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府衙吃住都很簡陋。第二天曾紀綱就主動到府衙請建王殿下搬到府上居住。


    而曾紀厚也於當天就從家裏搬到府衙裏住了。


    建王已經到了大名府的消息馬上就在城裏傳開了。


    大楚國退下來的官員和他們後代蜂擁而至跑到曾府來拜訪建王。


    長壽到大名府後這些人裏沒有一個過來與長壽打過招唿,可是建王來了,他們馬上過去抱粗腿。


    張勾向這些遺老遺少講了烏骨大軍逼近京城。他要在這裏招兵買馬然後迴京城救援的事情。這些已經退隱的官員紛紛解囊相助。幾天的時候,張勾就籌集到了十萬兩銀子。


    大楚國朝廷原來在大名府駐紮的天雄軍有五萬多人。可是前前後後逃走了四萬多。


    長壽援救郭藥師後帶迴來的天雄軍士兵隻剩下七八百人,而且大部分還是老弱病殘。


    可是聽說建王在大名府豎起大旗後,這些官兵又都陸陸續續迴來了。半個月的時間就迴來了三萬多人。


    張勾根本不管他們以前的表現全部照單全收。


    在汪藻和大名府裏的老臣和他們的子弟的輔佐下,張勾在大名府自立的事業轟轟烈烈的幹了起來。


    現在張勾手下已經有四萬多人馬了。按說應該南下迴京城救援了。可是張勾和那些老臣都默契的對這件事閉口不言。


    “你知道嗎?古二爺到大名府後的第二天就迴鹽山了。昨天他又押送著幾輛大車進了大名府。那幾輛大車上裝的都是銀子,是鹽山那些鹽商籌集的送給建王的銀子。鹽山裏的大部分人已經轉身投靠到建王門下了。馬擴對長壽說道。


    馬擴原來是江洋大盜,後來跟著古二爺販賣私鹽。是古二爺派他來協助長壽的,所以他能立刻打聽到這樣的消息。


    “馬大哥現在迴到古二爺那裏還來得及。”長壽說道。


    “我不迴去。我就跟著你幹!”馬擴斬釘截鐵的答道。


    “別看他們現在鬧得換,如果現在烏骨人派一隻軍隊攻打大名府,他們馬上就得土崩瓦解。”小蝶說道。斜也暗中是跟她有聯係的,如果讓斜也派出一隻兩三千人的烏骨隊伍過來也會把張勾他們嚇得屁滾尿流。


    “現在就應該走了。不要等他們趕我們,那樣的話就說明他們準備好了。”肖嚴說道。


    “我也是這樣想的。先去樂雲蕭明衍那裏或者是易州廖超那裏。鹽山也讓給他們。”長壽點頭說道。


    “跟那七八百天雄軍士兵說,他們願意走還是願意留下來就隨他們的便。”長壽對鄭三坨說道。


    當天晚上,曾紀厚偷偷迴到家裏向曾老太公告別。


    曾老太公看著這個自己六十歲上生的兒子心裏既不舍又感到欣慰。


    “你母親就是個侍妾。在曾府裏每天端茶倒水伺候人。這一次你就把她帶走吧,讓她過幾天好日子。”曾老太公說道。


    曾紀厚感激的跪下磕頭。


    “如果以後你們兄弟再有見麵的時候,記住要盡可能的給他們留一條活路。畢竟都是曾家的人嘛。”曾老太公殷殷囑咐道。


    五百騎兵、二千流民軍第二天就要開拔出發。第一天就要做很多的準備。


    這麽大的動靜鬧得大名府裏的人很快就知道了,長壽等人第二天就要離開大名府了。


    有人高興,有人擔心,有人吃驚。


    汪藻聽說這個消息後急忙進府衙見肖嚴。


    “明天長壽都總管就要帶人走了,肖大人也要跟著一起走嗎?”汪藻問道。


    肖嚴點頭。


    “這些年肖嚴往來奔波與青白王朝和烏骨人那裏,舟車勞頓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肖大人是有功於社稷的!”汪藻感慨的說道。


    肖嚴微笑著說道:“汪大人就是為了替我打抱不平才來這裏的?”


    汪藻的臉有些微紅。在京城的時候,他和朝廷裏的所有大臣從來沒有替肖嚴說過一句公道話。


    “現在建王這裏正是用人之際,肖大人能不能不要走?”汪藻懇求道。


    “不要叫我肖大人,我早就辭官不做了。現在隻是一個白身。建王跟前是不會缺人的,以後隻會越來越多。”肖嚴答道。


    “我護送建王一路向北朝夕相處。建王絕對是一位明主!”汪藻說道。


    “汪大人要慎言!現在皇帝陛下和太上皇都在,你居然說什麽明主!你想鼓動建王做唐玄宗的兒子嗎?”肖嚴厲聲問道。


    安史之亂,唐玄宗出逃奔蜀。他的兒子在途中借口召集人馬抗擊安祿山的追兵而與唐玄宗分開隨後登基做了皇帝遙拜他的父親唐玄宗為太上皇。實際上是謀權篡位。


    “不,不,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說肖大人跟著長壽都總管走是明珠暗投了。”汪藻急忙否認道。


    這世上的事就是這樣。即使是誰都知道是怎麽迴事,可就是不能說出口。


    “我在鹽場教一群鹽民的孩子讀書識字的時候受了一個流民軍反賊頭領當弟子。他說這些年就像蒙著眼睛拉磨的驢。自己以為在向前走實際上卻是原地轉圈。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啊!”肖嚴感慨著說道。


    “這麽說肖大人打算一條路走到黑不打算迴頭了?”汪藻失望的問道。


    肖嚴點頭。


    汪藻神情沮喪的迴到曾府來見建王。


    “陛下知道長壽都總管他們要走的消息了嗎?”汪藻問道。


    “知道了。走了更好!本來讓他做這個都總管就是朝廷的權益之計。否則憑他的資曆做一個捕快就不夠資格!”張勾不以為然的說道。


    他現在越來越自信了。剛剛從深宅大院的王府裏走出來就搞出這麽大的動靜遠遠超出他的意料。


    張勾現在心裏甚至感謝烏骨人給了他這個能大展宏圖的機會。


    “不用擔心。走了兩三千人,馬上就會有二萬人馬趕到這裏了。”張勾笑著把一封書信遞給汪藻。


    “劉光世派人送來了這封信。他帶領兩萬人馬已經在路上了,不久以後就到達大名府!”張勾高興的說道。


    汪藻心裏一驚。原來是那個飯桶將軍劉光世要來了。劉光世的人馬就在祖龍河北岸離京城不到一百裏。朝廷屢次招他進軍防守京城可是他就是抗命不從。


    一百裏外危在旦夕的京城他不去,卻趕到七八百裏外的大名府!


    亂臣賊子!汪藻心裏罵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