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楚國,就是挖掘普通百姓家的祖墳都是死罪更何況是帝王的陵寢。
算上太祖登基後把自己的父親也封為皇帝。大楚國有八位皇帝埋在宋州。
讓他們的屍骨暴露在荒野中,張行還有什麽臉麵坐在龍椅上?
按說張行讓長壽做的事並不過分。他不是讓長壽帶著軍隊與烏骨人拚命而是偷偷的把暴露在外麵的屍骨重新入土為安。
這一件事應該也並不難做到。
可是長壽並沒有點頭答應。
汪藻馬上醒悟過來,長壽小師傅這是等著他說出陛下對做這件事有什麽好處。
“陛下說如果長壽都總管做成這件事就封你為侯!”汪藻說道。
大楚國大臣死後封侯封王的人很多。可是生前封侯的卻很少。
在汪藻看來這可是天大的恩賜了。
沒想到長壽卻輕輕的搖頭:“烏骨大軍很可能攻打大名府。全城百姓超過十萬,我還是先顧活人吧。暫時不能派人去宋州。”
十萬草民的性命怎麽會有八位先帝重要!
汪藻心裏罵長壽糊塗。
“陛下剛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哭混了過去。長壽小師傅還是派人去吧。有什麽條件好說。”汪藻勸道。他認為長壽想獅子大開口在原來的條件上加碼。
長壽沉默一會開口說道:“大名府經過大亂之後缺少糧食。現在每天都有外地的難民趕來。如果汪大人能送到大名府十萬石糧食我就派人去宋州。當然了,封侯的事情我並不感興趣。你迴到京城後稟明陛下不用在這上麵費心了。”
汪藻的腦海裏馬上閃出四個字:收買人心!
這樣的人每一個都其心可誅!甚至可以說他們比燒殺搶掠成性的烏骨人還要壞!
“長壽都總管也不是不知道,現在這個時候讓我到哪裏給你弄糧食來啊?”汪藻為難的說道。
他的這個問題沒有難住長壽,他手指向南方說道:“齊州就有!”
在大楚國,齊州的富庶名列前茅。不僅賦稅上交的多,糧食也多。朝廷在齊州特別設立了常平倉儲存糧食。
“那怎麽行!齊州駐守的官軍也有幾萬人。全城的百姓又有數萬。他們是不可能有餘糧給大名府的。”汪藻說道。他習慣性的開始跟長壽打官腔。
長壽到了河北以後從燕山府到真定再到鹽山,最後到大名府。他感覺最讓他頭疼的就是糧食。
不管走到什麽地方都是缺糧。
“再說,大名府不在河北東西兩路的範圍之內。即使趙野趙大人不在了,朝廷也會派其他人到這裏主持政務。所以大名府的糧食問題不用長壽都總管操心。”汪藻說道。
汪藻已經把話說的很客氣了。隨便插手其他州府的政務居心何在?
現在就是朝廷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否則早就對鹽山和真定府下手了。
說到這裏汪藻又深深的看了肖嚴一眼。擅自殺朝廷大臣該當何罪?
肖嚴立刻明白了汪藻目光中的深意。
“趙野身為朝廷北道都總管卻棄大名府數十萬百姓於不顧,帶著全家人和家產偷偷出逃。結果被城裏的官軍抓迴來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模糊。最後讓我命人梟首示眾了。”肖嚴淡淡的說道。
為了完成皇上交給他的任務,汪藻一直隱忍未發。
現在肖嚴主動提出來了,他也實在忍不住了。
“趙大人有多大的罪過你要殺了他?”汪藻質問道。
“大敵當前,百姓還沒有逃走,他卻先逃了。難道還不該殺嗎?”肖嚴反問道。
“該不該殺應該由陛下定奪。你隻是一個禮部侍郎有什麽權力殺一個職務比你還高的人?”汪藻憤怒的說道。
“自從我離開京城就不是禮部侍郎了。我現在隻是一個草民。這種不顧百姓死活就在意嬌妻美妾和金銀財寶的貪官汙吏就是該殺!”肖嚴斬釘截鐵的說道。
“肖嚴!你、你這是要造反!”汪藻咬著牙說道。
“那些抓住趙野的士兵逃走時把趙野的老婆小妾和金銀財寶都帶走了,這就是報應!”肖嚴冷冷的說道。
汪藻現在終於徹底明白為什麽肖嚴仕途失意了。像肖嚴這樣的人就是不能讓他升官,否則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
汪藻做一切事情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得失為出發點。這樣的人有一個優點就是不容易意氣用事。
他馬上就冷靜了下來。與肖嚴爭論趙野的事情什麽用都沒有,反正已經死了。
最重要的是把陛下交代的事情辦好。
汪藻低頭思索一會說道:“大名府缺糧食的事似乎不用跑到齊州解決。大名府本地就有糧食啊。祖龍河以北,大名府的富戶最多,完全可以向他們籌糧嘛。”
“我已經打聽過了,大名府的士紳大戶不少都是朝廷裏退下來的官員。還有一些家裏的子弟在朝廷裏當官。各個都根基深厚,不好辦啊。”長壽為難的說道。
汪藻看了長壽一眼。原來他已經想到了這個辦法。看來他小看了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現在汪大人來了,你是朝廷欽差。由你出麵辦這件事最好。”長壽笑著說道。
“如果我辦成這件事,你就派人去宋州把所有先帝的大體都重新收殮起來?”汪藻問道。
“隻要汪大人籌集到十萬石糧食,我就馬上派人去宋州。”長壽點頭說道。
“好!一言為定!”汪藻答道。
長壽讓精猴送汪藻出去安置休息的地方。
肖嚴看著汪藻的背影歎氣說道:“在朝廷的官員裏麵他無論在文采還是操守上都算是好的了。”
“大楚國新黨和舊黨鬥了將近百年。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新黨還是舊黨裏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可是到了今天,無論新黨還是舊黨裏剩下的隻有小人了。”肖嚴無比感慨的說道。
“君子裏麵許多人有德無才。而小人裏麵卻是個個有才。這又是為什麽?”長壽笑著問道。
“用小人之才如飲鴆止渴!就像當朝的蔡太師一樣。大楚國隻會亡的更快!”肖嚴斷然答道。
算上太祖登基後把自己的父親也封為皇帝。大楚國有八位皇帝埋在宋州。
讓他們的屍骨暴露在荒野中,張行還有什麽臉麵坐在龍椅上?
按說張行讓長壽做的事並不過分。他不是讓長壽帶著軍隊與烏骨人拚命而是偷偷的把暴露在外麵的屍骨重新入土為安。
這一件事應該也並不難做到。
可是長壽並沒有點頭答應。
汪藻馬上醒悟過來,長壽小師傅這是等著他說出陛下對做這件事有什麽好處。
“陛下說如果長壽都總管做成這件事就封你為侯!”汪藻說道。
大楚國大臣死後封侯封王的人很多。可是生前封侯的卻很少。
在汪藻看來這可是天大的恩賜了。
沒想到長壽卻輕輕的搖頭:“烏骨大軍很可能攻打大名府。全城百姓超過十萬,我還是先顧活人吧。暫時不能派人去宋州。”
十萬草民的性命怎麽會有八位先帝重要!
汪藻心裏罵長壽糊塗。
“陛下剛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哭混了過去。長壽小師傅還是派人去吧。有什麽條件好說。”汪藻勸道。他認為長壽想獅子大開口在原來的條件上加碼。
長壽沉默一會開口說道:“大名府經過大亂之後缺少糧食。現在每天都有外地的難民趕來。如果汪大人能送到大名府十萬石糧食我就派人去宋州。當然了,封侯的事情我並不感興趣。你迴到京城後稟明陛下不用在這上麵費心了。”
汪藻的腦海裏馬上閃出四個字:收買人心!
這樣的人每一個都其心可誅!甚至可以說他們比燒殺搶掠成性的烏骨人還要壞!
“長壽都總管也不是不知道,現在這個時候讓我到哪裏給你弄糧食來啊?”汪藻為難的說道。
他的這個問題沒有難住長壽,他手指向南方說道:“齊州就有!”
在大楚國,齊州的富庶名列前茅。不僅賦稅上交的多,糧食也多。朝廷在齊州特別設立了常平倉儲存糧食。
“那怎麽行!齊州駐守的官軍也有幾萬人。全城的百姓又有數萬。他們是不可能有餘糧給大名府的。”汪藻說道。他習慣性的開始跟長壽打官腔。
長壽到了河北以後從燕山府到真定再到鹽山,最後到大名府。他感覺最讓他頭疼的就是糧食。
不管走到什麽地方都是缺糧。
“再說,大名府不在河北東西兩路的範圍之內。即使趙野趙大人不在了,朝廷也會派其他人到這裏主持政務。所以大名府的糧食問題不用長壽都總管操心。”汪藻說道。
汪藻已經把話說的很客氣了。隨便插手其他州府的政務居心何在?
現在就是朝廷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否則早就對鹽山和真定府下手了。
說到這裏汪藻又深深的看了肖嚴一眼。擅自殺朝廷大臣該當何罪?
肖嚴立刻明白了汪藻目光中的深意。
“趙野身為朝廷北道都總管卻棄大名府數十萬百姓於不顧,帶著全家人和家產偷偷出逃。結果被城裏的官軍抓迴來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模糊。最後讓我命人梟首示眾了。”肖嚴淡淡的說道。
為了完成皇上交給他的任務,汪藻一直隱忍未發。
現在肖嚴主動提出來了,他也實在忍不住了。
“趙大人有多大的罪過你要殺了他?”汪藻質問道。
“大敵當前,百姓還沒有逃走,他卻先逃了。難道還不該殺嗎?”肖嚴反問道。
“該不該殺應該由陛下定奪。你隻是一個禮部侍郎有什麽權力殺一個職務比你還高的人?”汪藻憤怒的說道。
“自從我離開京城就不是禮部侍郎了。我現在隻是一個草民。這種不顧百姓死活就在意嬌妻美妾和金銀財寶的貪官汙吏就是該殺!”肖嚴斬釘截鐵的說道。
“肖嚴!你、你這是要造反!”汪藻咬著牙說道。
“那些抓住趙野的士兵逃走時把趙野的老婆小妾和金銀財寶都帶走了,這就是報應!”肖嚴冷冷的說道。
汪藻現在終於徹底明白為什麽肖嚴仕途失意了。像肖嚴這樣的人就是不能讓他升官,否則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
汪藻做一切事情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得失為出發點。這樣的人有一個優點就是不容易意氣用事。
他馬上就冷靜了下來。與肖嚴爭論趙野的事情什麽用都沒有,反正已經死了。
最重要的是把陛下交代的事情辦好。
汪藻低頭思索一會說道:“大名府缺糧食的事似乎不用跑到齊州解決。大名府本地就有糧食啊。祖龍河以北,大名府的富戶最多,完全可以向他們籌糧嘛。”
“我已經打聽過了,大名府的士紳大戶不少都是朝廷裏退下來的官員。還有一些家裏的子弟在朝廷裏當官。各個都根基深厚,不好辦啊。”長壽為難的說道。
汪藻看了長壽一眼。原來他已經想到了這個辦法。看來他小看了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現在汪大人來了,你是朝廷欽差。由你出麵辦這件事最好。”長壽笑著說道。
“如果我辦成這件事,你就派人去宋州把所有先帝的大體都重新收殮起來?”汪藻問道。
“隻要汪大人籌集到十萬石糧食,我就馬上派人去宋州。”長壽點頭說道。
“好!一言為定!”汪藻答道。
長壽讓精猴送汪藻出去安置休息的地方。
肖嚴看著汪藻的背影歎氣說道:“在朝廷的官員裏麵他無論在文采還是操守上都算是好的了。”
“大楚國新黨和舊黨鬥了將近百年。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新黨還是舊黨裏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可是到了今天,無論新黨還是舊黨裏剩下的隻有小人了。”肖嚴無比感慨的說道。
“君子裏麵許多人有德無才。而小人裏麵卻是個個有才。這又是為什麽?”長壽笑著問道。
“用小人之才如飲鴆止渴!就像當朝的蔡太師一樣。大楚國隻會亡的更快!”肖嚴斷然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