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建王張勾萬分不願意長壽帶兵去截擊烏骨大軍,可是當長壽帶兵從大名府出發時他還是不得不帶領汪藻和耿南仲出城送行。


    這個時候誰敢明著出麵阻攔長壽出兵誰就是亂臣賊子。太上皇和皇上被烏骨人押送往北方,每一個大楚國的臣子不是都應該舍生忘死的去搭救嗎?


    建王心裏雖然一萬個不願意可是他還是鄭重其事的來送行了。而且對外的說法是長壽都總管就是接受建王的命令出兵的。


    大名府裏有頭有臉的士紳大戶幾千人也都趕來送行。有送行這個動作就當做為解救太上皇和皇上出力了。


    成千上萬的大名府百姓也蜂擁而至。與其說他們是來送行的還不如說他們是來看熱鬧的。


    建王張勾今天特意穿了一身縞素,像是送喪一樣。


    “長壽都總管忠君愛國之心可照日月!這一次出征一定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把父皇和皇上解救出來!”張勾十分動情的說道。


    出生於帝王之家的人大多數都早熟。他們很小就知道政治鬥爭的殘酷,更是很小就把自己鍛煉成了演員。


    張勾聲音顫抖,麵容悲戚完全是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出城看熱鬧的大名府百姓真有不少被他感動了。


    自己的父親和兄長被可惡的烏骨人押送去北方。建王殿下派自己手下的長壽都總管帶兵救援,真是大仁大義啊。


    可是建王張勾的表演怎麽騙得了出城送行的那些士紳老狐狸?他們都冷冷的看著麵前張勾和長壽兩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人。


    “那麽多大楚國百姓被烏骨人劫掠去北方,跋山涉水要走七八千裏。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在路上。隻有這幾千百姓跟著我出發,我隻能說盡力而為了。”長壽冷淡的迴答。


    現在建王心裏一定是把他恨之入骨。無論說什麽做什麽都無法挽迴了。


    況且張勾登基在即。等他當了皇帝以後就更有資本來對付長壽。


    兩千多流民軍士兵和五千鹽民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麽大的場麵,有數萬人夾道為他們送行。


    小蝶率領一千多騎兵走在最前麵。然後是蕭明衍帶著列隊整齊的流民軍和鹽民隊伍。最後是數百輛裝載著糧草的牛車。


    有幾十個半人高的大甕也被牛車拉著夾雜在隊伍中間。大甕裏麵裝的都是火藥和鉛沙。


    人是最容易看不起自己的同類的。隻有看見自己同類的無能心裏才會不自覺的原諒自己的無能。


    如果和自己一樣的人卻做出了比自己出色的多的事,那種紮心可不是一般的痛。


    現在扛著各式各樣的武器走在道路上的流民軍和鹽民在大名府百姓的眼裏就是這樣。


    大名府裏曾經駐守過大楚國的天雄軍。那可是朝廷裏赫赫有名的正經八百的軍隊。雖然天雄軍打仗不行,可是起碼都能穿上一套軍服不是?哪裏像眼前的這些人穿的像叫花子差不多!


    一點都不威風!一點都不氣派!


    這就是大名府百姓對長壽的這隻軍隊的看法。


    可是汪藻耿南仲和那些從朝廷裏退下來的大臣看見這隻由流民和鹽民組成的軍隊卻暗暗心驚。他們看見的是這隻軍隊的氣勢,大楚國軍隊身上沒有的無所畏懼的氣勢。


    “就這幾千人就敢與十幾萬烏骨人硬碰硬。他們能行嗎?”耿南仲說道。


    不了解情況的人以為耿南仲是在為這隻軍隊擔心。了解情況的人心裏都明白耿南仲是擔心這隻軍隊真的會把太上皇和皇上救出來。


    起碼在不久以前,這些人就把五千烏骨人打的抱頭鼠竄。


    “北返的烏骨人根本沒有心思打仗了。”汪藻答道。


    帶著大批財物和女人的烏骨人怎麽會舍得再去拚命?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想到了。可是真讓他們帶兵去與烏骨人拚命,那些人都沒有這個膽量。


    這一次長壽從鹽山城帶到大名府的人都跟著出發了。連火燎道人也騎馬跟在後麵。


    “相州和刑州都在烏骨人返迴的道理附近。要不要我們派人請在相州的張令徽和刑州的郭藥師出兵幫忙?”蕭明衍問道。


    長壽搖頭。


    “他們現在都是隻求自保。如果我們與烏骨人接戰打贏了,不用請他們,他們都會主動出來跟在咱們後麵撿便宜。讓他們和咱們一樣與烏骨人拚命,郭藥師和張令徽絕對不會願意的。”長壽答道。


    “幹這麽大的事情,用不用占卜一下?”肖嚴笑著問。


    “不用!利涉大川,履險如夷!”長壽幹脆的答道。


    當阿懶押送禮器法器和書籍的五千人馬被擊潰的消息傳到斜也和粘莫胡耳朵裏的時候,第一批,第二批押送大楚國戰俘的隊伍已經出發了。


    斜也心裏盤算長壽小蝶他們做的事情對自己將來登上皇位有益無害。


    畢竟長壽和小蝶他們打擊的都是效忠於烏力合的勢力。輸的越慘,烏力合在王公大臣麵前就越硬不起來。烏力合就越沒有力量挑戰烏骨人兄終弟及的傳統。


    開創烏骨人王朝屢戰屢勝的刹力虎都沒有做到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幹離布。烏力合就更做不到了。除非他能創造出更大的業績。


    烏力合心裏也的確是這樣想的。可是斜也偏偏不讓他實現這個願望。


    “大楚國有不少援軍趕來。他們現在不敢進攻我們,可是等到有幾十萬的時候就難說了。你先帶領軍隊先走。我留在後麵斷後。”斜也對粘莫胡說道。


    “我們把大楚國的這些人分成了七批。我親自押送大楚國的太上皇先走。你最後帶著大楚國的皇帝上路。”粘莫胡點頭說道。


    阿懶帶領五千人馬在前麵探路是粘莫胡安排的。卻在路上被大楚國人打的稀裏嘩啦。粘莫胡也急於上路報仇雪恥。


    三月份的天氣,祖龍河水勢不深卻寒冷刺骨。一批又一批的烏骨士兵押送著大楚國戰俘涉水過河。


    過去連坐車都怕顛簸的大楚國張氏皇族們現在卻在烏骨士兵皮鞭的抽打下趟過祖龍河。


    不斷有人陷入淤泥裏淹沒在滾滾向東的渾濁河水中。


    在他們身邊騎馬而過的是在馬上抱著大楚國女人過河的烏骨士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