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卯枯坐在紫宸殿的龍椅上一動不動。他保持這樣的狀態已經很長時間了。
一個月前,他讓太子張行出來主持京城的政務明顯有傳位給太子,而他做太上皇的意思。
可是當他聽說烏骨人的東路大軍被死死的擋在真定府的時候,他又後悔了。
大楚國一百多年來花了無數兩銀子養的幾十萬禁軍還擋不住烏骨西路大軍的四萬人嗎?
現在傳來的消息證明真的就是擋不住。事實上大多數地方根本就沒有擋,而是讓烏骨人長驅直入的南下。
當初他決定與烏骨人結盟夾攻青白王朝的時候,朝廷裏也有不少大臣反對。
不過他還是執意出兵北伐青白王朝了。結果兩次二十萬大軍出征都輸的一敗塗地。糧草和國庫裏的銀子都消耗光了。
今天早上傳來急報,烏骨人離祖龍河隻有一百裏了。局勢岌岌可危。
張卯知道不管他心裏是多麽的不舍,他離開這個位置的時候已經到了。
在書案上現在就擺著一張草紙。這是大臣司徒虛中替他寫好的罪己詔。
在罪己詔裏寫的是他親近奸佞小人,遠離忠直之臣。貪圖安逸享樂,修建耗資巨大的天苑。為了運送花石綱成千上萬的百姓家徒四壁,死於運送花石的路上。好大喜功,沒有把國家財富用在民生上而是用於妝點帝王的麵子。諸如此類的言語把自己罵的狗血噴頭。
如果是平時,張卯早就把司徒虛中下到大獄裏。可是現在,他隻能咬著牙接受。
國家糜爛自此,他隻能承擔這樣的罪名。
過幾天這份罪己詔就要頒行天下。到那時在百姓眼裏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扶朕迴寢宮,傳太子到寢宮見朕。”張卯對一直守候在身邊的李狗兒說道。
這二十多年來,李狗兒一直都是宮裏最有權勢的太監。可是等太子登基後就會有新的得寵太監。在宮裏,李狗兒也要夾著尾巴做人了。
接到傳旨,太子迅速的趕到宮裏。旨意中說父皇要在寢宮中召見他。這一點很不尋常。
難道是父皇身體欠安?
如果是平時,太子張行聽說父皇身體欠安表麵上悲戚心裏卻會竊喜。因為自己離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可是現在,張行多麽希望父皇身體康健龍精虎猛啊。他實在是不想接這個爛攤子!
說是爛攤子都太輕描淡寫了。烏骨人大兵壓境大楚國隨時有亡國的危險!
張行由李狗兒引進寢宮跪下給張卯磕頭。
張卯躺在榻上看著兒子良久才緩緩的說道:“現在國事艱難,我身體有恙不能主持朝政。這副擔子現在就要交給你了。一會你就去太廟祭拜祖宗,明天就主持登基大典。”
太子張行聽完這句話差一點暈過去。如果在國家無事的時候,雖然表麵上做出十分不願意的樣子,可是他一定會心中狂喜。
可是現在,他卻恨不得一頭在牆上撞死!
“父皇!兒臣實在是做不來。你老人家隻是身體微恙,兒臣現在要是接了這副擔子,天下人會罵兒臣貪戀權位罵兒臣不孝的!”
張行說完這句話就以額杵地磕得砰砰直響。
如果是平常時候,這是多麽父慈子孝的一幕啊。父親在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把皇位傳給兒子,兒子卻萬死不肯接受。可是國難當頭他們兩個卻都忘了責任兩個字。
太子的反應早就在張卯的意料之中。他對站在旁邊早就準備好了的幾個太監說道:“快扶太子起來去太廟祭告祖先!”
幾個太監衝過來拖著太子張行就向外走。
“父皇!父皇!兒臣實在是做不來啊!”太子張行哭喊道。
兩個身強力壯的太監一人夾著張行的一隻胳膊就向外拖。
張行身體後仰朝天不斷的哭喊著。
哭喊聲漸行漸遠,張卯心裏既有不舍更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突然一個太監跌跌撞撞的跑進來。
“陛、陛下,太子哭暈過去了。”太監稟報道。
“快去傳太醫!等太子醒過來接著帶他去太廟!”張卯說道。
晚上的時候,陛下要傳位於太子的消息就在朝廷大臣中間傳開了。
駐守在祖龍河北岸巡州的梁方平沒有聽到這個消息。這裏離京城有幾十裏遠還隔著祖龍河,沒有人給他傳遞消息。
梁方平在巡州每天隻做兩件事。一個是不停的寫奏折催糧催餉。另外一個就是每天派人巡視祖龍河上的浮橋幾次。要保證浮橋的完好無損,這可是他在烏骨大軍到來時逃迴京城的路,是他的命根子!
修繕城牆,組織士兵和城裏的百姓做好守城準備統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將軍,巡哨迴來報告烏骨大軍的前鋒已經到了離巡州城五十裏的地方了。”一個偏將進來稟報道。
“什麽?這麽快!”梁方平一下子站起來說道。
他幾乎沒有猶豫的下達了命令:“讓所有士兵整隊,我要到祖龍河南岸抵擋烏骨大軍!”
“可是陛下讓咱們堅守巡州城啊。”偏將提醒道。
“巡州城這麽小怎麽防守?我才不信祖龍河南岸的何冠會來支援我們。”梁方平答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誰敢違背我的命令,我就軍法從事!”梁方平厲聲說道。
看見巡州城裏的七千守軍整隊出城向祖龍河方向逃竄。巡州城裏的上萬百姓也知道了烏骨大軍就要到來的消息。
百姓們也急忙收拾家裏值錢的東西匆匆忙忙的出城準備跟著官軍過祖龍河逃往京城。
斜也帶領五千烏骨騎兵作為先鋒抵達巡州城的時候,城裏幾乎空無一人。
他沒有停留直奔祖龍河而來。
梁方平是第一個過祖龍河的人。他站在河岸上看著手下七千士兵通過搖搖晃晃得浮橋過河。
七千士兵加上戰馬輜重渡河的速度很慢。後麵還有聚集越來越多的巡州百姓。
梁方平越看心裏越焦急。
遠處塵煙四起,這是斜也帶著五千烏骨騎兵追過來了。
“快!燒毀浮橋!不能讓烏骨人過河。”梁方平喊道。
命令下達,浮橋上的士兵一片慌亂。火把燒著了繩索,祖龍河上的浮橋一頭就紮進了水中。浮橋上的上千士兵也落入了水中,士兵們一邊唿救一邊不停在水中掙紮逐漸被河水衝走了。
隻留下上萬的巡州百姓在祖龍河北岸哭嚎。
“為了守住京城,保護陛下,這點損失算什麽?我們有功無過!”梁方平斬釘截鐵的說道。
一個月前,他讓太子張行出來主持京城的政務明顯有傳位給太子,而他做太上皇的意思。
可是當他聽說烏骨人的東路大軍被死死的擋在真定府的時候,他又後悔了。
大楚國一百多年來花了無數兩銀子養的幾十萬禁軍還擋不住烏骨西路大軍的四萬人嗎?
現在傳來的消息證明真的就是擋不住。事實上大多數地方根本就沒有擋,而是讓烏骨人長驅直入的南下。
當初他決定與烏骨人結盟夾攻青白王朝的時候,朝廷裏也有不少大臣反對。
不過他還是執意出兵北伐青白王朝了。結果兩次二十萬大軍出征都輸的一敗塗地。糧草和國庫裏的銀子都消耗光了。
今天早上傳來急報,烏骨人離祖龍河隻有一百裏了。局勢岌岌可危。
張卯知道不管他心裏是多麽的不舍,他離開這個位置的時候已經到了。
在書案上現在就擺著一張草紙。這是大臣司徒虛中替他寫好的罪己詔。
在罪己詔裏寫的是他親近奸佞小人,遠離忠直之臣。貪圖安逸享樂,修建耗資巨大的天苑。為了運送花石綱成千上萬的百姓家徒四壁,死於運送花石的路上。好大喜功,沒有把國家財富用在民生上而是用於妝點帝王的麵子。諸如此類的言語把自己罵的狗血噴頭。
如果是平時,張卯早就把司徒虛中下到大獄裏。可是現在,他隻能咬著牙接受。
國家糜爛自此,他隻能承擔這樣的罪名。
過幾天這份罪己詔就要頒行天下。到那時在百姓眼裏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扶朕迴寢宮,傳太子到寢宮見朕。”張卯對一直守候在身邊的李狗兒說道。
這二十多年來,李狗兒一直都是宮裏最有權勢的太監。可是等太子登基後就會有新的得寵太監。在宮裏,李狗兒也要夾著尾巴做人了。
接到傳旨,太子迅速的趕到宮裏。旨意中說父皇要在寢宮中召見他。這一點很不尋常。
難道是父皇身體欠安?
如果是平時,太子張行聽說父皇身體欠安表麵上悲戚心裏卻會竊喜。因為自己離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可是現在,張行多麽希望父皇身體康健龍精虎猛啊。他實在是不想接這個爛攤子!
說是爛攤子都太輕描淡寫了。烏骨人大兵壓境大楚國隨時有亡國的危險!
張行由李狗兒引進寢宮跪下給張卯磕頭。
張卯躺在榻上看著兒子良久才緩緩的說道:“現在國事艱難,我身體有恙不能主持朝政。這副擔子現在就要交給你了。一會你就去太廟祭拜祖宗,明天就主持登基大典。”
太子張行聽完這句話差一點暈過去。如果在國家無事的時候,雖然表麵上做出十分不願意的樣子,可是他一定會心中狂喜。
可是現在,他卻恨不得一頭在牆上撞死!
“父皇!兒臣實在是做不來。你老人家隻是身體微恙,兒臣現在要是接了這副擔子,天下人會罵兒臣貪戀權位罵兒臣不孝的!”
張行說完這句話就以額杵地磕得砰砰直響。
如果是平常時候,這是多麽父慈子孝的一幕啊。父親在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把皇位傳給兒子,兒子卻萬死不肯接受。可是國難當頭他們兩個卻都忘了責任兩個字。
太子的反應早就在張卯的意料之中。他對站在旁邊早就準備好了的幾個太監說道:“快扶太子起來去太廟祭告祖先!”
幾個太監衝過來拖著太子張行就向外走。
“父皇!父皇!兒臣實在是做不來啊!”太子張行哭喊道。
兩個身強力壯的太監一人夾著張行的一隻胳膊就向外拖。
張行身體後仰朝天不斷的哭喊著。
哭喊聲漸行漸遠,張卯心裏既有不舍更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突然一個太監跌跌撞撞的跑進來。
“陛、陛下,太子哭暈過去了。”太監稟報道。
“快去傳太醫!等太子醒過來接著帶他去太廟!”張卯說道。
晚上的時候,陛下要傳位於太子的消息就在朝廷大臣中間傳開了。
駐守在祖龍河北岸巡州的梁方平沒有聽到這個消息。這裏離京城有幾十裏遠還隔著祖龍河,沒有人給他傳遞消息。
梁方平在巡州每天隻做兩件事。一個是不停的寫奏折催糧催餉。另外一個就是每天派人巡視祖龍河上的浮橋幾次。要保證浮橋的完好無損,這可是他在烏骨大軍到來時逃迴京城的路,是他的命根子!
修繕城牆,組織士兵和城裏的百姓做好守城準備統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將軍,巡哨迴來報告烏骨大軍的前鋒已經到了離巡州城五十裏的地方了。”一個偏將進來稟報道。
“什麽?這麽快!”梁方平一下子站起來說道。
他幾乎沒有猶豫的下達了命令:“讓所有士兵整隊,我要到祖龍河南岸抵擋烏骨大軍!”
“可是陛下讓咱們堅守巡州城啊。”偏將提醒道。
“巡州城這麽小怎麽防守?我才不信祖龍河南岸的何冠會來支援我們。”梁方平答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誰敢違背我的命令,我就軍法從事!”梁方平厲聲說道。
看見巡州城裏的七千守軍整隊出城向祖龍河方向逃竄。巡州城裏的上萬百姓也知道了烏骨大軍就要到來的消息。
百姓們也急忙收拾家裏值錢的東西匆匆忙忙的出城準備跟著官軍過祖龍河逃往京城。
斜也帶領五千烏骨騎兵作為先鋒抵達巡州城的時候,城裏幾乎空無一人。
他沒有停留直奔祖龍河而來。
梁方平是第一個過祖龍河的人。他站在河岸上看著手下七千士兵通過搖搖晃晃得浮橋過河。
七千士兵加上戰馬輜重渡河的速度很慢。後麵還有聚集越來越多的巡州百姓。
梁方平越看心裏越焦急。
遠處塵煙四起,這是斜也帶著五千烏骨騎兵追過來了。
“快!燒毀浮橋!不能讓烏骨人過河。”梁方平喊道。
命令下達,浮橋上的士兵一片慌亂。火把燒著了繩索,祖龍河上的浮橋一頭就紮進了水中。浮橋上的上千士兵也落入了水中,士兵們一邊唿救一邊不停在水中掙紮逐漸被河水衝走了。
隻留下上萬的巡州百姓在祖龍河北岸哭嚎。
“為了守住京城,保護陛下,這點損失算什麽?我們有功無過!”梁方平斬釘截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