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不能明說,但是你我心裏都明白。你知道這一次你們錯過了多好的機會嗎?”汪藻一臉惋惜的問道。


    “有什麽不能明說的?不就是如果烏骨人攻破京城,建王就很可能會登上大位嗎?我們錯過了擁立之功。”肖嚴說道。


    這世上最大的功勞就是把一個人推到皇帝的寶座上。


    長壽在這個時候不肯對建王伸出援手就是錯過了做開國功臣的機會。


    “建王殿下手下有精兵數萬也不差我們這兩三千人。”肖嚴笑著說道。他的話語裏明顯有諷刺挖苦的意思。


    汪藻雖然知道古二爺和其他鹽商從大名府迴來了,可是他並不知道具體情況。他更不知道大名府讓古二爺他們鬧得天翻地覆,劉光世已經墜城逃走了。


    不過他卻知道,不論是劉光世的軍隊還是天雄軍跟鹽山城裏的兩三千人比都是烏合之眾。


    “得道多助嘛。多一些人馬就多一份力量。”汪藻漫不經心的答道。


    “既然汪大人一再相邀,我就替長壽都總管答應這件事。過幾天我們就帶兵重新迴到大名府。”肖嚴說道。


    汪藻愣住了。他沒想到原來一談到自己的相邀就搖頭的肖嚴為什麽這一次會這麽幹脆的就答應了。


    “好!我在大名府裏就等著長壽都總管和肖兄你了。”汪藻喜出望外的說道。


    看著汪藻遠去的背影肖嚴露出耐人尋味的笑容。


    除了古二爺在劉光世府上找到的兩箱金錠,長壽真的把其他的所有銀子都運到了鹽場。


    古二爺所有的家產和其他鹽商家產的一半有七十萬兩銀子之巨。


    按人數每一個鹽民能分到二十兩。這些銀子對他們來說也算是一筆巨款了。特別是人數多的人家,一家人得到的銀子就超過百兩。


    不出長壽所料,這些鹽民手裏有了銀子後很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買一杆鐵銃。


    過上今天的好日子不容易,隻有手裏握著一杆鐵銃心裏才會覺得踏實——以後誰不想讓老子過這樣的日子就先跟鐵銃說話!


    長壽手指著鹽山說道:“大家都看見了,現在是兵荒馬亂的時候。咱們產出來的鹽根本就運不出去。這段時間大名府向南的路也走不通了。我在大名府的時候已經在城裏安排那裏的工匠打製鐵銃了,可惜沒過幾天就走了。”


    長壽說的話輕描淡寫。


    “現在可以先把煮鹽停下來,大家可以把房子蓋起來。如果能燒磚就更好了。我還想挑幾千個人去大名府的花花世界走一遭。咱們把商路重新打通。大名府裏的工匠多,馬上就可以開爐生火煉鐵打製鐵銃。”長壽接著說道。


    聽長壽都總管說可以去大名府去逛一逛,很多年輕的後生都是眼睛放光。他們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到過像大名府這樣的大地方開過眼。


    所以長壽的話音剛落就立刻應者如雲。


    “大名府裏還有三萬多天雄軍士兵,你們不怕嗎?”長壽笑著問道。


    “怕個鳥!老子連烏骨鐵騎都不怕還會怕他們!”


    “誰擋咱們的鹽路就是擋咱們的財路!都總管就帶大家去見識見識天雄軍到底是什麽熊樣!”


    多次見過大陣仗的鹽民們絲毫沒有畏懼之心,甚至讓長壽撩撥的心裏還很興奮。


    最後長壽從這三萬多鹽民裏挑出五千年輕力壯的一起去大名府。


    再加上從鹽山城裏帶走的一千流民軍和小蝶的五百騎兵。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奔大名府而去。


    隊伍裏還有三百輛裝滿鹽包的大車,準備拉到大名府用鹽換布匹茶葉瓷器等其他東西。


    撞破天帶領著剛剛從大名府逃迴來的鹽商們重新踏上了去往大名府的路。他們負責到了大名府後繼續把鹽販運到密州青州甚至更遠的南方。


    大楚國的皇帝和朝廷裏的大臣們被烏骨人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大楚國的百姓們每天想的還是如何填飽肚子的事情。


    烏骨人沒有到達的地方百姓該織布的織布,該種地的種地,該做工的做工,該經商的經商一切如常。


    曾紀厚也在這隻隊伍裏麵。曾老太公讓他選擇的時候,他選擇了長壽,所以就跟著長壽到了鹽山。現在他又跟著這隻浩浩蕩蕩的隊伍重新返迴大名府。


    五天以後,當這隻隊伍出現在大名府城外的時候全城震動。


    汪藻這個時候已經迴到了大名府。他了解到了劉光世貪財抓捕鹽商最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後逃出大名府的全部經過。


    汪藻深悔自己當時不在大名府。如果他在大名府的話可以給劉光世出謀劃策把事情做的更嚴絲合縫。這樣就絕對不會出現古二爺這些鹽商最後倒反天罡把大名府折騰的一片混亂。


    當然了,如果把古二爺那些鹽商製服後,那些錢財就可以從劉光世嘴裏分一杯羹。這樣的話,建王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拮據像一個要飯的。


    現在這個時候,手裏沒有銀子誰會聽你的?


    建王張勾本來心裏暗暗嫌棄長壽手裏的兵馬太少。可是當他得知長壽帶領六七千人已經到了城下的時候,他又恐懼了。


    如果放長壽他們進城,那麽以後大名府裏到底是誰說話算數啊?


    可是現在大名府幾乎是無兵把守,天雄軍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張勾就是不想讓長壽進城也不可能做到。


    “建王,現在最重要的是殿下的聲勢。現在乘機正式豎起大旗。殿下放心,長壽都總管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汪藻安慰道。


    “該用什麽樣的旗號?”張勾問道。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協。到時候什麽事情都辦不成。


    “臣早已經想好了,就用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旗號。”汪藻成竹在胸的答道。


    “陛下給建王下旨統領天下兵馬抵禦烏骨大軍。不聽從建王號令的人就是抗旨不遵!”汪藻接著說道。


    如果大楚國所有來勤王的軍隊都聽從張勾的號令,那麽能夠趕到京城的軍隊一定是少之又少。誰也不願意去麵對烏骨大軍。張勾的出現給了這些將領一個不去京城的借口。


    這樣的話,大楚國的京城就岌岌可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