潑風刀廖超的夥計。現在廖超成了易州知府以後,魏三就成了樂雲的縣令了。


    劉大柱見到魏三的時候,魏三正帶著幾個衙役捕快正收拾東西。


    “魏老爺這是要走了?”劉大柱吃驚的問道。他因為有人來這裏搶飯碗,魏三一定會帶領大家死守縣城並且反擊的。


    “長壽都總管剛剛派人來過。他讓我們先躲起來冷眼旁觀。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麽。不過既然是長壽都總管的命令那就一定是愛民如子的好主意。”魏三答道。


    他與廖超一樣經常把愛民如子這四個字掛在嘴邊。


    “你們走了,我們這些百姓怎麽辦?有土地拴著,我們有走不了啊。”劉大柱說道。


    “如果來的是更愛民如子的縣爺,你們就安心的耕田。如果是貪官汙吏,長壽都總管絕對不會看著你們吃苦的。”魏三答道。


    “可是現在長壽都總管也騰不出手來啊。”劉大柱說道。


    “那就隻能靠你們自己了。到底是官多還是百姓多?你們怎麽會怕他們?”魏三說道。


    劉大柱就是帶著靠自己這三個字鬱悶的迴到家裏的。


    “把家裏的鐵銃準備好。”劉大柱對劉二柱和劉三柱的老婆說道。


    三天後,建王新任命的樂雲縣令帶著唿唿啦啦的一百多人姍姍來到樂雲縣城。


    耿繼先是耿南仲的獨子。而耿南仲是鼎力支持建王張勾繼位的近臣。


    為了犒賞耿南仲的汗馬功勞,建王張勾才選任他的兒子耿繼先做樂雲縣令的。


    現在江南地域鞭長莫及。能找到一縣之地刮刮地皮已經很不錯了。


    耿繼先應該幾天前就抵達樂雲縣城的。可是由於新做的官服始終沒有做好就一直拖到今天。


    “公子你看,那個長壽占據樂雲縣城這麽長時間,可是城牆和縣衙還是破敗不堪。現在是公子您當縣令,一定要把縣衙修的富麗堂皇一些!”一個下人指著遠處的縣衙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