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選擇投奔長壽都總管的時候父親您並沒有反對。難道父親這麽不看好大楚國挺過烏骨人這一關嗎?”曾紀厚問道。
曾老太公低頭沉吟一會說道:“如果我死了,家人的人誰會最難過?我猜應該就是你了。你大哥是家裏的嫡長子,我死後他理所當然的主持家務。所以他不會太難過,甚至心裏還會高興。到那個時候他嚎啕大哭隻不過是演給別人看而已。”
“而你的日子就沒有我活著的時候日子好過了。到那個時候你嚎啕大哭一半是哭我,另外一半是哭你自己。所以你是不希望我死的,而你大哥卻巴不得我早一點死,接管家業!”曾老太公接著說道。
曾老太公的話讓曾紀厚麵紅耳赤張口想爭辯幾句卻讓曾老太公擺手製止了。
“所以說一個人跟誰更親,更願意維護誰還是要看利益得失!你聽懂了嗎?”曾老太公問道。
“我聽懂了。不過……”曾紀厚剛說了一句卻又被曾老太公打斷。
“你聽懂個屁!我雖然老了,卻也耳聰目明。外麵的事情我知道的很多。長壽都總管能守住鹽山城,幾次打敗烏骨人是因為什麽?那些種田的百姓和鹽民都跟烏骨人拚命是為了什麽?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無論是烏骨人占據鹽場還是大楚國重新管理鹽場,怎麽可能用二十五文錢的價格收一斤鹽?做夢去吧!你聽懂了嗎?”曾老太公再一次問道。
“聽懂了。沒有長壽都總管他們都沒有好日子過了。”曾紀厚答道。
“你聽懂個屁!”曾老太公再一次罵道。
“你剛才問我對大楚國有沒有信心。你想沒想過,如果大楚國的所有百姓都覺得離開大楚國朝廷就沒有好日子過,烏骨人會長驅直入嗎?就是把京城的所有城門都打開烏骨人也不敢進去!就怕到那個時候大部分人冷眼旁觀,甚至有些人還拍手稱快!”曾老太公說道。
“我聽說鹽山的鹽商們想壓榨鹽民占據鹽場。他們失敗後來投奔建王,結果不得不大鬧大名府又逃迴鹽山。我猜長壽都總管早就看出這一步了。他就是借這個機會打擊鹽山的既得利益者,因為長壽都總管想走的是下層。所以他不容許有人動鹽民的利益。“曾老太公眯著眼睛說道。
曾紀厚聽得張大了嘴巴。
“建王就讚成鹽商們這麽幹。因為建王要走的是上層。建王和長壽都總管完全是兩類完全不一樣的人!大楚國朝廷從立國到現在也都是這樣幹的。官吏士紳生活富足,看著一片繁華。可是最底下的百姓土地被兼並,民生凋敝!”曾老太公歎氣說道。
曾紀厚怔怔的看著自己的父親,好像是他現在才認識父親一樣。在蒼蒼白發下藏著如此睿智的腦袋。
“父親,您看的這麽透徹為什麽在朝廷裏做官的時候不稟報皇帝陛下?”曾紀厚問道。
“愚蠢!如果我把這些話說給皇帝陛下,那麽我能做官嗎?朝廷裏的那些大臣能容下我嗎?你沒有看出來嗎?皇帝陛下與士紳富豪是一體的。”曾老太公忍不住又罵自己麵前不開竅的兒子。
“再說讓皇帝陛下不住在宮殿裏麵錦衣玉食而是像長壽都總管那樣跟你們一起吃黑麵餅子那也太強人所難了。”曾老太公麵帶微笑的說道。
曾紀厚的腦袋裏終於現出一絲光亮。他也笑著說道:“鹽山有一個原來有江洋大盜叫潑風刀廖超,現在已經是易州府尹了。現在他每天滿嘴的愛民如子。”
“這就是聰明人啊。如果這樣的人讀了書那還了得!”曾老太公讚歎著說道。
“還有一個比我還小的年輕人,原來是青白王朝的將門之子。現在是樂雲縣令,每天一個人騎著馬巡查鄉裏訪貧問苦。”曾紀厚說道。
“還有那個辭官不做跑到這裏來吃苦的肖嚴。他們都是看明白了的人。”曾老太公說道。
“爹,我現在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麽做了。隻不過以後要吃苦了。”曾紀厚說道。
曾老太公輕輕搖頭答道:“你以後大楚國的皇帝陛下和那些大臣們天天錦衣玉食就不苦了嗎?他們心裏苦得很啊。”
“以後如果有一天你出息了,一定要把曾家撐起來。你不要嫉恨任何人包括你大哥。如果你在他的位置上也和他一樣。”曾老太公囑咐道。
曾紀厚點頭答應。
幾天後長壽也趕到都作院去查看鐵銃的打製情況。
離得很遠就看見都作院鐵爐的煙囪噴著黑色的濃煙。看起來裏麵現在正在煉鐵。
長壽聽著砰砰的聲音走進煉鐵的工坊。
工坊裏麵幾十個人把打鐵台子團團圍住了。每一個人都伸長了脖子看著中間打鐵的人。
曾紀厚一改往日一身長衫的裝扮而是一身工匠穿的短褐。他正掄起大錘砸著一塊燒紅的鐵料。
短褐已經讓汗水濕透了,額頭上的汗水落在滾燙的砧板上立刻刺啦一聲化成一縷蒸汽。
魯歸田站在一旁攤開雙手歎息著說道:“像你這樣富貴人家的公子哥不要說看見,我可是聽也沒有聽見過還有願意打鐵的。你就不怕別人笑話你有辱斯文?”
曾紀厚並不答話。直到把鐵坯砸成型他才放下大錘說道:“他們笑話我?我還笑話他們呢!靠力氣吃飯並不低人一等!可笑的是那些仗著家室卻沒有本事的人。”
曾紀厚的話說到在場的每一個工匠的心裏。看來曾大公子真是我們的知心人啊。
“鐵銃打製的不僅要快,要多更要好!不能像以前那樣濫竽充數。誰出了問題就讓他走人!”曾紀厚叮囑道。
長壽就站在人群的最後麵靜靜的看著。都作院的工匠都不認識他,都以為他是魯歸田新招來的小夥計。
還是曾紀厚看見了他,鑽出人群出來。
“這裏太熱了,有話到外麵去說。”長壽說道。然後他轉身就向外走去。曾紀厚緊緊的跟在後麵。
“這不是長壽都總管嗎?這些不穿官服的人真是不好認啊。”魯歸田看著長壽的背影終於反應過來。
“快一點,都幹活了!你們沒有聽見嗎,按鐵銃數量算銀子。幹的越多,揣迴家裏的銀子就越多!”魯歸田對工匠們喊道。
曾老太公低頭沉吟一會說道:“如果我死了,家人的人誰會最難過?我猜應該就是你了。你大哥是家裏的嫡長子,我死後他理所當然的主持家務。所以他不會太難過,甚至心裏還會高興。到那個時候他嚎啕大哭隻不過是演給別人看而已。”
“而你的日子就沒有我活著的時候日子好過了。到那個時候你嚎啕大哭一半是哭我,另外一半是哭你自己。所以你是不希望我死的,而你大哥卻巴不得我早一點死,接管家業!”曾老太公接著說道。
曾老太公的話讓曾紀厚麵紅耳赤張口想爭辯幾句卻讓曾老太公擺手製止了。
“所以說一個人跟誰更親,更願意維護誰還是要看利益得失!你聽懂了嗎?”曾老太公問道。
“我聽懂了。不過……”曾紀厚剛說了一句卻又被曾老太公打斷。
“你聽懂個屁!我雖然老了,卻也耳聰目明。外麵的事情我知道的很多。長壽都總管能守住鹽山城,幾次打敗烏骨人是因為什麽?那些種田的百姓和鹽民都跟烏骨人拚命是為了什麽?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無論是烏骨人占據鹽場還是大楚國重新管理鹽場,怎麽可能用二十五文錢的價格收一斤鹽?做夢去吧!你聽懂了嗎?”曾老太公再一次問道。
“聽懂了。沒有長壽都總管他們都沒有好日子過了。”曾紀厚答道。
“你聽懂個屁!”曾老太公再一次罵道。
“你剛才問我對大楚國有沒有信心。你想沒想過,如果大楚國的所有百姓都覺得離開大楚國朝廷就沒有好日子過,烏骨人會長驅直入嗎?就是把京城的所有城門都打開烏骨人也不敢進去!就怕到那個時候大部分人冷眼旁觀,甚至有些人還拍手稱快!”曾老太公說道。
“我聽說鹽山的鹽商們想壓榨鹽民占據鹽場。他們失敗後來投奔建王,結果不得不大鬧大名府又逃迴鹽山。我猜長壽都總管早就看出這一步了。他就是借這個機會打擊鹽山的既得利益者,因為長壽都總管想走的是下層。所以他不容許有人動鹽民的利益。“曾老太公眯著眼睛說道。
曾紀厚聽得張大了嘴巴。
“建王就讚成鹽商們這麽幹。因為建王要走的是上層。建王和長壽都總管完全是兩類完全不一樣的人!大楚國朝廷從立國到現在也都是這樣幹的。官吏士紳生活富足,看著一片繁華。可是最底下的百姓土地被兼並,民生凋敝!”曾老太公歎氣說道。
曾紀厚怔怔的看著自己的父親,好像是他現在才認識父親一樣。在蒼蒼白發下藏著如此睿智的腦袋。
“父親,您看的這麽透徹為什麽在朝廷裏做官的時候不稟報皇帝陛下?”曾紀厚問道。
“愚蠢!如果我把這些話說給皇帝陛下,那麽我能做官嗎?朝廷裏的那些大臣能容下我嗎?你沒有看出來嗎?皇帝陛下與士紳富豪是一體的。”曾老太公忍不住又罵自己麵前不開竅的兒子。
“再說讓皇帝陛下不住在宮殿裏麵錦衣玉食而是像長壽都總管那樣跟你們一起吃黑麵餅子那也太強人所難了。”曾老太公麵帶微笑的說道。
曾紀厚的腦袋裏終於現出一絲光亮。他也笑著說道:“鹽山有一個原來有江洋大盜叫潑風刀廖超,現在已經是易州府尹了。現在他每天滿嘴的愛民如子。”
“這就是聰明人啊。如果這樣的人讀了書那還了得!”曾老太公讚歎著說道。
“還有一個比我還小的年輕人,原來是青白王朝的將門之子。現在是樂雲縣令,每天一個人騎著馬巡查鄉裏訪貧問苦。”曾紀厚說道。
“還有那個辭官不做跑到這裏來吃苦的肖嚴。他們都是看明白了的人。”曾老太公說道。
“爹,我現在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麽做了。隻不過以後要吃苦了。”曾紀厚說道。
曾老太公輕輕搖頭答道:“你以後大楚國的皇帝陛下和那些大臣們天天錦衣玉食就不苦了嗎?他們心裏苦得很啊。”
“以後如果有一天你出息了,一定要把曾家撐起來。你不要嫉恨任何人包括你大哥。如果你在他的位置上也和他一樣。”曾老太公囑咐道。
曾紀厚點頭答應。
幾天後長壽也趕到都作院去查看鐵銃的打製情況。
離得很遠就看見都作院鐵爐的煙囪噴著黑色的濃煙。看起來裏麵現在正在煉鐵。
長壽聽著砰砰的聲音走進煉鐵的工坊。
工坊裏麵幾十個人把打鐵台子團團圍住了。每一個人都伸長了脖子看著中間打鐵的人。
曾紀厚一改往日一身長衫的裝扮而是一身工匠穿的短褐。他正掄起大錘砸著一塊燒紅的鐵料。
短褐已經讓汗水濕透了,額頭上的汗水落在滾燙的砧板上立刻刺啦一聲化成一縷蒸汽。
魯歸田站在一旁攤開雙手歎息著說道:“像你這樣富貴人家的公子哥不要說看見,我可是聽也沒有聽見過還有願意打鐵的。你就不怕別人笑話你有辱斯文?”
曾紀厚並不答話。直到把鐵坯砸成型他才放下大錘說道:“他們笑話我?我還笑話他們呢!靠力氣吃飯並不低人一等!可笑的是那些仗著家室卻沒有本事的人。”
曾紀厚的話說到在場的每一個工匠的心裏。看來曾大公子真是我們的知心人啊。
“鐵銃打製的不僅要快,要多更要好!不能像以前那樣濫竽充數。誰出了問題就讓他走人!”曾紀厚叮囑道。
長壽就站在人群的最後麵靜靜的看著。都作院的工匠都不認識他,都以為他是魯歸田新招來的小夥計。
還是曾紀厚看見了他,鑽出人群出來。
“這裏太熱了,有話到外麵去說。”長壽說道。然後他轉身就向外走去。曾紀厚緊緊的跟在後麵。
“這不是長壽都總管嗎?這些不穿官服的人真是不好認啊。”魯歸田看著長壽的背影終於反應過來。
“快一點,都幹活了!你們沒有聽見嗎,按鐵銃數量算銀子。幹的越多,揣迴家裏的銀子就越多!”魯歸田對工匠們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