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輛大車載著忻州城大戶捐的十萬兩銀子和這些年黃烈搜刮來的忻州百姓的民脂民膏還有黃烈的一家老小在二百親兵的護送下悄悄的出了府衙。


    車隊出了忻州南門消失在夜色裏。


    嚴疏桐快步走進父親養病的房間。他既感到氣憤又臉上發燙覺得難堪。


    黃烈真的像父親預料的那樣臨陣脫逃了。


    聽完兒子的稟報後,嚴富春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咱們府上有多少能打的人手啊?”嚴富春問道。


    像嚴家有這麽大家業的人家怎麽會不請一些身手高強的人來看護?


    嚴疏桐馬上就明白了父親的意思。


    “有三十多個。這些人要對付黃烈的二百親兵不夠用啊。”嚴疏桐答道。


    “怎麽會就咱們一家出人?出了這麽大的事情,誰能置身事外?都要沾一定血才好。你馬上去通知出了銀子的其他人家。再湊二三百人也沒有問題。騎快馬蒙麵出城去追!”嚴富春說道。


    “蒙麵蒙不住身份。再說,守城門的士兵也不會給我們開城門。”嚴疏桐說道。


    “官老爺先跑了,忻州城還能守住嗎?馬上出去撒播消息就說黃烈帶著家眷已經逃了。明天天亮,我們家也要趕緊出城。出城前先把黃烈的事情辦完了。”嚴富春答道。


    “是!”嚴疏桐說完就轉身出去布置了。


    半個時辰後,管家匆匆走進來向嚴富春稟報道:“老爺,公子他和家裏的那些好漢一起出城了。”


    “壓不住火的東西!這麽大了還是這麽魯莽。”嚴富春歎氣說道。


    作為父親,嚴富春知道嚴疏桐心裏一直憋著一股怒氣。他恨黃烈滿嘴說著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卻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卑鄙小人。


    “還是年輕啊,官老爺說話能作數,母豬也能爬大樹。”嚴富春說道。


    漆黑的山路上就靠幾盞紗燈照明。裝滿銀子的大車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


    抬頭望向遠方,東方赫然出現幾座大山的影子。黃烈不覺得舒了口氣。前麵就要到五台山了。


    烏骨人會一直小南打,而黃烈他們卻是向東橫穿太行山然後再向南。這一路上無論如何都不會遇到烏骨人。


    帶迴去的銀子拿出一半打點朝廷裏的要員,自己的官位應該就能夠保住了。


    黃烈想到這裏心裏居然有些得意。身後幾萬忻州百姓的死活他才不會放在心上。


    在山路上排成一字長蛇的隊伍突然停下了。


    “怎麽迴事,為什麽不走了?”黃烈挑開車簾問道。


    “將軍,前麵的道理讓大樹擋住了。”一個親兵跑過來稟報道。


    就在這時,山路兩邊的樹林裏竄出來二三百條黑影向山路上的隊伍撲過來。


    “有強人!”


    黑暗中那一個個身穿黑衣的人隻有手中的兵刃是亮的。點點寒光直奔二百名士兵而來。


    黃烈雖然帶兵多年卻並不不習武。能夠當上武職全靠他那個當過大楚國將軍的父親。


    黃烈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經常以儒將自許。可是今天看見暗夜中肉搏和不時發出的慘叫聲,黃烈嚇得渾身亂抖。


    “老爺快跑吧。看樣子官軍打不過山賊。”黃烈的夫人在一旁勸道。


    “我,我的腿麻了。”黃烈哆哆嗦嗦的答道。他已經被嚇得腿軟走不了路了。


    這些山賊使用的兵器五花八門卻下手狠辣。黃烈的親兵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一些士兵看著情勢不好轉身就鑽進樹林裏逃走了。大部分人都倒在血泊中。


    十幾條黑影來到黃烈的車前。


    “公子,怎麽處理這些人?”


    “把黃烈給我拖到樹林裏。其他人全部斬草除根!”


    黑暗中一個人咬牙切齒的答道。


    聽見這句話,大車裏黃烈的一家老小嚇得驚叫起來。


    “好漢爺爺饒命,這些值錢的東西都是你們的了。就饒了我們吧。”黃烈哀求道。


    “這些銀子本來就是我們的!”那個人恨恨的答道。


    兩個人上來不由分說抓住黃烈的肩膀就往樹林裏拖。


    黃烈的身後立刻響起了一聲又一聲的慘叫。


    那兩個人把黃烈拖進樹林扔在地上。


    “你們這些膽大包天的賊人不得好死!”黃烈雙眼噴火的說道。


    “你這貪贓枉法膽小如鼠的狗官才不得好死!”黑衣人罵道。


    黃烈噴火的眼睛突然露出一絲困惑。他覺得眼前說話人的聲音很熟悉。


    “你到底是誰?”黃烈問道。


    “我就是當初那個被你慷慨陳詞蒙騙的傻子!”黑衣人答道。


    “公子,時間不早了。我們該走了。一刀結果了這狗官算了。”旁邊另一個黑衣人說道。


    “他不是能跑嗎?把他雙腿砍下來扔在樹林裏。看他還怎麽跑?”黑衣人答道。


    兩天後,粘莫胡率領大軍抵達忻州的時候,忻州隻剩下一座空城。


    這也是烏骨人希望的。如果每一座城池都殊死抵抗,烏骨人早就精疲力盡了。也根本不可能打到這裏。


    張通古在大楚國京城的驛館裏悠閑自得的喝著茶。


    他是皇帝烏力合派來送討楚檄文的。換句話說就是來下戰書的。


    張通古抵達大楚國京城已經有半個月時間了,可是皇帝張卯卻遲遲不肯接見他。


    京城裏已經在風傳烏骨人南下的消息,可是朝廷卻還是在極力掩蓋努力粉飾出一副國泰民安的樣子來。


    大臣們連著幾天在朝堂上商議應對烏骨大軍南下的事情。可是卻眾說紛紜久議不決。


    給事中吳冕到驛館中來見張通古。他幾乎是用哀求的語氣問張通古:“有什麽條件可以談嘛,到底要怎麽樣烏骨大軍才能不再南下?”


    “條件也很簡單。大致隻有三條:第一,燕山府,真定府,河間府還有太原府以北都歸大趙所有。第二,賠款。每年的歲幣要加到一百萬兩。第三就是稱臣。大楚國要向我們大趙上表稱臣。”張通古傲慢的答道。


    給事中吳冕被驚得目瞪口呆。這個條件比當年與青白王朝簽訂的和約要嚴苛的多。


    大楚國一直在百姓心裏灌輸大楚國是天朝大國萬邦來朝的思想。如果現在答應這三個條件,那麽大楚國要何以立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