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都是人精,很快就領會了皇帝陛下的意思對張通古都是殷勤相待。


    他們的意思張通古心裏明白。以為與他搞好關係,在隨後的談判中張通古可以多通融一些。


    大臣們都含笑不語。他們對張通古的態度已經有了就在陛下那裏過關了。至於說對談判有沒有幫助就跟他們沒有關係了。


    張通古苦笑著抱拳對眾位大臣說道:“陛下和眾人大人的心意我心領了。可是我啟程前吩咐我要達成的條件,我是一個字都不能改的。”


    談判這個苦差事又落在肖嚴身上。明麵上的道理是他全程參與了與烏骨人的結盟,對整個過程最了解。


    實際原因是大家都覺得這個談判會很棘手所以沒有人來搶功。最後張卯隻能又讓肖嚴做這件事。


    這一次收複燕山府,大楚國普天同慶。朝廷裏的官員普遍的加官進爵,可是真正參與整個過程的肖嚴隻撈到了一個寶文閣學士的貼職。


    這說明張卯心裏對肖嚴實際上是不滿意的。隻是不用他又沒有人可用而已。


    “去歲肖大人渡海去北地與先皇見麵把有的條件談妥了。現在就不必再重複了吧?”張通古問道。


    他指的是以後大楚國要把以前每年都要給青白王朝的歲貢轉交給大趙國。


    肖嚴點頭。這一點是賴不掉的。刹力虎和張卯雙方通信的文書尚在。而且張卯對這個條件也認可。


    大楚國與青白王朝第一次定下的盟約是每年大楚國給青白王朝銀十萬兩,絹二十匹。後來青白王朝趁大楚國與西涼國開戰之際進行勒索,又加了十萬兩銀子和十萬匹絹。


    這樣以後每年大楚國給大趙國的就是二十萬兩銀子三十萬匹絹。


    如果談判到此為止的話就容易多了,雙方馬上可以締結盟約然後把酒言歡。


    張通古帶來了烏力合給的新的條件。


    “當初大楚國兩次派出二十萬大軍卻攻不下區區的燕京府。彼國皇帝無奈派肖大人北上到奉勝州見我國陛下。請他出兵攻打燕京府,然後由大楚國出錢贖迴。有這件事吧?”張通古笑著問道。


    肖嚴臉上一紅點頭說道:“有,可是燕山府後來還是大楚國自己收複的啊。所以這一點就不用再談了吧?”


    “怎麽不用談?雖然燕京府不是我大趙攻占的,可是我們也依據談判出兵了。這軍隊調動往返的糧草不應該由大楚國出嗎?”張通古問道。


    肖嚴想想也覺得張通古的話多少有些道理就試探著問道:“那麽貴方想要多少糧食?”


    “二十萬石!一粒也不能少!”張通古毫不客氣的答道。


    “一萬石糧食就夠五十萬大軍吃一天的。你們居然要二十萬石糧食!”肖嚴吃驚的說道。


    “光是人吃嗎?戰馬也是要消耗一些糧食的。大趙國士兵大多都在馬上,而且還是一人多馬。豈是大楚國士兵可比的!”張通古強詞奪理的答道。


    “戰馬不是主要吃草料嗎?”肖嚴問道。


    “草料必須按糧食算!”張通古毫不客氣的說道。


    也就是說烏骨人行軍沿路上的青草吃到戰馬肚子裏就變成了大楚國必須給烏骨人的糧食。


    肖嚴徹底無語了。他半晌才又問道:“就不能減少一些?”


    “不能!”張通古斬釘截鐵的答道。


    這一點談不下去了就再談別的。烏骨人也不可能就加了這麽一個條件。


    “其他的條件肖大人以前在奉勝州的時候已經和我皇陛下談好了啊。就是燕京府周遭幾百裏範圍之內的每一年的賦稅都要交給我大趙。還有,凡是原來青白王朝土地上的百姓我們都要遷走!”張通古說道。


    “百姓都讓你們遷走了,哪裏還有什麽賦稅?”肖嚴問道。


    “大楚國人多地狹,正好可以把百姓遷移到那裏嘛。既解決了大楚國缺少土地的問題又讓新得到的土地不至於撂荒。這樣不是兩全其美嗎?”張通古笑著答道。


    肖嚴終於明白烏骨人為什麽那麽渴求原來青白王朝的官員了。他們對政務的能力不在大楚國官員之下,這正是疆域越來越大的烏骨人急需的。


    而且他們這些人對大楚國也十分了解。如果烏力合冒冒失失的派一個烏骨人來談判絕不能談的比張通古好。


    “燕京府周遭每年的稅賦我們比你們還了解。每年就加十萬兩好了。”張通古臉上又露出平和的微笑。


    肖嚴卻聽得頭疼欲裂。如果青白王朝每年能在燕京附近收十萬兩賦稅,那裏的百姓早就被逼造反了!張通古明顯是獅子大開口。


    “還有嗎?”肖嚴有氣無力的問道。


    “我陛下仁慈,我臨走的時候就囑咐了這些條件。”張通古笑著答道。


    “我要迴去向陛下稟報。”肖嚴說道。他打算用拖字訣跟張通古慢慢的耗下去。


    不過張通古帶來的條件肖嚴必須一字不漏稟報給張卯。


    張卯聽後卻比肖嚴淡定許多。


    燕山府周遭的百姓遷走最好。他心裏從來沒有把那裏的百姓當做自己的子民。幽州千百年來就處在胡漢雜處之地,民風彪悍野性難馴。這樣的人留著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遷走這些人最好。把大楚國溫馴得多的百姓遷移到那裏就是了。


    在肖嚴這裏覺得根本不能同意的百姓遷移問題對於張卯來說根本無所謂。


    這也是張卯不滿意肖嚴的地方。一點政治頭腦都沒有!


    張卯躊躇的是糧食和賦稅問題。


    “糧食和賦稅就不能通融一下?”張卯問道。


    肖嚴輕輕的搖頭。


    張卯沉思起來。雖然大楚國經常發生災荒。餓死百姓和流民失所的事年年都會發生。可是大楚國總的來說並不缺糧食。起碼京城不缺。


    大楚國京城有三四十個糧食,裏麵的糧食足夠京城百姓吃的了。你看外地那麽多餓死人的,大楚國京城什麽時候餓死過人?這也是大楚國一發生災荒,外地百姓就往京城跑的原因。


    驅趕這些災民每年都讓地方官頭疼不已。


    朕的大楚國要安定,京城就必須安定。京城的百姓就必須安定富足。這也是大楚國的臉麵,朕的臉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